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授权
『壹』 管理学什么是授权管理者如何做好授权
授权指主管将职权或职责授给某位部属负担,并责令其负责管理性或事务性工作。授权是一门管理的艺术,充分合理的授权能使管理者们不必亲力亲为,从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企业发展上,以及如何引领下属更好地运营企业。
授权的基本依据是目标责任,要根据责任者承担的目标责任的大小授予一定的权力。在授权时还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相近原则。这有两层意思:给下级直接授权,不要越级授权;应把权力授予最接近做出目标决策和执行的人员,使一旦发生问题,可立即做出反应。
2、授要原则。指授给下级的权力应该是下级在实现目标中最需要的、比较重要的权力,能够解决实质性问题。
3、明责授权。授权要以责任为前提,授权同时要明确其职责,使下级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和权限范围。
4、动态原则。针对下级的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的目标责任及不同的时间,应该授予不同的权力。贯彻动态原则体现了从实际需要出发授权,具体可采取:
单项 授权。即只授予决策或处理某一问题的 权力,问题解决后,权力即行收回;
条件授权。即只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授予下级某种权力,环境条件改变了,权限也应随之改变;
定时授权,即授予下级的某种权力有一定的时间期限,到期权力应该收回。
『贰』 管理学授权的原则
管理学上授权应当抄遵循的原则:
1、因事设人,视能授权。
一切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大小和知识水平的高低为依据。在授权前,必须明确本单位的工作任务,仔细分析其难易程度,以使职权授予最合适的人选。一旦发现下属不能胜任时,应及时的收回授权。
2、明确所授事项。
授权时,授权者必须向被授权者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及权责范围。这样不仅有利于下属完成任务,更可避免下属推卸责任。
3、不可越级授权
即主管人员只能对直接下属授权,因为越级授权会造成中层管理人员的被动,以及部门之间的矛盾。
4、授权适度。
授予的职权是上级职权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对下属来讲,这是他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对于涉及有关组织全局的问题要慎重考虑,不可轻易授权。
5、适当控制。
适当控制不是在授权后不断地检查工作,而是在授权之前建立一套健全的控制制度,制定可行的工作标准和适当的报告制度,以及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迅速采取补救的措施。
6、相互信赖。
授权必须基于主管人员和下属之间的相互信任,因此主管人员必须做到用人不疑。
『叁』 管理者如何授权
即使管理者自己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但问题在于你不可能亲自去做每一件事情。如果你想使工作更富有成效,就必须向下属授权。 (一)对下属的授权应当分工明确 管理者的下属往往不止一个人。在对他们进行授权时,每个人的分工都应当是十分明确的,不能有重叠的部分。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如果你进行授权,首先应当选择一个最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人,然后确定他是否有时间和动力来完成这项工作。如果你已经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你的下一步工作是明确地告诉他你授予他怎样的权力,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以及你在时间上的要求。 (二)不要对完成任务的方法提出要求 除非有特别的原因,管理者在进行授权的时候应当只授权结果。也就是说,只告诉员工你要求做什么和达到怎样的结果,而下属采用何种方法则由他们自己去决定。着眼于目标,并给下属完全的自由,这才是真正的授权。只有使员工对如何达到目标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这样可以增进你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三)允许下属参与授权的决策 每一项权力都应当与限制相伴随管理者在授权的时候只是下放用于完成某项工作的权力,而不是无限的权力。怎样来确定完成一项工作到底需要多大的权力呢?最好的办法是让下属参与该项决策,参考一下员工认为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何种权力的意见。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可能倾向于扩张自己的权力使其超出必要的范围,而过大的权力会降低授权的有效性,因此管理者要注意把关,与完成任务无关的权力不应该下放给员工。 (四)使其他人知道授权已经发生 (五)对接受授权员工进行监督和控制 没有制约的权力是不可想象的。仅有授权而不实施反馈控制会招致许多麻烦,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下属会滥用他获得的权限。因此,在进行任务分派时就应当明确控制机制。首先要对任务完成的具体情况达成一致,而后确定进度日期,在这些时间里下属要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控制机制还可以通过定期抽查得以补充,以确保下属没有滥用权力。但是要注意物极必反,如果控制过渡,则等于剥夺了下属的权力,授权所带来的许多激励就会丧失。 (六)做好出现错误的思想准备 管理者在进行授权时,首先应当建立这样一种信念:错误是授权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要让下属100%按照管理者自己的意图来完成工作是不大可能的,下属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通常是正常的。管理者应当预期到下属会犯什么错误,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并及时地加以帮助。只要代价并不太大,授权就是可行的。下属犯错误实际上是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只要下属得到的锻炼多于因此带来的损失,你就是一个成功的授权者。
