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黃版權
『壹』 知識產權盜版構成起訴條件有哪些量刑的有什麼法律規定
一、保護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方面的若干規定
中國把保護知識產權作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現代版權保護制度的建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文化娛樂、廣告設計、計算機軟體和信息網路等相關產業迅速發展,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加強知識產權版權保護,加快以智力資源和智力成果為基礎的產業發展,已成為推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現代版權保護制度通過對人類智力創造成果從產權的角度予以法律保障,有效地維護了文學、藝術和科學創造者的合法權益,極大地激勵了人們的創作活動,為促進經濟建設和科學文化事業的繁榮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什麼是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它是通過人們創造性的智力勞動獲得的,是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這種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也稱為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加強版權保護,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是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工作。什麼是侵權?著作權法所稱的侵權行為是指違反著作權法的規定,侵害他人依著作權法所享有的人身權或財產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明確了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及有關的權益。中國著作權法規定,對於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使用他人作品未按規定支付報酬的,應當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對於剽竊、抄襲他人作品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復制發行其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根據情況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並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給與沒收非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處罰。對於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行為,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於那些嚴重危害社會秩序,侵害著作權人及其他權力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可根據有關法律,對侵權犯罪的行為追究刑事責任。
二、打擊非法盜版,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
在我國知識產權版權保護領域中實行以司法保護為主,行政保護為輔的版權保護體系。我國知識產權版權方面基本權利的維護,很多要依靠民事訴訟來實現。各種侵權盜版行為作為違背社會文明基本准則的一種不良文化現象,伴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愈演愈烈,打擊侵權盜版的活動不斷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201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的文學作品被盜版的圖書頻現,引發權利人維權呼聲。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在國內掀起一輪購書、讀書熱潮,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驅使鋌而走險,未經許可非法印刷、批發和銷售莫言作品,一些網站非法提供下載莫言作品。嚴厲打擊熱播、熱銷作品的侵權盜版行為,是對內的需要,也是對外的需要。這些作品如果保護不好,會影響我國的國際形象。現在出版單位和著作權人越來越注重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通過對莫言作品的維權,使全社會進一步提高了版權保護意識。國家版權局、新聞出版總署不斷開展「掃黃打非」活動,對出版物印製環節源頭治理和銷售市場清理規范。在打擊非法盜版的過程中,法律手段作為最後一道防線是一種事後的懲罰和補償,關鍵還是要靠全社會大眾的覺悟和監督,共同打擊侵權盜版,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
