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學院的知識產權
㈠ 福建工程學院的歷史沿革
學校於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由原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與原福建職業技術學院合並組建而成。辦學歷史溯源於1896年清末著名鄉賢名士陳璧、孫葆瑨、力鈞,著名閩紳林紓、末代帝師陳寶琛創辦的「蒼霞精舍」,解放前為享有盛譽的「福建高工」。辦學以來,已培養了15萬多名面向基層一線的應用型人才,校友遍及海內外,在建築、機械、電子電氣等各行業做出不凡貢獻,素有福建「建築業的黃埔軍校」、「機電工程師的搖籃」美譽。
清末民國時期
1896年,林紓、陳寶琛、陳璧等人在福州南台蒼霞洲林紓舊居(今福州市台江區蒼霞洲46號)創設「蒼霞精舍」,光緒二十四年,遷至烏山麓蒙泉山館,改名紳設中西學堂。光緒三十三年(1907),改為蒼霞中學堂,設鐵路、電報等科。光緒三十四年(1908),遷至南台橫山鋪(吉祥山),鐵路科改為土木科。宣統元年(1909)改為福建官立中等工業學堂,1914年改名福建公立專門工業學校,1927年改名福建省立第一高級中學分校,1929年改名福建省立福州理工中學。
高工時期
1933年8月,工科改為福建省立福州工業職業學校,理科改為省立高級中學,兩校合用校舍。1935年高級中學停辦。1938年2月遷往長汀,8月龍溪工業職業學校並入,改名福建省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高工」)。1940年1月,土木、建築兩科並到南平,1942年1月學校改名福建省立福州高級工業職業學校。1945年11月,學校遷至福州水部(東水路)。1952年9月改名福建省福州工業學校。
建專時期
1953年7月,分土木科設福州建築工程學校,遷蓋山區霞湖。1956年1月,改名福州城市建設工程學校,隸屬於國家城市建設總局。1958年,學校由福建省建設廳主管,改名福州建築工程專科學校。1960年升格為福建建築工程學院。1963年學院停辦,保留中專。1969年底(文革期間),學校再次停辦。1974年7月學校復辦,建校於今福州市倉山區長安路89號。1980年,經教育部審定為全國重點中等專業學校。1994年更名為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是福建省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土建類高等專科學校。
福建職業技術學院
1985年3月,中華職教社福建分社和福建省機械工業廳聯合創辦福建中華職業專科學校,校址位於福州市福馬路浦東。1986年改稱福建中華職業大學。2000年,福建中華職業大學與福建高級工業專門學校合並組建福建職業技術學院,有鱔溪校區和浦東校區,校訓「敬業樂群」。
2000年福建中華職業大學、福建高級工業學校合並組建福建職業技術學院。
(圖冊《福建工程學院》資料來源,圖冊《工院校園風光》來源於官網 ) 學校教育人才從應用科研出發,成績突出,在福建省眾多本科大學中獨樹一幟,連續五年就業率和初次簽約率均在96%以上,位居福建省高校前列,與省審計廳、住建廳、人防辦、消防總隊等聯合培養急需人才,與省電子集團、交通集團、能源集團等龍頭產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專業強,教學優。畢業生深受社會各界和用人單位歡迎。
辦學成績突出,學術交流頻繁,獲批國家留學金委「國際學術互認課程項目」和「國家公派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
據人民網報道,<2015中國大學畢業生質量排行榜>福建工程學院畢業生質量排列全國263名,福建省第7位。
(圖冊資料來源於福建工程學院新校區建設辦公室 )
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
土木工程、工程造價、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
建築工程計量、建築施工技術 等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
與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龍工(福建)機械有限公司、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建設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教育部首批國家級卓越工程師計劃
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車輛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重點學科9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材料加工工程、岩土工程、結構工程、機械電子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車輛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環境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10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工程造價、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城市規劃、工業工程、建築學、勘查技術與工程
省級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名單16個
土木工程、工程造價、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建築學、車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通信工程、通信工程(國脈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工商管理、廣告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3個
省級精品課程35門 福建工程學院省級以上(含省級)精品課程一覽表序號 課程名稱 級別 負責人 1 建築工程計量 國家精品課程 劉元芳 2 建築施工技術 國家精品課程 蔡雪峰 3 建築設計 省級精品課程 李積權 4 測量學 省級精品課程 餘明 5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省級精品課程 陳雲川 6 電器控制與PLC技術 省級精品課程 李建興 7 電力電子技術 省級精品課程 黃家善 8 工程項目管理 省級精品課程 陳群 9 建築結構 省級精品課程 張建勛 10 基礎會計 省級精品課程 梁水源 11 建築裝飾構造 省級精品課程 曾曉紅 12 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 省級精品課程 范有發 13 工程經濟學 省級精品課程 劉國買 14 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 省級精品課程 陳文哲 15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 省級精品課程 蔡雪峰 16 土力學 省級精品課程 張建勛 