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產許可證受理
① 怎樣申請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
一、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申請程序
1、首先需要保證企業各項證件、設備、機構合理合法
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之前,需要先將自己的企業起一個名字,並合理合法,各項其它證件齊全,生產食品的設備實施齊全安全合法,這樣才能夠去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不過這些基礎性的東西不齊全,是申請不下來的,所以第一步就是對企業進行整頓。
2、去當地的食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
要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需要去當地的食品監督管理部門去申請。可以提前打電話問一下,具體有什麼要求,需要准備哪些材料等。這樣可以避免去了很多次,都無法申請。所以問清楚後,去食品監督管理部門去申請就好。
3、填寫食品生產許可證申請書
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首先就需要填寫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申請書。需要用自己的企業名稱等各項數據,正確填寫。大家填寫的時候一定要仔細一點,萬一填寫錯誤那可就麻煩。填寫完成記得簽字,保證申請書的合理有效,才能申請下來食品生產許可證。
4、需要准備相關的材料
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需要准備很多材料。主要有企業的營業執照、食品加工場地的平面圖、食品加工場地各個功能區域的平面圖、食品加工工藝流程、生產設備設施的清單、食品安全管理的相關制度、等各項材料。大家一定要將自己能想到的都准備好,或是提前詢問相關部門進行准備,以免耽誤生產。
5、提交申請書和材料,並會給我們受理通知書
將所有的東西准備完整後,提交到食品監督管理部門。如果現場沒有發現問題,材料等齊全,就會發一張受理通知書。但是如果材料不全或是那裡不合格,現在就不會受理申請,回去准備好材料和相關的東西,找時間在重現提交,一直到受理後拿到受理通知書為止。
6、食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在一定時間內現場審核
之後回去等食品監督管理和相關部門,來到企業現場進行檢查審核即可。只要現場審核通過,基本就沒有問題啦。需要將自己企業的現場和制度等,整改到合理合法,就能通過審核。
7、最後去食品監督管理部門領取食品生產許可證
經過上面的准備、提交、審核後,如果有問題提供完整改資料,一般就沒有問題。根據通知或是自己問一下,什麼時候可以領取食品生產許可證,我們准備好證明材料,去領取食品生產許可證即可。這樣食品生產許可證就申請下來。總體來說不是很好申請,需要耐心准備整改才能申請下來。
二、申請領取《食品生產許可證》,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食品生產許可申請書;
2、營業執照原件及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3、食品生產加工場所及其周圍環境平面圖、各功能區間布局平面圖、工藝設備布局圖和食品生產工藝流程圖(不同工藝應分別提交,圖中應包含原輔材料、關鍵控制點及參數指標,加蓋企業公章);
4、進貨查驗記錄、生產過程式控制制、出廠檢驗記錄、食品安全自查、從業人員健康管理、不安全食品召回、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等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
5、申請延續或變更的,還需提供原食品生產許可證正本、副本和副頁的原件及復印件,申請人陳述,治理結構圖及申請人生產條件未發生變化的聲明(申請免於現場核查時提交,加蓋企業公章)。
6、產品執行的食品安全標准:沒有國家標準的,需提供企業自行備案標準的原件及復印件。
7、申請人委託他人辦理食品生產許可申請的,代理人應當提交授權委託書以及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
8、 企業生產場所照片;
9、復配食品添加劑產品配方表(僅復配食品添加劑企業提供,並附食品添加劑原料的使用依據和不同配方的產品標簽及說明書式樣,加蓋企業公章);
10、復配食品添加劑有害物質和致病性微生物信息表(僅復配食品添加劑企業提供,並附復配食品添加劑有害物質限量計算方法,加蓋企業公章);
11、企業關於參與復配的各組分在生產過程中不發生化學反應的聲明(僅復配食品添加劑企業提供,並附生產過程中各組分不發生化學反應的分析說明,加蓋企業公章);
12、與所生產食品相適應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以及相應的產品注冊和備案文件(僅嬰幼兒配方食品企業提供,加蓋企業公章);
13、其他證明材料;
(1)食品生產許可證受理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從事食品添加劑生產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以及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
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
② 如何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
先到當地質量監督局咨詢一下,他們會告訴你具體步驟。先准備申報材料,這事兒也有點麻煩,最好找一個懂技術的人先做做,再拿去給他們看,按他們要求改好提交上去,等著他們現場審查。
③ 如何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
500?開玩笑吧。辦理生產許可證已成為中小食品企業最大的負擔。一個證辦下來縣、市、省三級就要花費五六萬元,每年養證費2萬多元,一般的小廠如果利潤微薄真的是難以承受。建議你慎重考慮。
④ 如何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
