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理许可 » 管理与授权

管理与授权

发布时间: 2020-11-25 21:18:39

『壹』 战争中的授权与政府管理中授权的区别

战时的话是临时的,需要的就是随机应变。
和平时期的那就要经过科学的评估和精准的分析了。

『贰』 管理学授权的原则

管理学上授权应当抄遵循的原则:

1、因事设人,视能授权。
一切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大小和知识水平的高低为依据。在授权前,必须明确本单位的工作任务,仔细分析其难易程度,以使职权授予最合适的人选。一旦发现下属不能胜任时,应及时的收回授权。
2、明确所授事项。
授权时,授权者必须向被授权者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及权责范围。这样不仅有利于下属完成任务,更可避免下属推卸责任。
3、不可越级授权
即主管人员只能对直接下属授权,因为越级授权会造成中层管理人员的被动,以及部门之间的矛盾。
4、授权适度。
授予的职权是上级职权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对下属来讲,这是他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对于涉及有关组织全局的问题要慎重考虑,不可轻易授权。
5、适当控制。
适当控制不是在授权后不断地检查工作,而是在授权之前建立一套健全的控制制度,制定可行的工作标准和适当的报告制度,以及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迅速采取补救的措施。
6、相互信赖。
授权必须基于主管人员和下属之间的相互信任,因此主管人员必须做到用人不疑。

『叁』 管理学中授权与分权的关系

授权与分权虽然都与职权下放有关,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授权主要是权力的授予与责任的建立,仅指上、下级之间的短期的权责授予关系;而分权则是在组织中有系统地授权,这种权力可以根据组织的规定较长时期地留在中、下级管理人员手里。
分权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职责,授权则是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应掌握的一门艺术。
分权是授权的基础,授权以分权为前提。

『肆』 什么是授权,在管理中授权为什么是必须的,对被受权者应有那些方面的要求

授权是让他人获得你的全力支持和资源,完成工作目标; 管理上不可能一个人做完全部工作,所以必不授权; 授权者对被受权者只有责任协助做完,尽力教导去完美做好,不应该有任何条件要求;做不好授权人应负全责;

『伍』 为什么有效授权与合理控制相结合

[经典回顾]

《韩非子》里有一个故事:鲁国有个人叫阳虎,他经常说:“君主如果圣明,当臣子的就会尽心效忠,不敢有二心;君主若是昏庸,臣子就敷衍了事,甚至心怀鬼胎,但表面上虚与委蛇,然而暗中欺君而谋私利。”阳虎的这番话触怒了鲁王,阳虎因此被驱逐出境。它跑到齐国,齐王也对他不感兴趣,他又逃到赵国,赵王十分赏识他的才能,封他为相。近臣向赵王劝谏:“听说阳虎私心颇重,怎能用这种人料理朝政?”赵王答道:“阳虎或许会寻机谋私,但我会小心监视,防止他这样做,只要我拥有不至于被臣子谋权的力量,他岂能如愿?”赵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阳虎,使他不敢有所逾越;阳虎则在相位上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终于使赵国威震四方,称霸于诸侯。

由上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领导者在授权的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控制。没有控制的授权会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会有许多的可能结果,但授权者预想的结果肯定是实现几率最小的结果。

[案例分析]

宏基公司总裁施振荣从1984年4月任命刘英武为宏基执行总裁开始,就让自己陷入了争吵和痛苦之中。刘英武是美国电脑界最有声望、职务最高的华人。施振荣将他招入公司,几乎没加思索就把公司所有的经营决策权交给了他。刘英武一上任,就采用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放弃了公司长期实行的“快乐管理”,独断专行,不允许下属发表过多意见。他做了一系列失败的收购决策,导致公司遭受巨大损失,致使员工议论纷纷,人心浮动。施振荣无奈,只有重掌帅旗,整顿公司。 声名赫赫的刘英武到给宏基带来了灾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施振荣的授权是一种没有控制的授权。刘英武的管理理念与宏基公司不同,以他的理念管理公司,当然会导致公司人心浮动。他又不接受下属的监督和建议,不了解市场情况,所以导致收购决策失败。 如果施振荣能在刘英武上任之前,对他的权力做出限制,让他了解组织中哪些东西可以改变,哪些不能,对他的决策权力进行一定的控制,并建立错误纠正机制,就可以避免失败的结果。 [巧手点金]