17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工程 省級精品課程 劉心中 18 微觀經濟學 省級精品課程 李永蒼 19 電路 省級精品課程 胡馳 20 燃氣輸配工程 省級精品課程 侯根富 21 城市規劃原理 省級精品課程 林從華 22 建築工程計量與計價 省級精品課程 劉元芳 23 機械製造裝備設計 省級精品課程 江吉彬 24 管理信息系統 省級精品課程 吳少雄 25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省級精品課程 許麗平 26 CAD/CAM技術 省級精品課程 江吉彬 27 模具製造技術 省級精品課程 陳鼎寧 28 高等代數 省級精品課程 唐曉文 29 婚姻與繼承法學 省級精品課程 官玉琴 30 綜合英語 省級精品課程 牛勵強 31 財務管理 省級精品課程 梁水源 32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省級精品課程 楊偉才 33 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 省級精品課程立項 孫群 34 房屋建築學 省級精品課程立項 劉丹 35 管理學原理 省級精品課程立項 羅輯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
機電工程實驗中心、電子電氣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土木工程綜合實踐中心、環境科學與工程實踐教學示範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等5個 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
交通運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點支撐2個
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碩士點13個
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載運工具運用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
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
專業碩士點3個工程碩士(機械工程領域、電氣工程領域)、工程管理
專業碩士合作與交流
與國內外知名院校有著良好的學術交流,福建工程學院是第一所與同濟大學合作培養工程碩士的高等院校,研究生班由同濟大學派遣以教授博導為主的教師團到校授課,學生完成課程學習並通過論文答辯者由同濟大學授予工程碩士學位,頒發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統一印製的工程碩士學位證書。同濟大學研究生院願意派出骨幹教師進行交流合作。
與福州大學、華僑大學等簽署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簽訂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的合作協議。 與底特律大學合作舉辦0.5+1碩士項目,開設專業:財務經濟學碩士,機械工程碩士,計算機信息系統碩士。 (圖片資料來源 ) 機構設置 福建工程學院管理機構列表黨委辦公室 校長辦公室 紀委辦·監審處 組織部 、黨校 宣傳部(文明辦) 統戰部 保衛處(武裝部) 機關黨總支 團委 工會 教務處 科研處(學科建設辦公室) 學生工作部(處) 人事處 計劃財務處 資產管理處 後勤管理處 基建處 發展規劃辦公室(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國際交流處(港澳台辦公室) 產學研辦公室 校友會 產業管理處 資料來自於官網 福建工程學院教學實踐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機械工程實踐中心 電子工程實踐中心 建築工程實踐中心 資料來自於官網 福建工程學院教學示範中心電子電氣實驗教學中心 機電工程實驗中心 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土木工程綜合實踐中心 計算機實驗中心 資料來自於官網 新校區圖書館 福建工程學院圖書館(新校區圖書館)面積超30000平方米,總投資1.6億元,高72米,是福州大學城最高的建築物,也是福建工程學院的標志性建築,於2012年10月8日投入使用。圖書館以讀者第一,服務育人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和藏、借、閱一體的管理理念,加強自動化、數字化、網路化建設,朝著建設一流的同類高校圖書館的目標努力。
(圖冊資料來源於福建工程學院新校區建設辦公室 ) 就業指導中心 福建工程學院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是福建工程學院學生工作部(處)下屬職能機構,是學校專職負責學生就業工作的窗口部門,中心於2010年5月被共青團福建省委授予第七屆「福建省五四青年獎章(集體獎)」榮譽稱號。
中心以「服務學生、服務學校、服務社會」為宗旨,代表學校對畢業生就業行使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的職能,並為用人單位招聘畢業生提供相應的服務,中心以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提升就業層次為中心,以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就業指導與創業指導為重心,以開拓就業市場為導向,以信息化建設為依託,強調學生培養質量,提升畢業生就業的綜合競爭力。在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中心將不斷完善教育、管理和服務體系,積極開拓就業市場,加大就業指導力度,強化就業服務意識,努力為廣大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位置:福州市閩侯大學城學府南路3號福建工程學院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 (圖片資料來源於福建工程學院蒼霞人才網 ) 學校服務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需要,不斷加強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產學合作緊密。於2012年通過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專家審批,獲得省內唯一獎項,實現了學校在科學研究上的重大突破。並承辦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主辦了第三屆製造科學與工程國際學術會議等一系列大型國家級學術會議,在科研產業的發展上取得重大突破。
與300多家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等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隧道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鋁業有限公司等多家著名企業簽署了校企戰略合作協議書,與GE公司、西門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一批先進的實驗室。近年來,該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科研項目1000餘項,經費達1.7億元。
