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和大專有區別嗎
⑴ 高職高專和大專有什麼區別
高職高專和大專有什麼區別
高職和大專究竟區別何在?高職真的不如大專嗎?已經招生多年的大專,怎麼今年一下子都變成了高職?大專哪去了?成人高職、自考高職和普通高校的高職有區別嗎?高職畢業是否可以續讀本科?高職畢業只能做工人嗎? 帶著社會普遍關心的幾個問題,記者采訪了北京高職教育研究會秘書長貢文清副教授。
走出高職認識的誤區
貢先生介紹說,令部分家長驚詫的消失了的大專,實際上並沒有消失,高職其實就是專科教育。我國高等教育從學歷層次上分專科、本科、研究生三種類型,而從教育類型上分,專科教育中又有學科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以前實行多年的專科教育其實就是學科教育,它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缺陷。近年來, 國家一直在調整這一不合理局面。今年動作尤其大,除師范院校外,北京市各 高校招收的專科已全部改為高職。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高職更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是教育主動適應市場的合理調整。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高職,顯然它比傳統的大專教育更貼近人才市場。
從國家對高職畢業生使用的相關政策上,也可證實這一點。北京高職畢業生的工資待遇與大專生相同,北京生源的農業戶口考生也可辦理農轉非。只是不發派遣證,但派遣證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目前,普通高校的專、本科畢業生政策同高職沒有區別。畢業生自主擇業早就成為事實。
高職畢業只能當工人?高職開設的專業多為社會急需的緊俏專業,以自考高職專業為例,就開設了計算機應用、市場營銷、物業管理、網路技術應用與服務、裝飾藝術、智能建築控制技術專業和數控應用等專業。北京興辦高職教育較 早的海淀走讀大學由於專業新穎,畢業生待遇甚至超過了部分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且一次就業率也很高。
前景廣闊
據了解,目前高職教育的入口渠道很寬,一是國家賦予了合法招生指標,招收高三畢業生。這種形式除了培養模式與以往大專不同外,招生辦法和大專完全相同。職高、中專、技校的職技類學生也可以通過北京單獨組織的考試(即3 X)獲得入學資格。第二種形式是繼續教育范疇的高職。成人高校的高職和自考高職就屬這種情況。由此可見,高職教育的入口已經敞開。
在政策上,作為專科學歷層次,高職可以續本,但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但是,實際上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缺少升本的國家政策,就是部分學生不選高職的重要原因之一。有關部門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據有關人士透露,高職升本的問題有望在近一、兩年內實現,北京市已經考慮在部分技術性高職中開設本科。到那時,高職的優勢將會更明顯。
鑒於普遍存在的人才高消費正逐漸被糾正的現實,可以預見,像深圳人才市場上出現的鉗工工資高於研究生的情況,不是不可能出現在新型高職教育中的。
高職和職高混為一談:用人單位為何不認高職
今天,北京市1.3萬多名高職生迎來了自己的招聘會,從而不必在本科生、研究生的招聘會中遭受冷眼。可他們又遭遇了另外一種尷尬:在北京的首場高職招聘會上,許多用人單位居然還是搞不懂高職是是什麼。
北京高校就業指導中心任占忠主任講了個故事:在一次座談會上,一家著名大型現代化企業的人事部經理不清楚職高和高職的區別。「都是中等職業教育吧?」最後他小心翼翼地說了一句。
無獨有偶。謝先生在高校工作,去年,一個朋友的孩子報考高職,他特別不理解:好好的孩子,干嗎考高中?今天,謝先生和他的同事來到會場,招聘熟悉印刷業務的人員。他的同事也以為高職等於高中,結果招聘海報上對學歷的要求寫成高中以上學歷。
很多企業都把高職和職高混為一談,這讓教育部門的官員哭笑不得。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建議:以後不要簡稱。他介紹,高職的全稱是高等職業技術,屬於高中畢業後的求學之路,由普通高校舉辦學院或獨立建制,大專學歷;職高的全稱是職業高中,屬於初中畢業後考入,一般是由中學舉辦,中專學歷。
