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知識產權包括
1. 多選我國知識產權法的淵源包括哪些
知識產權法的淵源及其表現形式,是指由國家機關制定的用於表示知識產權法律規范的各種法律文件形式。在我國,知識產權法的淵源主要有以下幾個層次:
1.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個國家的總章程。一個國家的憲法是調整整個社會基本社會關系的法律部門,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一切法律、法規的根本依據。因而我國憲法也當然構成我國知識產權法的重要法律淵源。我國《憲法》第20條規定:\\\"國家發展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事業,普及科學和技術知識,獎勵科學研究成果和技術發明創造。\\\"第47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藝活動的自由。國家對於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於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這兩條憲法規定既表明了我國對鼓勵知識產品創造的態度,又構成了我國知識產權立法的重要淵源。當然,除了這兩條規定,更重要的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和精神,是我國制定和實施具體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基本依據、基本原則和根本准繩。
2.法律、法規、行政規章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三節關於知識產權的規定,即第94條關於著作權的規定、第95條關於專利權的規定、第96條關於商標專用權的規定、第97條關於發明權、發現權、其他科技成果權的規定。
(2)著作權法律規范。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等。
(3)專利法律規范。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等。
(4)商標法律規范。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商標印製管理辦法》等。
(5)計算機軟體法律規范。例如《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等。
(6)植物新品種保護法律規范。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
(7)反不正當競爭法律規范。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等。
(8)發明、發現獎勵規范。例如《發明獎勵條例》、《自然科學獎勵條例》等。
(9)科技成果保護法律規范。例如《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條例》、(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條例》。
(10)其他基本法中有關知識產權實體和程序方面內容的法律規范。例如《刑法》中關於\\\"侵犯知識產權罪\\\"的規定,《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中關於知識產權糾紛審理的有關規定等。
3.司法解釋
司法解釋是指最高人民法院依據有關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結合審判工作的實踐,所發布的關於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實際適用的通知,意見或批復等。最高人民法院在知識產權方面所作的司法解釋,對各級人民法院審理有關知識產權的案件具有遵照執行的效力,因而也構成了我國知識產權法的淵源之一。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深入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幾個問題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開展專利審判工作的幾個問題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申請權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權糾紛案件的若干問題的解答》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侵犯商標專用權如何計算賠償額和侵權期間問題的批復》等。
4.國際公約、條約
我國參加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與他國簽訂的雙邊條約中有關知識產權的條款,也構成了我國知識產權法的淵源,也是我國知識產權法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以下簡稱《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專利合作條約》等等。
2. 我國知識產權的范圍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1967年的《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第2條中規定,知識產
權包括的內容有: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權利,表演藝術家的演出、錄音和廣播
的權利,一切領域中的發明的權利,科學發現的權利,工業品外觀設計的權利,商
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和商號的權利,以及禁止不正當的競爭的權利。
1994年4月,國際上宣布要以「世界貿易組織」(WTO)取代原來的「關稅和貿易總
協定」(GATT)。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文件中,有一份名為《與貿易有關的知識
產權協議》(TRIPS)的文件,它規定了知識產權應當包括下列范圍:著作權與鄰接權
、商標權、地理標記權、工業品外觀設計權、專利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未披
露過的信息專有權。
在我國,按照《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三節的規定,知識產權包括下列內容:著作權
(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明權及其他科技成果權。
1993年,我國頒布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其中一部分屬於侵犯知識產權的不正當
競爭行為也納入了知識產權的調整范圍。
根據TRIPS協定、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等國際公約和我國民法通則、反不正當競爭法國內立法,知識產權的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著作權和領接權。
2.專利權。
3.商標權。
4.商業秘密權。
5.植物新品種權。
6.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
7.商號權。
3. 我國知識產權體系中包括哪些內容,在整個知識產權體系中,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內
知識產權包括專利、商標、著作權、商業秘密、地理標志、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商號、奧運標識等。
4. 我國知識產權主要有
知識產權
intelligence property
知識財產的所有權。亦稱智力成果權。
知識產權是對智力勞動產生的創新成果依法享有的權利。知識產權是公民或法人的民事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人身權利是指智力成果與完成人人身不可分割的權利,如發明人、發現人或作者的署名權。在中國,知識產權的人身權利是不能轉讓、贈與和繼承的。