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
汽車電子與電驅動技術實驗室、福建省數字化裝備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新材料制備與成形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術與信息化重點實驗室
省級科研機構14個
福建省汽車電子與電驅動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新能源汽車控制系統技術開發基地等14個
省教育改革試點項目8項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3個
福建綠色節能環境材料工程中心、建築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13個
校級科研機構32個
福建工程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等32個
省部級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項)、國家級質量工程項目(5個)、省級質量工程項目(52個)、「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2部)、「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4部)
校辦企業14家
同時,學校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GE公司、西門子公司、中鐵隧道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等300多家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等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
省部級科技創新平台15個 福建工程學院省部級科技創新平台序號 名稱 批准部門 批准時間 1 福建工程學院先進製造生產力促進中心 福建省科技廳 2002 2 福建省模具技術開發基地 福建省經貿委 2003 3 汽車關鍵零部件試驗平台 福建省科技廳 2007 4 福建省汽車電子與電驅動技術重點實驗室 福建省科技廳 2008 5 福建省高校材料制備及成形技術重點實驗室 福建省教育廳 2008 6 福建省高校綠色節能環境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教育廳 2008 7 福建省新能源汽車控制系統技術開發基地 福建省經貿委 2009 8 福建省模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福建省科技廳 2009 9 福建省高校閩台合作土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福建省教育廳 2010 10 福建省高校工業自動化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教育廳 2010 11 福建省機床行業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台 福建省經貿委 2011 12 福建省知識產權研究院 福建省知識產權局 2012 13 福建省數字化裝備重點實驗室 福建省科技廳 2012 14 福建省新材料制備與成形技術重點實驗室 福建省科技廳 2013 15 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術與信息化重點實驗室 福建省科技廳 2013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3年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福建工程學院和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公司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汽車玻璃深加工的關鍵製造技術及應用」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陳文哲教授(福建工程學院副校長)科研團隊榮獲2012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是福建工程學院辦學歷史上取得的最高科技獎項,是新世紀以來福建省第4所獲得「國家三大獎」的高校,是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中唯一取得國家級科技獎項的學校。 科研現狀 學校不斷加強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產學合作緊密:截止2012年10月有省重點實驗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等14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平台,科研機構31個,校辦企業14個。與300多家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等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隧道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鋁業有限公司等多家著名企業簽署了校企戰略合作協議書,與GE公司、西門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一批先進的實驗室。主持省級以上科技重大專項7項,獲得福建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和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1項。 科研項目與成果 據官網顯示,學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科研項目1000餘項,經費達1.2億元。獲得福建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共6項。發表學術論文2878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論文306篇次。出版學術著作118部。申請專利138件。 科研定位與特色 面向福建省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面向地方歷史文化遺產和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加強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重視基礎研究與成果轉化。主要從事「三新」研究與「四技」開發,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
㈡ 福建工程學院是野雞大學嗎 學什麼專業比較好
你好!現就你的兩個問題分別回答如下:
1. 福建工程學院是野雞大學嗎?
