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理許可 » 文言文常見專有名詞

文言文常見專有名詞

發布時間: 2020-12-04 18:06:53

『壹』 學奕文言文翻譯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在聽,可心裡卻想著有天鵝飛來,拿弓箭去射它.即使兩個人在一起學習,成績卻不如第一個人.難道他的智力不如另一個人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
(01)弈:圍棋,下圍棋.(02)弈秋: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03)通國:全國.(04)之:的.(05)善:善於,擅長.
(06)使:讓.(07)誨:教導.(08)其:其中.
(09)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10)雖:即使.
(11)之:指弈秋的教導.(12)鴻鵠:天鵝.(13)援:引拉.
(14)繳:本課指有絲繩的箭.「繳」字的另一個讀音jiǎo,是交納、交付的意思.(15)之:他,指前一個人.(16)俱:一起.(17)弗若:不如.
(18)矣:了.(19)為:因為.(20)其:他,指後一個人.
(21)與:嗎.(22)曰:說.(23)非:不是.(24)然:這樣.(25)致志:用盡心志.致,盡,極.(27)通國:全國.
(28)與:語氣助詞,表示疑問.(29)本文選自《孟子·告子》.
(30)故:原因.(31)以:認為.(32)
智:智力
感悟
學習不可一心二用,必須專心致志,做事要一心一意,方可成功!
或(若三心二意,將一事無成.)

『貳』 相的多音字

[ xiāng ]、[ xià ]

一、讀音[ xiāng ]的釋義:

1、互相:~像。~識。~距太遠。不~上下。

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瞞。好言~勸。

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親。~中。

組詞:相愛、相知、相合、相認、相對

二、讀音[ xiàng ]的釋義:

1、相貌;外貌:長~。聰明~。可憐~。狼狽~。

2、物體的外觀:月~。金~。

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坐有坐~。

組詞:丞相、亮相、命相、面相、露相

(2)文言文常見專有名詞擴展閱讀

一、字源演化:

二、說文解字:

1、文言版《說文解字》:相,省視也。從目從木。

2、白話版《說文解字》:相,察看。字形採用「目、木」會義。

三、相關組詞:

1、相愛[ xiāng ài ]

互相親愛、友好。

引證:巴金 《滅亡》第九章:「她相信人應該彼此相愛,互助地、和平地生活著。」

2、相知[ xiāng zhī ]

彼此相交而互相了解,感情深厚:~有素。

引證: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再版附識》:「此書印行之後,屢承相知發其謬誤,俾得改定。」

3、相合[ xiāng hé ]

彼此一致;相符。

引證:沈從文 《從文自傳·辛亥革命的一課》:「聽說衙門口有那麼多人頭,還有一大串人耳朵,正與我爸爸平時為我說到的殺長毛的故事相合。」

4、丞相[ chéng xiàng ]

古代輔佐君主的最高官職名。秦代開始設置。西漢時與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後時設時廢,名稱常變。明初沿置,不久即廢。舊時常用作宰相的通稱。

5、亮相[ liàng xiàng ]

戲曲表演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種手段。指劇中人物上場、下場或一節舞蹈動作完畢後,在一個短暫的停頓中所作的富有雕塑感的藝術造型,用以集中而鮮明地突出人物當時的精神狀態。有單人亮相,也有集體亮相。

『叄』 古詩里的專有名詞

在中學課本里的古詩文中,有些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為專有,習慣上仍按古代的音來讀。下面分幾個類別為大家介紹。

一、 人名

(1)皐陶(yáo):傳說中的夏初人。
(2)墨子,又稱墨翟(dí)。
(3)春秋時期的伍子胥,又稱伍員(yún)。
(4)魏其(jī),大將也。(《報任安書》)
(5)是時,侍醫夏無且(jū)(秦王隨從醫官)以其所奉葯囊提(dǐ,投擊)軻。(《荊軻刺秦王》)
(6)還有禽滑(gǔ)厘、景差(cuō)等。

二、 地名

(1)燕(yān)雖小國而後亡。(《六國論》)
(2)天姥(mǔ)連天向天橫。 (《夢游天姥吟留別》)
(3)願獻商於(wū)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表》)
(4)越王勾踐棲於會(kuài)稽山之上。 (《勾踐滅吳》)
(5)吳廣者,陽夏(jiǎ)人也。 (《陳涉世家》)
(6)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páng)出。 (《阿房宮賦》)
(7)勾踐之地,南至於句(gōu)無之地。(《勾踐滅吳》)
(8)大王見臣列觀(guàng)。(《廉頗藺相如列傳》)
還有並(bīng)汾喬木、吐蕃(bō)、番(pó)陽、番(pān)禺、滎(xíng)陽、鎬(hào)京、吐谷(yū)渾等。

三、官名

(1)昨夜見軍帖,可汗(kè hán)大點兵。(《木蘭詩》)
(2)匈奴呼韓邪單(chán)於。
(3)僕射(yè)

四、器物名

(1)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yì)也。 (《石鍾山記》)
(2)鼎鐺(chēng)玉石,金塊珠礫。 (《阿房宮賦》)
(3)鋤耰棘鈐(qín),非銛於鉤戟長鎩也。 (《過秦論》)
(4)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 (《弈秋》)
(5)羽扇綸(guān)巾(《念奴嬌·赤壁》)
(6)炮(páo)烙

