军衔授权
Ⅰ 五五年解放军将校尉授衔各多少人
授权时有时代元帅10大将57个上将。上百个中奖,几百个少将。具体的你网络一下五五年授衔仪式。校尉官我不清楚,网络搜索吧。
Ⅱ 请问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的军衔
92年的大元帅。
全世界只有两个大元帅:斯大林、金日成。
59年中国曾经酝酿过大元帅军衔,
授予伟大领袖和总司令。
但伟大领袖拒绝了,总司令也放弃了
Ⅲ 开国将军秦光,是什么军衔
在国家的情况是什么军衔?我觉得如果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军衔的话,你可以问一下别人,毕竟这当兵的也是很有名的
Ⅳ 1995年授权少将的人有哪些
是1955年吧??下面是1955年的少将名单
李云龙是虚构的,他的原型叫 王近山(王近山(1915-1978),原名王文善,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高桥许家田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你可以到网络去看他的详细资料
802名1955年授衔少将名单及职务
总部
1.解 方 原军委军训部副部长 是年军事学院副教育长兼军事科研部部长
2.陈 沂 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
3.童陆生 训练总监部军事出版部副部长
4.詹化雨 总参谋部测绘局政委
5.刘其人 总政治部副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
6.张 瑞 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
7.彭富九 总参谋部三部副部长
8.李 信 总干部部一般兵种干部部部长
9.曹广化 总干部部军衔奖励部部长
10.魏传统 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副部长
11.孙仪之 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12.傅家选 总后勤部生产部部长
13.喻缦云 总后勤部军需部部长
14.姜齐贤 总后勤部兽医局局长
15.钱信忠 成都军区卫生部部长(赴苏联学习)
16.贾若喻 总参谋部作战部教纂处处长
17.王光华 总参谋部队列部副部长
18.王永浚 总参谋部三部副部长
19.曹丹辉 总参谋部通信部副部长
20.李钟奇 训练总监部军校部助理部长
21.叶楚屏 训练总监部部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
22.王文轩 总干部部特种兵干部部副部长
23.叶运高 总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
24.李兆炳 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
25.黄 远 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26.吴 涛 军委直属政治部主任
27.马文波 总参谋部三部副部长
28.陈外欧 总参谋部测绘局局长
29.刘显宜 总后勤部运输部副部长
30.张松平 总后勤部油料部副部长
31范子瑜 总后勤部营房部部长
32.严 俊 总后勤部军需部副部长
33.戴正华 沈阳军区卫生部部长
34.何维忠 总财务部第三副部长
35.黄曹龙 总后勤部车管部副部长
36.阎捷叁 后勤学院训练部部长
37.殷希彭 北京军区卫生部部长
38.陈远波 总后勤部干部部部长
39.黄新友 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副部长
40.张平凯 后勤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41.吉 合 训练总监部条令部副部长
42.胡备文 总参谋部三部副部长
43.钱 江 总参谋部三部三局局长
44.陈福初 总参谋部三部六局局长
45.陈铁君 训练总监部计划监察部副部长
46.王兰麟 训练总监部军校部副部长
47.洪 水 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
48.刘少卿 训练总监部陆军训练部副部长
49.周 维 军事通信学院院长
50.刘绍文 总干部部三部副部长
51.安 东 军委办公厅机要秘书处处长
52.黄有凤 总参谋部机要局局长
53.李 基 总后勤部营房部副部长
54.况玉纯 总后勤部营房部副部长
55.游胜华 总后勤部卫生部预防局局长
56.王兆相 后勤学院后勤组织系主任
57.贺盛桂 后勤学院后勤指挥系主任
58.王兴纲 总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
59.车敏瞧 第一军医大学政委
60.张逊之 后勤学院政治部副主任
61.何济林 兽医大学校长
62.潘世徵 新疆军区卫生部部长(赴苏联学习)
63.罗亦经 军委直属政治部副主任
64.徐光华 总参谋部三部六局政委
65.黎东汉 通信学院副院长
66.幸元林 后勤学院队列部部长
67.汪东兴 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
68.周子祯 总后勤部运输部副部长
军事院校
69.李文一 军事学院中共党史教授会副主任
70.张文舟 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主任
71.何克希 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主任
72.徐文烈 军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
73.戴润生 军事学院训练部部长,原志愿军第16军政委
74.陶汉章 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
75.谢振华 军事学院基本系主任
76.谢立全 军事学院海军系主任
77.林 浩 军事学院教育部部长
78.刘居英 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
79.刘有光 军事工程学院副政委
80.谢 良 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政委
81.雷绍康 军事学院合同战术教授会主任