不是。福建工程學院位回於福答建省福州市,是公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國家「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百所校之一、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立項建設高校、福建省示範性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單位、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 學什麼專業比較好?
福建工程學院開設的物聯網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知識產權、數字媒體技術、城鄉規劃、環境設計等都是國民經濟和社會建設急需的專業,就業前景非常好。其中,物聯網工程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是新設的專業。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專業大都是重點大學。今年2月份,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於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新工科專業就包括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路空間安全、物聯網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等專業,國家重視對整個社會轉型和經濟升級需要的人才培養。
注:完全沒有問題!請提問者及時採納!
㈢ 福建工程學院知識產權專業怎麼樣
新專業 我也不太了解。。。今年才有的
㈣ 閩南師范大學的工科和福建工程學院的工科哪個好就業
福建工復程學院的工科相對來說制會比較好一點,主要原因在於兩個學校的起源不同,閩南師范大學前身是漳州師范學院,是以師范類專業起家的,工科相對來說會比較薄弱。而福建工程學院雖然本科辦學時間較短,但起前身福建職業技術學院有著悠久的工科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的福建官立中等工業學堂,工科辦學水平一直是全國前列,底蘊深厚,這些是閩南師范大學無法比擬的。
㈤ 目前全國有多所高校建立知識產權學院
您好,我國高校中的家知識產權學院(系):
其中我國高校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早在1987年源於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教學研究中心等,而以知識產權學院或知識產權系架構與名義的,則從1993年建立的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開始,據相關數據可以看出迄今我國高校已經建立了知識產權學院(系)32家:
1 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1993年9月)
2 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1994年7月)
3 華中科技大學知識產權系(1995年9月)
4 同濟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03年3月)
5 華東政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2003年11月)
6 暨南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04年9月)
7 華南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04年11月)
8 中山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04年11月)
9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05年4月)
10 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05年7月)
11 山東師范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05年9月)
12 西北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05年11月)
13 南京三江學院知識產權學院(2005年11月)
14 青島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06年6月)
15 杭州師范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系(2006年7月)
16 中國計量學院知識產權學院(2006年8月)
17 重慶知識產權學院(重慶理工大學)(2007年12月)
18 湘潭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08年11月)
19 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09年9月)
20 深圳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10年3月)
21 西南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10年6月)
22 西北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11年5月)
23 重慶郵電大學法知識產權系(2012年)
24 溫州知識產權學院(浙江工貿學院)(2013年9月)
25 中原工學院知識產權學院(2014年9月)
26 四川理工學院知識產權學院(2014年12月)
27 北京知識產權學院(北京工業大學)(2015年2月)
28 鄭州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15年11月)
29 遼寧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16年4月)
30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16年5月)
31 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16年)
32 大連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2016年9月)
㈥ 知識產權專業的開設學院
