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性規范
A. 把法律規范分類授權性、命令性和禁止性規范的根據是
法律規范的內容。
這道題,勉強能選C,表述不確切。
B. 法律規則可以分為授權性規則和義務性規則,依據的標準是什麼
法律規則規定的內容
C. 請問,法律規則中的委任性與授權性規則有什麼區別呢
委任性法律規范就是說現有的立法對某些特定問題的處理並不做出明確的規定,而是交由特定的機關制定相應的法律規范予以解決。簡單點說就是還沒有制定出的法律規范。比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62條規定:軍隊醫療機構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衛生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依據本條例制定。
所謂授權性規則就是授予行為人可以為一定的行為,或可以不為一定的行為的權利,比如勞動法中勞動者對用人單位安排的危險工作的命令就可以拒絕執行。
D. 授權性刑法規范是指什麼
授權,在刑事法律中就是指上級司法機關指定管轄。
由於指定管轄需要以授權的方式提出,所以,可以認為是「授權指定管轄」。
E. 什麼是授權性法律規范、命令性規范、禁止性規范
授權性法律規范是指授於公民、公職人員、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可以自行抉擇做或不做某種行為的法律規范。禁止性規范和命令性規范稱為義務性規范;把授權性規范稱為任意性規范。 授權性規范在法律條文中,多以「可以」、「有權」、「享有」、「具有」等詞來表達。
命令性規范又稱強制性規范,是指權利和義務的規定十分明確,不允許人們以任何方式變更或違反的法律規范。命令性規范一般表現為前述的義務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兩種形式。
禁止性規范通常稱為禁止性規定,是「命令當事人不得為一定行為之法律規定」,屬於「禁止當事人採用特定模式的強行性規范」。其中包含「取締規范」和「效力規范」。
F. 法律規則可以分為授權性規則和義務性規則,依據的標準是什麼
根據規則內容規定的不同,可將法律規則分為授權性規則與義務性規則。
1、授權性規則是指規定人們可為或不可為一定行為以及要求其他人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規則。授權性規則可以分為職權性規則和權利性規則。
(1)職權性規則,是規定國家機關職權的規則。國家機關的職權,對於國家機關而言,既是其權利(職權),也是其義務(職責),必須行使和履行。
(2)權利性規則,是規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的規則,此種權利,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一般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
2、義務性規則是指規定人們應為或勿為一定行為的規則。義務性規則可分為命令性規則和禁止性規則。
(1)命令性規則,是規定人們應為一定行為的規則;
(2)禁止性規則,是規定人們勿為一定行為的規則。
(6)授權性規范擴展閱讀:
法律規則是指經過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關於人們行為或活動的命令、允許和禁止的一種規范。法律規則的上位概念是法律規范(法律規范可以分為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中國法學對法律規范和法律規則一般不作區分,可以通用。
在中國法學中,法律規范通常有兩種用法,一是廣義的法律規范,指稱法律,它包括法律原則,法律概念,法律技術性規定和法律規范四個要素。一是狹義上的法律規范,指稱法律上具有嚴密邏輯結構的行為規則,因此它排除了非規范性法律要素。
法律規則的結構形式:假定條件、行為模式、法律後果。假定條件是法律規則中有關適用該規則的條件和情況的部分,包括適用條件和主體行為條件;
行為模式即法律規則中規定人們如何具體行為之方式的部分,包括可為(授權)模式、應為(義務)模式和勿為模式;法律後果是法律規則中規定人們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為模式的要求時應承擔相應的結果部分,包括肯定的後果和否定的後果。
網路-法律規則
G. 我國法律條文中哪些屬於授權性規則
授權性規則是指規定人們可為或可不為一定行為以及要求其他人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規則。
授權性規則可以分為職權性規則和權利性規則。
H. 憲法規范的授權性主要功能是什麼
授權性規則是指規定人們可為或不可為一定行為以及要求其他人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規則。授權性法律規則是指授於公民、公職人員、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可以自行抉擇做或不做某種行為的法律規范。。我國《憲法》第二章規定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這就是授權性法規。
例如,繼承人是否行使繼承權,可以由他自己決定。所以,也可以把禁止性規范和義務性規范稱為命令性規范,把授權性規范稱為任意性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