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人事代理
1. 事業單位人事代理是什麼意思
人事代理指的是無編制人員,轉正後也不會是什麼科員,也不可能是什麼小幹部。
在事業單位人事代理是三等公民,地位不如合同工,更不如編制人員。
人事代理屬於臨時工待遇,轉正後是勞務派遣工待遇。一般待遇是編制人員的1/4。
事業單位正式編制是一定要通過統一招考,通過筆試、面試取得第一名者才能獲得編制。
2. 事業單位可以做人事代理嗎
事業單位可以做人事代理,一般各地的人才中心(原人事局下屬二級單位),多數都是事業單位。
3. 事業編制和人事代理到底有什麼區別
1、編制性質上不同:事業單位行政編制,檔案在人事組織部存放。事業單位的老職工是事業編制,檔案在人事局或人事科存放。
2、含義上的不同:人事代理是指人事代理是指由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服務中心,按照國家有關人事政策法規要求,接受單位或個人委託,在其服務項目范圍內為多種所有制經濟全方位服務。正式編制通常是指在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
3、工作穩定性上的不同:事業單位自己招聘的人員(即:沒有通過人事部分、與單位主管部分的批准)無編制,雖然也與單位簽訂合同,但僅僅充其量也就是勞動合同而已,隨時會被解聘。但是正式編制是非常穩定的,除非出現非常嚴重的錯誤才會被開除。
(3)事業單位人事代理擴展閱讀:
推行人事代理制度,有利於實現人檔分離和人才社會化管理。對用人單位而言,可減輕大量的人事事務性工作,解決在人才引進、畢業生接收、職稱評審、人事檔案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對各類人才而言,個人不再是「單位所有」,流動變得十分方便,權益得到有力保障。
人事代理制度也促進了人才使用權與所有權的分離,使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割斷了以人事檔案為核心對單位的依附管理,暢通了企事業單位人員能進能出的渠道。在這種用人機制下員工增加了工作的危機感和責任感,促進他們刻苦學習、努力工作,為單位創造更大的效益。
事業單位要按照崗位設置管理的有關規定自主設置本單位的各類具體崗位,明確崗位等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要落實單位用人自主權,確保事業單位根據崗位的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自主聘用人員。
參考來源:網路-人事代理
網路-事業編制
4. 事業單位的人事代理是什麼意思
人事代理是指:由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服務中心,按照國家有關人事政策法規要求,接受單位或個人委託,在其服務項目范圍內,為多種所有制經濟尤其是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及各類人才提供人事檔案管理、職稱評定、社會養老保險金收繳、出國政審等全方位服務。
人事代理是一種人力資源外包形式,用人單位與被聘用人員只受雙方簽定的聘用合同的約束。用人單位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權,而勞動者則享有充分的擇業自主權和流動的權利。
人事代理是實現人員使用與人事關系管理分離的一項人事改革新舉措,促進了人才使用權與所有權的分離,使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割斷了以人事檔案為核心對單位的依附管理。
(4)事業單位人事代理擴展閱讀:
人事代理制度是人事部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推出的一項人事制度改革措施,面向的是(除了擁有人事管理權的行政機關和部分事業單位以外的)所有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包括私企,而不僅僅是事業單位。
2005年左右,隨著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另一項重要的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推進和覆蓋,人事代理製作為事業單位聘用制的一項重要配套制度,也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推開實施。
根據人事部的統計,至2009年12月底,全國各級各類事業單位,98%以上已經建立和施行了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度和人事代理制度,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通俗地講,目前,各地事業單位,除上級行政任命的領導外,包括絕大部分中層領導在內的正式工作人員,都是事業單位聘用人員,都與單位簽訂了有固定期限的事業單位聘用合同。
其中沒有人事管理權的事業單位,也都實行了人事代理制,人員檔案和人事考核、工資晉級、職稱晉升均由人事代理機構(一般都叫人才交流中心之類的)負責辦理。過去所說的事業單位固定用工模式,已經成為歷史。
5. 事業單位人事代理是什麼意思
1.什麼是人事代理?
