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理許可 » 訴訟代理

訴訟代理

發布時間: 2020-11-26 16:30:26

㈠ 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有哪些

授權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授權,即訴訟代理人可以代為查閱卷宗材料,申請迴避,進行陳述,到庭辯護,審查證據等。

另一種情況是由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上訴等,由於這些行為與當事人的實體權利緊密相關,這時當事人就必須作出相應的特別授權。

㈡ 對訴訟代理人有什麼要求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民事訴訟代理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具備民事行為能力。
2、委託人委託訴訟代理人,必須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 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3、 僑居國外的中國公民從國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必須經中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沒有使領館的,由與中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再轉由中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證明,或者由當地的愛國華僑團體證明。

㈢ 訴訟代理人 訴訟代表人 委託代理人三者有什麼區別

訴訟代表人:當事人一方為多個主體時,推選出一個代表參與訴訟
民事訴訟代理人包括委託代理人和法定代理人,也就是說,委託代理人是訴訟代理人的一種。

㈣ 律師與訴訟代理人的區別

律師與訴訟代理人的區別:

1、二者概念定義不同

訴訟代理人是指以當事人一方的名義,在法律規定內或者當事人授予的許可權范圍內代理實施訴訟行為,接受訴訟行為的人。

律師是指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2、二者職能不同

訴訟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人和委託代理人,法定代理人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取得並行使訴訟代理權的人,例如未成年人的父母就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含義和適用范圍 根據被代理人的授權委託而發生的訴訟代理,稱為委託訴訟代理。

按照工作性質劃分,律師可分為專職律師與兼職律師,按照業務范圍劃分,律師可分為民事律師、刑事律師和行政律師,按照服務對象和工作身份,分為社會律師、公司律師和公職律師。律師業務主要分為訴訟業務與非訴訟業務。

3、二者屬性、特徵不同

就律師的屬性而言,包括:

其一,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按現行《律師法》之規定,是具有「高等院校法律本科以上學歷」之法律知識或「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有法律知識」;

其二,經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資格;

其三,經國家司法行政部門批准,取得執業證書;其四,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並以此為職業。

訴訟代理人特徵:

1.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訴訟活動。訴訟代理的目的在於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訴訟,而不能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

2.訴訟代理人是有訴訟行為能力的人。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人,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在訴訟中,如果訴訟代理人喪失了訴訟行為能力,也就喪失了訴訟代理人的資格。

3.在代理許可權內實施訴訟行為。訴訟代理人的代理許可權,來源於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的授權。凡是超越代理權所實施的訴訟行為,都是無效的訴訟行為,不能產生訴訟法上的效果。

㈤ 訴訟代理人許可權是什麼

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簡單地說,就是代理人能幹什麼?
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大小,取決於被代理人的實際授權范圍。分為一般授權和特別授權。
1、一般授權。一般授權就是授予委託訴訟代理人代理進行訴訟的基本訴訟權利,如起訴權、應訴答辯權、管轄異議權、申請迴避權、提供證據權、出庭辯論權等。
2、特別授權。就是委託人授予委託訴訟代理人與實體權利聯系緊密的訴訟權利或某些特定的實體權利,如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如果委託人願意特別授權,必須在授權委託書中寫明。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特別授權,代理人才能行使涉及被代理人實體利益的訴訟權利。
在授權委託書中,如果是特別授權的,必須把具體的授權范圍一項一項地列明,而不能籠統地寫全權代理或特別代理,否則,只能視為一般代理。

㈥ 在刑事訴訟中,哪些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律師。的確,律師作為法律從業者,具備相關法律知識和經驗,能夠幫助你在訴訟中更好維護自己的權益。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聘請律師是需要支付一定律師費的。 與律師類似的還有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之所以說與律師類似,是因為法律工作者同樣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與實務經驗,不同的是法律工作者只能在其服務的轄區范圍內代理案件,超過范圍便不受允許了。 一般來說,聘請法律工作者的費用要低於聘請律師。
還可以作為委託代理人的還有近親屬。 關於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有明確規定,其中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如果委託近親屬作為代理人的話,除了要出具一份授權委託書外,還要提供證明委託人與受委託人近親屬的關系證明。 比如戶口本或者居(村)委會開具的關系證明。
有人會問:「我的朋友是學法律的,他懂法律,我可以委託我朋友作為委託代理人嗎?」答案是可以,但必須有社區居(村)委會開具的推薦信。 因此,委託朋友做代理人的話,除了授權委託書,還要有推薦信。
需要補充的是,前面介紹的都是當事人是自然人的情況,如果當事人是公司等法人機構的話,可以委託律師、公司員工或者公司的法律顧問作為委託代理人。

㈦ 訴訟代理人范圍

對於這樣的提問「我同學給一個工地帶14個人幹活,工地方不給工人工資,現在想起訴,但是他本人啥也整不明白,沒有錢請律師,想說,你我作為他的代理人,可我又沒有律師資格,那我可以代理嗎」,明確的回答是:民事訴訟(勞動糾紛)的訴訟代理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網頁鏈接第五十八條規定,由管轄的人民法院嚴格控制的,如果提問者不是同單位同事、一個居(村)委會居住的和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就不能擔當此案件的訴訟代理人。

在此,還是要建議提問者向你同學說明法規規定的同時,由於你對勞動糾紛法規也是生疏的,所以幫助你同學(外來務工人員)集體直接向各地所在的縣市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求援,申請法律援助中心派遣公益律師作為,要回勞動所得的代理人為上策!

㈧ 當事人委託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時.最多可以委託多少人

當事人委託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時.最多可以委託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與原民事訴訟法相比,本次修改限制了訴訟代理人的范圍,刪除了原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將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的范圍僅僅限定在: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