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代表簽字
1. 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人私人印章能否帶替簽字
目前合同的生效條款一般約定為「本合同自雙方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即合同的生效,既要求蓋章同時還要求合同主體對應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人在合同上簽字。但在實際中,由於簽字的局限性,衍生出一種用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人的私人印章帶替本人簽字的做法。
一般而言,由於此類私人名章沒有行政備案,發生爭議時難以確定其真實性,因此,在審查合同對方的簽字時,建議對方法定代表人最好親筆簽字,盡量避免加蓋私人印章。
此外,國際通用的合同生效條款一般規定簽字生效。當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公司簽訂的涉外合同逐年遞增,在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中,為了確保涉外交易的安全性,應特別重視對於外方當事人簽字真實性、合法性的審查。外方簽字人身份的合法性,可通過相應的法律文件加以確認,外方當事人簽字的真實性則需要通過當場見證、公證及領事館認證等方式進行確認。
公章與合同專用章在合同簽訂中的作用
公章與合同專用章在合同簽署的效力方面沒有差異,總的來講,公章功能涵蓋了合同專用章的功能,合同專用章的功能是公章功能的一部分。之所以在公章之外,另行刻制合同專用章,原因在於為了實現兩者分別管理和使用。
第一、用途范圍及效力不同。合同專用章專用於合同的簽訂,其效力僅限於合同簽訂。公章則具有代表公司的功能,其效力可及於公司一切事務,如文件、通知及證明等,具有行政管理作用。
第二、管理部門不同。合同專用章的管理部門一般為法律部門,公章的管理部門一般為公司的綜合管理部門。
因為合同工作具有常規性、專業性,使用合同專用章可以實現合同的專項管理,更好地控制合同風險。
合同簽訂加蓋合同專用章,可以使得合同生效經過法律部門人員的審查把關,能夠有效防止合同不經法律審查就直接對外簽訂生效問題的出現。
2. 法人簽字的地方授權代表誤簽了怎麼辦
你好,
如果想給別人公司很正規的印象,以及對他們的重視度,建議你們還是重蓋一下。一般說來過渡資料性材料誤簽以後再補簽沒大礙,但是正式簽訂合同的話這份文件就沒有效了。另外,法定代表人因故不能簽字的,可以由出具授權書,由獲得授權的人簽字,與法定代表人簽字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
3. 我是一個經法人授權,代表公司簽一個項目的簽字人,我應盡職責和責任是什麼
代表公司簽了一項簽字你應該履行自己的職代表公司簽了一項簽字你應該履行自己的職
4. 投標人法定代表人授權代表簽字,應該誰簽字呢
有委託人就是委託人簽字
5. 為什麼合同還要讓經辦人(授權代表)簽字
因為合同的有效履行需要經辦人(授權代表)執行,為了確保執行時所有相關人員對合同內容條款的認可所以也需要經辦人(授權代表)簽字;這樣一份合同有多方確定,更加增強法律效率(有更多的人見證,合同相關方更加無法抵賴)。
針對傳統合同簽字蓋章過程中當事人抵賴、違約等情況,使用可靠的電子簽名能夠解決:
首先,電子簽名技術是身份認證與信息加密技術為核心的技術,經可靠的電子簽名簽署完成的電子合同具備簽署身份可識別、簽署內容不可篡改等特性;
其次,通過電子合同簽署的方式能夠對合同操作全程流程並存證,當合同產生糾紛時通過權威公證,司法鑒定等證明合同的有效性。
6. 法人授權代表簽字是指法人簽字還是被授權人簽字呢
一般由法定代表人簽字,如果法定代表人因故不能簽字的,可以由出具授權書,由獲得授權的人簽字,與法定代表人簽字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
7. 投標人代表簽字指的是法定代表人,還是被授權人
如果投標文件中有法定授權人這一頁,那就是被授權人簽字。
8. 法定代表人/被授權人(簽字或蓋章)如何理解
簽字和蓋法人章兩種方式都可以的意思
9. 訂購合同是授權代表簽字,公司該印章。出了問題授權代表有責任嗎還是法人代表負全責
合同上面的雙方主體肯定都是單位,這是個單位與單位之間的合同,授權代表只是個執行人而已。所以出了問題,是由單位負責。
對於合同產生的損失是單位負責,但是回到單位後,單位內部也會對此事進行調查,如果單位不能履行合同與授權代表有關的話,(比如授權代表簽合同時沒有仔細斟酌合同條款,導致合同內容超出單位能力,或者出現明顯錯誤而沒有發現)那麼單位內部會對授權代表進行問責,這個問責只是單位內部行為。
10. 關於公司員工代表公司簽字的法律生效問題
法定代表人抄不需要有公司襲的授權,有權代表公司對外簽訂合同協議或其他文件。如果是公司員工、部門負責人、總經理,對外簽訂合同協議或其他文件,必須有公司授權。但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情況下,只要是對方有證據證明或公司承認為本公司員工、部門負責人或總經理,法院就承認代表公司簽字的效力。如果給公司帶來損失,由公司追究簽字的責任。
原因:1、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法定的代表人,有權代表公司。
2、公司員工、部門負責人或總經理構成表見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