在打擊侵權盜版方面,中國一貫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原則。在對網上一直受大眾關注的「天線視頻」網站侵權案件的法律判決就是很好的例子。該網站以免費向公眾提供高清影視節目在線觀看、互動和搜索為主要經營業務,而且很多影片是屬於未經權利人許可侵權播放的。因此,該網站涉嫌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的犯罪行為。2012年7月份北京朝陽區法院通過審理作出判決,認定該網站主辦單位北京賽金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犯有侵犯著作權罪,判處該網站法人代表陳某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5萬元。網站的其他負責人也做了相應的判決與罰金。這起案件是我國以涉嫌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罪追究刑事責任的第一起完整、典型的重大網路侵權案件。其涉案作品之多、侵權規模之大、均為我國歷年版權案件之最。此案件的成功查處,打擊震懾了網路侵權盜版犯罪行為,使網站視頻侵權現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三、形成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社會氛圍,提高公眾維權意識
隨著我國每年以出版行政部門為主導的開展「掃黃打非」集中行動中,有效遏制各種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行為,制售侵權盜版的勢頭得到控制。但不容忽視的是依然有一些人侵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路環境下傳播侵權盜版現象逐漸增多,侵犯著作權犯罪的類型也多種多樣。在網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活動中,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段更加狡猾隱蔽,涉及的地域更加廣泛。為此,僅靠「掃黃打非」部門徹查、嚴懲顯然還不夠,這需要調動全社會大眾的參與,引導公眾自覺加入到「打非」行列中來。相關部門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通過網路、電視、報紙等登載侵犯知識產權案例,使公眾認識到盜版之害。讓社會公眾參與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形成「盜版人人喊打」的勢頭。「掃黃打非」工作,要強化日常監管。清查市場和監管網路,增強技術手段,提高監管水平。要管理好印刷企業,開展印刷企業專項治理行動。嚴查運輸環節,深入檢查公路、鐵路、航空等。要開展對互聯網、手機媒體傳播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的專項治理行動。中國政府連續開展的打擊網路侵權盜版專項行動之一的「劍網」行動,重點領域是網路音樂、網路游戲、網路文學、網路影視、網路軟體等。還有「雙打」專項工作也對侵權盜版活動形成了有效震懾。打擊侵權盜版行為,不僅需要公安、執法等部門的努力,也需要權利人的配合。維權是手段,推動作品傳播和促進產業發展才是目的。要引導社會力量大規模打擊盜版,對侵權採取民事訴訟、行政舉報和刑事報案等方式,多角度動員依靠所有力量打擊侵權盜版行為。四、關於打擊侵權盜版,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思考
如何更加有效地打擊侵權盜版行為,維護經濟、文化秩序和法律尊嚴,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要提高人們的職業道德,以德經營,使百姓增長維權、自保能力,拒絕盜版,揭發檢舉不法行為。建議有關部門加大打擊力度,侵權的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大眾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權。要尊重自己、他人的權利。知法守法,依法辦事,當合法權力被侵害時應依法維護。
近年來社會上凡有轟動事件、焦點事件發生後,大家一窩蜂地仿製、仿冒,搭便車,搶占市場。這種跟風現象的背後有投機心理。人們早已知道利用知識產權來闖市場、搞經濟了。國內企業既要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業、技術、產品和品牌,獲得企業發展的空間與市場,也要正視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和知識產權方面的優勢以及對我國形成的壓力。研究國際公約和他國法律,以純熟的司法對策應對。
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誰動了你的知識產權?」微軟的比爾・蓋茨曾提及中國的盜版問題,起訴過多家使用盜版微軟軟體的中國企業。盜版經營活動猖獗,主要原因是盜版經營可獲暴利。文化行政處罰數額偏低,有些法規操作性不強所致。希望有關部門在打擊盜版時沒收盜版經營者進行違法經營活動的主要專用工具、設備。目前在處理盜版經營活動的法律法規中,一般是以非法所得作為處罰基數,有的違法盜版者因為無法認定其非法所得金額得不到行政處罰,使盜版經營者鑽了政策的空子僥幸逃脫。僅沒收非法出版物難以起到震懾違法經營活動的效果,對打擊盜版經營活動不利。對於盜版違法經營者要使其無利可圖,真正從源頭上杜絕侵權盜版的行為發生。
目前,圖書盜版制假技術亂真,市場上流通的盜版圖書印刷復製品,普通人僅憑感官很難識別。筆者認為,政府版權部門設定些盜版出版物的專業鑒定機構,以保證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現在互聯網已全面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影響廣泛。數字網路技術的信息海量、傳播迅速、復制容易、傳輸隱蔽等特點,也給現有的版權法律制度、管理體制帶來了沖擊和挑戰。互聯網侵權盜版是世界各國面臨的難題。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的侵權懲罰手段及措施力度不夠,因此還需要提高處罰標准,增加懲戒手段。要嚴厲打擊盜版,健全和完善保護正版。改進市場管理方法,學習國外先進管理方法,建立嚴格有序的市場運行模式,不讓盜版者有利潤空間。