82.罗若遐 军事学院通信兵教授会主任
83.方升普 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教育长,防空军第1军军长(55年9月成立就任)
84.刘永源 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
85.王绍南 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
86.袁 渊 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代校长,政治学院副教育长
87.谭知耕 第4步兵学校校长,苏联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学员
88.余克勤 第8步兵学校校长
89.仲曦东 军事学院政治系主任
90.谭佑铭 军委高级干部文化班主任,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
91.张驾伍 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92.周志刚 第4步兵学校政委 (南京)
93.刘子云 军事学院高级系训练处长,基本系主任
94.沈启贤 军事学院空军系主任
95.吴嘉民 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主任
96.李汛山 军事学院后勤教授会主任
97.吴华夺 军事学院队列部部长
98.李开湘 军事学院干部部副部长
99.李 治 军事学院卫生部部长
100.张书祥 军事学院炮兵系主任
101.高存信 军事学院炮兵系主任
102.周世忠 军事学院高级兵团战术教授会副主任
103.陈海涵 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主任
104.刘清明 总高级步兵学校干部部部长
105.方 正 军事学院战史教授会主任
106.刘 昂 南京步兵学校校长
107.李光辉 南昌步兵学校校长
108.钟明彪 总高级步兵学校物资保障部部长
109.唐 凯 军事工程学院工兵工程系主任
110.唐 铎 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主任
111.胡正平 重庆步兵学校校长
112.陈金钰 石家庄步兵学校校长
113.郑大林 军事体育学校校长
114.张崇文 总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副主任
115.张光华 总高级步兵学校干部部部长
116.胡定千 政治师范学校副校长
117.李 真 军事学院政治干部部部长
118.李 毅 军事学院政治工作教授会副主任
119.郭 奇 军事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会主任
120.张日清 第14步兵学校政委,军事学院学员(52—55),24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21.李良汉 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副主任
122.钟发宗 第20步兵学校政委,第6步兵学校政委
123.徐其孝 第2步兵学校校长
124.林 遵 军事学院海军教授会主任
125.胡华居 第8步兵学校政委
126.金忠藩 第二高级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
127.贺振新 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副主任
128.曹光琳 第1步兵学校政委
空军
129.段苏权 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
130.谷广善 空军修建部部长
131.薛少卿 空军工程部部长
132.漆远渥 北京军区空军政委
133.王集成 南京军区空军政委
134.李中权 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
135.张廷发 空军第一副参谋长
136.何廷一 空军第二副参谋长兼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137.石忠汉 空军后勤部部长
138.朱虚之 空军干部部部长
139.沙 克 空军训练部部长
140.黄炜华 空军军事订货部部长
141.杨焕民 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142.吴林焕 空军第5军副军长
143.何振亚 沈阳军区空军参谋长
144.傅传作 武汉军区空军司令员
145.王德贵 空军第二军军长
146.杨尚儒 空军后勤部政委
147.刘锦平 沈阳军区空军副政委
148.李世安 广州军区空军副政委
149.栗在山 空军第3军政委
150.韦祖珍 空军第4军政委
151.裴志耕 空军第5军政委
152.刘 放 空军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
153.王平水 空军干部部副部长
154.李 平 军委民航局第二副局长
155.梁达三 北京军区空军干部部部长
156.陈 钦 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
157.谢 斌 空军第五军军长 (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
158.高厚良 空军第四军军长
159.关盛志 沈阳军区空军干部部部长 (兰州军区空军政委)
160.刘 丰 空军第3军军长
161.邓东哲 空军第3军副军长
162.蔡 永 空军第3军参谋长
163.肖 前 武汉军区空军副政委兼干部部部长
164.方子翼 空军第2军副军长
165.李长暐 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
166.朱云谦 空军陆战师师长
167.吴宗先 空军副军长 (1956.3任空6军军长)
168.刘懋功 空军第10航空学校校长 (学习)
169.王云霖 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第二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
170.周 彬 空军后勤部副政委
171.李庆柳 空军第八航空学校政委