1中國人民大學2石家莊學院3大連理工大學4華東理工大學5蘇州大學6浙江工業大學7浙江工商大學8銅陵學院9南昌大學10河南財經政法大學11湘潭大學12暨南大學13桂林電子科技大學14重慶交通大學15西南政法大學16蘭州理工大學17遼寧對外經貿學院18安陽工學院19武漢東湖學院20淮北師范大學信息學院21山東政法學院22保定學院23內蒙古財經大學24哈爾濱金融學院25華東政法大學26南京理工大學27杭州師范大學28中國計量學院29福建工程學院30河南師范大學31中南民族大學32湖南師范大學33華南理工大學34廣西民族大學35西南科技大學36蘭州大學37新疆大學38煙台大學39重慶理工大學40上海政法學院41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
㈦ 福建工程學院分數線是幾本,專業是怎樣的
福建工程學院分數線是二本,專業倒是不錯。
福建工程學院是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全國61所試點高校之一。學校溯源於1896年清末著名鄉賢名士林紓、清末宣統帝溥儀帝師陳寶琛創辦的「蒼霞精舍」,解放前為享有盛譽的福建高工、建專。
校友遍及海內外,在建築、機械、電子電氣等各行業做出不凡貢獻,素有福建「建築業的黃埔軍校」、「機電工程師的搖籃」美譽。2010年以優異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調研,2013年2月,增列為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2013年7月,獲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
傳承「大機電、大土木」優勢,構建服務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五大專業群,即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和高新技術產業、建築類產業、交通運輸和物流業、文化產業專業群。學校設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生態環境與城市建設學院、管理學院、法學院、人文學院等13個院系(部)及繼續教育學院,設有50個本科專業。另有4個經省教育廳批准成立的「校企合作」辦學機構:國脈信息學院、軟體學院、海峽工學院、國際學院。全日制在校生26691餘人。
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
土木工程、工程造價、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
建築工程計量、建築施工技術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
與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龍工(福建)機械有限公司、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建設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教育部首批國家級卓越工程師計劃
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車輛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重點學科9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材料加工工程、岩土工程、結構工程、機械電子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車輛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環境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10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工程造價、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院校園風光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城市規劃、工業工程、建築學、勘查技術與工程
省級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名單16個
土木工程、工程造價、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建築學、車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通信工程、通信工程(國脈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工商管理、廣告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㈧ 2014福建工程學院工程造價專業最低分
生源地
批次
文理
專業
平均分
最高分
控線
錄取線差
安徽
2
理科
知識產權
467
468
429
38
安徽
2
理科
勘查技術與工程
468
469
429
39
安徽
2
理科
英語
468
471
429
39
安徽
2
理科
工業工程
469
471
429
40
安徽
2
理科
計算機類
470
475
429
41
安徽
2
理科
環境工程
470
474
429
41
安徽
2
理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70
474
429
41
安徽
2
理科
物聯網工程
471
474
429
42
安徽
2
理科
信息與計算科學
470
482
429
41
安徽
2
理科
工程管理
472
490
429
43
安徽
2
理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
472
476
429
43
安徽
2
理科
電子信息類
473
483
429
44
安徽
2
理科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475
487
429
46
安徽
2
理科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477
481
429
48
安徽
2
理科
車輛工程
478
495
429
49
安徽
2
文科
漢語言文學
522
523
498
24
安徽
2
文科
英語
524
528
498
26
安徽
2
文科
新聞學
524
531
498
26
安徽
2
文科
公共事業管理
523
524
498
25
安徽
2
文科
法學
523
527
498
25
安徽
2
文科
工商管理類
528
533
498
30
安徽
2
文科
國際經濟與貿易
527
529
498
29
安徽
2
文科
工業設計
527
527
498
29
北京
2
理科
環境工程
509
