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代理
㈠ 诉讼代理人的权限有哪些
授权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授权,即诉讼代理人可以代为查阅卷宗材料,申请回避,进行陈述,到庭辩护,审查证据等。
另一种情况是由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上诉等,由于这些行为与当事人的实体权利紧密相关,这时当事人就必须作出相应的特别授权。
㈡ 对诉讼代理人有什么要求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代理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2、委托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必须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3、 侨居国外的中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㈢ 诉讼代理人 诉讼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三者有什么区别
诉讼代表人:当事人一方为多个主体时,推选出一个代表参与诉讼
民事诉讼代理人包括委托代理人和法定代理人,也就是说,委托代理人是诉讼代理人的一种。
㈣ 律师与诉讼代理人的区别
律师与诉讼代理人的区别:
1、二者概念定义不同
诉讼代理人是指以当事人一方的名义,在法律规定内或者当事人授予的权限范围内代理实施诉讼行为,接受诉讼行为的人。
律师是指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2、二者职能不同
诉讼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取得并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例如未成年人的父母就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根据被代理人的授权委托而发生的诉讼代理,称为委托诉讼代理。
按照工作性质划分,律师可分为专职律师与兼职律师,按照业务范围划分,律师可分为民事律师、刑事律师和行政律师,按照服务对象和工作身份,分为社会律师、公司律师和公职律师。律师业务主要分为诉讼业务与非诉讼业务。
3、二者属性、特征不同
就律师的属性而言,包括:
其一,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按现行《律师法》之规定,是具有“高等院校法律本科以上学历”之法律知识或“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法律知识”;
其二,经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资格;
其三,经国家司法行政部门批准,取得执业证书;其四,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并以此为职业。
诉讼代理人特征:
1.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诉讼代理的目的在于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而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2.诉讼代理人是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在诉讼中,如果诉讼代理人丧失了诉讼行为能力,也就丧失了诉讼代理人的资格。
3.在代理权限内实施诉讼行为。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来源于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授权。凡是超越代理权所实施的诉讼行为,都是无效的诉讼行为,不能产生诉讼法上的效果。
㈤ 诉讼代理人权限是什么
诉讼代理人的权限,简单地说,就是代理人能干什么?
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大小,取决于被代理人的实际授权范围。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
1、一般授权。一般授权就是授予委托诉讼代理人代理进行诉讼的基本诉讼权利,如起诉权、应诉答辩权、管辖异议权、申请回避权、提供证据权、出庭辩论权等。
2、特别授权。就是委托人授予委托诉讼代理人与实体权利联系紧密的诉讼权利或某些特定的实体权利,如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如果委托人愿意特别授权,必须在授权委托书中写明。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代理人才能行使涉及被代理人实体利益的诉讼权利。
在授权委托书中,如果是特别授权的,必须把具体的授权范围一项一项地列明,而不能笼统地写全权代理或特别代理,否则,只能视为一般代理。
㈥ 在刑事诉讼中,哪些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律师。的确,律师作为法律从业者,具备相关法律知识和经验,能够帮助你在诉讼中更好维护自己的权益。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聘请律师是需要支付一定律师费的。 与律师类似的还有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之所以说与律师类似,是因为法律工作者同样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与实务经验,不同的是法律工作者只能在其服务的辖区范围内代理案件,超过范围便不受允许了。 一般来说,聘请法律工作者的费用要低于聘请律师。
还可以作为委托代理人的还有近亲属。 关于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其中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如果委托近亲属作为代理人的话,除了要出具一份授权委托书外,还要提供证明委托人与受委托人近亲属的关系证明。 比如户口本或者居(村)委会开具的关系证明。
有人会问:“我的朋友是学法律的,他懂法律,我可以委托我朋友作为委托代理人吗?”答案是可以,但必须有社区居(村)委会开具的推荐信。 因此,委托朋友做代理人的话,除了授权委托书,还要有推荐信。
需要补充的是,前面介绍的都是当事人是自然人的情况,如果当事人是公司等法人机构的话,可以委托律师、公司员工或者公司的法律顾问作为委托代理人。
㈦ 诉讼代理人范围
对于这样的提问“我同学给一个工地带14个人干活,工地方不给工人工资,现在想起诉,但是他本人啥也整不明白,没有钱请律师,想说,你我作为他的代理人,可我又没有律师资格,那我可以代理吗”,明确的回答是:民事诉讼(劳动纠纷)的诉讼代理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网页链接第五十八条规定,由管辖的人民法院严格控制的,如果提问者不是同单位同事、一个居(村)委会居住的和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就不能担当此案件的诉讼代理人。
在此,还是要建议提问者向你同学说明法规规定的同时,由于你对劳动纠纷法规也是生疏的,所以帮助你同学(外来务工人员)集体直接向各地所在的县市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求援,申请法律援助中心派遣公益律师作为,要回劳动所得的代理人为上策!
㈧ 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时.最多可以委托多少人
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时.最多可以委托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与原民事诉讼法相比,本次修改限制了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删除了原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将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范围仅仅限定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