为了确保授权工作沿着正常的轨道发展,实现管理者的授权意图,管理者必须对授权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但是,授权则意味着决策权力的下放,管理者不能随意介入或干涉下属的工作,这又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预先建立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监督控制程序及标准,有效授权与合理控制相结合。

1.确定授权目标与成果评价方法

对授权进行控制的最基础的手段就是预先规定目标与成果。这是现在广泛流行的“目标管理”的一项内容。所谓预先,是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出授权工作应达到的成果,根据组织需要和条件限制预测应实现的目标,这个预先确立的成果和目标,就是对受权者工作的整体性规定。 (1)控制目标成果。授权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可能只是目标之一。在授权工作开始之前,管理者应该与将要授之以权的下属共同确定授权的总体目标。 目标一旦确定之后,不单是对受权者的约束,因为受权者参与了目标的制定,所以确定目标也是对受权者的激励。对于管理者来说,这也是一种约束,因为目标一旦确定,管理者就应根据目标要求向受权者提供协助,约束自己的权力。目标控制也因此成为双向的有效控制手段。 (2)预先确立成果评价途径与原则。对成果进行评价,是不可或缺的控制手段。但是成果评价应有专门的方式并遵循确定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公正客观,既方便管理者检查监督,又不会对受权者工作造成太多的干扰和破坏。

2.预先制定标准与计划

要进行目标控制和成果测评,在授权工作还未正式开始之前,就应该由受权者提交工作计划,以便授受双方能达成一致;而检测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也应该预先就确定下来,不然的话很可能因为依据标准不同,造成测评结果无法比较,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计划反映了以后的工作进程,审查授权工作的计划,可以了解受权者的工作安排和进度,可以及早发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早做出调整,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预先控制措施,能防患于未然。 3.预先制定监督控制的程序

形式的公平能确保实质的公平。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实质的公平是很难实现的。授权的监督控制尤其如此。一方是掌握着决定权、评价权和奖惩权的管理者,另一方是接受任务、为实现目标而不能犯错的受权者,从地位上来讲就不平等。如果管理者要做出什么妨碍授权的决定,或者行使监督控制权力的方式不当,下属是很少有对抗手段的。 为了使管理者的监督控制工作能做到尽可能的公正,能被下属乐意接受,在授权工作开始之前,双方就应该对监督控制的程序达成一致意见,比如说管理者检查的范围、评估方式等。

『陆』 简述管理者如何授权

即使管理者自己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但问题在于你不可能亲自去做每一件事情。如果你想使工作更富有成效,就必须向下属授权。
(一)对下属的授权应当分工明确
管理者的下属往往不止一个人。在对他们进行授权时,每个人的分工都应当是十分明确的,不能有重叠的部分。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如果你进行授权,首先应当选择一个最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人,然后确定他是否有时间和动力来完成这项工作。如果你已经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你的下一步工作是明确地告诉他你授予他怎样的权力,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以及你在时间上的要求。
(二)不要对完成任务的方法提出要求
除非有特别的原因,管理者在进行授权的时候应当只授权结果。也就是说,只告诉员工你要求做什么和达到怎样的结果,而下属采用何种方法则由他们自己去决定。着眼于目标,并给下属完全的自由,这才是真正的授权。只有使员工对如何达到目标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这样可以增进你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三)允许下属参与授权的决策
每一项权力都应当与限制相伴随管理者在授权的时候只是下放用于完成某项工作的权力,而不是无限的权力。怎样来确定完成一项工作到底需要多大的权力呢?最好的办法是让下属参与该项决策,参考一下员工认为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何种权力的意见。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可能倾向于扩张自己的权力使其超出必要的范围,而过大的权力会降低授权的有效性,因此管理者要注意把关,与完成任务无关的权力不应该下放给员工。
(四)使其他人知道授权已经发生
(五)对接受授权员工进行监督和控制
没有制约的权力是不可想象的。仅有授权而不实施反馈控制会招致许多麻烦,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下属会滥用他获得的权限。因此,在进行任务分派时就应当明确控制机制。首先要对任务完成的具体情况达成一致,而后确定进度日期,在这些时间里下属要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控制机制还可以通过定期抽查得以补充,以确保下属没有滥用权力。但是要注意物极必反,如果控制过渡,则等于剥夺了下属的权力,授权所带来的许多激励就会丧失。
(六)做好出现错误的思想准备
管理者在进行授权时,首先应当建立这样一种信念:错误是授权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要让下属100%按照管理者自己的意图来完成工作是不大可能的,下属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通常是正常的。管理者应当预期到下属会犯什么错误,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并及时地加以帮助。只要代价并不太大,授权就是可行的。下属犯错误实际上是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只要下属得到的锻炼多于因此带来的损失,你就是一个成功的授权者。

