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專利
⑴ 為什麼端午節變成了韓國的專利
呵呵,端午節是中國先出來的,,可是人家韓國搶先一步申請的,哎,抄襲就是罪惡啊
⑵ 為什麼說端午節是韓國的,我們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怎麼變成韓國專利了
因為中國就是軟弱,外國欺負咱
⑶ 韓國人說我們造謠,那麼他們申請端午節專利是不是真的
韓國人它們審請端午節是真的
而且不止這些,還有很多韓國血統論的剽竊事件.今年版3月份還拉上了司馬遷,說自己是蚩尤後代,還有漢字等等事件,多到數不勝數
造謠問題只是小部分,而且很多是諷刺韓國的而權不是所謂的造謠
⑷ 端午節的專利屬於中國還是韓國
端午祭是韓國的這是無庸置疑的,因為韓國申遺成功了,但關於端午節本身還是中國的,至於說屈原是否是韓國人,就不清楚了。。
⑸ 韓國是否申請了端午節的專利權
由韓國抄申報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時襲間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然而,專家稱這不是壞事。
「韓國申遺成功對我們的端午文化不會有什麼沖擊,無形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享的財富,我們的文化傳統被別國認同,我個人認為不是一件壞事。」這是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魁立25日上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
⑹ 端午節什麼時候成了韓國的專利
http://news.sohu.com/20051106/n227404125.shtml
中韓端午之爭延伸網上 韓企搶注「端午節.cn」
賽龍舟、祭江、包粽子,在我國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民間節日端午節,在去年卻被韓國搶先申報「端午節」為本國文化遺產。不僅如此,就在聯合國即將於今年11月份公布申遺結果的前夕,「端午節.CN」又突然遭到韓國公司的搶注。
「端午之爭」延伸到網上
去年端午節,就在全國各地正在紛紛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傳統節日—端午節時,媒體突然曝出韓國率先申請「端午節」為該國文化遺產的消息。最終,韓國稱其申請的只是「江陵端午祭」而非「端午節」,並提出由中韓共同申遺的解決方案。
日前,記者查詢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whois(域名查詢系統)發現,「端午節.cn」已經於2005年10月13日被注冊,注冊者信息顯示為「Yun Hee CoInc R.O.K.」,韓國企業,注冊時間為一年。
韓國公司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最終決定是否批准韓國申遺請求的前夕,注冊「端午節.cn」這一中文域名,意味著韓國率先佔據了「端午節」這一傳統文化品牌在互聯網上的陣地。不管聯合國最終公布情況如何,在互聯網上,「端午節.cn」將指向韓國網站而不是中國。
面對韓流的再次侵襲,來自民俗、法律、互聯網界的專家指出對於我國傳統文化必須進行提前、全面的保護,以防遭遇流失危機。
法律界:搶注「端午節.cn」並不違法
記者就對端午節這一類帶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特殊詞彙有關部門為什麼沒有提前進行保護?韓國搶注「端午節.cn」的合法性等問題,咨詢了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胡鋼律師,得到的答復是,根據《中國互聯網路域名管理辦法》之規定: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可以對部分保留字進行必要保護,不過這主要針對涉及到國家利益和公眾權益的域名,如政府機構和地域詞彙。而像「端午節」這種約定俗成的節日名稱,沒有明確的歸屬,雖然帶有一定的公眾權益色彩,但仍然是允許自由使用的范疇,從規定上來說,端午節.cn這個域名是不屬於預留的范疇的。
胡鋼還解釋道,從法律角度看,對於端午節這一類詞彙而言,目前尚沒有法律給予明確保護,不屬於限制注冊的范圍。同時,域名注冊依循的是先注先得的原則,韓國公司注冊「端午節.cn」從法律角度來說,並不違法。
網路界:中文域名事關中華文化
中國萬網副總裁姚勁波從專業角度指出,由於中文域名具有民族化、本土化特性及巨大的發展潛力,對於保護和宣傳類似「端午節」等中華文化品牌具有明顯優勢。現遭韓國公司搶注,對我國保護和發揚中華文化都將造成極大阻礙。
首先,中文作為互聯網上的第二大語言,全球已經有超過數億的網民使用中文上網。而中文域名正以中文為載體,簡單明確,方便華人記憶和使用,相當於網上的「中文門牌號」。
