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理許可 » 管理與授權

管理與授權

發布時間: 2020-11-25 21:18:39

『壹』 戰爭中的授權與政府管理中授權的區別

戰時的話是臨時的,需要的就是隨機應變。
和平時期的那就要經過科學的評估和精準的分析了。

『貳』 管理學授權的原則

管理學上授權應當抄遵循的原則:

1、因事設人,視能授權。
一切依被授權者的才能大小和知識水平的高低為依據。在授權前,必須明確本單位的工作任務,仔細分析其難易程度,以使職權授予最合適的人選。一旦發現下屬不能勝任時,應及時的收回授權。
2、明確所授事項。
授權時,授權者必須向被授權者明確所授事項的任務目標及權責范圍。這樣不僅有利於下屬完成任務,更可避免下屬推卸責任。
3、不可越級授權
即主管人員只能對直接下屬授權,因為越級授權會造成中層管理人員的被動,以及部門之間的矛盾。
4、授權適度。
授予的職權是上級職權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對下屬來講,這是他完成任務所必需的。對於涉及有關組織全局的問題要慎重考慮,不可輕易授權。
5、適當控制。
適當控制不是在授權後不斷地檢查工作,而是在授權之前建立一套健全的控制制度,制定可行的工作標准和適當的報告制度,以及能在不同的情況下迅速採取補救的措施。
6、相互信賴。
授權必須基於主管人員和下屬之間的相互信任,因此主管人員必須做到用人不疑。

『叄』 管理學中授權與分權的關系

授權與分權雖然都與職權下放有關,但兩者是有區別的:
授權主要是權力的授予與責任的建立,僅指上、下級之間的短期的權責授予關系;而分權則是在組織中有系統地授權,這種權力可以根據組織的規定較長時期地留在中、下級管理人員手裡。
分權是組織最高管理者的職責,授權則是各個層次的管理者都應掌握的一門藝術。
分權是授權的基礎,授權以分權為前提。

『肆』 什麼是授權,在管理中授權為什麼是必須的,對被受權者應有那些方面的要求

授權是讓他人獲得你的全力支持和資源,完成工作目標; 管理上不可能一個人做完全部工作,所以必不授權; 授權者對被受權者只有責任協助做完,盡力教導去完美做好,不應該有任何條件要求;做不好授權人應負全責;

『伍』 為什麼有效授權與合理控制相結合

[經典回顧]

《韓非子》里有一個故事:魯國有個人叫陽虎,他經常說:「君主如果聖明,當臣子的就會盡心效忠,不敢有二心;君主若是昏庸,臣子就敷衍了事,甚至心懷鬼胎,但表面上虛與委蛇,然而暗中欺君而謀私利。」陽虎的這番話觸怒了魯王,陽虎因此被驅逐出境。它跑到齊國,齊王也對他不感興趣,他又逃到趙國,趙王十分賞識他的才能,封他為相。近臣向趙王勸諫:「聽說陽虎私心頗重,怎能用這種人料理朝政?」趙王答道:「陽虎或許會尋機謀私,但我會小心監視,防止他這樣做,只要我擁有不至於被臣子謀權的力量,他豈能如願?」趙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陽虎,使他不敢有所逾越;陽虎則在相位上施展自己的抱負和才能,終於使趙國威震四方,稱霸於諸侯。

由上面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領導者在授權的同時,必須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控制。沒有控制的授權會取得什麼樣的結果?會有許多的可能結果,但授權者預想的結果肯定是實現幾率最小的結果。

[案例分析]

宏基公司總裁施振榮從1984年4月任命劉英武為宏基執行總裁開始,就讓自己陷入了爭吵和痛苦之中。劉英武是美國電腦界最有聲望、職務最高的華人。施振榮將他招入公司,幾乎沒加思索就把公司所有的經營決策權交給了他。劉英武一上任,就採用高度集權的管理方式,放棄了公司長期實行的「快樂管理」,獨斷專行,不允許下屬發表過多意見。他做了一系列失敗的收購決策,導致公司遭受巨大損失,致使員工議論紛紛,人心浮動。施振榮無奈,只有重掌帥旗,整頓公司。 聲名赫赫的劉英武到給宏基帶來了災難。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施振榮的授權是一種沒有控制的授權。劉英武的管理理念與宏基公司不同,以他的理念管理公司,當然會導致公司人心浮動。他又不接受下屬的監督和建議,不了解市場情況,所以導致收購決策失敗。 如果施振榮能在劉英武上任之前,對他的權力做出限制,讓他了解組織中哪些東西可以改變,哪些不能,對他的決策權力進行一定的控制,並建立錯誤糾正機制,就可以避免失敗的結果。 [巧手點金]

