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有建築面積和分攤建築面積
A. 專有建築面積是什麼意思
建築面積:指建築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也就是
建築物各層水平面積的總和,
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使用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和生活使用的凈面積。輔助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為輔助生產或輔助生活所佔的凈面積。
B. 房屋所有權證建築面積一欄寫有建築面積和分攤面積,這個建築面積代表的什麼86.23裡麵包含不包含11.3
86.23指的是套內建築面積,套型住宅的建築面積。
11.30指的是分攤建築面積,公共部分分攤到每戶的建築面積。
套內面積86.23不包含分攤面積11.30。
C. 專有建築面積是什麼意思
建設部關於印發《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第八條 公用建築面積由以下兩部分組成:1、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和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築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築面積;2、套(單元)與公用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不包括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棚及人防工程的建築面積。
D. 產權證上的專有建築面積和公攤面積是什麼關系
產權上的面積就是建築面積,他包括居住的實際面積加上產權證上標注的公攤面積。公攤面積就是整棟樓的走廊,過道等公共場所的面積平均分給每戶人的面積。
E. 房屋建築面積73.6專有建築面積63.08分攤建築面積10.8分攤土地使用權面積10.6腳踩有多少
估計因為是共用宗地的緣故,所以獨用面積不好分割,故所有的土地專面積沒有區分獨占屬和分攤,全部作為分攤面積計算了。也許不盡合理,但也沒有大錯。
樓房中的土地面積分割本身有多種分割方法,具體說那種方法更科學合理一些,確實也不好說,各有各的理由,上述全部作為分攤面積計算其實也是方法之一,也有其合理之處。
按照《土地登記辦法》和《規程》在使用權人欄填寫共有土地使用權的全部權利人:
共有使用權面積為該宗地的總面積;
有獨用面積的,在獨用面積欄填寫獨有面積,沒有獨用面積的應該填「0」;
在分攤面積欄填寫應分攤的面積。
分攤面積可能是按你的房屋所有權面積占該宗地上總的房屋面積的比例計算的。
F. 套內建築面積和分攤共有建築面積的區別
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分攤面積;
套內建築面積=使用面積+牆體面積+陽檯面積;
套內房屋使用面積,是指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按以下規定計算:1、套內卧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生間、貯藏室和壁櫃等空間面積的總和;2、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3、不包括在結構面積內的套內煙囪、通風道、管道井等;
4、內牆面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套內牆體面積,是指套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牆體或其他承重支撐體所佔的面積。其中,各套之間的分隔牆和套與公共建築空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等共有牆,均按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牆體面積。套內自有牆體按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入套內牆體面積。
套內陽台建築面積,是指按陽台外圍與房屋外牆之間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其中,封閉的陽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計算建築面積,未封閉的陽台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共有建築面積,是指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和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共有建築面積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計入共有建築面積。
無論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現在所說的購房面積都是建築面積,它是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套內陽台建築面積和共有建築面積的總和。了解並學會區分上述幾個面積的不同定義,能夠自己計算房屋的實際得房率 (使用面積/建築面積),做到心中有數。
G. 專有建築面積和分攤建築面積有什麼不一樣
專有建築面積就是套內加內牆,就是只有自己享有所有權的,由自己使用、處分的面積。
而分攤面積也是公攤面積,是全樓各戶都有承擔的面積。
H. 「專有建築面積」是什麼意思
建築面積:來指建築物長度、寬度的外源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也就是
建築物各層水平面積的總和,
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使用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和生活使用的凈面積。輔助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為輔助生產或輔助生活所佔的凈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