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提高了,而法制觀念和正版意識相對滯後,這就要求政府和企業對打擊盜版的投入要增加。現在買正版享受的服務與買盜版的差別不大。要讓買正版的消費者能享有更多更好的服務,要求企業和銷售者完善服務體系。另外,正版產品的價格太貴是盜版猖獗的主要原因。要在出版、印刷、發行、銷售和網路幾個方面聯合起來,在速度、時間和發行手段上找到抵制盜版的辦法。互聯網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知識產權的侵權也更加全球化。網路犯罪是一種無國界的犯罪。一旦發現侵權盜版的線索必須快速追蹤,否則這些數據就會消失或者伺服器會轉移。要成立版權侵權調查取證服務機構,使權利人的證據收集更加合法、容易被法院採信。打擊侵權盜版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知識產權,這關繫到權利主體的人身、財產權利和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
『貳』 版權局將打擊盜版 網盤不能分享哪些作品
這些年全國「掃黃」工作中採取打擊盜版的主要措施有: 1. 清理市場。有關政府部門通力合作,採取日常監管與集中行動相結合,收繳市場上的盜版音像製品,大力整治盜版音像製品的集散地和批發市場,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1994年以來,全國共取締關閉非法出版物集中經營場所580餘處,每年政府有關部門收繳的侵權盜版圖書、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和電子出版物數以千萬計。 2.整頓放映,制止盜版侵權音像製品的社會性傳播。1995年「掃黃」「打非」集中行動中,在全國范圍內取締了激光視盤故事片的營業性放映廳(這些放映廳的放映活動屬於未經版權所有者授權的侵權行為)。到1996年2月底,全國各地的3000多家這類放映廳全部關閉。 3.規范光碟復制企業的經營活動,加強對生產源頭的管理。根據市場清理整頓中發現的問題,新聞出版署於1996年5月至11月先後吊銷了生產盜版、淫穢光碟的江蘇寶碟、深圳中僑、廣州彩翎等9家光碟復制企業的音像復制經營許可證。此外,根據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家版權局的要求,各地向所有光碟復制企業派駐版權監督員。同時,嚴格實施在所有光碟生產模具上蝕刻來源識別碼(即SID碼)的制度,實行全國統一的復制委託書。 4.實施懸賞舉報,深挖非法光碟生產線。1996年秋季,在我國廣東省率先公布懸賞舉報政策,規定有效舉報一條非法光碟生產線,政府給舉報人30萬元獎金。從1996年9月廣東經群眾舉報挖出第一條非法光碟生產線至今,已先後在我國境內破獲非法光碟生產線149條。為此,國家已兌現給舉報人獎金3000多萬元(有的舉報人聲明不要獎金),全國「掃黃」辦曾一次發給一位舉報4條非法光碟生產線的舉報人獎金120萬元。已挖出的非法生產線大多是歐洲國家的產品,一般通過走私進境,有的境外供貨公司還派技術人員指導安裝和生產。保守估計,以一條光碟生產日均生產2萬張計,這149條生產線每年可生產10多億張盜版光碟。 5. 嚴厲打擊盜版光碟走私活動。針對1997年初以來,走私光碟活動急劇上升,成為中國內地盜版光碟的主要源頭的情況,中國海關連續幾年部署打擊走私盜版光碟的專項斗爭,加強貨運監督和海上、陸路緝私。全國「掃黃」「打非」辦會同公安部、海關總署等部門先後在廣東珠海、深圳和福建廈門召開了三次打擊光碟走私工作座談會,並制定了8項主要措施,包括封堵海上走私通道,大批量截繳走私光碟,繼續深挖非法光碟生產線,加強運輸管理和市場緝私,打掉特大走私團伙並摧毀其境內儲運窩點和銷售網路,強化法律武器、從嚴追究走私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加強情報工作,加強與港、澳有關部門的合作等在實踐中都產生了重要成效。據不完全統計,1997年至今,廣東和各地海關及公安邊防部門截獲走私光碟2億余張。這些光碟絕大多數是歐美影視、音樂作品的盜版品,其中還有相當數量是淫穢色情光碟。1999年10月1日晚,珠海拱北海關在海上一次截獲452萬張走私光碟,410多個品種。2002年3月2日廣東查獲了一起特大光碟走私案,共查獲走私光碟477.7萬張。2003年2月11日和13日,深圳海關先後截獲三艘走私漁船,繳獲各類走私光碟800餘萬張。 6.「打團伙、破網路、端窩點」,查處侵權盜版的大案要案,著力打擊有組織的犯罪活動,摧毀不法分子作案的有生力量。每年的「掃黃」、「打非」集中行動,全國都要查處一批大案要案。如1995年對從事製作淫穢、盜版音像製品的江蘇寶碟激光視盤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卜興華依法判處17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2002年,湖南省邵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非法出版團伙案主犯鄧海清犯復制、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和非法經營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財產17萬元,同案的徐暉等其他15名被告人分別以非法經營罪、復制淫穢物品牟利罪判處有期徒刑20年—3年,並處罰金。在深挖盜版窩點方面,廣東省廣州市卓有成效,2002年破獲萬張以上盜版光碟的儲運窩點70餘個,收繳盜版光碟1300餘萬張。 7. 建立健全打擊盜版的法律法規。1991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其配套法規頒布實施,使中國有了第一部保護著作權人權益的法律。