財產權利是指智力成果依法獲得產權後,權利人通過行使權利取得報酬或獎勵的權利,如獲得成果轉讓費和領取獎金等。
知識產權有如下特徵:①無形性。知識產權是智力勞動的成果,這種成果是在法律特殊保護下的無形財產。它與有形財產相比,在權利的產生、侵權行為的表現和法律的保護等方面都不相同;②專有性。知識產權具有獨占性和排它性。由於知識產權是智力成果,很容易傳播及同時被多人實際佔有與使用,所以只有通過法律賦予其專有性才能得以保護。知識產權為權利人專有,只能依法確定一個所有權主體;③地域性。一個國家或地區所確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或地區范圍內有效;④時間性。知識產權只在法定的期限內有效,期限屆滿就失效。時間性是對財產權利而言,不涉及人身權利。
知識產權的范圍包括:版權和工業產權。版權是指作者對文學、科學或藝術等作品依法享有的署名、發表、出版、轉讓和獲得報酬等專有權。工業產權是指發明人或設計人對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或商標等依法享有的製造、使用、銷售和轉讓等的獨占權。
知識產權是人類創造性成果在法律上被作為一種財產權對待時的統稱,是一種關於智力活動成果的權利。
知識產權是隨著商品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歷史地產出的一種無形財產權。傳統的知識產權主要由工業產權與版權兩大類構成。工業產權中又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與禁止不公平競爭權; 版權中包括作者權和作品傳播者權。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後,知識產權所包含的內容,已遠遠突破了原有的工業產權與版權,而是擴大到一切人類智力創作的成果,諸如科學發現、民間文學、非專利技術等等。我國的民法通則所涉及的知識產權范圍,也是擴大後的,而不再是傳統的范圍了。
一項科技成果產生的知識產權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就科技成果的技術內容而言,申請了專利的,表現為專利權; 不申請專利的,表現為非專利技術成果權或技術密秘權。就科技成果的表達形式而言,有科技著作或科技論文的著作權等。科技成果實施後,對科技產品則有商標權。對於一項包含計算機軟體的技術發明成果,既可利用專利加以保護,又可以利用技術秘密的方式加以保護,還可以利用著作權加以保護。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涉及一切科技成果。
知識產權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知識產權是一種易逝產權。知識雖然是無形的,但知識的應用結果卻是有形的,有形物交易後,難以不被別人仿製和揭開其中的原理,並在已有的成果上進一步創造,致使原有的知識成果的經濟價值降低或喪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講,知識產權具有易逝性的特點,故而知識產權也可叫 「易逝產權」。
(2) 知識產權的保護對象是智力成果,因而是一種無形資產產權。這種無形資產相對於有形的動產、不動產而言,不佔有空間,價值也不固定,但能產生相應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是人類財富增長的源泉。
(3) 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工商業信譽的支配權、收益權,而不是智力成果或工商業信譽本身。智力成果和工商信譽本身無法被他人侵害。即使侵害智力成果或工商業信譽的載體,如侮辱、誹謗有關工商業者的商標標識,也只是侵犯了物權、名譽權、榮譽權,而不是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只能是智力成果或工商業信譽的支配權、收益權。
(4) 知識產權具有嚴格的地域性。知識產權法往往在某一個國家或地區內具有法律效力,而在該國或地區境外就失去了約束力。即使國家之間簽訂了雙邊或多邊知識產權保護條約,甚至參加了國際保護公約,也不能改變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因為任何國家對境外知識產權的保護都是依據本國法律而非所有者人所屬國家的法律。也正是因為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才有國際間關於知識產權的雙邊或多邊的條約和國際公約。
(5) 知識產權是受公益限制的權利。智力成果是人類文明的結晶,但過分保護會阻礙知識的傳播、使用和發展。因此,知識產權既有時間的限制又有權利效力的限制。所謂時間限制,指知識產權都有一定的期限,除商標權外,凡期限屆滿,產權就不復存在。所謂權利限制,是指為國家或公共利益,可以行使法律規定通常屬於權利人才能行使的權利,這種行為依法不屬於侵權行為,如著作權法中的合理使用,強制許可或法定許可制; 專利法中的強制許可制等。
(共1282字)
[引用信息]秦玉琴 主編.新世紀領導幹部網路全書·第5卷.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1999.第3295-3296頁.
5. 我國法律體系中知識產權主要包括哪些種類
主要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還有一種叫發現權,雖然沒有明確的立法規定,但是在侵權責任法里也是按知識產權保護。
6. 知識產權保護在我國有關法律都有哪些
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知識產權保護依照現行法律法規,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進行制止和打擊。
具體體現為:阻止和打擊假冒偽劣產品,阻止和打擊商標侵權、專利侵權,阻止和打擊著作權侵權、版權侵權等。
作為電子文檔類知識產權的保護,包括文檔、設計圖紙、圖像、音頻和視頻等等。
僅僅依靠上述行政手段是非常不完善、不系統的。
為廣大用戶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
1、監控常用的應用軟體
常用的如MS Offices、PDF、AutoCAD、等辦公設計應用軟體;用戶只需在IPPS環境內添加所要監控的程序,就可以按習慣的應用程序使用方式完成設計、瀏覽文件信息。信息文件的加解密操作對於使用者來說是透明的。
2、自動加解密技術
動態加解密即IPPS環境內,用戶寫文件時系統會自動加密並存儲為密文;讀文件時系統自動解密文件以明文的形式打開;中間的加解密過程是由讀、寫的I/O操作驅動,對於使用者來說是完全透明的;避免了由於主動加密而可能引發的一系列安全隱患(如:作者忘記了加密信息文件,或者作者本身就是一個不安全因素)。
3、防止文件信息泄漏
用戶端硬碟保存的都是密文,通過USB盤拷貝、網路傳輸到外部等泄露出去的任何重要信息文檔都為密文,只有在IPPS環境中才能看到明文.同時禁止拷屏、列印、透明安全環境內外之間的復制、粘貼、拷貝、導入、導出、內部通信等操作,嚴防用戶端的主動信息泄露。對於非法流傳到外部的文件,由於外部PC 機沒有授權登錄認證,無法獲得加解密策略的內容,無法獲得加密密鑰,也就根本無法打開已被加密文件。防止所有文件通過人為或外圍設備信息泄漏
4、事故追查和取證
專門日誌審計管理軟體詳細記錄了所有用戶、任意時間、指定應用操作(讀、寫、刪除、改等)的詳細信息;並自動生成各類報表,方便日誌查閱和集中管理以及事後審計和追究泄密責任;有聲音、郵件等多種報警機制供用戶選擇。
7. 我國知識產權法的范圍包括哪些
從權利的內容上看來,知識自產權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知識產權中的人身權是與智力活動成果創造人的人身不可分離的專屬權,比如:署名權、發表權、修改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則是指享有知識產權的人基於這種智力活動成果而享有的獲得報酬或其他物質利益的權利。按照智力活動成果的不同,知識產權可以分為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發明權、發現權等。傳統知識產權只要是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三類,現在的知識產權一直在擴展中,包括了商業秘密、資料庫、傳統藝術文化、計算機軟體等,有很多還是有爭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