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運營的價值
1. 知識產權運營指的是什麼通常有哪些運營模式
知識產權運營指知識產權權利人和相關市場主體優化資源配置,採取一定的商業模式實現知識產權價值的商業活動。通俗而言,可理解為由「知識產權」變為「知識產錢」,即:由權變錢的過程。
運營模式:
1、許可:權利要求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需能夠實施。
2、轉讓:除許可外,作為技術貿易或者技術進出口的主要內容之一,轉讓亦系主要的運營形態。
3、投資:以專利為例,專利權人可以其專利權或專利使用權對有限責任公司和/或股份有限公司和/或有限合夥企業和/或普通合夥企業等組織形式予以出資,並取得相應的股權和/或股份和/或財產份額。
4、融資。
(1)知識產權運營的價值擴展閱讀:「專利運營就像是育嬰保姆而非中介交易,從事專利運營工作的人和單位,應該把自己視為准備協助撫養嬰兒的保姆,而不是把別人的孩子都當成了商品在那裡從事交易。」
12日上午,北京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美國亞太法學研究院執行長孫遠釗在長沙舉行的2016「知識產權制度與知識產權運營」國際研討會上如此闡述對專利運營的看法。
當天,孫遠釗帶來主題為「專利運營與相關產業鏈的建構——對現有政策的探討與展望」的演講。來自英國、德國、韓國及台灣地區的多位知識產權專家,隨後圍繞「知識產權制度與知識產權運營」,為湖南知識產權工作者帶來一場具有國際視角的知識盛宴。
近年來,湖南加快知識產權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舉辦國際研討會、培訓班等多種形式,積極將國內外知識產權專家「請進來」,幫助管理部門和企業運用知識產權規則,掌握知識產權制度利器,積極應對國際知識產權競爭與挑戰。
今年3月下旬,湖南邀請德國、美國專利律師為湖南企業參加國際會展如何避免專利糾紛支招。
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局長肖祥清表示,希望藉此活動搭建湖南與專家所在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橋梁,開展長期的學術、實務性合作,並就如何在現行知識產權制度框架下運營好知識產權,如何以運營為導向改革現行知識產權制度,尋求解決方案。
肖祥清介紹,在促進知識產權運營、加強知識產權運用方面,湖南主要是搭建兩個平台和建立兩支基金。兩個平台,即建立了中部地區首個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和湖南省高等院校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有效連接知識產權供需兩端,促進知識產權的轉化運用。
兩支基金,即在國家財政支持、省財政配套和向社會募集資金的基礎上,爭取設立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工程機械等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加快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通過知識產權運營促進科技產業化、產業高端化,在湖南已經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柯敏表示,此次研討會的召開,將進一步凝聚知識產權智慧,促進知識產權運營、加大知識產權應用。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湖南借「外腦智庫」練內功 加速推動知識產權運營
2. 專利運營對企業有什麼實際價值
專利運營一詞在近幾年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似乎突然就成為了業界的香餑餑。那麼專利運營究竟是什麼高大上的東東,是不是每家企業都需要專利運營,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介紹。
一、什麼是專利運營
專利運營的本質,是以專利申請、專利權為運營對象,以市場化運作為手段,將專利的創造、布局、運籌、經營嵌入企業的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的運作過程中,促進優化企業創新資源的整合和資源配置結構的優化,從而實現專利市場經濟價值最大化的行為。簡而言之,就是將專利轉化為經濟價值。
可見,專利運營中最重要的客體是專利,沒有專利申請或專利權,自然也就談不上專利運營了。近幾年發生的蘋果三星專利戰、谷歌收購摩托羅拉、華為向愛立信支付專利許可費、小米積極購買美國專利,其實都是典型的專利運營事件。
二、專利運營的模式
專利運營所涉及的專利運用方式主要包括專利的布局、組合、託管、轉讓、許可、融資、作價入股、構建專利池、形成技術標准、專利訴訟等。專利運營的模式介紹幾種:
