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開發知識產權
那你就去注冊知識產品,現在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很重視,誰申請到了誰就受保護,如果並沒有簽約制定這個歸前公司所有,你可以去申請你的專利,這樣就是歸你個人所有,前公司也是不可以用的,如果對方已經申請下來了,那就麻煩一些了
B. APP能夠申請哪些知識產權保護
APP之商標的保護:(1)文字:可以保護APP的名稱、簡稱或者異稱;(2)圖形:可保護APP本身的圖標、APP內常出現的圖形。註:商標保護必須是以公司名義才可以申請。
APP之版權的保護:(1)APP程序本身,即軟體著作權保護;(2)APP內的自行設計的圖像、人物肖像、場景、文字說明、台詞等等可以用作品版權來保護。
APP之專利的保護:雖然純軟體是無法取得專利保護的,但如要與硬體設備結合,方能以方法專利提交申請。另外,在2014年5月1日起,我們開始對包含圖形用戶界面(GUI)產品的外觀設計給予專利保護。需要的注意的是APP是不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的,在2014年5月1日以後,不僅可以通過發明專利來保護還可以通過外觀專利來保護。
C. 手機APP可以申請哪種專利
專利法上沒有專門關於「APP」專利的分類,與其相關的是時下備受矚目的計算機軟體專利和商業方法專利。從本質上講,它就是一個計算機軟體。與此同時,絕大多數的APP旨在實現一種商業方法。APP專利與商業方法專利雖不是同一概念,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很多基於APP通信、金融、管理、娛樂等方面的專利已經落入到商業方法專利的范疇,有關商業方法專利的研究成果對研究APP專利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然而,在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APP專利的時候,則不能簡單地用「計算機軟體專利」或者「商業方法」專利來概括,而是要根據現行《2015國際專利分類標准》具體確定其專利類型。國際專利分類標准向來主要是依據技術手段(或技術類型)來對專利進行分類的。就實現APP功能的技術手段而言,涉及APP的專利主要屬於「G06Q」分類。
我國APP專利在2003年之後呈現大幅增長趨勢,在2015年APP相關專利申請數量超過1萬件,達到峰值。但授權數量卻極少,2012年最高,還不足600件,這說明絕大多數APP專利申請最終並沒有被授權。這也讓眾多APP設計者們備感困惑:APP是否能夠受到專利保護?APP需要符合什麼樣的條件才能被授予專利?
2009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就「商業方法專利的審查方式」作出嘗試性規范,但由於缺少法律的明確定位,對於社會普遍關心的「APP能否申請專利,以及如何申請專利」等重要問題並沒有給予准確回答。為此,國務院在2015年6月份出台的《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將「研究商業方法等新形態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列入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D. app 能申請專利嗎
將APP裡面涉及到的技術整理成數據處理和交互過程中的方法步驟,可以申請發明。
APP本身為軟體,不能像具有實際形態和結構的設備或者機械裝置那樣予專利保護這個產品本身。
APP不能申請實用新型,APP的UI界面以前不可以予外觀設計保護,現在政策有變,正在徵求意見,可能以後可以。
在APP做出來之前完全可以,專利,即使是產品發明,也不要求有實際產品,有構想就行,相反,作出產品再申請則有可能不能申請,會影響其新穎性不被授權。
2009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就「商業方法專利的審查方式」作出嘗試性規范,但由於缺少法律的明確定位,對於社會普遍關心的「APP能否申請專利,以及如何申請專利」等重要問題並沒有給予准確回答。
為此,國務院在2015年6月份出台的《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將「研究商業方法等新形態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列入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4)app開發知識產權擴展閱讀
專利的種類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規定,在我國專利法中規定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
在香港專利法中規定有:標准專利(相當於大陸的發明專利)、短期專利(相當於大陸的實用新型專利)、 外觀設計專利;在部分發達國家中分類:發明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
E. APP開發與版權、商標、專利有什麼關系
1、都屬於知識產權
2、APP開發屬於版權
3、他與上邊和專利都是知識產權
4、其他沒有什麼一樣的
F. app軟體侵犯知識產權風險
轉知匯認為:APP本身並沒有采訪報道權,而是從他方獲取信息,通過智能化方式進行推薦。這相對其他媒體及同類軟體而言,有其優勢,所以短短一年就實現了「逆襲」。然而,該類軟體的運行模式,已經違反了知識產權法,侵犯了諸多信息來源方的法定權利。著作權法和《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這兩項法律規定著,作者聲明不許刊登的除外。此「作者」為廣義上的「著作權享有者」,既包括文章作者本人,也包括編撰者、提供載體者等一系列著作權人。因此,即使該類軟體可以被視為新媒體,並且其向公眾提供的資訊一般也為網路上已有的新聞時事類文章,但現階段,報紙、網站等媒體越來越重視保護自身知識產權,很多媒體有著類似於「非經同意,不得轉載」的聲明。新聞APP軟體將這些內容隨手拿來,這對媒體顯然不公平。
G. app知識產權保護
你要申請 著作權,不是專利,手機aPP屬於計算機軟體方面的。叫做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你是哪裡的??有什麼問題可以來問我
H. 做手機App的行業有自主知識產權問題么
手機APP的行業涉及的知識產權問題有如下幾點:
1商標問題,APP的名稱可以考慮注冊為商標,可能涉及的類別應根據APP為用戶提供的服務而定,如滴滴打車,應當在39類運輸服務業注冊,其次還應考慮在第9類的計算機應用程序類和第42類的計算機軟體服務類注冊申請。
2應用軟體涉及的編程代碼,可以考慮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
3應用軟體及硬體的結合,可以考慮申請專利。
I. 現在越來越多的APP開發出來,那問題來了APP的知識產權怎麼保護
APP本質上是抄一個計算機軟體,襲只不過運行在手機平台上,所以APP作為一個軟體受到《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的調整,首先可以受到著作權保護。著作權自開發完成之日享有,但是為了行使權利方便,也為了客觀證明開發完成日期,建議在開發完成後申請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
同時,APP當中如果使用的圖片、音樂能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這些圖片、音樂和文字還單獨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特例:如果某個APP有新穎性、創造性,可以解決技術問題,那麼也有可能獲得發明專利,受到專利法保護,但是這一點目前還有爭論,而且大部分軟體達不到能申請專利的程度。
原創答案by季風流洋
J. 如果我請軟體開發公司做軟體,那個軟體的知識產權歸誰
這個答案有錯誤,
軟體委託開發,如果委託合同沒有明確約定知識產權的歸屬。則軟體的知識產權屬於被委託專人(即軟體公司),委託人只是有獨享的排他的使用權。
另外,關於軟體的知識產權大多多指軟體著作權,著作權的保護只是保護作品的表現形式(軟體程序、界面、源代碼序列等),而對於構思不予以保護,所以也無因為構思是你的,軟屬件知識產權就是你的說法;如果你要保護你的構思,可以把它列為商業秘密,並與軟體公司簽訂保密協議,並且在委託開發合同中約定軟體的知識產權歸委託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