高職近幾年在國內才發展起來。以北京為例,前幾年高職畢業生一直維持在1000人左右,去年畢業生猛增到8000多人,今年的畢業生人數則高達1.3萬多人。
以前,由於規模原因高職不為人知還有情可原。去年,國家強調加大職業教育發展力度。一段時間,各種媒體更是集中力量介紹職業教育。
國外先進的職業教育觀念更是被不失時機地引入國內。比如說,澳大利亞希望經過12年教育後的學生進入普通高等教育時能佔80%的比例,實際上只有50% 60%的學生才進入這個體系,其餘的選擇高職。在國外,職業教育意味著職業資格准入證明。而高職學校在設立專業時,非常慎重,必須對市場和企業進行充分調研。
然而,由於高職的規模依然較小,連一些舉辦高職教育的學校甚至都沒真正弄懂它的含義,把高職辦得既不像大專,也不像職業教育。
一所行業類成人教育學校,從去年開始招高職學生,只有會計專業一個班30多名學生。負責就業的老師也在發愁:學校的牌子並不響亮,高職也不是強項。學生怎麼找工作呢?他們跑到招聘會上希望借機宣傳一下學校。
「有的高職院校培養的高職生和大專生差不多。」一個參展的用人單位對此感觸頗深。招聘人員說,高職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應該很強。他拿出一本書,讓應聘學生辨別上面的字體。結果20來個學生沒有一個答得上來。
很多學生以為自己上了高職,就擁有職業資格。作為一家剛成立的機械類公司的合夥人,庄先生來招聘會招人。有個學生開口就要3000元月薪。庄先生當場出題,讓他素描展會上的椅子。結果他畫不出來。對高職生失望的他,又把目標放到本科生上。
相對於那些著名高校,高職院校還沒有全國叫得響的品牌。
一位公辦學校老師非常感慨:民辦高職辦學比公辦好一些。比如北京海淀走讀大學可以自主設置專業,學生分配也相當好。可對更多公辦高校而言,高職的設立有些倉促,不少學校沒有自己的特色,專業設置還要聽取主管部門的意見,靈活性相對弱了許多。
「既然高職就業已經完全市場化,招生何不如此?」一位高職院校老師建言。她設想5年後經過市場洗禮,高職將更加規范。那時,只有特色才能讓高職揚名,只有特色才能讓高職生存。
"高職"和"大專"它們有沒有區別?
答:高職全稱是高等職業教育,是為了與國際接軌,統改稱為高職。過去的大專偏重應試,學生實踐能力不強。為了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培養有大學文化程度,又有高級專門技能的所謂應用型人才。這就把除師范類還叫大專外,其餘全改成了高職。一些老中專經過重新改造、升格,也變成了高職。所以,高職和大專還不能完全劃等號。目前高職還屬於大專層次。
目前作為大專層次的高職,與原來的大專主要區別是:一是高職突出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門技能的教育訓練。二是高職類畢業生屬於應用型、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就業比較受歡迎,不像前幾年大專生分不出去。
高職和高中起點專科的畢業證書均屬國家承認的國民教育系列大專畢業證書,高職和專科的區別就在於學習課程不同,高職教學側重於職業技術。
如果是技術工人,當然高職容易一些,畢竟它的專業針對性比較強。
如果是做管理,當然大專容易一些,因為管理層沒有學歷絕對是不行的,但是大專業是不夠的,還得在繼續深造
⑵ 高職和大專畢業有什麼區別
高職,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簡稱,也叫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類,相對於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職偏重於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高職的學歷目前主要是專科層次,高職和普通專科的畢業證書均屬國家承認的國民教育系列大專畢業證書,高職和普通專科的區別僅僅在於學習課程不同,高職教學側重於職業技術,而普通專科則是偏重於學科教育。高職學生畢業時由學校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專畢業證書,並享受普通大專生的一切待遇。
