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代理
1. 自己代理、双方代理
双方代理存在最大的风险就是代理人欺骗双方的被代理人从中渔利,自己代理也存在这样的风险。按照现在比较流行的信息不对称原理,代理人对这两种情况下被代理人的情况一清二楚,被代理人处于劣势。按照人性恶的前提,无效是比较合理的后果。
2. 什么叫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行为
1、自己代理行为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与自己实施的民事行为.
是明显的滥用代理权的一种,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双方代理又称同时代理,是指一个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的民事行为的情况,即一个人既作为卖方的代理人又作为买方的代理人。
3. 自己代理行为是否有法律效力
1这种行为是代理行为,且是明显的滥用代理权,有违代理的本质特征和诚实信用原则,应该被禁止。
其法理在于:合同仍双方法律行为,当事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自己代理或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是代理人的单方行为,很难避免发生代理人为自己利益而牺牲被代理人利益,或损害一方或双方利益的情况。所以,其原则上被各国法所禁止。
2.这种行为是代理行为,基本是是无效,但是有例外即: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若事后得到被代理人的追认,其法律后果归属于被代理人,应为有效。
1995年1月,由梁慧星先生整理完成的合同法学者建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试拟稿)》第三十七条规定:“代理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无效。但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商业习惯的,或者经过双方当事人许可或追认的,不在此限。”第三十八条规定:“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订立的合同,无效。但合同纯使被代理人一方获得利益的,不在此限。”⑴该条文被规定在第三章合同效力的无效合同一节中。来源法律咨询:网页链接由此可看出,学者们对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效力原则上也是持否定态度的,但同时又作了例外规定。这无异是在原经济合同法基础上的重大进步,使该项制度趋于完善,与大陆法系国家的对该制度的规定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德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代理人无特别许可,不得以本人名义与自己为法律行为,亦不得为第三人之代理与本人为法律行为;但法律行为系属专以债务为目的者,不在此限。”《日本民法典》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无论何人,不得就同一法律行为,为其相对人之代理人或为双方当事人之代理人;但债务之履行不在此限。”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一百零六条规定:“代理人非经本人之许诺,不得为本人与自己之法律行为,亦不得既为第三人之代理人,而为本人与第三人之法律行为。但其法律行为,系属专履行债务者,不在此限。”上述立法例虽是对法律行为的规定,合同是法律行为的下位阶概念,其上位阶概念所适用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下位阶概念。由此可知,多数国家及地区的法律对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效力均予以否认,但同时又都作了弹性规定。
4. 什么是自己代理(详细)
自己代理订立合同,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订立合同。双方代理订立合同,是指代理人一人同时担任双方的代理人订立合同。在此情况下,代理人同时为合同关系中的代理人和相对人,或同时为合同关系中的双方代理人,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实际上只由一个人实施。前者如A委托B购买生产急需的某种原料,恰好B有该原料欲出售。于是B就以A的名义与自己订立一份买卖合同,将自己的原料卖给A。后者如A委托B销售纯净水,C同时亦委托B购买纯净水。于是,B分别以A和C的名义订立一份纯净水买卖合同。现行合同法对上述合同未作规定,1981年制定的经济合同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签订的合同或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或者同自己所代理的其他人签订的合同无效。”该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明显带有国家公权干预私权的性质。1993年修定该法时,仍保留了该条款。因原经济合同法对该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未留有任何弹性。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该类合同当作代理人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对合同的效力持否定态度。
1995年1月,由梁慧星先生整理完成的合同法学者建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试拟稿)》第三十七条规定:“代理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无效。但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商业习惯的,或者经过双方当事人许可或追认的,不在此限。”第三十八条规定:“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订立的合同,无效。但合同纯使被代理人一方获得利益的,不在此限。”⑴该条文被规定在第三章合同效力的无效合同一节中。由此可看出,学者们对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效力原则上也是持否定态度的,但同时又作了例外规定。这无异是在原经济合同法基础上的重大进步,使该项制度趋于完善,与大陆法系国家的对该制度的规定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德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代理人无特别许可,不得以本人名义与自己为法律行为,亦不得为第三人之代理与本人为法律行为;但法律行为系属专以债务为目的者,不在此限。”《日本民法典》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无论何人,不得就同一法律行为,为其相对人之代理人或为双方当事人之代理人;但债务之履行不在此限。”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一百零六条规定:“代理人非经本人之许诺,不得为本人与自己之法律行为,亦不得既为第三人之代理人,而为本人与第三人之法律行为。但其法律行为,系属专履行债务者,不在此限。”上述立法例虽是对法律行为的规定,合同是法律行为的下位阶概念,其上位阶概念所适用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下位阶概念。由此可知,多数国家及地区的法律对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效力均予以否认,但同时又都作了弹性规定。