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的辦理程序 1、《食品生產許可證申請書》的領取。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到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領取; 2、接受企業申請。企業向市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遞交《食品生產許可證申請書》及有關材料;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立即檢查申請材料是否齊全,齊全的予以受理;材料不全的,應明確告知企業所缺材料,退回企業補充,待補全後再予接受; 3、材料審查和受理。接受企業申請後,應當組織審查組對材料進行書面審查。書面材料符合要求的,發給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受理通知書》;書面材料不符合要求的,要求企業在20個工作(1個月)內補正,逾期未補正的,視為撤回申請; 4、現場審查、抽樣和檢驗。對書面材料審查符合要求的企業,安排審查組對企業的生產條件和檢驗能力進行現場審查。現場審查合格的,由審查組對其生產的食品按規定進行抽樣,交由檢驗機構進行檢驗;現場審查不合格的,企業應當採取糾正措施或整改,經確認或復審符合規定要求的,再對其進行抽樣檢驗; 5、審核批准。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將具備保證產品質量基本條件並產品檢驗合格的企業名單上報國家之間總局審批; 6、發證。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批復,向符合發證條件的生產企業,及時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對不符合發證條件的,發給《生產許可證審查不合格通知書》並說明理由。同時收回《生產許可證受理通知書》; 7、統一公告。國家質檢總局統一公告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名單。
⑤ 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需要多長時間
所有流程加起來需要將近一個半月的時間。
生產企業向受理部門提出申請材料,受理部門審查企業申請材料,五個工作日作出是否受理決定,出具書面通知。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組織生產加工企業生產必備條件進行現場核查。生產條件現場審查。核查組對現場核查合格企業進行現場抽樣,檢驗機構15日內完成發證檢驗(檢驗項目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對核查組的審查報告進行審查,將符合發證條件企業名單及相關材料匯總上報。審定企業申請材料和審查結果,作出准予或不準予許可決定。10個工作日內頒發食品生產許可證並送達申請人。
(5)食品生產許可證受理擴展閱讀:
申請食品生產許可,應當向申請人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1、食品生產許可申請書;
2、營業執照復印件;
3、食品生產加工場所及其周圍環境平面圖、各功能區間布局平面圖、工藝設備布局圖和食品生產工藝流程圖;
4、食品生產主要設備、設施清單;
5、進貨查驗記錄、生產過程式控制制、出廠檢驗記錄、食品安全自查、從業人員健康管理、不安全食品召回、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等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
申請人委託他人辦理食品生產許可申請的,代理人應當提交授權委託書以及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
⑥ 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需要什麼手續
程序說起來就來很簡單自了 按照具體產品的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規定準備好申報材料---向當地質監局遞交申請---省局在一定時間內決定是否予以受理,受理的向企業下達行政受理通知書----他們會提前一個星期這樣下達現場審查計劃表---現場審查---審查合格抽樣---樣品檢測合格、現場審核整改通過---上報省局----審定是否發證----符合,發證 這期間企業要准備的有很多東西比如:基礎的生產設備、檢測設備、技術人員、產品核心工藝文件、質量手冊、管理制度文件、現場整理等一系列的准備過程。 具體你可以去企業咨詢認證網的論壇看看。或者直接問論壇里該專業的咨詢公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⑦ sc食品生產許可證從申請受理到發證需要多少工作日
按照新的《生產許可管理辦法》正常的話最多四十天,具體辦理流內程細看一下《容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6號),裡面寫得很詳細的。
⑧ 食品生產許可證怎麼辦理
一、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申請程序
1、首先需要保證企業各項證件、設備、機構合理合法
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之前,需要先將自己的企業起一個名字,並合理合法,各項其它證件齊全,生產食品的設備實施齊全安全合法,這樣才能夠去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不過這些基礎性的東西不齊全,是申請不下來的,所以第一步就是對企業進行整頓。
2、去當地的食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
要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需要去當地的食品監督管理部門去申請。可以提前打電話問一下,具體有什麼要求,需要准備哪些材料等。這樣可以避免去了很多次,都無法申請。所以問清楚後,去食品監督管理部門去申請就好。
3、填寫食品生產許可證申請書
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首先就需要填寫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申請書。需要用自己的企業名稱等各項數據,正確填寫。大家填寫的時候一定要仔細一點,萬一填寫錯誤那可就麻煩。填寫完成記得簽字,保證申請書的合理有效,才能申請下來食品生產許可證。
4、需要准備相關的材料