為了確保授權工作沿著正常的軌道發展,實現管理者的授權意圖,管理者必須對授權工作進行監督和控制。但是,授權則意味著決策權力的下放,管理者不能隨意介入或干涉下屬的工作,這又是一個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最有效辦法就是預先建立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監督控製程序及標准,有效授權與合理控制相結合。

1.確定授權目標與成果評價方法

對授權進行控制的最基礎的手段就是預先規定目標與成果。這是現在廣泛流行的「目標管理」的一項內容。所謂預先,是根據數學模型計算出授權工作應達到的成果,根據組織需要和條件限制預測應實現的目標,這個預先確立的成果和目標,就是對受權者工作的整體性規定。 (1)控制目標成果。授權工作並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完成任務可能只是目標之一。在授權工作開始之前,管理者應該與將要授之以權的下屬共同確定授權的總體目標。 目標一旦確定之後,不單是對受權者的約束,因為受權者參與了目標的制定,所以確定目標也是對受權者的激勵。對於管理者來說,這也是一種約束,因為目標一旦確定,管理者就應根據目標要求向受權者提供協助,約束自己的權力。目標控制也因此成為雙向的有效控制手段。 (2)預先確立成果評價途徑與原則。對成果進行評價,是不可或缺的控制手段。但是成果評價應有專門的方式並遵循確定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證評價結果公正客觀,既方便管理者檢查監督,又不會對受權者工作造成太多的干擾和破壞。

2.預先制定標准與計劃

要進行目標控制和成果測評,在授權工作還未正式開始之前,就應該由受權者提交工作計劃,以便授受雙方能達成一致;而檢測所依據的評價標准也應該預先就確定下來,不然的話很可能因為依據標准不同,造成測評結果無法比較,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計劃反映了以後的工作進程,審查授權工作的計劃,可以了解受權者的工作安排和進度,可以及早發現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便及早做出調整,這是一種極為有效的預先控制措施,能防患於未然。 3.預先制定監督控制的程序

形式的公平能確保實質的公平。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實質的公平是很難實現的。授權的監督控制尤其如此。一方是掌握著決定權、評價權和獎懲權的管理者,另一方是接受任務、為實現目標而不能犯錯的受權者,從地位上來講就不平等。如果管理者要做出什麼妨礙授權的決定,或者行使監督控制權力的方式不當,下屬是很少有對抗手段的。 為了使管理者的監督控制工作能做到盡可能的公正,能被下屬樂意接受,在授權工作開始之前,雙方就應該對監督控制的程序達成一致意見,比如說管理者檢查的范圍、評估方式等。

『陸』 簡述管理者如何授權

即使管理者自己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但問題在於你不可能親自去做每一件事情。如果你想使工作更富有成效,就必須向下屬授權。
(一)對下屬的授權應當分工明確
管理者的下屬往往不止一個人。在對他們進行授權時,每個人的分工都應當是十分明確的,不能有重疊的部分。這樣才能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如果你進行授權,首先應當選擇一個最有能力完成任務的人,然後確定他是否有時間和動力來完成這項工作。如果你已經有一個合適的人選,你的下一步工作是明確地告訴他你授予他怎樣的權力,你希望得到什麼樣的結果,以及你在時間上的要求。
(二)不要對完成任務的方法提出要求
除非有特別的原因,管理者在進行授權的時候應當只授權結果。也就是說,只告訴員工你要求做什麼和達到怎樣的結果,而下屬採用何種方法則由他們自己去決定。著眼於目標,並給下屬完全的自由,這才是真正的授權。只有使員工對如何達到目標做出自己的選擇和判斷,這樣可以增進你與員工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激勵員工的工作熱情。(三)允許下屬參與授權的決策
每一項權力都應當與限制相伴隨管理者在授權的時候只是下放用於完成某項工作的權力,而不是無限的權力。怎樣來確定完成一項工作到底需要多大的權力呢?最好的辦法是讓下屬參與該項決策,參考一下員工認為完成這項工作需要何種權力的意見。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可能傾向於擴張自己的權力使其超出必要的范圍,而過大的權力會降低授權的有效性,因此管理者要注意把關,與完成任務無關的權力不應該下放給員工。
(四)使其他人知道授權已經發生
(五)對接受授權員工進行監督和控制
沒有制約的權力是不可想像的。僅有授權而不實施反饋控制會招致許多麻煩,最可能出現的問題是下屬會濫用他獲得的許可權。因此,在進行任務分派時就應當明確控制機制。首先要對任務完成的具體情況達成一致,而後確定進度日期,在這些時間里下屬要匯報工作的進展情況和遇到的困難。控制機制還可以通過定期抽查得以補充,以確保下屬沒有濫用權力。但是要注意物極必反,如果控制過渡,則等於剝奪了下屬的權力,授權所帶來的許多激勵就會喪失。
(六)做好出現錯誤的思想准備
管理者在進行授權時,首先應當建立這樣一種信念:錯誤是授權的一部分。也就是說,要讓下屬100%按照管理者自己的意圖來完成工作是不大可能的,下屬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出現一些錯誤通常是正常的。管理者應當預期到下屬會犯什麼錯誤,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並及時地加以幫助。只要代價並不太大,授權就是可行的。下屬犯錯誤實際上是他們得到鍛煉的機會。只要下屬得到的鍛煉多於因此帶來的損失,你就是一個成功的授權者。