1.研發實體(企業模式):如IBM公司集中管理運營模式、東芝公司分散管理運營模式。IBM公司設有知識產權管理總部,副總裁出任部長,負責處理所有與公司業務有關的知識產權事務;知識產權管理總部內設兩大部:專利部和法務部(獨立於公司的法務部);專利部下設五個技術領域,每個技術領域由一名專利律師擔任經理。
2.專利池:必要專利的集合平台,由多個提供必要專利的專利權人集合起來相互或向第三方授權許可。
3.NPE模式:非生產實體企業,主要以收購、委託研發等方式獲取專利並通過專利訴訟、許可等方式獲利。如進攻型NPE公司美國高智(Intellectual Ventures)、防禦性NPE公司RPX。
4.政府主導模式:由政府出資建立專利基金,幫助企業管理專利、提升專利經濟價值、應對跨國專利訴訟。
5.服務平台模式:提供專利交易、成果轉化的非政府性知識產權運營機構。
對於企業而言,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應該選擇合適的專利運作方式。對於初創型企業,其專利運營的主要方向應當是專利布局、專利申請;當該企業進入產品市場階段,需要對專利進行組合、轉讓、許可;當企業成長為龍頭甚至跨國公司,需要專利組合、質押融資、股權投資;當企業發展到產業階段,應當積極考慮構建專利池、參與技術標准、許可轉讓談判。華為成長為全球專利運營企業,有許多值得國內企業的借鑒之處。其一就是華為將專利資產視為專利運營的基礎,並有著面向商業的專利申請策略,注重專利數量兼專利質量;其二是有一個懂技術、懂專利、懂金融的專家團隊;其三是有多元化的專利運營手段。
三、專利價值評估
任何一種專利運用方式、專利運營模式都應當以專利價值評估作為基礎,專利價值評估即包括專利的法律價值、技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目前比較流行的專利價值評估採取專利價值度(Patent Value Degree, PVD),包括法律價值度(LVD)、技術價值度(TVD)和經濟價值度(EVD)。其中,法律價值度可以從專利權穩定性、可規避性、依賴性、專利侵權可判定性、有效期、多國申請、專利許可狀況進行判斷,技術價值度可以從技術先進性、行業發展趨勢、適用范圍、配套技術依存度、技術壽命周期、可替代性、技術成熟度進行判斷,經濟價值度可以從市場應用、市場規模前景、市場佔有率、競爭情況、專利已實現收益、政策適應性、市場准入進行判斷。每項指標的分值可以參考:
總結
專利運營並不是什麼很高大上的東東,但是要以具有專利質量的一定專利數量為基礎,除了專利本身,還需要有運營團隊。專利運營是專利質量和數量基礎的上層建築,專利運營的實施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司法環境、創新環境),而創造並維護良好生態環境,是每一個專利人的責任。
3. 知識產權經營和知識產權運營有什麼區別
1、知識產權代理,主要是有一些有專利代理人資格的人,撰寫專利申請材料,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等業務。
2、知識產權運營,就是企業擁有專利權或商標權,該公司負責專利或商標的市場運作、技術許可等業務
4. 如何通過知識產權運用實現創新價值
您好,一、加快知識產權實施產業化
在龐大的知識產權總量背後,有相當一部分權利人沒有足夠的精力將全部知識產權實施到生產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知識產權運營實現資源的最大化配置,大力推動知識產權交易合作,讓更多企業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實現產業化。
二、知識產權意識要提高
雖然我國知識產權運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存在明顯的短板。比如目前我國廣大中小企業仍面臨知識產權運營的意識淡薄,對運營重要性和復雜性認識不足;可運營的知識產權不多;知識產權運營人才缺乏的問題。
知識產權運營需要一個系統解決方案。為了提高運營的效益,應當在確保有效規模和質量的基礎上,在知識產權價值鏈的形成、提升和實現各個環節推動知識產權市場化的運作。通過打造高素質的專利運營平台、人才隊伍,實現知識產權的創新價值。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5. 如何理解特許經營中知識產權的價值
第一,特許經營權是傳播和擴大企業商號、品牌的一條有效途徑。特許經營權可以使企業的商號和品牌實現高速度的傳播和推廣,因為特許經營具有復印機復印的作用,即一項投資(模範店、模範產品、品牌等)可以被反復地利用。利用一次就擴大一次規模,同時獲得的利潤,這樣企業在不投入或少投入的情況下開拓了自己的空間、推廣自己的品牌。例如,富士膠卷公司對特許經營理解頗深。他們在中國有2200家特許專洗店,僅北京一地就有200家。富士公司對每一家店支持1萬元,共投入2200萬元,使其市場佔有率保持在45%。從而極大地推廣了富士在中國的品牌。