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需要准備很多材料。主要有企業的營業執照、食品加工場地的平面圖、食品加工場地各個功能區域的平面圖、食品加工工藝流程、生產設備設施的清單、食品安全管理的相關制度、等各項材料。大家一定要將自己能想到的都准備好,或是提前詢問相關部門進行准備,以免耽誤生產。
5、提交申請書和材料,並會給我們受理通知書
將所有的東西准備完整後,提交到食品監督管理部門。如果現場沒有發現問題,材料等齊全,就會發一張受理通知書。但是如果材料不全或是那裡不合格,現在就不會受理申請,回去准備好材料和相關的東西,找時間在重現提交,一直到受理後拿到受理通知書為止。
6、食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在一定時間內現場審核
之後回去等食品監督管理和相關部門,來到企業現場進行檢查審核即可。只要現場審核通過,基本就沒有問題啦。需要將自己企業的現場和制度等,整改到合理合法,就能通過審核。
7、最後去食品監督管理部門領取食品生產許可證
經過上面的准備、提交、審核後,如果有問題提供完整改資料,一般就沒有問題。根據通知或是自己問一下,什麼時候可以領取食品生產許可證,我們准備好證明材料,去領取食品生產許可證即可。這樣食品生產許可證就申請下來。總體來說不是很好申請,需要耐心准備整改才能申請下來。
(8)食品生產許可證受理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三條食品安全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式控制制、社會共治,建立科學、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
第四條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第五條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其職責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對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制定並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承擔有關食品安全工作。
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國務院的規定,確定本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衛生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職責。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在鄉鎮或者特定區域設立派出機構。
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實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制。上級人民政府負責對下一級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進行評議、考核。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對本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進行評議、考核。
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食品安全工作經費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能力建設,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溝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
⑨ 食品生產許可證辦理流程是什麼樣的
根據《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的規定,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即SC證,在當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辦理。
第十條申請食品生產許可,應當先行取得營業執照等合法主體資格。
企業法人、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等,以營業執照載明的主體作為申請人。
第十一條申請食品生產許可,應當按照以下食品類別提出: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方便食品,餅干,罐頭,冷凍飲品,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酒類,蔬菜製品,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食糖,水產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豆製品,蜂產品,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其他食品等。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可以根據監督管理工作需要對食品類別進行調整。
第十二條申請食品生產許可,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與生產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和食品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保持該場所環境整潔,並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
(二)具有與生產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生產設備或者設施,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採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或者設施;保健食品生產工藝有原料提取、純化等前處理工序的,需要具備與生產的品種、數量相適應的原料前處理設備或者設施。
(三)有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觸有毒物、不潔物。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