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合法的財產所有權包括
Ⅰ 我國法律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的方法有哪些
我國有很多法律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
《憲法》第十三條第一款:「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三條:「有下列侵犯公私財物行為之一,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單處或者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
(一)偷竊、騙取、搶奪少量公私物財的;
(二)哄搶國家、集體、個人財物的;
(三)敲詐勒索公私財物的;
(四)故意損壞公私財物的。「
對於侵犯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的犯罪行為,《刑法》作了下列規定:「第一百五十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情節嚴重的或者致人重傷、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第一百五十一條 盜竊、詐騙、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一百五十二條 慣竊、慣騙或者盜竊、詐騙、搶奪公私財物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第一百五十三條 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逮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條搶劫罪處罰。
第一百五十四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五十六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另外,《刑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沒收財產是沒收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者全部。在判處沒收財產的時候,不得沒收屬於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應有的財產。」
Ⅱ 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和私有財產的繼承權規定在憲法總綱部分對嗎
公民來合法財產的所有權和私有財產源的繼承權規定在憲法總綱部分,正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章總綱之第十三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2003年中共中央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修改憲法建議中,明確地提出了「國家保護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的條款。2004年在十屆全國人大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經過正當法律程序,「國家保護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正式成為憲法條文。
這一規定和進一步明確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方針,無疑是2004年修憲最具現實意義的內容,它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對待私有財產態度的重要轉變,表明了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內容的中國經濟改革,繼續穩步推進。
Ⅲ 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和私有財產的繼承權規定在憲法總綱部分
你想問的是什麼呢?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總綱中,確實規定了公民財產的保護,但所你的說法有些出入,憲法中的准確說法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保護公民私有財產權的繼承權。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三條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Ⅳ 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與私有財產繼承權的區別
1、所有權是一種物權,繼承權是一種身份權和財產權的統一。二者在權利的對世性質回上都是絕對答權,即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都是義務人。
2、所有權體現的是一種支配權,繼承權可以分為期待繼承權和既得繼承權。所有權是對權利標的現實支配的權利。繼承權類似於一種獲取權利的途徑,最終是要轉化為對其他財產的控制權。
3、所有權的取得方式包括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通過行使繼承權可以獲得所有權,但是這種所有權是繼受取得的,這個所有權上如果在繼承發生前存在負擔,那麼繼承之後負擔依然存續。如果是原始取得,比如善意取得,就不會有權利負擔的延續。
這兩個概念其實很難做比較,每個概念都是一個很龐大的話題。
Ⅳ 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包括哪些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包括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四項權能。所有權意味著人對物最充分、最完全的支配,是最完整的物權形式。財產所有權在本質上是一定社會的所有制形式在法律上的表現。財產所有權制度構成了民事法律制度的基石。中國《民法通則》對財產所有權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其中,財產所有權的類型主要包括:國家所有權、勞動群眾集體組織所有權、社會團體所有權和公民個人所有權。
Ⅵ 徵收是否屬於公民財產所有權合法轉移
是的
財產權是公民重要的經濟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3條對公民的財產權做了相關保護規定,2004年憲法修正案對憲法第13條進行了修改,將兩款改為了三款。
【憲法條文】
第十三條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憲法第13條解讀】
財產權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十分重要的經濟權利,是公民行使其他權利和自由的物質基礎,也是國家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基礎,憲法在保護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的公共財產的同時,也十分注重保護公民個人的合法財產權。根據本條的規定,國家保護的公民個人的合法財產權包括合法的財產所有權和財產繼承權。
繼承權是繼承人按照法律的規定取得死者生前財產的權利,是公民個人合法財產所有權的必然延伸。目前,我國已有民法通則和繼承法,對公民私有財產的繼承製度作出了規定。根據法律的規定,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的公民財產主要包括公民的收入、儲蓄、房屋、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著作權和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以及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徵收和徵用,是國家強行取得公民和法人的財產權或者強行使用公民和法人的財產的制度,屬於一種例外規則。正像強制締約制度是合同自由原則的例外、無過錯責任制度是過錯責任原則的例外一樣,徵收和徵用制度就是物權絕對性原則的例外規則。修改後的憲法第13條在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第1 款)的同時,規定「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第3款),是符合現代法治精神和共同經驗的。
Ⅶ 憲法規定,國家保護公民個人的___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選A,
中國人民要擁有自己土地還是個夢想。排除C
B和D 都屬於財產 根據選擇題來看可以算做合法財產。所以都排除B D .
最後選 A ,收入未發放到手時不視為財產,當到手時才能視為你財產的一部分。 但在 收入未發放到手時 改變你應得收入的數目,也就侵害了你的利益,所以要把合法收入和合法財產分開。
Ⅷ 公民私有財產權利包括哪些
對公民個人合法財產所有權的保護,國家法律主要有如下規定:
《憲法》版第十三條第一款:「國家保權護公民的合法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Ⅸ 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和私有財產的繼承權規定在憲法總綱部分對嗎
這個是對的,私產入憲是2004年憲法修正案規定的。
Ⅹ 我國憲法規定:「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請說一說你對財產所有權
(1)遺產是8萬元存款和藏書。因為這8萬元存款和藏書是老張生前個人的合法財產。兩根金條則不是遺產,因為這是老張撿來的,屬不當得利,不是合法財產。 (2)繼承人是老張的母親、女兒和老張的姐姐,被繼承人是老張。 (3)我國公民的遺產繼承權主要是通過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種方式來實現的,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 (4)老張的財產應作如下處理:①老張的藏書按遺囑繼承來辦,8萬元遺產按法定繼承來辦。②老張的姐姐是法定繼承人之一,她可合法繼承遺產中的藏書。遺囑繼承不受繼承順序的限制。③老張的兒子、女兒和母親屬第一順序繼承人,按法定繼承來繼承8萬元遺產。老張的母親年邁且與老張共同生活,分配遺產時應予以照顧,可以多分;女兒張瑩盡了主要的撫養義務且與老張共同生活,可以多分;兒子張康有能力卻不盡撫養義務,應當不分或少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