大專或者說專科,是學歷上的概念,而高職其實就是專科教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我國高等教育從學歷層次上分為專科、本科、研究生三個層次。而如果從教育類型上劃分,那麼專科層次學歷教育中又有學科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兩種類型。也就是說,高職與普通專科僅僅是學的內容偏重不一樣,但都是國家承認的大專學歷。根據國家教育部「三教統籌」的指導思想,即普通大專、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短期大學為一類學校,都以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學校的培養目標。從1999年開始國家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到2004年基本上全國所有的專科院校都已經過渡到高等職業學校,包括「國家211高校」在內的綜合性大學里的專科也都已經轉變為職業技術學院,稱「某某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從大專或者說專科這個學歷層次上,我們可以說:在今天,大專就是高職,高職就是大專,二者已經沒有任何區別。
⑶ 高職和大專有什麼區別 哪個好
大專分為高專和高職,學校名可以看出。大專全稱大學專科
專科包括高專和高職
高專在一本二本三本還在的年代屬於第四批錄取 而高職屬於第五批
高專,俗稱專科 這個是最正宗的專科 像xxx高等專科學校 xx專科學校 還要像寧波教育學院這種後綴為xx教育學院的還有像開封大學這種叫大學的專科 當然有些民辦專科也叫大學 比如浙江樹人大學還沒升本時
高職 名字為****職業技術學院 xx職業學院 xx職業大學 帶職業的專科就是高職 但是注意啊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不是高職啊……
有什麼區別呢
高專是大部分2000年以前的大專 就是說如果這個專科叫xx高等專科學校 說明這個學校起碼辦學歷史算比較悠久了 當然這幾年也有中專升到高專的 但是高專是可以升格本科的 叫高專的基本上都是公辦 以後升格本科也是公辦本科 不是三本哦 高專畢業生有10屆了就可以升本了
高職就是我們最常說的職業技術學院 基本上這種都是2000年以後的從中專升格到高職的 也有九幾年就開始組建高職的 高職基本上很難很難升格二本 也不能參與合並到本科裡面 但是注意:民辦職業技術學院是可以升格本科的 比如我所在省的 寧波大紅鷹職業技術學院可以升到寧波大紅鷹學院
在這里也給大家梳理一下那些升本的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商學院、天津中德應用科技大學、南京特殊師范教育學院 就這些了 還有通過和高專合並升上二本的 比如上海健康職業技術學院 請大家注意一下高職是原則上是不能升本的 有些是實在太特殊了 有些高職是背後有人支持 比如南京那個特殊教育的 高專是法律規定就可以升二本的 而且我國公辦本科中一大半以上都是從高專升上本科的
1.高職高專學費有區別嗎
有些地方有區別 學費不一樣 但是不一樣的時候肯定是高專比高職要便宜
2.高職高專就業會不同嗎
如果hr上了點年級的話 肯定知道高專是第四批 高職是第五批
3.高職高專學的會不一樣嗎
高職會動手比較多 高專會理論比較多 只是稍微多一點 不能和本科比
4.你認為哪個比較好?
高專好於高職 然後推薦一下去二本下面的讀專科 和本科一個校區那種 就業時候肯定會有優勢 這種二本往往是剛剛從高專升上二本沒幾年 一般教育部規定高專升到二本後 需要一定時間調整招生 調整招生期間每年專科招生人數都會逐年減少
5.三本比高職高專好?
大部分是這樣 但是你非要拿本科中混的最差和專科中混的最好的比我也沒辦法
6.三本是不是專科?
三本是本科 讀四年 專科讀三年居多 個別也有讀兩年就能畢業的 一般問這種問題說明很看不起三本 不過大部分三本確實就是拿文憑的 不然你覺得這個社會上本科生會那麼多 以浙江為例 本科率65%+ 其中三本至少貢獻了25%的本科率
6.現在高職高專還有區別嗎
從就業角度來講沒什麼區別了 全國大部分省份高職高專都統一批次了 其實專科還要比誰好真的很沒意思 當然有幾所確實很優秀 但我想知道這種優秀是為了升格本科做准備還是當地政府特別重視專科教育呢 我認為前者比較多 後者我就知道廣東幾所 現在應該沒有歧視專科還是高職出來的 因為大部分高專都已經是本科了 高職是占專科大部分的
7.畢業證書有什麼區別嗎
如果你是高專畢業的,就只會寫你專科畢業 如果你是高職畢業的 在浙江啊 有些我查了一下 大部分會寫你是專科(高職)畢業 當然年代已久很久了 有些已經不寫了 因為真的也沒什麼區別了 反正都是專科 讀個三年對吧 以前有些省份還要在畢業證上面寫你是幾本進來的
⑷ 高職和大專有區別嗎
高職"和"大專"它們有沒有區別?