『肆』 管理中如何做到有效授权
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在管理中如何有效的授权”。管理者的时间永远是有限的,合理有效的授权既能让下属分担工作,又可以人尽其才,减少资源浪费;在缓解自身压力的同时,又可以有效激励和培训员工,让其获得成就感和快速成长。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说说如何以正确的姿势来授权:
NO.1
公开场合授权,要广而告之
授权一定要在公开场合进行,让相关部门和人员了解到被授权人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权力范围等方面,从而避免被授权人在后续开展工作时遇到不必要的阻力。相反的,关起门来授权则是一种很糟糕的授权形式,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要么是有人“不买账”,要么是无人知道被授权人的权利大小,无人监督,进而发生被授权人行为偏离预期的状况。
NO.2
清晰明确的任务要求
员工必须了解自己在授权下必须达到哪些具体目标,以及在什么时间内完成,清楚了这些才能有基本的行动方向。授权不是单单把事丢给员工,还要让他明白管理者期盼些什么,不然你给个模糊的指令就授权出去了,被授权人也不知道怎么办呀。为了方便理解,这里我们举两个例子:
情景一:“小明,你负责今年快乐沃克的推广工作,好好干,年底奖励大大的有。”
情景二:“老张,本年度快乐沃克的线下推广工作由你来负责,公司希望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产品都能达到40%以上的占有率,达成目标,年底公司会给你10万元的奖励”。
看似被授权的小明实则是满心茫然的,快乐沃克的推广工作都包含什么呀?要从哪儿开始推广啊?做到什么程度算是及格,什么程度又算是优秀啊?年底奖金咋算的呀…….
而老张则不同,他可以根据公司期望的目标进行市场调研,规划全年的推广工作,然后将具体目标拆分成实际的工作步骤并逐一实行。
没有目标时,所有的风向都是错的。有效的授权一定是能让员工看到明确的目标,并使目标可拆分和可达成的。
NO.3
要给被授权人与权利对等的资源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授予职权的过程中,管理者不是简单地将职权一放了之,对于被授权人还要做到给钱给人给资源,给工具给方法给方向。这也是很多管理者会忽视的一点,想当然的以为这个权利都给你了,事儿咋办你就得自己解决了。
比如公司想要做个产品宣发,员工跑来说“老板,这个做宣发我们得需要50万预算”
“预算啊?这个公司没钱,你想想办法嘛”
“想了,没钱的话我们打算跟合作的公司资源置换,您看公司的XX资源能不能提供给我们”
“诶呀,这个资源拿出去置换不大合适,你再想想其他的办法吧”
“那要不给配30个人,我们自己去做推广吧”
“公司项目紧任务重,抽不出这么多人啊”
“那老板,我们有啥是能用的吗”
“诶呀,都授权给你了,你要自己想想办法嘛,公司既然授权给你就是看重你的能力,我相信你一定行的…..”说完老板挥挥手走人了,留下被授权人独自在风中凌乱。
授权不只代表责任的转移,同时也要进行相应资源的转移,为的是让被授权人可以顺利行使职权开展工作,不给资源的授权则是名义上的虚假授权,是无法解决具体问题的。
NO.4
拒绝逆向授权
授权是辅导员工成长最好的方式之一,而授权本身也是一种辅导,但在授权过程中有个绝对要注意的事项:被逆向授权。管理专家曾把员工遇到的“工作问题”形象地比喻成“猴子”,现实工作中这只“猴子”常借助“逆向授权”之手,在员工和管理者之间跳来跳去。
比如,当下属向你请示的时候,如果你回答说“我想一想,一会儿再告诉你”,那么半小时之后你会发现这个下属就站在你的门口,敲门问到“领导,您考虑的怎么样了?”本来这是个需要下属来解决的问题,你需要做的是检查他的完成成果,可现在呢?变成了他来检查你了!于是,猴子就跳到了你的背上。有些管理者成天手忙脚乱,逐一为员工做决定,不断被员工牵着鼻子走,处理一些本应由员工处理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管理者沦落成了员工的手下。
既然是授权,那么权利的归属就应该是归属领导者所有,只是你把这个权利给到对方,这种情况下最最重要的原则是『可以替下属承担责任,但是绝不可以替下属做事』,因为权利是你的,做砸了你可以承担责任,但是你不可以替下属做事情,否则授权就失去了意义。有时对员工真正意义的授权和辅导,那就是眼睁睁的看着下属把事情做错,而不插手。
有效授权对管理者、员工和企业三方都是有利的。充分掌握了以上几个授权要点,对于管理者,可以让他们空出较多的时间做策略性思考;对于员工,可以让他们学习新的技巧和专长,让管理者和员工都有机会发展能力;对于公司也可以提高整体的运转效率,增强企业的灵活性。管理者永远不要想着一个人独撑大局,要仔细挑选人才,雇佣人才,然后授权给他们去负责,让他们独立作业,在帮助员工成功的同时,就等于是在帮助自己和公司成功。
『伍』 管理学中的“授权”的定义什么
授权,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讲,包括某人向另外一个人指派一项特定的任务或项目,以及被指派者对于完成该任务或项目做出承诺。这是成功的经理人员为我们展示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而它又常常被那些"工作狂"式的经理人员所忽视。有成效的授权者会花时间去筹划工作分派,并以最有可能产生结果的方式去实现业务目标。
当你进行授权时,你不仅把职责传递给了另一人,而且也把保持已建立的标准的责任传递给了他。
『陆』 管理者如何有效授权
管理者如何有效授权
有效授权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但并非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能做到有效授权。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对近50位各种类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的调查表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在工作中懂得授权很重要,但对自己的授权管理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的不到20%,其余的均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以上数字给企业管理者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进行有效授权?
