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有人工智慧
『壹』 人工智慧專業有哪些學校有這個專業
開設人工智慧專業最好的大學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
1人工智慧專業排名2020
排名
高校名稱
水平
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5★
2 南京大學 5★
3 北京理工大學 5★-
4 東南大學 4★
5 上海交通大學 4★
6 西安交通大學 4★
7 廈門大學 3★
8 山東大學 3★
9 哈爾濱工程大學 3★
10 北京交通大學 3★
11 華南師范大學 3★
12 南京農業大學 3★
13 同濟大學 3★
14 浙江大學 3★
15 西北工業大學 3★
16 天津大學 3★
2人工智慧專業介紹
人工智慧專業是中國高校人計劃設立的專業,旨在培養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應用型人才,推動人工智慧一級學科建設。2018年4月,教育部在研究制定《高等學校引領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並研究設立人工智慧專業,進一步完善中國高校人工智慧學科體系。2019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根據通知,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
2020年3月3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人工智慧」專業成為熱門。
『貳』 哪些學校有人工智慧專業
共有74所開設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人工智慧的大學排名情況,比較好的學校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以下是具體榜單。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614 電子科技大學 A+
2 1070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A+
3 10001 北京大學 A
4 10003 清華大學 A
5 10286 東南大學 A
6 10013 北京郵電大學 A-
7 10246 復旦大學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A-
9 10284 南京大學 A-
10 10335 浙江大學 A-
11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A-
1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B+
13 10007 北京理工大學 B+
14 10056 天津大學 B+
15 10183 吉林大學 B+
16 10293 南京郵電大學 B+
17 10336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B+
18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B+
19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B+
20 90002 國防科技大學 B+
21 90045 空軍工程大學 B+
22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B
23 10055 南開大學 B
24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B
25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B
2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B
27 1035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B
28 10384 廈門大學 B
29 10486 武漢大學 B
30 10558 中山大學 B
31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B
32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B-
33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B-
34 10357 安徽大學 B-
35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B-
36 10386 福州大學 B-
37 10422 山東大學 B-
38 10532 湖南大學 B-
39 10611 重慶大學 B-
4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B-
4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學 B-
42 90006 解放軍理工大學 B-
43 10033 中國傳媒大學 C+
44 10080 河北工業大學 C+
45 10112 太原理工大學 C+
46 10186 長春理工大學 C+
47 10212 黑龍江大學 C+
48 10216 燕山大學 C+
49 10280 上海大學 C+
50 10533 中南大學 C+
51 10617 重慶郵電大學 C+
52 10730 蘭州大學 C+
53 90005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C+
54 10058 天津工業大學 C
55 10060 天津理工大學 C
56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C
57 10512 湖北大學 C
58 10536 長沙理工大學 C
59 10595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C
60 10610 四川大學 C
61 10657 貴州大學 C
62 11664 西安郵電大學 C
63 90039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C
64 10009 北方工業大學 C-
65 10075 河北大學 C-
66 10079 華北電力大學 C-
67 10110 中北大學 C-
68 102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C-
69 10285 蘇州大學 C-
70 10356 中國計量大學 C-
71 10459 鄭州大學 C-
72 10497 武漢理工大學 C-
73 10590 深圳大學 C-
74 10697 西北大學 C-
2、人工智慧專業簡介
人工智慧專業是中國高校人計劃設立的專業,旨在培養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應用型人才,推動人工智慧一級學科建設。2018年4月,教育部在研究制定《高等學校引領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並研究設立人工智慧專業,進一步完善中國高校人工智慧學科體系。2019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根據通知,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
主幹課程:
1.認知與神經科學課程群
具體課程: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基礎、人類的記憶與學習、語言與思維、計算神經工程
2.人工智慧倫理課程群
具體課程:《人工智慧、社會與人文》、《人工智慧哲學基礎與倫理》
3.科學和工程課程群
新一代人工智慧的發展需要腦科學、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信息科學等相關學科的實驗科學家和理論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尋找人工智慧的突破點,同時必須要以嚴謹的態度進行科學研究,讓人工智慧學科走在正確、健康的發展道路上。
4.先進機器人學課程群
具體課程:《先進機器人控制》、《認知機器人》、,《機器人規劃與學習》、《仿生機器人》
5.人工智慧平台與工具課程群
具體課程:《群體智能與自主系統》《無人駕駛技術與系統實現》《游戲設計與開發》《計算機圖形學》《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
6.人工智慧核心課程群
具體課程:《人工智慧的現代方法I》《問題表達與求解》、《人工智慧的現代方法II》《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
『叄』 哪些學校有人工智慧專業
如果你覺得回答中的學校與你相聚甚遠,可以考慮隔壁的南京新華,學院開設人工智慧學院,下設有該專業,還有精品短期Python+人工智慧專業
『肆』 哪些大學有人工智慧專業
北京大學工學院有做機器海豚
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所也不錯.