如我國能率先保護端午節的中文域名,以「端午節.cn」建立一個有關端午節的中文官方網站,將實現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比拼音或英文的域名更能凸顯端午節的中華傳統節日特點。以此類推,包括中秋節、春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甚至京劇等國粹,以及具有濃郁傳統文化的中華老字型大小都可以藉助中文域名建立網上文化品牌和宣傳平台,更進一步打造而為中華文化網路體系。然而,現在這些中文域名都分散在不同投資者手中,「端午節.cn」遭韓國搶注,正向國人示警,中華文化在互聯網上陣地缺失嚴重。
民俗界:
警醒作用大於實際損失
北京民協民俗委員會副主任、民俗專家高巍認為,韓國公司搶前注冊「端午節.cn」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它的警醒作用將大於它造成的損失。它讓我們看到,我們沒有利用好傳統文化,勢必將被別人所利用。
高巍還指出,在保護傳統文化上存在著一些誤區,認為只要將它們申報成地區、國家或聯合國文化遺產就是對這些傳統文化的保護。其實不然,雖然申請遺產保護會得到資金的支持,但如果不走向市場化,做到更貼近人們生活,這樣的傳統文化只是被「養」了起來,解決的也只是「生存問題」,但得不到繼續的發展,最終只能「活」在博物館里。
市場道路才是保護的最重要的形式。只有將端午節等傳統文化進行市場推廣,從節日內涵到相關活動再到產品,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從家庭到社會,從成年人到兒童,使端午節的活動內容和形式成為公眾娛樂的方式,這樣做多了,大家自然會重視起傳統節日。
「現在,人們更看重的是傳統文化或傳統節日的內涵和形式,搶注『端午節.cn』的韓國公司,如不能利用這一資源,對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進行保護或開發,這種行為也無非是一種商業炒作。」高巍說。
實習生 范妍
---------------------------------------------------------------------------------------------------------------------------------------------------------------------------------
http://news.163.com/2004w05/12549/2004w05_1084255884795.html
21CN時評:端午節,你還記得嗎? ( 05-11 13:54 )
文化部官員現身說法 「端午節」之爭報道疑失實 ( 05-11 08:28 )
中新網:「保衛端午節」保衛什麼? ( 05-10 15:36 )
聯合早報:端午節之爭突顯中國傳統文化的悲哀 ( 05-10 14:44 )
南方日報:端午節怎樣才能不被「端」走 ( 05-10 10:54 )
湖南保衛端午節拉開序幕 申報工作納入工作日程 ( 05-10 02:02 )
韓國准備申報端午節為文化遺產為國人敲響警鍾 ( 05-09 14:41 )
韓准備申報端午節為文化遺產 我正加緊考慮對策 ( 05-09 14:07 )
民族精髓絕不能丟 湖南打響端午節保衛戰 ( 05-09 10:46 )
民族精髓絕不能丟! 湖南打響「端午節」保衛戰 ( 05-09 06:58 )
---------------------------------------------------------------------------------------------------------------------------------------------------------------------------------
http://forum.taobao.com/forum-1/show_thread----3184349-.htm
http://www.shshare.net/bbs/read.php?tid=3251
http://www..com/s?lm=0&si=&rn=10&ie=gb2312&ct=0&wd=%B6%CB%CE%E7%BD%DA%B1%BB%BA%AB%B9%FA%D7%A2%B2%E1&pn=10&cn=06&cl=3
⑺ 為什麼中國的端午節讓韓國申請了專利
韓國申請成功「不是壞事」,原因如專家所說: 「江陵端午祭其實與我們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韓國的端午祭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與中國人吃粽子、劃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惟一的相同點是時間框架,都是在中國的端午節期間舉行。」這倒不見得,復旦大學文博系民俗學研究者胡志祥副教授就有不同看法:「 『端午節』和『端午祭』並沒有本質區別。文化包括核心部分和影響部分,在傳播過程中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在這期間,往往是核心部分保留了下來。端午節在中國本來就是祭祀活動,韓國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部分就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雖然在韓語中,『祭』和『節』的意義有所差別,但是在『申遺』時,無論端午節還是端午祭,都應該用英文的FESTIVAL(節日)表示。」