确定授权的对象和授权的方法
在准备授权时,我们首先要确定给什么样的人授权,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授权,授权的范围又是什么。通过分析,我们一般可以将企业的人员分为以下几种:元帅型员工、大将型员工、士兵型员工、阑尾型员工,对他们进行委派工作任务和授权时,我们应当采取不同的授权方法。
企业领导者在授权时必须因时、因事、因人、因地、因条件不同,而确定授权的方法、权限大小、内容等。同时要求被授权的员工敢于付出、敢于承担责任,且应具有积极热情的态度和真才实学。
确定目标是有效授权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说:“要想成功,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现实的目标——一个奋斗的目标”。有效授权方式,第一种:“小张,你负责本年度A产品的推销工作,加油干吧,公司将给你丰厚的奖励。”第二种:“小李,你负责本年度A产品在C地区的推广,公司希望达到40%的市场占有率,如果成功,公司将给你5万元的奖励。”结果怎么样?小张被授权后,四顾茫然,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小李呢?他接受的是明确的、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此项任务立即引起了他的兴趣,小李主动调动自己的潜在能力,积极向目标奋进,授权的成效也浮出水面,业绩很好。
当一个人不知道他驶向哪个港口时,所有的风向都是错误的。要想通过授权取得巅峰业绩,一定要使员工能够看远处的最终目标,只有清晰的目标导向才能把成功的欲望深深植于员工的意识中,使员工更快、更好、更有动力地完成工作,到达目的地。目标不明确,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还会使被授权者茫然、无所适从。胡授权时,我们一开始就应清晰地告诉员工,公司试图达到什么目标,让员工对授权目标有个明确的、具体的认识。这样员工才能根据这个了然于胸的目标,依据自己的能力,迈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直到成功。
不得重复授权
授权必须明确到具体的个人,不能含糊其辞,不能重复授权。现实工作中却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上午,张经理对小李说:“请你今天做一个市场调查,统计一下我市几家大型超市饮料的定价范围!”下午,见到小王后张经理却又把同样的任务交给了小王。结果造成小李、小王之间的猜疑,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行,甚至认为张经理在无事生非,在制造同事之间的矛盾,小李、小王的工作积极性也因此下降,工作成绩黯然元色。
企业管理者在授权时出现重复授权可能是无意的,可能只是在口头上的随便讲讲,但是下级员工就会在领导语意不确的情况下,都以为这是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而开始工作。这样就会出现双头马车,造成公司资源的浪费,甚至造成公司员工的不团结。所以企业领导者授权时一定要清楚明白,千万不要出现重复授权的现象。
授权要信任下属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作为企业领导者,如果你将某一项任务交给你的下属去办,那么你要充分信任你的下属能办好,因为信任具有无比的激励威力,是授权的精髓和支柱。在信任中授权对任何员工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快乐而富有吸引力的事,它极大地满足了员工内心的成功欲望,因信任而自信无比,灵感迸发,工作积极性骤增。
不被信任,会让员工感到不自信,不自信就会使他们感觉自己不会成功,进而感到自己被轻视或抛弃,从而产生愤怒,厌烦等不良的抵触情绪,甚至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晾在一旁”。打个比方,你陪新手去开车,如果你担心他开不好车,担心他方向盘掌握的不好或者油门踩的不好,不给他充分授权,不让他上路开车,这样他怎么能开好车呢?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最成功的统御管理是让人乐于拼命而无怨无悔,实现这一切靠的就是信任。”所以,当企业管理者给下级授权时应当充分信任下级员工能担当此任。
授权是要将责任和权力一起交给下属
授权有个误区,就是在授权时只给下属相应的责任而没有给下属充分的权力,这种授责不授权的做法是大错而特错的。例如供应部经理让采购员去采购一批纸张,但相关的价格范围决定权、供应商的选择权、质量标准界定权谁负责都没眼他说清楚,然后采购员做什么,事事都需向供应部经理汇报,他不汇报,就批评他,出错了又让采购员承担责任。这种授权方式不叫授权,而叫推卸责任。
下属履行其职责,必须要有相应的权力。只有责任而没有权力,则不利于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即使处理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也需不断请示管理者,这势必造成下属的压抑。只有权力而没有责任,又可能会使下属不恰当地滥用权力,这最终会增加企业管理者的过程控制难度。