172.余 非 武汉军区空军政委
173.赵正洪 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
174.黄连秋 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
175.黄玉昆 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
176.张百春 空军第一文化速成中学校长兼政委
177.李 勃 空军雷达兵部政委
178.陈 浩 成都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
179.罗维道 南京军区空军预科总队总队长兼政委
180.刘福胜 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政委
181.余 明 空军第4军副政委
182.李振声 广州军区空军干部部第二部长
183.罗野岗 空军工程部副部长
184.陈 熙 空军军校部副部长
185.安志敏 空军第六航空学校校长
186.朱火华 南京军区空军工程部部长
187.刘鹤孔 南京军区空军干部部部长
188.王学清 空军副军长
189.曾 征 空军第一航空预科学校校长
190.黄仁庭 空军师长
191.黄玉庭 广州军区空军预科总队总队长(15师师长)
192.袁学凯 兰州军区空军参谋长
193.兴 中 空军师长 (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
194.方 槐 空军第三航空学校校长
195.张雍耿 空军第5军政治部主任
196.乔信明 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政委
197.谢锡玉 空军第4师政委
海军
198.曾克林 海军航空兵部副司令员
199.易耀彩 海军青岛基地司令员(苏联海军军事学院学员)
200.郑国仲 海军青岛基地第一副司令员
201.张学思 海军第一副参谋长 (苏联海军军事学院学员)
202.王政柱 海军副参谋长 (青岛基地司令员)
203.袁也烈 海军东海舰队政委 (海军副参谋长)
204.彭德清 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205.赵一萍 海军工程部长
206.张汉丞 海军后勤部部长
207.马 龙 海军东海舰队第七舰队司令员 (舟山基地司令员)
208.曾 生 海军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
209.段德彰 海军政治部副主任
210.卢仁灿 海军青岛基地政委
211.桂绍彬 海军南海舰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212.雷永通 海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干部部部长)
213.张 雄 海军舟山基地政委 (干部部副部长)
214.高志荣 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兼上海基地政委
215.马忠全 海军快艇学校校长 (青岛基地副司令员)
216.蔡长风 海军东海舰队后勤部部长
217.肖学林 武装力量监察部 海军监察部部长 (东海舰队干部部部长)
218.黄忠诚 海军西营基地司令员
219.刘华清 海军第一海军(指挥)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 苏联海军军事学院学员
220.苏启胜 海军东海舰队政治部主任
221.朱 军 海军快艇学校政委 (苏联海军军事学院学员)
222.刘中华 海军东海舰队第六舰队司令员 (苏联海军军事学院学员)
223.梅嘉生 海军航空兵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224.何 辉 海军航空学校政委
225.谢甫生 海军保卫部部长 (海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226.吴 西 海军检察院检察长 (东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
227.魏天录 海军工程部政委
228.刘 义 海军后勤部政委
229.黄忠学 海军青岛基地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230.丁世芳 海军卫生部部长 (后勤部副部长)
231.王效明 海军炮兵学校校长 (海军旅顺基地副司令员)
232.傅继泽 海军潜艇支队支队长兼第四海军(潜艇)学校校长
233.张元培 海军舟山基地司令员 (舟山基地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234.齐 勇 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
235.邓龙翔 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
236.邱子明 海军航空兵部政治部主任
237.宋景华 第二海军(机械)学校政委(旅顺基地副政委)
238.江勇为 海军青岛基地副政治部主任
239.胥治中 海军炮兵学校政委
240.阙中一 海军政治干部学校校长(舟山基地政委)
241.邓兆祥 海军第一海军指挥学校副校长
242.罗 斌 海军青岛基地航空兵政委(东海舰队航空兵政委)
各兵种
243.苏 进 炮兵副司令员
244.陈锐霆 炮兵参谋长
245.钟 辉 炮兵技术部部长
246.贾 陶 沈阳军区炮兵副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
247.封永顺 总军械部第一副部长
248.张贻祥 总军械部军械实验靶场场长
249.涂锡道 总军械部第二副部长
250.管松涛 高级炮兵学校副校长
251.廖成美 高级炮兵技术学校政委
252.王文介 高级炮兵学校政委
253.黄鹄显 装甲兵司令部副参谋长
254.朱 光 3兵团炮兵司令员
255.廖运周 沈阳炮兵学校校长
256.颜东山 炮兵二十师政委
257.王振祥 装甲兵第一坦克学校校长
258.罗 通 装甲兵第一坦克学校副政委
259.程世清 装甲兵干部部副部长
260.林 彬 装甲兵第二坦克学校校长
261.宋庆生 装甲兵后勤部部长
262.王 胜 装甲兵文化学校校长
263.邓家泰 装甲兵副参谋长
264.孙 三 装甲兵技术部部长