無論說法如何,端午節起源於我國是不爭的事實!祖宗留下的遺產落敗了,我們以何顏面笑談「這不是壞事」?說出口還真有一種心虛的感覺。在去年韓國開始申請江陵端午祭為世界遺產,在前不久韓國某公司將「端午節.cn」這一中文域名搶先注冊時,都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不是滋味」,而今韓國申遺成功,也許大多數人也是——「不是滋味」。如果說好處在於它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啟示,把傳統的文化活動注入了現代的元素,並得到國際認同,對於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借鑒意義。那麼,我們的端午節(而不是某國端午節)達到國際認同還有一段漫長沉重的路子要走。我們不由的去思考,我們的落敗其實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反省我國情況就會發現,我國節日體系的文化特色顯得不足,洋節日侵襲嚴重,人們多是追捧外來節日文化而對自己民族的卻缺少認識,更談不上喜愛和保護。這次韓國申遺成功的板子剛好打在我們的臉上,猶如韓國的影視劇將我們的專利賣給中國一樣——這板子打得好,也打得不是滋味。
筆者覺得,端午節不因外來節日文化而被忽視,也不因感情深淺而被漠視,也不因文化開放的借口而忽視文化的民族性,不管對端午節的感情是深是淺,不管全球化中無形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享的財富,我們都要堅決捍衛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 在申請之前,我們可以不必為韓國的申請行為「義憤填膺」,因為結果還沒出來,還有希望,也因為韓國保護江陵端午祭的經過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對本土文化態度的轉變有多麼可貴。因此,韓國的申請也是一種激勵,激勵國人去保衛祖宗的「遺產」,去體悟它們的彌足珍貴。而韓國申請成功之後呢?我們還只能說,韓國的成功仍然是一種激勵吧。我們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其他的傳統文化上,寄託在實實在在的愛護和保護各種傳統文化上,包括端午節。如果韓國申遺成功能引起有關部門的反思,提升國人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那麼它就有了積極的意義。
⑻ 韓國申請端午節的專利成功,請問大家有何感想
錯了他們申請的是端午祭,是抄襲我們的,我們應該感到驕傲,我們的端午回節多利害呀,韓國人都抄襲,呵呵答這只能說明韓國人的祖先很```沒什麼好東西留給後人,所以他們的後人只能抄襲我們的了,還有你想上樑不正下樑歪,祖宗無能後人能好到什麼地方去....記住是我們的他再注冊也不是他們的!
⑼ 端午節被哪個國家注冊了
端午節被韓國和中國注冊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內文組織宣布為「人容類傳說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韓端午之爭」瞬間成為炙手可熱的焦點。
2006年5月20日,端午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9月30日,中國端午節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四年之後,中國端午節終於成功登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式躋身「世界遺產」。
(9)端午節專利擴展閱讀: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節期在農歷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餘年歷史。由驅毒辟邪的節令習俗衍生出各地豐富多彩的祭祀、游藝、保健等民間活動,主要有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插艾蒿、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粽子、龍舟競渡、除五毒等。
各種活動因地域差別而略有不同。端午節是蘊涵獨特民族精神和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對中國民俗生活有重大影響。
⑽ 關於端午節被韓國申請專利的見解 800
這種東西見仁見智啦,畢竟我們自己得承認,做的不足,但終究是祖先留下的東西,作為個人吃粽子的時候教育一下小孩這是為了懷念屈原,就足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