答:高職全稱是高等職業教育,是為了與國際接軌,統改稱為高職。過去的大專偏重應試,學生實踐能力不強。為了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培養有大學文化程度,又有高級專門技能的所謂應用型人才。這就把除師范類還叫大專外,其餘全改成了高職。一些老中專經過重新改造、升格,也變成了高職。所以,高職和大專還不能完全劃等號。目前高職還屬於大專層次。
目前作為大專層次的高職,與原來的大專主要區別是:一是高職突出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門技能的教育訓練。二是高職類畢業生屬於應用型、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就業比較受歡迎,不像前幾年大專生分不出去。
參考文獻:http://www.jstvu.e.cn/forums/thread.jsp?forum=30&thread=22652
⑸ 高職與大專的區別
高職與大專的區別:
1、錄取批次不同
首先我們看看大學專科。大專教育大多是學科教育,是本科教育的「縮減版」。大專分為普通專科和高職專科,普通專科的錄取批次在高職專科之前。
2、表達的內容不同
大專是從學歷層次上來說的,而高職是從教育形式上說的,所以兩者並不矛盾。
3、教育類型不同
專科層次的學歷教育又可以分為高職和高專。也就是說高職與普通專科學的內容偏重不同,但都是國家承認的大專學歷。
(5)高職和大專有區別嗎擴展閱讀:
我國的大學專科教育有兩種形式:高職(高等職業學院)、高專(高等專科學校)。
高職屬於高等教育,但是高職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等階段,高職的教學更加偏重於技能的教學。高職教育由省政府管理,省政府會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根據實際需要結合就業狀況等,進行每年的招生。
高職以適應社會的就業需要為目標,主要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等,強調理論與實際應用的結合,畢業生具有直接上崗工作的能力。
高職與大專兩種形式的學生畢業之後都會獲取大學專科學歷。由此可見,高職畢業的學歷屬於大專學歷。
⑹ 高職院校和大專有什麼區別
區別:
我國高等教育從學歷上可劃分為專、本、研究生三個層次,而從類型上劃分,大專層次學歷又可分為高等職業教育與學科教育兩種不同類型。雖然學的內容不一樣,但都是大專學歷。大專教育多為學科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壓縮版」,雖然強調理論學習,但是受學制所限,學生畢業時會遇到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場面:理論上不如本科,而應用能力又不如中專。因而,大專正逐漸向高職發展,以後必將會歸為一體。如今年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上海交大、華東理工等一些著名高校的專科都被列入了高職計劃。我省從去年開始,專科生就已劃入省級管理,而高職的管理也已下放省政府。2003年開始的畢業生都將不再頒發全國統一的畢業證和派遣證。
大專分為普通專科和高職專科,普通大專在第四批錄取,高職專科在第五批錄取。高職專科可以通過自考、統考、校內專升本等渠道升本科。
專科,即高等專科(高專),又稱大專(大學專科),是高等教育的最低一個層次。
專科
教育分為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個等級。專科和高職為同等學歷,但高於包括中專(中等專業)、職高、高中等在內的中等教育一個等級。 高等教育一般分為四個層次,博士教育層次、碩士教育層次、學士教育層次(本科教育層次)、專科教育層次,博士教育層次比碩士教育層次高一個層次,碩士教育層次比學士教育層次(本科教育層次)高一個層次,學士教育層次(本科教育層次)比專科高一個層次。
高職簡介
高職和高專同屬大專
大專,大學專科的簡稱。
我國高等教育大學生教育階段分為兩種形式:大學本科(簡稱大本、本科、大學)和大學專科(簡稱大專、專科)。兩者區別主要有兩點:
1、學制:大學本科4-5年,大學專科2-3年。
2、學位:大學本科可申請學士學位,大學專科沒有學位。
大專包括高專和高職兩種形式
大專教育主要有兩種實現形式:高等專科學校(簡稱高專)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簡稱高職),兩者只是側重不同,無本質差別,前者重能力(如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後者重技術(如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高專和高職同屬大專。
⑺ 大專和高職高專有什麼區別
大專包括高專和高職兩種形式。
高職與大專的區別:
1、錄取批次不同:大專教育大多是學科教育,是本科教育的「縮減版」。大專分為普通專科和高職專科,普通專科的錄取批次在高職專科之前。
2、表達的內容不同:大專是從學歷層次上來說的,而高職是從教育形式上說的,所以兩者並不矛盾。
3、教育類型不同:大專側重理論教育,是大學本科的壓縮版,相對於高職院校,將來升成本科院校的概率較大;而高職側重技術重視實踐的培養,將來升成本科院校的概率很低。
總結:大專教育主要有兩種實現形式:高等專科學校(簡稱高專)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簡稱高職),兩者只是側重不同,無本質差別,前者重能力,後者重技術。
