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理許可 » 許可證制度

許可證制度

發布時間: 2020-11-23 12:34:01

許可證制度的種類

在環境抄管理中採用的襲許可證大致可分為:規劃許可證(適用於發展規劃)、開發許可證(適用於資源開發、工程建設)、生產銷售許可證(適用於各種危險、有毒物質的生產和銷售)和排污許可證等。各國使用最多的是排污許可證,尤其是向水體排污的許可證。

② 許可證制度的優點

①便於把影響環境的各種開發、建設、排污活動納入國家統一管理的軌道,嚴格限制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②便於主管機關針對不同情況,採取靈活的管理辦法,規定具體的限制條件和特殊要求。③便於公眾參加環境管理,便於主管機關及時掌握各方面的情況,及時發現違法者,制止不合理的規劃,對環境和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開發,以及各種損害環境的活動。

③ 什麼是環境許可證制度

摘要:環境許可的書面形式是環境行政許可證。環境行政許可證制度規定了環境行政許可證的申請、審查、頒發和監督管理的規則。環境行政許可證適用於不同環境要素的保護和一個環境要素的不同開發利用階段的保護。

④ 2014國家取消了哪些許可證制度

國務院決定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的
行 政 審 批 項 目 目 錄
(共計53項)

序號

項目名稱

審批部門

其他共同審批部門

設 定 依 據

處理決定

備注

1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審批
教育部
無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管理辦法》(財教〔2002〕123號)
取消

2 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審批
教育部
科技部 《教育部科技部關於開展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工作的通知》(教技〔2012〕1號)
取消

3 設立互聯網域名注冊服務機構審批 工業和信息化部 無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 下放至省級通信管理局

4 無線電設備發射特性核准檢測機構認定 工業和信息化部 無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
取消

5 中央醫葯儲備資金安排和動用審批 工業和信息化部 無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保留部分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的通知》(國辦發〔2004〕62號)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8〕72號)
取消

6 港澳台律師事務所駐內地或大陸代表機構設立許可
司法部
無 《外國律師事務所駐華代表機構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38號)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律師事務所駐內地代表機構管理辦法》(司法部令2002年第70號) 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主管部門

7 港澳台律師事務所駐內地或大陸代表機構派駐代表執業許可
司法部
無 《外國律師事務所駐華代表機構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38號)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律師事務所駐內地代表機構管理辦法》(司法部令2002年第70號) 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主管部門

8 以折股方式繳納探礦權采礦權價款審批
財政部
國土資源部 《以折股方式繳納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管理辦法(試行)》(財建〔2006〕695號)
《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於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財建〔2008〕22號)
取消
今後不得以折股方式繳納探礦權采礦權價款

9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銷售的礦泉水的注冊登記
國土資源部
無 《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礦泉水注冊登記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3〕327號)
取消

10 外商與中方打撈人合作打撈審批
交通運輸部
無 《關於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102號)
取消

11 國家重點水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
交通運輸部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
《港口工程竣工驗收辦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2號) 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

12 國家公路運輸樞紐總體規劃審批
交通運輸部
無 《公路運輸樞紐總體規劃編制辦法》(交規劃發〔2007〕365號)
取消
只取消交通運輸部審批,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的審批仍然保留

13 引航員任職資格審批
交通運輸部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國務院令第494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引航員管理辦法》(交通運輸部令2013年第20號) 下放至直屬海事系統分支機構

14 從事海員外派業務審批
交通運輸部
無 《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外派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1年第3號) 下放至直屬海事管理機構

15 江河故道、舊堤、原有工程設施等填堵、佔用、拆毀審批
水利部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號)
取消

16 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項目年度投資計劃審批
水利部
無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保留部分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的通知》(國辦發〔2004〕62號)
取消

17 節水灌溉增效示範項目年度投資計劃審批
水利部
無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保留部分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的通知》(國辦發〔2004〕62號)
取消

18 牧區草原生態保護水資源保障項目年度計劃審批
水利部
無 《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關於改進中央補助地方小型水利項目投資管理方式的通知》(發改農經〔2009〕1981號)
取消

19 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項目年度計劃審批
水利部
無 《大型排澇泵站更新改造項目建設管理辦法》(發改投資〔2007〕1907號)
《關於印發全國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方案的通知》(發改農經〔2011〕1075號)
取消

20 全國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項目年度計劃審批
水利部
無 《關於下達農村小水電項目201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發改投資〔2012〕799號)
取消

21 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年度計劃審批
水利部
無 《關於下達農村小水電項目201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發改投資〔2012〕799號)
取消

22 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項目年度計劃審批
水利部
無 《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管理辦法》(發改投資〔2011〕1703號)
取消

23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機構資質認定
水利部
無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
取消