五、姓氏

(1)萬俟(mò qí),復姓。宋代有人叫萬俟禼(非異讀,音xiè)。
(2)尉(yù)遲,復姓。唐代有人名尉遲恭。
(3)召(shào),單姓。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過秦論》)
(4)種(chóng ),單姓。小種經略相公。(《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5)區(ōu),單姓。古代有人名叫區寄。(《童區寄傳》)
(6)逢(páng),單姓。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燭之武退秦師》)

六、古代少數民族的稱呼

呼韓邪(yé)單於、冒頓(mò dú)、閼氏(yān zhī)(漢代匈奴君主的正妻)、大宛(yuān)、龜茲(qiū
cí)、焉耆(péng)、大月氏(zhī)

七、其他異讀詞語

縗絰(cuī
dié)、參乘(shèng)、容臭(xiù)、臧否(pǐ)、蝦(há)蟆陵、變徵(zhī)之聲(變徵是古代音樂樂調,聲韻悲涼)、差(cī)肩而坐(肩並肩坐著)、廩稍(shào)之供、老大嫁作賈(gǔ)人婦、熊咆龍吟殷(yǐn)岩泉、謀臣與爪(zhǎo)牙之士不可不養也。

『肆』 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文言文里是不是有個專用名詞我忘了,還有…和陌生人相處時很靦腆不喜歡說話用文言文怎

金蘭之交,《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嗅如蘭」。專所以金屬蘭之交比喻朋友間的同心合意、生死與共。

金石之交
如何金石之交,一旦更傷。—阮籍《詠懷詩》

解 釋 交:交情。像金石般堅固的交情。 出 處 東漢·班固《漢書·韓信傳》:「足下雖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禽矣。」
用 法 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指友誼很深
示 例 郭沫若《戰聲集·人類進化的驛程》:「這樣~我們是否已經締訂?」
近義詞 生死之交、患難之交

與不相熟者處,訥於言
不熟者處之,言訥

『伍』 皇帝成為專用名詞,璽成為皇帝專用,製成為皇帝專用,象徵皇帝獨尊的一段古文

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回或否,天子答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制曰:「可。」
——《史記•秦始皇本紀》

『陸』 高中語文文言文 人物傳記中的專有名詞

(1)宰相:總攬政務的大官。宰,主持,相,輔佐。
(2)御史大夫:其權力僅次丞專相。
(3)六部:吏、戶、屬禮、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書省:中央行政機要機關。
(6)尚書:六部最高行政長官。
(7)太尉:軍事首腦。
(8)郎中:尚書屬下部員。
(9)宦官:宮廷內侍,又稱太監。
(10)侍郎侍中:官庚侍衛。
(11)校尉:漢代軍事長官。
(12)翰林學士:管文件,圖書,侍讀。
(13)太史:記史,管文收。
(14)國子監:中央教育機構。
(15)左右拾遺:唐代諫官。
(16)總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長官。
(17)巡撫:總攬一省行政軍事長官。
(18)知州:州一級行政長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級行政長官
(20)主簿:秘書。

『柒』 關於文言文18個常見虛詞

18個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以、因、於、與、也、則、者、之。

其中部分虛詞的用法如下:

1、何:

(1)副詞,用在動詞前,表疑問,怎麼。

(2)疑問代詞,表原因,後面常帶語氣助詞「哉」「也」;相當於「為什麼」、「什麼」、「什麼原因」。

(3)代詞,做賓語,什麼。

(4)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相當於「多麼」。

2、而

(1)連詞,表並列。

(2)復音詞,即「何況」,用反問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3)連詞,表假設。

(4)代詞,通「爾」。你,你的。

3、乎

(1)句末語氣助詞,表揣測,相當於「吧」。

(2)介詞,相當於「於」,「在」。

(3)句末語氣助詞,表感嘆,相當於「啊」「呀」。

4、乃

(1)副詞,表承接,於是。

(2)代詞,用作第二人稱,「你」、「你的」。

(3)副詞,表判斷,相當於「為」、「是」、「就是」。

5、其

(1)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或許。

(2)連詞,表假設,如果。

(3)指示代詞,其中的。

(7)文言文常見專有名詞擴展閱讀

虛詞的注意點:

1、通假字

在古代漢語中,有些字可以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這種現象叫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假借。古漢語中的通假字有三種情況: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和變音通假。通假字的讀音應讀被通假字的讀音,解釋也應按被通假字的字義解釋,表達時一般用「通」的解說形式。

2、一詞多義

我國的文字用法極為復雜,一個字詞往往有很多的意義與用法。一詞多義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乃至現代漢語都是極其普遍的。一詞多義也是我們平時在閱讀文言文、考試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把握一詞多義,要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了解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是掌握一詞多義的基本方法,一個詞的基本義稱為「本義」,由本義生發延伸出來的意義稱為引申義。另外,比喻義是通過打比方產生的詞義,假借義是利用假借字形成的詞義。

3、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與現代漢語句式基本相同。他們都分單句和復句,都有主謂賓和定狀補六大成分。句子的語序也基本相同。當然,他們之間還有相異的地方,學習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現代漢語句式的相異點。

雖然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於文言文有些實詞和現代漢語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現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學好文言文,正確理解句子含義,領會文章內容,就必須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們常講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和固定句式。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