1997年5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征求意见稿)》将该条册除,认为“双方代理与自己代理,原则上不是合同法规定的内容,在民法通则中也有规定。”⑵后合同法征求意见稿虽经数次修改,直至1999年3月15日合同法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该条亦未被采纳。原经济合同法对禁止自己合同与双方代理合同虽过于原则,欠缺必要之弹性,但其毕竟涉及了代理中的此一重要制度。起草合同法试拟稿的专家们采百家之长,又有所创新,对该项制度的设置更为完善,然合同法连该制度的原则都未保留。
立法者以该制度原则上不是合同法规定的内容,在民法通则中也有规定为由而未保留,将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合同暴露在合同法之外,此在体系上形成明显的缺陷。民法通则在第四章代理一节中用八个条文对代理作了较为祥尽的规定,但对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合同没有规定。合同法对无权代理、超越代理权代理、代理权终止后代理、表见代理等制度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制度属民法总则规定的内容,且现行的民法通则中已有具体的规定。依笔者推断,合同法未采纳该制度属立法者“有时为慎重起见,对于一时还看不准的问题,暂时搁置起来”的情况,⑶此在学理上谓之明显漏洞中的授权型漏洞。
“所谓授权型漏洞,是指立法者或准立法者,关于某种事件任解释者进行价值判断,而不设任何规定的情形。”⑷代理是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民法设立该制度的价值在于"克服民事主体在知识、认识水平、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局限性,使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得以实现。"⑸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合同之所以被认定为无效,其法理在于:合同仍双方法律行为,当事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自己代理或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是代理人的单方行为,很难避免发生代理人为自己利益而牺牲被代理人利益,或损害一方或双方利益的情况。所以,其原则上被各国法所禁止。既然代理制度专为维护被代理人利益而设,生活中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所订立的合同未必都对被代理人一方或双方不利益。上例如A委托B购买的原料的质量、价格等均优于他人的产品,且路途较近,为A节省了时间和运输费用。B为A销售纯净水,解决了A产品积压的困难,B为C购买纯净水为C解决了饮水之困难。又如,A委托B为其向C主张债权,因C无偿债能力,B与C是好友,B即用自己的款以C的名义向A还款。该类合同若均归于无效,不但不能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反而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且与设立代理制度的意旨不符。
现行法律未对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合同的效力作出规定,实践中对此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有违代理的本质特征和诚实信用原则,应为无效。一种观点认为,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若事后得到被代理人的追认,其法律后果归属于被代理人,应为有效。
笔者认为,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应属效力待定合同。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在表象上具有滥用代理权的特征。在前者,实际上是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订立的合同,形成了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该合同关系未涉及第三人,为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被代理人应享有撤销权,如果自己代理订立的合同未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被代理人也未主张撤销,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合同自始发生效力。在后者,由于合同关系没有第三者加入进来,合同由代理人一人包办,一个人同时代表双方利益,难免顾此失彼,难以达到利益上的平衡。但这种"一手托两家"为双方代理订立合同的行为,有时也能“一碗水端平”,同时能满足两个被代理人的利益。若两个被代理人皆大欢喜,均不主张撤销,此合同亦应自始发生效力。
此类合同之所以为效力待定合同的理由还在于:虽有违代理的本质特征和诚实信用原则,但其后果有利于被代理人时,符合立法者设立代理制度的宗旨,且该合同无关社会公共利益。将该类合同的效力留待被代理人去决定,被代理人如欲使合同生效,即予以同意;如欲使合同无效,即予以拒绝或撤销,而不应由法律去强行规定这类合同的效力。建议将来修改合同法时在第四十九条后增加两条,即第五十条:“自己代理订立合同,为代理人自己与被代理人订立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不发生效力。”第五十一条:“双方代理订立合同,未经双方人被代理人追认,不发生效力。一方被代理人可以催告对方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追认,对方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在合同法未作修改前,实践中处理这类案件,可类推适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关于无权代理订立合同的规定。
5. 专为履行债务的自己代理是什么意思
说的是使被代理人纯或利益的自己代理,不是无权代理,楼主问的,是,仅限于对被代理人清偿此前已经成立的既定债务,自己还自己代理的被代理人的钱。自己理解,有错求纠
6. 律师可否为自己代理
按实际情况,当事人不需要自己给自己当代理律师。作为当事人,即使本人是律师,只需要以当事人的名义出庭即可。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第五十九条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侨居在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7. 怎样培养自己的核心代理
篇幅有点长,不过看完这些对你绝对有收获,好好考虑这三个问题,你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一、团队里代理这么多,到底什么样的代理更值得培养?