人事代理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由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交流服務機構直接為各類所有制用人單位和各類人才提供各項人事服務的一項全新制度。人事代理是人事部門在工作實踐中對人事管理和人才服務的制度創新,是實現人才資源配置和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的有效途徑。它代表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人才管理制度的一個發展方向。
2.怎樣辦理人事代理手續?
(1)單位委託代理:
●單位代理對象:三資企業、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民營科技機構等無主管部門的單位;不具備人事管理許可權的單位;實行聘用制管理的全民事業單位;新批准成立的事業單位;要求委託人事代理的其他企事業單位。
●單位代理服務項目:人事關系、人事檔案託管;人事政策咨詢;代辦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保等手續審批;出具落戶和辦理戶籍關系遷移有關證明;審批辦理轉正定級及調整檔案工資;提供社會人才職稱評審服務;提供資格考試報名服務;為代理人員連續計算工齡;黨組織關系掛靠;出具考研證明;其他雙方協商的事項。
●委託單位責任:完整提供代理所需的檔案材料;提供代理人員的報到證、身份證、畢業證書原件及復印件;提供聘用合同原件及復印件;出具單位接收或聘用該人員的便函;按時提交代理人員年度考核表。
●單位辦理程序:單位持法人登記證副本及復印件向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提出申請,填寫《代理人員情況登記表》,簽訂《委託人事代理協議》,登記《單位存檔手冊》,將代理人員的人事檔案轉移到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保管。
(2)個人委託代理:
●個人代理對象:以調動、辭職、辭退等形式流動後,尚未落實單位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員;1997年以來經人才入庫錄聘用為幹部的人員;到非國有單位就業的應屆大中專畢業生;暫未就業的歷屆大中專畢業生; 2002年以來到企事業單位就業的普通大中專院校畢業生。
●個人代理項目:人事關系、人事檔案託管;人事政策咨詢;代辦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保等手續審批;出具落戶和辦理戶籍關系遷移有關證明;審批辦理轉正定級及調整檔案工資;提供社會人才職稱評審服務;提供資格考試報名服務;為代理人員連續計算工齡;黨組織關系掛靠;出具考研證明;其他雙方協商的事項。
●個人代理辦理程序:提交個人委託代理書面申請一份,填寫《代理人員情況登記表》及個人檔案管理卡,簽訂《委託人事代理協議》,提供一寸照片2張,提交個人檔案。
■應屆大中專畢業生需提供的資料:提供報到證、身份證、畢業證、原件及復印件一份,一寸照片兩張,就業協議書原件或未就業書面說明,提交個人檔案。
■辭職人員需提供的資料:提供辭職批文,提交個人委託代理書面申請一份,填寫《代理人員情況登記表》及個人檔案管理卡,簽訂《委託人事代理協議》,提供一寸照片2張,提交個人檔案。
6. 事業單位在編 和 人事代理 的區別是什麼
一、定義。
1、人事代理是指由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服務中心,按照國家有關人事政策法規要求,接受單位或個人委託,在其服務項目范圍內,為多種所有制經濟尤其是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及各類人才提供人事檔案管理、職稱評定、社會養老保險金收繳、出國政審等全方位服務,是實現人員使用與人事關系管理分離的一項人事改革新舉措。
2、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二、分類。
1、代理分類從人事代理的對象來看,可分為單位委託代理和個人委託代理。從人事代理的內容和實際操作角度劃分,可分為三類:
一是以人事檔案管理為依託的基礎性代理,包括如前所述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服務內容;
二是以人才中介為基礎的服務代理,主要包括委託招聘、人才推薦、人才派遣、人才測評等;
三是以企事業單位為基礎的公共人事事務代理,或社會化代理,主要包括人才規劃、職業設計、人事診斷、人事管理咨詢、人才資源開發等。
分為單位委託和個人委託;可全權委託代理,也可單項或多項委託代理。
2、編制分類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但須參加公務員考試;如設區市的城管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學校等。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設計院等。
三、服務對象和實施范圍。
1、人事代理
各類非國有(三資、集體、民營、鄉企、私營等)單位和其他自願委託的各類國有企事業單位。