24 鼓勵類外商投資企業項目確認審批
商務部
發展改革委 《國務院關於調整進口設備稅收政策的通知》(國發〔1997〕37號)
《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外經貿部、海關總署關於落實國務院調整進口設備稅收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計規劃〔1998〕250號)
取消

25 人體器官移植醫師執業資格認定
國家衛生計生委
無 《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對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規劃及擬批准開展人體器官移植醫療機構和醫師開展審定工作的通知》(衛辦醫發〔2007〕38號) 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主管部門

26 報關單修改、撤銷審批
海關總署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取消

27 報關員資格核准
海關總署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取消

28 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核准
稅務總局
無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小型微利企業預繳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4號)
取消

29 對吸納下崗失業人員達到規定條件的服務型、商貿企業和對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減免稅的審批
稅務總局
無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支持和促進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0〕84號)
《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關於支持和促進就業有關稅收政策具體實施問題的公告》(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25號)
取消

30 製造、銷售和進口國務院規定廢除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的計量器具和國務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計量器具審批
質檢總局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下放至省
級人民政
府計量行
政主管部


31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與境外機構合作出版電子出版物審批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無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
取消

32 電影製片單位設立、變更、終止審批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無 《電影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2號) 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新聞出版廣電行政主管部門
33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職業衛生安全許可
安全監管總局
無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352號)
《關於職業衛生監管部門職責分工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10〕104號)
取消

34 礦山救護隊資質認定
安全監管總局
無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
取消

35 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含煤礦礦井使用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認定
安全監管總局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煤炭行業管理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

36 葯品委託生產行政許可 食品葯品監管總局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管部門
37 建設工程征佔用林地預審
國家林業局
無 《國務院批轉國家林業局關於各地區「十一五」期間年森林採伐限額審核意見的通知》(國發〔2005〕41號)
《建設項目佔用徵用林地預審辦法》(林資發〔2008〕247號)
取消

38 重點國有林區森林採伐限額審核
國家林業局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278號)
取消
該項審批取消後,重點國有林區森林採伐限額直接上報國務院審批

39 外商投資旅行社業務許可
國家旅遊局
商務部 《旅行社條例》(國務院令第550號) 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旅遊行政主管部門

40 旅行社經營邊境游資格審批
國家旅遊局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 下放至邊境游地區省級人民政府旅遊行政主管部門

41 邊境旅遊項目審批
國家旅遊局
公安部、
外交部、
海關總署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
取消

42 煙草新品種審定
國家煙草局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取消

43 介紹外國文教專家來華工作的境外組織資格認可
國家外專局
無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
取消

44 外國人進入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審批
國家海洋局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國務院令第167號) 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

45 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溢油應急計劃審批
國家海洋局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取消

46 海岸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核
國家海洋局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取消
僅取消國家海洋局的審核,環境保護部的審批仍然保留

47 鐵路企業國有資產產權變動審批
國家鐵路局
無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保留部分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的通知》(國辦發〔2004〕62號)
取消

48 鐵路企業公司改制事項審批
國家鐵路局
無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保留部分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的通知》(國辦發〔2004〕62號)
取消

49 鐵路運價里程和貨運計費辦法審批
國家鐵路局
無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保留部分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的通知》(國辦發〔2004〕62號)
取消

50 開辦集郵票品集中交易市場許可
國家郵政局
無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
取消
原由省級郵政行政主管部門實施

51 境外機構和團體拍攝考古發掘現場審批
國家文物局
無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 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

52 外國公民、組織和國際組織參觀未開放的文物點和考古發掘現場審批
國家文物局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1990年12月31日國務院批准,1991年2月22日國家文物局令第1號發布) 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

53 海洋大型拖網、圍網作業的漁業捕撈許可證核發(不含涉外漁業)
農業部
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
此項為「捕撈許可證核發」的子項

附件2

⑤ 許可證制度的管理程序

在採用許可證制度的國家,一般都根據管轄的范圍和對象,設立各種許可證管理系統來負責受理許可證申請書,審查和頒發許可證,監督許可證的執行情況,並對違反許可證規定的持證者實行行政處罰或採取其他補救措施。
許可證管理程序大致分為: 持證者如違反許可證中規定的義務或限制條件,造成環境損害或其他後果,主管機關可中止、吊銷許可證。違法者應承擔各種法律責任。有的國家在許可證管理程序中還包括其他一些關於申訴、補償的程序。

⑥ app的經營許可證制度

《規定》要求,APP 提供者應對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加強用戶信息安保、健全內容審核機制、保護知識產權、保障用戶知情權和選擇權、記錄用戶日誌信息等 「六項義務」。

從整個行業大環境來講,《規定》的出台對於移動互聯網的規范化發展總體起到了引導和整改的積極作用。《規定》一出,整個行業將迎來史上最大的一次洗牌運動。一些不遵守規則的小玩家將被清理出局。