但凡是有带团队的人,可能都会遇上这种代理:在代理群里,几天都不冒泡。
为什么这些代理态度如此消极,问题出现在哪里?
曾经仔细分析过这个问题,原因有3种:
1. 本身做代理只是一时冲动 ,生活重心还是家庭或者本职工作,所以不会全力以赴;
2. 做代理只是冲着团队老大而来,当团队壮大了,老大不够关心自己了,就开始对代理
工作敷衍了事;
3. 只是因为产品而成为代理,所以对销售根本不重视,当然平常也是潜水了事。
其实经常不冒泡只是一个表象,但更深层的问题则是:执行力不足。
这几种代理,就算管理者费尽心力,提高了他们的动销能力,往往也不会对团队的事业发展产生太多的积极影响。
讲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各位管理者,如果你想培养代理,请优先选择那些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和你一起拼搏的人。
要筛选出值得培养的对象,就请先从那些在群里经常活跃,经常热心为别人解答的人中选择。
二、代理是员工还是合作伙伴?
对于下级代理,无论她们是什么级别,都一定请记住一点:他们不是员工,他们是合作伙伴。
注意,我所强调的合作伙伴关系,指的是在意识形态上的。也就是说,表面上你们是上下级关系,但在意识层面,你们是合作伙伴。
为什么很多微商新人刚做一周就选择放弃?因为他们的老大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
很多的老大招了代理后就直接丢群里,也不教如何带领新代理进行做微商的预热。
结果代理什么也不懂,整天只会在朋友圈疯狂发硬广告,结果没两天,就全被屏蔽拉黑了。
作为团队的管理者,我们一定要清楚一点:团队是合作关系,不要觉得这些事应该是下级代理主动来找我们沟通,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太高。
要知道,所有的团队都是由下级代理构成的,没有他们,团队肯定会崩塌,没有他们,我们就不可能发展微商事业。
招到代理以后,一定要多沟通、多了解,至少要针对她的事业启动,提供我们的建议。
如果我们从来都不了解代理、不主动和代理沟通,不仅会让她在微商道路上盲目走弯路,更会给整个团队带来损失。
所以,在表面保持上下级关系,而潜在的意识里应该要以合作伙伴相处,在交流中彼此了解更适合的经营方法。
只有我们和代理始终保持同频思维,团队的关系和氛围才会越来越好,当团队的关系越来密切,我们的代理才会有动力有意愿做的更好,共同为团队的发展齐心协力。
3.是什么限制了你团队的发展?
很多人都会用团队的标准去衡量自己,限定自己,要求自己,比如补货要求是一箱,自己就会觉得只能卖一箱。
但那些成功的微商,从来没有标准,因为自己就是标准。
很多坚持不下去的人,都会质疑是不是这个产品的市场不好了,是不是我呆的团队不行了,总之一切都是团队的问题。
她们从来没有形成自己的判断机制。
真正用心思考的人,不会因为别人而影响自己,更不会因为别人不做了,自己就轻言放弃。
她们常常会怀着这种心态:我老大做不好的事,说不定我可以做得比她好。
每个团队都会有负面的人,关键就看我们用什么心态去应对、处理。
有的人带团队,遇到负能量的人直接就移除群了,啥也不说,或者一顿臭骂。
但是我们有思考过,为什么这个人会有负面情绪?他是因为什么而产生负面情绪的?是因为不会卖货,还是卖货中遇到了其他问题?
代理出现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人是情绪动物,很有可能会因为一些小问题导致心态崩盘,再加上经验不足,就更加难以调整、重建健康心态。
如果他的上家不主动沟通、调整代理的心态,就会导致误会不断加深、代理流失、团队业绩下降的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大家一定要多方位的分析、分解,我相信没有哪个代理拿了货不想赚钱的。
只可能是他卖不动了或者不知道怎么前进了,所以我们应该给他方向和实际可行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责怪他甚至直接放弃他。
8. ~代理是怎么回事 可以自己做吗
代理是指代理服务器,你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网,对方显示的ip不是你自己的ip,而是代理服务器的ip。
9. 怎么自己建代理服务器
建议看下LINIX
上面有代理服务器的设置
10. 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是什么意思
1、自己代理行为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与自己实施的民事行为. 是明显的滥用代理权的一种,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双方代理又称同时代理,是指一个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的民事行为的情况,即一个人既作为卖方的代理人又作为买方的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