进行反馈与控制
作为企业管理者,在授权的过程中,为保证下属能及时完成任务,管理者必须对被授权者的工作不断进行检查,掌握工作进展信息,或要求被授权者及时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偏离目标的行为要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同时管理者必须及时进行调控:当被授权者由于主观不努力,没有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必须给予纠正;对不能胜任工作的下属要及时更换;对滥用职权,严重违法乱纪者,要及时收回权力,并予以严厉惩处;对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工作无法按时进展的,必须进行适当协助。诸葛亮分配关云长守荆州,最后关云长大意失荆州,这都是由于诸葛亮对荆州的信息了解不够,对关云长的工作开展情况了解不够,进而失去了必要的调控造成的。
授权不是不加监控的授权,在授权的同时应附以有效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使授权发挥更好的作用。
授权就像踢足球一样,教练必须根据每位球员的特点安排其打合适的位置,明确每位球员在球场上的职责,在比赛过程中教练又要根据球员的场上表现及时地换人、换位。同时又要提醒场上队员应注意的事项,做到对全场比赛的有效控制。这样企业管理者才能很好的做好授权管理工作,被授权者才能有优异的工作绩效。
『柒』 简述管理者如何授权
即使管理者自己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但问题在于你不可能亲自去做每一件事情。如果你想使工作更富有成效,就必须向下属授权。
(一)对下属的授权应当分工明确
管理者的下属往往不止一个人。在对他们进行授权时,每个人的分工都应当是十分明确的,不能有重叠的部分。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如果你进行授权,首先应当选择一个最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人,然后确定他是否有时间和动力来完成这项工作。如果你已经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你的下一步工作是明确地告诉他你授予他怎样的权力,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以及你在时间上的要求。
(二)不要对完成任务的方法提出要求
除非有特别的原因,管理者在进行授权的时候应当只授权结果。也就是说,只告诉员工你要求做什么和达到怎样的结果,而下属采用何种方法则由他们自己去决定。着眼于目标,并给下属完全的自由,这才是真正的授权。只有使员工对如何达到目标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这样可以增进你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三)允许下属参与授权的决策
每一项权力都应当与限制相伴随管理者在授权的时候只是下放用于完成某项工作的权力,而不是无限的权力。怎样来确定完成一项工作到底需要多大的权力呢?最好的办法是让下属参与该项决策,参考一下员工认为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何种权力的意见。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可能倾向于扩张自己的权力使其超出必要的范围,而过大的权力会降低授权的有效性,因此管理者要注意把关,与完成任务无关的权力不应该下放给员工。
(四)使其他人知道授权已经发生
(五)对接受授权员工进行监督和控制
没有制约的权力是不可想象的。仅有授权而不实施反馈控制会招致许多麻烦,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下属会滥用他获得的权限。因此,在进行任务分派时就应当明确控制机制。首先要对任务完成的具体情况达成一致,而后确定进度日期,在这些时间里下属要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控制机制还可以通过定期抽查得以补充,以确保下属没有滥用权力。但是要注意物极必反,如果控制过渡,则等于剥夺了下属的权力,授权所带来的许多激励就会丧失。
(六)做好出现错误的思想准备
管理者在进行授权时,首先应当建立这样一种信念:错误是授权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要让下属100%按照管理者自己的意图来完成工作是不大可能的,下属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通常是正常的。管理者应当预期到下属会犯什么错误,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并及时地加以帮助。只要代价并不太大,授权就是可行的。下属犯错误实际上是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只要下属得到的锻炼多于因此带来的损失,你就是一个成功的授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