(7)高職和大專有區別嗎擴展閱讀:
專科生源主要來自全國普通高考,即通過每年6月份的普通高考錄取入學,讀完專科專業所有課程,經考試或考查成績合格而取得專科學歷。
全日制統招專科生畢業時有《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
高職和高專都是專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高職學校名稱是「××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學院」和「職業大學」。高專學校名稱是「××高等專科學校」或者"專科學校「。
⑻ 大專和高職的區別
大專和高職的區別:
(1)待遇不同:專科層次不頒發學位證書,只頒發專科畢業證書。高職學生畢業時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和本科畢業證書,並享受普通高校畢業生的一切待遇。
(2)招生對象不同:
大專:生源主要來自全國普通高考,即通過每年6月份的普通高考錄取入學,讀完專科專業所有課程,經考試或考查成績合格而取得大學專科學歷。
高職:普通高中畢業生、高中同等學歷者,往屆高中畢業生,社會考生及高中同等學歷者。
(3)分類不同:
大專分為普通專科和高職專科,普通大專在第四批錄取,高職專科在第五批錄取。高職專科可以通過自考、統考、校內專升本等渠道升本科。
(8)高職和大專有區別嗎擴展閱讀:
相對於普通高等教育培養學術型人才而言,高等職業教育偏重於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高職在大陸主要是專科層次,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亦有部分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從2008年秋季開始舉辦四年制本科教育;而高職學歷在台灣如今已上升到博士研究生層次。
高職學生畢業時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普通高等學校專科或本科畢業證書,並享受普通高校畢業生的一切待遇。
高職和高專同屬專科
我國高等教育階段分為兩種形式:本科和專科。兩者區別主要有兩點:1、學制:本科4年,專科3年。2、學位:本科可申請學士學位,專科沒有學位。
專科包括高職和高專兩種形式。
專科教育主要有兩種實現形式:高職和高專。兩者只是學校類型不同,無本質差別,高職是非師范類、非醫學類、非公安類的專科院校,高專是師范類、醫學類、公安類的專科院校。高職和高專同屬專科。
在我國,高職是主流,因為除了醫學、師范、公安類這三類高專(專科)以外的其他各類專科院校都叫高職,高職包括的專科學校類型更多,比如綜合類高職,理工類高職,財經類,藝術類等。
辦學區別
一、心理定位要明確
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是培養具有一定管理經驗的技術型人才,不是輸送高級科研人才,教學上更突出實踐操作能力,要求學生動手能力一定要強。所以,學生對未來要有明確的心理定位,就業時是介於白領和藍領之間的技術銀領,要放得下架子。
二、選擇專業要有預見性
很多高職校跟隨市場需求設置專業,但大家都一窩蜂辦熱門專業,供過於求,熱門也會變冷,建議考生選擇專業時,可先上網查看國家公布的緊缺人才目錄。
自學考試中又分全日制、業余制、網路班。對於想體驗大學生活,可以完全脫產的人士可以選擇自考全日制,這跟高考統考招生的學生學習類型相似,都是周一至周五參加教學活動的。
業余制自考是周六周日參加培訓班的學習,適合工作日上班,周末想繼續進修的人士參加學習,獲得大專文憑。
也有的人說平時工作太忙了時間不規律,完全自學考試的話又怕知識點掌握不全面,那這類人群就可以選擇自考網路班。自考網路班是通過網路平台教學,學生只需用電腦登陸教學平台,即可聽取老師的教學課件,並有相應的練習、測試可以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專升本類型
1、統招專升本
統招專升本考上後需要再讀2年本科(全日制學習),屬於國家普通高等教育,已納入高招計劃。其文憑的認可度在專升本中是最高的。自06年起,211、985工程院校已停止招收統招專升本,各省統招專升本招收比例嚴格控制在當年應屆專科畢業生5%內,並納入高校當年招生計劃,不再收取8000元贊助費,實行和普通本科生平價費用。
2、自考專升本
自考專升本是自考性質的本科,即獨立本科段。自考專升本一般稱為專套本,因為其學習形式自由,報考時間和專業不受限制,文憑認可率相比後2者認可度要高,所以很受學生歡迎。
3、成考專升本
成考專升本即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考),參加國家統一的入學考試,考試通過比較容易,錄取率高。成人高考分為專科階段和專升本階段,每年一次報考機會。
4、網路教育專升本
網路教育也是國家一種高等教育制度,其性質大體和成人高考差不多,也是需要入學考試,但區別是學校自己命題和閱卷,分春秋季招生。
報考條件
考生必須具有國民教育系列的專科學歷,在讀和專科畢業的考生才可以參加專升本考試報名及考試,考試分數通過並錄取後方可進入本科段繼續學習。考生完成規定的教學計劃,修滿學分即可畢業並獲得相應的畢業證書,符合條件者將獲得相應的學士學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