⑦ 什麼是生產許可證制度

專家觀點 劉兆彬(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司長) 實施生產許可證制度是政府部門運用行政審批的手段,對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影響國計民生、生態環境、公共安全等重要工業產品實行強制管理。一方面通過生產企業必備條件的審查和產品質量的抽樣檢驗,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頒發生產許可證;另一方面通過行政執法對無證生產、銷售無證產品以及有證生產不合格產品等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打擊,從源頭上確保產品質量,保護國家、企業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同時,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以及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修訂後的《條例》更充分體現出政府部門在服務企業、創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首先,確保重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是維護公共安全,提升執政能力建設的需要。生產許可證制度是確保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國計民生以及老百姓反響強烈的重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的行政審批制度。通過實施生產許可證制度,可以把好企業生產條件關,從源頭上遏制假冒偽劣產品的生產。提高我國重要工業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從而有效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提升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 第二,確保重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是貫徹國家產業政策,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通過實施生產許可證制度,禁止生產國家明令淘汰和投資建設的產品,淘汰落後工藝,防止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費資源的狀況發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循環經濟的發展之路,體現了質檢工作服務經濟建設大局,促進經濟健康,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 第三,確保重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是確保消費者利益,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以人為本,為民謀利,是《條例》的根本宗旨。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效保護消費者的生命健康、財產安全,減少各類由產品質量安全引發的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諧,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題之一,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工作。 第四,確保重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是依法執政,全面提升質檢工作有效性的需要。 《條例》的頒布標志著生產許可證走上了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科學化的發展軌道,標志著這項工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使我們對重要工業產品的監管工作有了可靠的法律依據,為全面提升質檢工作的有效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紀正昆(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司長) 《條例》明確了實施生產許可證制度的3個目標: 一是生產許可證工作必須以人為本,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首先要將食品作為生產許可證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實施食品生產許可,堅定不移地建立健全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制度。同時,要切實加大對電熱毯、壓力鍋、燃氣熱水器等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產品以及危險化學品、保障勞動安全產品的發證力度。特別是,我國廣大農民消費水平和消費層次普遍偏低,缺乏鑒別產品質量優劣的基本知識,要進一步嚴格對水泵、機動脫粒機、內燃機、化肥、農葯、飼料粉碎機、棉花加工機械等農資產品的生產許可管理,嚴厲打擊生產偽劣農資產品的違法行為,保護農民消費者權益,服務農業生產和農村社會發展。 二是生產許可證工作必須服務宏觀調控,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大力推進構建和諧社會。當前,我國經濟建設中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盲目投資依然存在,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現象十分突出。生產許可證工作要積極配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貫徹實施,依靠行政許可的強制手段,設定科學合理的生產技術要求,大力支持推廣節能、降耗、節水、環保的先進技術設備和產品,強制淘汰熱軋帶肋鋼筋、水泥、鋁型材等行業中能耗高、污染大、質量差的落後生產能力和工藝,努力提高行業的整體生產力水平,促進健康、有序和可持續發展。同時,必須切實加大對稅控收款機、偽鈔驗鈔儀、無線電衛星發射設備和衛星地面接收設備等涉及國家金融、信息安全產品的發證力度,維護我國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三是生產許可證工作必須與時俱進,始終圍繞國民經濟建設的中心任務。生產許可證工作要始終以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出發點,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要始終把生產許可證工作融入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為此,要對生產許可證的發證產品目錄實行動態管理,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和《條例》的規定,緊緊抓住涉及食品安全、人身財產安全、金融通信安全、勞動生產安全和公共安全等五個安全的產品。凡是產品質量安全能夠通過消費者自我判斷、企業自律、市場競爭、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評價得到有效保證的,就不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妥善處理好生產許可證和特種設備管理、強制性產品認證的關系。這是《條例》的立法宗旨,也是指引生產許可證工作不斷發展的重要方向。 問題一: 哪些企業必須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 答:根據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政策的不斷變化,生產許可證發證產品的范圍進行了多次調整。在《條例》中明確指出,國家對六大類重要工業產品實行工業生產許可證制度: 一是乳製品、肉製品、飲料、米、面、食用油、酒類等直接關系人體健康的加工食品; 二是電熱毯、壓力鍋、燃氣熱水器等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 三是稅控收款機、防偽驗鈔機、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備、無線廣播電視發射設備等關系金融安全和通信質量安全的產品; 四是安全網、安全帽、建築扣件等保障勞動安全的產品; 五是電力鐵塔、橋梁支座、鐵路工業產品、水工金屬結構、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物、容器等影響生產安全、公共安全的產品; 六是法律、行政法規要求按照《條例》的規定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的其他產品。 需要強調的是,《條例》的產品目錄用了列舉的方法。如第一項中的米、面、食用油、酒類等加工食品,不是說只對列舉的產品發證,而是對加工食品發證。而加工食品實際上有28大類,525種。 另外,目錄並非固定不變,它將按照《條例》規定實行動態管理,即適時進行評價、調整和逐步縮減。 問題二: 企業要取得生產許可證,須符合哪些條件? 