265.李迎希 工程兵副司令员 (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266.徐德操 工程兵副司令员
267.赵东寰 工程兵副参谋长
268.唐哲明 工程兵科技部部长
269.唐健伯 工程兵器材部部长
270.廖述云 工程兵副参谋长
271.陈华堂 南京军区防空军司令员
272.王智涛 高级防空学校校长
273.谷景生 防空军副政委
274.张西三 广州军区防空军司令员
275.孙超群 北京军区防空军司令员
276.林接彪 北京军区防空军政委
277.李赤然 高级防空学校政委
278.潘寿才 北京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
279.刘秉彦 防空军副参谋长兼战斗训练部部长
280.樊哲祥 南京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
281.蔡爱卿 广州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
282.黄径琛 南京军区防空军参谋长
283.张希才 南京军区防空军政治部主任
284.曹传赞 广州军区防空军政委
285.黄 霖 广州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
286.李 贞 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
287.龙福才 南京军区防空军副政委
288.刘 鹏 北京军区防空军副参谋长
289.黎化南 防空军后勤部部长
290.孔令甫 铁道工程第十一师师长
291.何辉燕 铁道兵参谋长
292.闵学胜 铁道兵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员
293.张吉厚 铁道兵副参谋长
294.朱绍田 铁道工程第5师师政委
295.袁 光 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
296.郭维城 铁道兵副司令员
297.徐 斌 铁道兵参谋长
298.陈 力 铁道兵团政治部副主任
299.邓少东 公安军副司令员
300.查国桢 公安军后勤部部长
301.罗华生 铁道公安部队司令员 (海军旅顺基地司令员)
302.吴 烈 公安军参谋长
303.李逸民 公安军政治部副主任
304.熊伯涛 公安军第一副参谋长
305.方国华 公安军干部部副部长
306.邹国厚 河北省公安总队总队长
307.盛治华 高级公安学校校长
308.罗文坊 公安军第二副参谋长
309.王明贵 公安军第十九师师长
310.杜国平 公安军第二十一师师长
311.陈 波 公安军后勤部政委
312.梁玉振 公安军后勤部副部长
313.刘辉山 中央警卫师师长
314.张廷桢 中央警卫师政委
315.蔡炳臣 广东公安总队政委
316.陈伯禄 天津公安总队政委
317.白寿康 高级公安学校政委
Ⅳ 军衔相同比如都是上校,但职务不同比如一个是师长一个是团长,但不是一个编制的,谁该听谁的
不同编制的话分两种情况:同军衔的,以职务高低论;同职务的,以军衔高低论。军队是有严格的等级观念的。
Ⅵ 军衔名称由来
中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新式陆军是1903年建立的北洋常备军,下辖两个镇,镇下是协标营队哨棚,1912年2月12日农历辛亥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国灭亡,1912年3月10日农历壬子年二月四日南北统一的中国中央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8月19日农历壬子年七月初七,中国政府颁布中国军衔制,将校尉,上中下,三等九级,因需要设准尉,中国军队全军正式实行军衔制,给辛亥之役有功将领授衔,同时加强中国军队的制度建设,军衔这个名字的由来,官衔,官的衔,相对军人的衔级,军衔就出来了,感觉好,就用了,沿用下来了,标志,级别,9月15日农历壬子年八月初五日,中国政府下令镇协标营队哨棚改称师旅团营连排班,也有与满洲人清国区分开的成分,新国新气象,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创造出了世界上一项属于中国的军事制度,军队分为中央部队和地方部队,中央部队即野战部队,可以在全国各地根据需要随意驻扎调动,人事权指挥权归中央,地方部队,1914年开始在省县增加道这一级行政机构,在军事制度,各省军事负责人由都督改称将军,将军下是镇守使,镇守使一般指挥或兼任一个地方混成旅,每个省有数个地方师或混成旅,将军镇守使等由中央任命,这些部队由中央地方双重指挥,地方部队负责维护地方稳定,训练新兵等,野战部队可以不用担心地方防卫等专心进行大规模作战,地方部队还可以协助野战部队战斗,必要时给予中央部队番号整体编入野战部队,弥补野战部队的不足,扩大野战部队的规模,在战时或其他需要情况下可由中央部队的师长兼任地方镇守使等,也可将一省一地区中央部队地方部队授权一人统一指挥或暂时统一指挥,这套军事制度,一个省内的部队归中央地方不同指挥,分工明显,运转高效,符合战争需要。
Ⅶ 一九五五年开国授权将军现还有多少人
我问了我的爷爷,他说,当时李先念 谭震林 杨尚昆 滕代远他们除担任军事领导人外还担任非军事的国家领导,并且授衔有限,功大为先,所以就。。。。。
Ⅷ 铁血将军范筑先是少将,怎么有权授别人少将军衔
首先少将是可以授别人少将军衔的并且并不是他个人授予别人少将军衔而是通过相应的军委管理委员会进行的
Ⅸ 军队级别怎样划分
中央军 委主席:(不授军衔)
中央军委副主席:(上将)(其中1人兼任国防部长)
中央军 委委员:(上将)(包括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总后、总装主任,海军、空军、二炮司令)
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
正 大 军 区 职:(上将、中将)(包括总参副总长,总政副主任,总后、总装主任、政委,七大军区、海军、空军、二炮及武警部队司令、政委,国防大学校长、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政委,中央警卫局局长)
副 大 军 区 职:(中将、少将)(包括上述副职,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纪委书记,各军区空军、各舰队司令、政委,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政委,南疆军区司令、政委)