509
505
4
福建
2
理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42
485
401
41
福建
2
理科
建築學
449
539
401
48
福建
2
理科
數字媒體技術
456
494
401
55
福建
2
理科
電子信息工程
458
490
401
57
福建
1
理科
建築學
549
565
501
48
福建
2
理科
交通工程
459
477
401
58
福建
2
理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
459
486
401
58
福建
2
理科
土木工程
461
534
401
60
福建
2
理科
通信工程
464
503
401
63
福建
2
理科
網路工程
465
480
401
64
福建
1
理科
土木工程
540
569
501
39
福建
2
理科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467
491
401
66
福建
2
理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467
488
401
66
福建
1
理科
工程造價
537
556
501
36
福建
1
理科
城鄉規劃
536
542
501
35
福建
2
理科
軟體工程
468
516
401
67
福建
1
理科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533
554
501
32
福建
1
理科
交通工程
530
538
501
29
福建
1
理科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528
540
501
27
福建
1
理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527
567
501
26
福建
2
理科
物聯網工程
474
512
401
73
福建
2
理科
工商管理
479
496
401
78
福建
2
理科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484
518
401
83
福建
2
理科
風景園林
511
527
401
110
福建
2
理科
工業設計
509
527
401
108
福建
2
理科
物流管理
508
517
401
107
福建
2
理科
車輛工程
508
527
401
107
福建
2
理科
工商管理類
507
542
401
106
福建
2
理科
廣告學
507
524
401
106
福建
2
理科
信息與計算科學
506
561
401
105
福建
2
理科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505
526
401
104
福建
2
理科
審計學
504
525
401
103
福建
2
理科
國際經濟與貿易
488
520
401
87
福建
2
理科
化學工程與工藝
503
511
401
102
福建
2
理科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503
519
401
102
福建
2
理科
工業工程
502
512
401
101
福建
2
理科
英語
502
515
401
101
福建
2
理科
交通運輸
502
518
401
101
福建
2
理科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502
540
401
101
福建
2
理科
法學
501
517
401
100
福建
2
理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
501
535
401
100
福建
2
理科
電子信息類
501
524
401
100
福建
2
理科
計算機類
499
521
401
98
福建
2
理科
勘查技術與工程
499
518
401
98
福建
2
理科
工程管理
492
531
401
91
福建
2
理科
知識產權
498
500
401
97
福建
2
理科
會計學
494
545
401
93
福建
2
理科
環境工程
497
508
401
96
福建
2
文科
新聞學
471
512
431
40
福建
2
文科
工業設計
471
530
431
40
福建
2
文科
物流管理
509
517
431
78
福建
2
文科
工商管理類
506
530
431
75
福建
2
文科
數字媒體技術
474
494
431
43
福建
2
文科
公共事業管理
506
515
431
75
福建
2
文科
法學
506
525
431
75
福建
2
文科
英語
506
516
431
75
福建
2
文科
漢語言文學
505
522
431
74
福建
2
文科
國際經濟與貿易
497
522
431
66
福建
2
文科
會計學
496
539
431
65
福建
2
文科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485
495
431
54
福建
2
文科
工商管理
485
494
431
54
福建
2
文科
廣告學
488
524
431
57
甘肅
2
理科
車輛工程
457
465
430
27
甘肅
2
理科
信息與計算科學
454
479
430
24
甘肅
2
理科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453
460
430
23
甘肅
2
理科
電子信息類
450
477
430
20
甘肅
2
理科
計算機類
449
468
430
19
甘肅
2
理科
風景園林
448
463
430
18
甘肅
2
理科
物聯網工程
446
460
430
16
甘肅
2
理科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446
467
430
16
甘肅
2
理科
會計學
445
448
430
15
甘肅
2
理科
交通工程
444
449
430
14
甘肅
2
理科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444
454
430
14
甘肅
2
理科
工程管理
443
449
430
13
甘肅
2
理科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442
448
430
12
甘肅
2
理科
環境工程
442
468
430
12
甘肅
2
理科
工商管理類
442
453
430
12
㈨ 請學長學姐談談福建工程學院。
材料成型控制工程 、土木、知識產權、是本校區的。
軟體工程和計算機版可能兩個校區都有。只權是不知道省外進來的往哪裡就是。
如果分數可以的話,土木是本校的強項專業。而材料專業設備和師資都不錯。知識產權是比較新的專業,不做評價。
建議去貼吧,福建工程學院貼吧問問,一定有你要的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