答:按照《條例》規定,企業要取得生產許可證,必須符合7個條件: 一是有營業執照; 二是有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是有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生產條件和檢驗檢疫手段; 四是有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技術文件和工藝文件; 五是有健全有效的質量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 六是產品符合有關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以及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七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規定,不存在國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資建設的落後工藝、高耗能、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情況。 這7項基本條件以及具體要求,實際上也是一種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市場准入制度的要求。 問題三: 企業如何申請取得生產許可證? 答:企業生產列入目錄的產品,應當向企業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產品許可證管理部門申請取得生產許可證。 企業正在生產的產品被列入目錄的,應當在國務院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規定的時間內申請取得生產許可證。 企業的申請可以通過信函、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多種方式提出。 問題四: 企業申請生產許可證需要多長時間? 答:為了保證發證程序合法、便民高效,《條例》規范了發證工作的時限制度。對生產許可證的受理、現場審查、送樣檢驗、審核發證等各個工作環節都明確了具體時限要求,增加了工作透明度,縮短了企業取證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條例》規定,自受理企業申請之日起60日起,國務院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應當作出是否准予許可的決定,作出准予許可決定的,國務院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10日內向企業頒發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證書;作出不準予許可決定的,國務院工業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應當書面通知企業,並說明理由。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條例》中涉及的「日」,是指工作日,不是自然日,中間也不包括檢驗機構進行產品檢驗所需時間。 問題五: 生產許可證的有效期是多少年? 答:生產許可證的有效期為5年,但是,食品加工企業生產許可證的有效期為3年。有效期屆滿後,企業繼續生產的,應當在許可證有效期屆滿6個月前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提出換證申請。 另外,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內,企業生產條件、檢驗手段、生產技術或者工藝發生變化的,企業也要及時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按照《條例》規定,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生產條件、檢驗手段、生產技術或者工藝發生變化,未依照《條例》規定辦理重新審查手續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限期辦理相關手續;逾期仍未辦理的,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出售和未出售的產品)貨值金額3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問題六: 《條例》對企業獲證後的管理有哪些要求? 答:企業是生產活動的主體,獲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法人應對所生產的產品質量安全負責。為防止企業獲證後放鬆自我要求,忽視內部管理,防止後續投入不足,企業素質下滑的情況,《條例》對企業取證後的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 一是明確要求企業對產品質量安全承擔第一責任,規定了企業獲證後必須履行保證產品質量穩定合格的義務,持續具備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必備的生產條件、必要的檢測能力和質量安全責任制度,不得降低取證時的生產條件; 二是要求企業應定期向省級生產許可證管理部門提交報告,對報告真實性負責; 三是對企業未按規定辦理變更手續,不能持續保證生產條件,未按規定標注標志,無證生產、銷售、使用無證產品,為無證生產和無證產品提供便利,未妥善保存被查封扣押財物,有證生產不合格產品,偽造和冒用證書塗改,轉讓證書,騙證等各項違法行為,生產許可證管理部門要採取責令停產、限期整改、吊證、罰款等措施,予以嚴肅處理。 問題七: 企業獲得生產許可證之後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企業必須在其產品或者包裝、說明書上標注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裸裝食品和其他根據產品的特點難以標注標志的裸裝產品,可以不標注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另外,銷售和經營活動中使用列入目錄產品的企業,應當查驗產品的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 《條例》規定,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未依照《條例》規定在產品、包裝或者說明書上標注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30%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生產許可證。 企業名稱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向企業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提出申請,辦理變更手續。 《條例》規定,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名稱發生變化,未依照《條例》規定辦理變更手續的,責令限期辦理相關手續;逾期仍未辦理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此外,企業應當妥善保管工業產品許可證證書,如有遺失或者損毀,應當申請補領。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內,企業不再從事列入目錄產品的生產活動的,應當辦理生產許可證注銷手續。 問題八: 未獲證企業擅自生產或銷售列入目錄的產品有什麼後果? 答:企業未依照《條例》規定申請取得生產許可證而擅自生產列入目錄產品的,由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生產的產品,處違法生產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企業擅自銷售或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列入目錄產品的,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企業違法接受並使用他人提供的許可證證書、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企業用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生產許可證的,由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處2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有關規定作出處理

⑧ 什麼是林木採伐許可證制度

《森林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採伐林木必須申請採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採伐。
林木採伐許可證制度,就是採伐林木必須向法律規定的機關申請採伐許可證,憑證採伐林木,林木採伐許可證是採伐林木的法律憑證。憑證採伐是執行年森林採伐限額,制止亂砍濫伐,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的有效措施。
採伐林木必須申請採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採伐;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