正军职:(少将、中将)(包括上述副职,四总部各二级部部长,各主要军事院校,各集团军司令、政委,各省军区、驻港部队司令、政委,武警各警种局、指挥部,武警北京总队)
副军职:(少将、大校)(包括上述副职,驻澳部队司令、政委,武警各主要院校、武警各队)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 职:(少尉、中尉)
现行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
1,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2,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3,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上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编制军衔;正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的辅助军衔
中将:副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正军职的辅助军衔
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正师职的辅助军衔
大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
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
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
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
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
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
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
军官军衔依照下列规定区分:
1,军事、政治、后勤军官:
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
2,专业技术军官:
专业技术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将至少校;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大校至上尉;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校至少尉。
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1,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
2,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
3,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4,兵:上等兵、列兵。
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兵:服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授予列兵军衔;
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晋升为上等兵军衔;
初级士官: 义务兵服现役期满,被批准为第一期士官的,授予一级士官军衔;
第一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二期服现役的一级士官,晋升为二级士官军衔;
中级士官:第二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三期服现役的二级士官,晋升为三级士官军衔;第三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四期服现役的三级士官,晋升为四级士官军衔;
高级士官:第四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五期服现役的四级士官,晋升为五级士官军衔;第五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六期服现役的五级士官,晋升为六级士官军衔
Ⅹ 中世纪骑士的具体军衔或等级划分
骑士就分为两个等级:骑士和见习骑士。骑士又称方旗骑士。他们一般是富有的领主。在战斗中举着长方形旗帜(应该是侍从举着),身后跟着自己城堡的部队。
见习骑士称为Bachelor,即学徒兵,组成更小的队列跟在主力后面,他们需要积累经验,掌握更多的作战技巧。见习骑士的旗帜也是长方形的,但末端开叉成燕尾状。等他们有了相当的功绩后,可以向司令请求升级。于是传令官将之旗帜上的燕尾剪去,升级成骑士。
在见习骑士之前还有侍从。贵族孩子大约在14岁时被送去骑士学校(一般就是城堡)做侍从,跟随年长的骑士出战,但不会参加很危险的前线厮杀,通常是勤务工作;或是去伺候女主人,学习礼仪。成年之后他们就是见习骑士了。
骑士属于贵族阶级的最低层,通常只拥有一小块封地(庄园)。是专职的军人,为自己效忠的领主作战。
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是平民唯一能取得的贵族头衔,因战功得到领主首肯后,可以直接从一介布衣晋封成一名骑士,不过中世纪贵族思想浓厚,非常重视血统及出身,故实际上这样的情况极少发生。
(10)军衔授权扩展阅读
职能:
两极世界理论分析指出,骑士是中世纪欧洲保护基督教教会利益和维护封建秩序的忠诚卫士。基督教统治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基础就是骑士。
一个男孩成为骑士要经过14年的艰苦训练。在这段期间,受训的男孩最初要跟随领主夫人担任侍童、学习礼仪,之后要学习“骑士七技”(游泳、投枪、击剑、骑术、狩猎、弈棋、诗歌),又要为领主或负责训练他的骑士工作。
成为骑士后,他要遵行“骑士精神”,例如效忠国王或领主、保护教会和妇孺、锄强扶弱以及英勇作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