人工智慧的概專念比較廣,包含很屬多分支,比如:機器人視覺(模式識別),計算機聽覺(語音識別),自動控制.這些分支導致了很多研究機構所在院系不一樣,研究重點也不一樣.不過依然有一些是偏重工程應用的,即在系統層次上開發機器人.看你的偏愛了.
其實你可以在上搜索各個學校院系網站看看.
重點系所應該放在:自控,信號,相關的系所,或者直接搜索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關鍵字.
重點推薦:北京大學工學院
控制理論與工程專業
其中有做人工智慧的,我有知道有同學在那裡做機器海豚,很有意思的說.
具體什麼牛人做了什麼項目的問題就自己看看吧,這個本來就是很難說的事情.況且跟了牛人也不一定好,往往是一些30多歲的年輕老師比較認真負責,而且aggressive.
『伍』 在城軌專業中,人工智慧有那些
人工智慧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引領,正在快速推動軌道交通行業人工智慧的快速應用。
通過大數據、新型高性能計算架構以及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結合計算機視覺技術、語音技術、自然語言處理等多項人工智慧技術,可在未來應用在軌道交通列控系統,實現機器對人類的意識及思維過程的簡單模擬,賦予軌道交通列控系統一定的學習、推理、思考、規劃等智能行為和能力。
『陸』 國內大學哪個有人工智慧方面的專業
人工智慧來和很多專業源都有關系,自動化,電子,信息,計算機,等等。和計算機專業關系更密切一些。國內計算機最頂尖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這些學校都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是國內最高水平的。
『柒』 專科人工智慧專業
你好,有的。
但是一般的大學專科到不了那個程度,也許會初步涉獵。
最好先打好基礎,將python學好。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捌』 人工智慧有哪些專業
「人工智慧」在大學里屬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等專業。
這樣就會離人工智慧的方向很近,在本科階段沒有什麼專門的人工智慧專業,只有到研究生時候可以在國內或者選擇去國外的一些好大學攻讀相關的學科。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人工智慧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可以設想,未來人工智慧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
人工智慧的定義可以分為兩部分,即「
人工」和「
智能」。「人工」比較好理解,爭議性也不大。有時我們會要考慮什麼是人力所能及製造的,或者人自身的智能程度有沒有高到可以創造人工智慧的地步,等等。但總的來說,「人工系統」就是通常意義下的人工系統。
『玖』 人工智慧類專業有哪些
控制能力專業包括很多像計算機的人工智慧各行各業的人工智慧。
『拾』 人工智慧專業的就業方向有哪些
人工智慧可以說是一門高尖端學科,屬於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交叉,涉及了數學、心理學、神經生理學、資訊理論、計算機科學、哲學和認知科學、不定性論以及控制論。研究范疇包括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神經網路、模式識別、智能搜索等。應用領域包括機器翻譯、語言和圖像理解、自動程序設計、專家系統等。
對於本科並沒有專門、深入的AI、ML專業,因為畢竟這些方向屬於高層次的知識,需要一定的基礎。但由於現在AI熱還有工業界對於這方面人才的強烈需求,所以已經有些大學專門開設了數據科學專業,更甚者是數據科學學院。所以如果有意向從事AI相關的工作,在本科專業上可以嘗試以下選擇:
1、如果是暫時沒有太大傾向,既有可能做科學研究,也有可能做工程開發,可以選計算機方向,例如「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軟體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目前情況來看,最對口從事AI方向的的確是CS,AI具體的裡面的子領域如Machine Learning,Computer Visi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Data Mining等,在CS的高年級和研究生階段都有對應的課程和研究方向。AI工作既需要非常扎實和廣泛的數學基礎同時也要求很高的實做能力,而CS正好在這兩方面都有著重培養。
2、如果是潛心做學術,搞理論研究,那麼專業推薦選擇「應用數學」。目前的機器學習機器學習本質上是微分方程、概率論、矩陣分析等等數學領域的一個應用場景。而近年來發展蓬勃的深度學習,正是機器學習的一個非常接近人工智慧的分支。
不排除現在的自動化、通信、機械 等專業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往智能靠攏,無論是什麼專業都可以在課外學習相關的知識,尤其是在這個優質學習資源隨手可得,終身學習的時代,但在整體課程的安排上,這個專業還是會不同於其他的專業,而且這有個優點是在讀研復試的時候會有些加分,缺點在於:如果不讀研,那麼就業平均情況是弱於其他專業的,畢竟這個專業在社會認可度較低,而且本科知識較淺,基本上對於職業化幫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