『柒』 管理學中授權與分權的關系

管理學中授權與分權的關系:所謂制度分權是在組織設計時,考慮到組織規模和組織活動的特徵,在工作分析、部門設計的基礎上,根據各管理崗位工作任務的要求,規定必要的職責和許可權。而授權則是擔任一定管理職務的領導者為利用專門人才的知識和技能,或出現新增業務的情況下,將部分解決問題、處理新增業務的權力委任給某個下屬。

兩者的聯系是:組織設計中的權力分配(制度分權)與主管人員在工作中的授權都屬於權力的分散化,其結果是使較低層次的管理人員行使較多的決策權。

(7)管理與授權擴展閱讀:

各種企業迅速的成立並發展起來,可以說企業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著積其重要的作用。我們都知道,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管理,而分權與授權是企業管理中兩個重要的部分,本文筆者就分權與授權的內涵、分權與授權的關系、分權與授權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三個方面來分析分權與授權,以幫助大家理解分權與授權、增強在管理中適當分權與合理授權的意識。

『捌』 管理學什麼是授權管理者如何做好授權

授權指主管將職權或職責授給某位部屬負擔,並責令其負責管理性或事務性工作。授權是一門管理的藝術,充分合理的授權能使管理者們不必親力親為,從而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企業發展上,以及如何引領下屬更好地運營企業。


授權的基本依據是目標責任,要根據責任者承擔的目標責任的大小授予一定的權力。在授權時還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則:

1、相近原則。這有兩層意思:給下級直接授權,不要越級授權;應把權力授予最接近做出目標決策和執行的人員,使一旦發生問題,可立即做出反應。

2、授要原則。指授給下級的權力應該是下級在實現目標中最需要的、比較重要的權力,能夠解決實質性問題。

3、明責授權。授權要以責任為前提,授權同時要明確其職責,使下級明確自己的責任范圍和許可權范圍。

4、動態原則。針對下級的不同環境條件、不同的目標責任及不同的時間,應該授予不同的權力。貫徹動態原則體現了從實際需要出發授權,具體可採取:

  1. 單項 授權。即只授予決策或處理某一問題的 權力,問題解決後,權力即行收回;

  2. 條件授權。即只在某一特定環境條件下,授予下級某種權力,環境條件改變了,許可權也應隨之改變;

  3. 定時授權,即授予下級的某種權力有一定的時間期限,到期權力應該收回。

『玖』 歸口什麼管理根據授權

根據《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各級機構編制委員會下設辦公室,承擔日常工作,歸口本級黨委組織部門管理,根據授權和規定程序處理機構編制具體事宜。

歸口管理是一種管理方式,一般是按照行業、系統分工管理,防止重復管理、多頭管理。歸口管理實際上就是指按國家賦予的權利和承擔的責任、各司其職,按特定的管理渠道實施管理。

(9)管理與授權擴展閱讀:

1953年中共中央開始加強對中央人民政府系統各部門工作的領導,把政府工作按性質劃分為工交口、財貿口、文教口、政法口、農業口、外事口等等。此外,還有一直由黨委直接領導的黨群口、統戰口等等。由同級黨委的常委(後來是分管副書記)分口負責,以加強對政府行政工作的領導。歸口管理,以管理幹部為主,而不直接管理行政事務.

例如,民政工作歸政法口領導。民政體制改革時,有人建議將民政部門改歸黨群口或政辦口,明確民政部門不再作為成員單位參加同級黨委政法委員會,繼續保留民政部門作為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的成員單位。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