1997年10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首次列明了懲處侵犯著作權罪的條款,最高可判處7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1998年12月23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為了在全國推廣懸賞舉報這一有效措施,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等部門發布了《對舉報「制黃」「販黃」、侵犯知識產權和其他非法出版活動有功人員獎勵辦法》。這些法律法規的出台,為「掃黃」、「打非」,特別是對有效地發動群眾、嚴厲打擊盜版提供了具體明確的法律依據。2002年4月,廣東省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徐枚中夥同他人走私光碟452萬張,偷逃應繳稅額人民幣達298萬多元一案一審宣判,以走私普通貨物罪判處被告人徐枚中有期徒刑13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0萬元。 8.加強輿論宣傳,教育廣大人民群眾認識盜版的危害性。通過舉辦展覽、銷毀盜版光碟等活動,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維權意識,認識盜版的危害。2001年8月,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會同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海關總署、文化部、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在廣東珠海舉行640萬張走私盜版光碟集中銷毀活動,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境內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一次走私盜版光碟銷毀活動。中國中央電視台進行了現場直播,國內外主要媒體共50多名記者參加報道,部分外國使領館官員、行業協會代表也參加了此次活動。
『叄』 版權保護是不是掃黃打非辦公室的職能
版權保護是版權局的職能。
在我國版權保護的行政機關是各地的版權局,內對版權進行容日常行政管理,隨著版權意識不斷增加,在北京等直轄市版權局下設版權保護管理中心,提供版權登記\版權維權\版權貿易等服務,但在一般省份,這類服務機構還不夠健全,除杭州等經濟發達地區設立了副省級城市的版權保護管理中心外,這個版權保護還處於初級的階段。
在我國,著作權是從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的,人身權利中除了發表權外沒有期限限制,發表權一經行使即窮竭,如果在作者死後50年內不發表,就不再保護。財產權利的保護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後50年,如果作品創作完成後50年未發表的,不再保護;另外,法人和其他組織視為作者的作品以及電影、電視、錄像作品和攝影作品和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保護期都是作品首次發表之日起50年,創作完成50年內不發表就不再保護。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限為25年,截止於軟體首次發表後第25年的12月31日。保護期滿前,軟體著作權人可以向軟體登記管理機構申請續展25年,但保護期最長不超過50年。軟體開發者的開發者身份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肆』 請問我過第一部關於打擊盜版的法律是什麼時候頒布的
打擊盜版的就是著作權法
1910年,清政府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著作權版法:《大清著作權律》權,不過這部法律沒有來得及實施。
1915年,中華民國在此基礎上頒布了《著作權法》並於1928年又頒布了一部同樣的法律,不過另外還頒布了實施細則,又在1944,1949年修訂,並帶到台灣繼續實施。
新中國的第一部是1991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之前依靠的是一些行政法規來打擊盜版,保護著作權。1950年的《關於改進和發展出版工作的決議》應該算第一部
『伍』 國內最大網路影視作品侵權案告破了嗎
近日,記者從江蘇省鎮江市公安局獲悉,經過大半年的辛勤努力,國內最大的網站侵犯著作權案告破,一度熱鬧的「迅播影院」被警方打掉。據悉,該侵權網站涉嫌非法發行影視作品34835部,數量為國內同類案件之最,主要犯罪嫌疑人從中獲得非法廣告經營額800餘萬元。此案也是2017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國家版權局、公安部掛牌督辦的重點案件。
對網路侵權盜版「零容忍」
作為2017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國家版權局、公安部掛牌督辦的重點案件,該案是「劍網2016」專項行動期間,江蘇省破獲的最大一起網路類影視作品侵犯著作權案。該案的成功偵破,得益於政府各部門的統一協作和企業、社會的廣泛支持。
近年來,很多斥巨資拍攝的大片在公映前都出現過被盜版傳播的情況。盜版極大地影響著影片的製作、宣傳和發行。
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家版權局、國家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門聯合發起的「劍網行動」,突出整治未經授權非法傳播網路影視作品,對網路侵權盜版行為「零容忍」。
鎮江市版權局副調研員、市「掃黃打非」辦公室主任周連鎖說:「網站侵犯著作權案危害巨大,侵犯了權利人的著作權,擾亂了文化市場秩序,還造成了國家稅收流失。」
嚴厲打擊侵權行為,保護作者合法權益。
『陸』 17k和版權局掃黃打非辦公室合作的那個綠書簽行動主要是為了掃黃還是打非啊
都有。。。主要是反盜版。。。也就是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