下列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即各類流動人員)應 該進行人事代理。
(1)辭職、辭退和解除聘用合同的人員;
(2)各類事務所和其他社會中介組織聘用的人員;
(3)各類非國有單位聘用的人員;
(4)自費大中專畢業和畢業研究生;
(5)自謀職業的軍隊轉業幹部;
(6)自費出國留學人員和留學回國人員;
(7)其他各類流動人員。
2、事業編制
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包括經費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部分由財政支持以及經費自理的事業單位,都要按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實施崗位設置管理。
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都要納入崗位設置管理。崗位設置管理中涉及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的有關規定執行。
使用事業編制的各類學會、協會、基金會等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參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納入崗位設置管理。
經批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類企業所屬的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所屬獨立核算的企業,以及由事業單位已經轉制為企業的單位,不適用《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
7. 事業編制和人事代理
1、從工資方面說:人事代理和工資並不掛鉤,只是說你的人事檔案、職稱評定什麼的都由人才中心代管。目前我們這里的所有事業單位人員全部都實行人事代理制度,只是說有些人佔了編制,有些人沒有占編制,所謂的編制只是財政核發經費和工資的一個依據。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老的人事制度觀念並沒有完全消除,將是否占編制當作「正式工」和「臨時」工的區別。但醫院作為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而且醫院有的是錢,所以一般的醫院在工資待遇上都是同工同酬,不分是不是占編制的。
2、你是一名醫生,應該說就業的機會更好吧。隨便哪個民營醫院都可以去,工資待遇什麼的也不比公立醫院低。而且機關事業單位也要啟動養老保險,所以將來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待遇不一定比企業的好。如果還是覺著在公立醫院占編制好,那你可以繼續在二線城市考啊,現在都是公開招考,也比較透明,所以機會還是很大的。
3、如果你繼續和老婆分居,時間長了會不會有其它的麻煩就不好說了,到時候真會覺著「正式編制」也沒什麼好的。在哪工作賺不上錢,只要肯努力,就會有錢賺。
4、工齡什麼的不用擔心,因為你的檔案里有工資檔案、每年的考核,所以工齡是存在的。最多就是你們那事業單位沒有啟動養老保險,這幾年你沒有養老保險而已,但可以做視同繳費年限認定,這是全國都認可的。
5、才30歲,又不是多老。不用顧慮那麼多事情。如果我是你,好不猶豫的去老婆所在的城市。
8. 事業單位人事代理的問題
人事代理指的抄是無編制人襲員,轉正後也不會是什麼科員,也不可能是什麼小幹部。
在事業單位人事代理是三等公民,地位不如合同工,更不如編制人員。
你的實習期是屬於臨時工待遇,轉正後是勞務派遣工待遇。一般待遇是編制人員的1/4。
事業單位正式編制是一定要通過統一招考,通過筆試、面試取得第一名者才能獲得編制。
PS:事業單位沒有什麼科員不科員的,科員是公務員序列的職級,而不是事業單位的,事業單位正式編制人員是分2種職級,一種是管理崗位,叫法是職員多少級,比如本科是職員9級,另一種是專業技術崗位,叫法是初級職稱、中級、高級職稱,也叫做專技多少級,比如本科是專技12級。
9. 人事代理與事業編制有什麼區別
總體來說三類人員在工資、保險、福利待遇上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但三類人員在身份上有本質的區別:
公務員是行政編制,檔案在組織部存放;
事業單位的老職工是是事業編制,檔案在人事局存放;
事業單位的新近人員(必須是人事部門與事業單位主管部分共同組織的公考招考進入的)也是事業編制,但只是佔有編制,但編制不具體到某個人,其檔案在人事局主管的人才交流中心託管,實行人事代理。
事業單位自己招聘的人員(即:沒有通過人事部分、與單位主管部分的批准)無編制,雖然也與單位簽訂合同,但僅僅充其量也就是勞動合同而已。
因為現在正值事業單位改革,全國各地情況不盡一致。總體趨勢是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管理、定編不定人!採用靈活的用人機制!切實調動人員的積極性。新近人員都只是占編制、屬於事業單位在職在編人員,但都無編制!因為以後的編制是單位的,不是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