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出租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
⑴ 農民的土地可以買賣嗎
不可以買賣農民土地,這是違法行為。但土地使用權可以買賣,可以將該土地進行轉讓取得收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規定,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
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
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
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還規定,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罰款額為非法所得的50%以下。
(1)非法出租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遏制土地違法轉讓現象亟待嚴肅追責
《土地管理法》第63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
但是,在一些地方,村幹部私自非法賣地情況比較嚴重。
江西省橫峰縣公安局破獲的系列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案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中,多名涉案村幹部不僅擅自出賣村小組集體土地,還侵吞賣地款,主動索賄。
甚至還不知自己的行為已經涉嫌犯罪。援引辦案民警的話說,涉案村幹部「起初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和索賄的行為涉嫌違法」。
此外,據報道,福建省閩侯縣某村委會未經有關機關批准,擅自佔用該村耕地32.17畝進行填土平整。
然後將上述32.17畝土地中的28畝土地使用權,分別以每平方米20元、200元、500元的價格賣給該村58戶村民用於房屋建設,並以暫收土地補償款、厝地款的名義開具收款票據。
非法交易款額達3373800元。閩侯縣國土資源局介入調查,認為該村委會涉嫌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並將有關證據材料移送縣公安局,縣公安局已經立案偵查。
村幹部違法賣地、非法佔地的情況,已經引起地方有關部門的重視。
比如,鄧州市穰東鎮人民政府2015年4月24日發布的《關於嚴格落實村組幹部打擊非法佔地建設和信訪工作責任制的通知》中說,按照『守土有責、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各村(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是第一責任人,要強化責任意識,認真履行職責,切實把非法佔地違規建設行為和信訪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上述通知內容在鄧州市政府的官方網站上被公開。
該通知指出,村組幹部存在有非法佔地違規建設行為的,實行「三停一立案」即:先停止職務、停止崗位工作、停發工資,再做處理,符合立案條件的一律由執法執紀部門立案查處。
鄧州市穰東鎮人民政府下發通知打擊村組幹部非法佔地的力度不可謂不大,然而穰東鎮人民政府自己卻被指涉嫌違法賣地。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11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由市、縣人民政府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出讓的每幅地塊、用途、年限和其他條件,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會同城市規劃、建設、房地產管理部門共同擬定方案。
按照國務院規定,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實施。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吳子君認為,根據這一規定,鄉(鎮)政府無權出讓土地。
土地管理法第78條規定,無權批准徵收、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超越批准許可權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
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准佔用、徵收土地的,其批准文件無效。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遏制土地違法轉讓現象亟待嚴肅追責
⑵ 政府拆遷和開發商拆遷有什麼區別
1,補償方面:
如果說是征地(政府拆遷)的話,那就是給多少補償就是多少,政府征地必回須依照國答家標准補償;開發商拆遷的話,是委託拆遷公司跟你們談,就有商量的餘地!
2,用途方面:
政府征地一般是城市開發,如鐵路;開發商拆遷一般是商業住宅改造。
3,拆遷手段性質:
政府征地是強制性的,開發商拆遷可以有商量餘地。
(2)非法出租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土地徵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許可權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化為國有土地,並依法給予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為。
徵收土地具有以下特徵:
(1)征地是一種政府行為,是政府的專有權力
(2)必須依法批准;
(3)補償性。要向被徵用土地的所有者支付補償費,造成勞動力剩餘的必須予以安置;
(4)強制性。
(5)權屬轉移性。土地被徵收後,其所有權屬於國家,不再屬於農民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