『柒』 管理学中授权与分权的关系

管理学中授权与分权的关系:所谓制度分权是在组织设计时,考虑到组织规模和组织活动的特征,在工作分析、部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各管理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规定必要的职责和权限。而授权则是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领导者为利用专门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或出现新增业务的情况下,将部分解决问题、处理新增业务的权力委任给某个下属。

两者的联系是:组织设计中的权力分配(制度分权)与主管人员在工作中的授权都属于权力的分散化,其结果是使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行使较多的决策权。

(7)管理与授权扩展阅读:

各种企业迅速的成立并发展起来,可以说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积其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管理,而分权与授权是企业管理中两个重要的部分,本文笔者就分权与授权的内涵、分权与授权的关系、分权与授权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分权与授权,以帮助大家理解分权与授权、增强在管理中适当分权与合理授权的意识。

『捌』 管理学什么是授权管理者如何做好授权

授权指主管将职权或职责授给某位部属负担,并责令其负责管理性或事务性工作。授权是一门管理的艺术,充分合理的授权能使管理者们不必亲力亲为,从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企业发展上,以及如何引领下属更好地运营企业。


授权的基本依据是目标责任,要根据责任者承担的目标责任的大小授予一定的权力。在授权时还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相近原则。这有两层意思:给下级直接授权,不要越级授权;应把权力授予最接近做出目标决策和执行的人员,使一旦发生问题,可立即做出反应。

2、授要原则。指授给下级的权力应该是下级在实现目标中最需要的、比较重要的权力,能够解决实质性问题。

3、明责授权。授权要以责任为前提,授权同时要明确其职责,使下级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和权限范围。

4、动态原则。针对下级的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的目标责任及不同的时间,应该授予不同的权力。贯彻动态原则体现了从实际需要出发授权,具体可采取:

  1. 单项 授权。即只授予决策或处理某一问题的 权力,问题解决后,权力即行收回;

  2. 条件授权。即只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授予下级某种权力,环境条件改变了,权限也应随之改变;

  3. 定时授权,即授予下级的某种权力有一定的时间期限,到期权力应该收回。

『玖』 归口什么管理根据授权

根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归口本级党委组织部门管理,根据授权和规定程序处理机构编制具体事宜。

归口管理是一种管理方式,一般是按照行业、系统分工管理,防止重复管理、多头管理。归口管理实际上就是指按国家赋予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各司其职,按特定的管理渠道实施管理。

(9)管理与授权扩展阅读:

1953年中共中央开始加强对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各部门工作的领导,把政府工作按性质划分为工交口、财贸口、文教口、政法口、农业口、外事口等等。此外,还有一直由党委直接领导的党群口、统战口等等。由同级党委的常委(后来是分管副书记)分口负责,以加强对政府行政工作的领导。归口管理,以管理干部为主,而不直接管理行政事务.

例如,民政工作归政法口领导。民政体制改革时,有人建议将民政部门改归党群口或政办口,明确民政部门不再作为成员单位参加同级党委政法委员会,继续保留民政部门作为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成员单位。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