第二,特許經營權不僅有利於創立馳名品牌,而且還可以大大提高知名商標、商號、品牌等的無形價值。例如,假日酒店初創於美國,之後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走向英國和北美,現在「假日酒店」已經在全球設立了1600多家分店,並且成為了全球知名的企業品牌。再如,可口可樂公司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在全世界授權1200多家工廠生產可口可樂系列飲料。全世界可口可樂的日均消費量達到了3億多瓶,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達到了224億美元,比起1891年可口可樂實行特許經營之前,其品牌價值增長了1千倍。
第三,特許經營權還可以實現知識產權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由於特許經營權所針對的商標、專利、服務標記、品牌等很多是屬於知識產權的范疇。而潛在的受許可者如果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從無到有地創造這些知識產權資源,勢必要投入大量的資本、時間、精力,並承擔極大的創業風險。而通過加入一個合適的特許經營系統,受許可者只需交納一定的特許經營費用,就可以與特許者共享這些資源。此外,在特許經營系統中,被許可者不同於一般的雇員,這些被許可者本身就是加盟店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加盟店的業績與他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因此,他們對加盟店的經營就會有更加強烈的責任心、更高的工作熱情,更強的認同感和成就感,也就更容易獲得成功。因此,特許經營權促進了知識產權資源的流動,實現了知識產權資源的有效配置。同時,特許經營扶持了了大量的「散、小、差」的小企業,而這些小企業又激活第三產業。由於小企業和第三產業是經濟發展中最活躍和最節省的因素,它們可以推動經濟的快速增長,也可以吸納大量的人口就業,從而有效的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
「特許經營」在英文中叫Franchising。它是「許可貿易」的一種形式。但交易內容要比一般許可貿易更加豐富。這種交易形式多用於服務業,如餐飲業、連鎖商店、物業管理等等。著名的麥克唐納快餐店和肯德基家鄉雞店就是採取這種形式建立起全球性銷售網點的。「特許經營」交易的一方當事人叫作「特許方」(Franchisor),另一方叫作「被特許方」(Franchisee)。「特許方」不僅允許「被特許方」使用自己的服務標志及營業場所的外觀設計,而且將自己的特殊食品配方、製作方法、經營管理方式、業務操作程序、促銷手段等等商業秘密傳授給後者,並為後者的服務人員提供必要的職業培訓。「被特許方」一般基於自己的毛營業額向「特許方」支付一定此率的「特許經營費」(FranchiseFee)。
6. 簡談知識產權運營之一:誰是運營主體
知識產權運營主體分類
所謂知識產權運用就是全面發揮知識產權的戰略、資產、信息等多種價值,實現知識產權的戰略、經濟、法律和社會功能,所以知識產權運用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包括知識產權運營在內。而知識產權運營,則主要指發揮知識產權的資產價值,實現知識產權的經濟功能。
國家知識產權局在部署知識產權運營試點企業工作時,給出的知識產權運營的定義是:「知識產權運營指以實現知識產權經濟價值為直接目的的、促成知識產權流通和利用的商業活動行為。具體模式包括知識產權的許可、轉讓、融資、產業化、作價入股、專利池集成運作、專利標准化等,涵蓋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和交易經紀,以及基於特定專利運用目標的專利分析服務」。
我們可以將知識產權運營理解為:
知識產權運營的直接目的就是通過運營實現知識產權資產的經濟價值,或許知識產權運營可能會帶來社會、法律等其他意義,但不是知識產權運營應當主要考慮的。
知識產權運營的方式包括許可、轉讓、融資、產業化、作價入股、專利池集成運作、專利標准化等,換言之實現知識產權經濟價值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
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和交易經紀是知識產權運營的重要環節和基礎,知識產權運營並實現經濟價值的關鍵在於讓作為生產要素的知識產權流動起來、活躍起來、轉化起來,歸根到底就是用起來。
由於運營主體包括企業、高等院校等創新主體,也包括面向供需提供服務的中介與平台等,那麼大家都在談論著的知識產權運營,是不是在同一個語境(context)下討論問題呢?其實,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來自不同工作背景的知識產權工作者,各自理解的知識產權運營可能有很大的差別。因此,筆者覺得,梳理一下不同的知識產權運營主體,對深化討論知識產權運營理論與實踐問題,乃至制定知識產權運營政策,都是必要的。
7. 知識產權在經營中的作用
專利可以更加有效的保護自己的產品,防止被別人模仿。並且專利具有壟斷權,可以獨占市場。最後專利還可以授權給別人使用,來獲取足夠的利益。所以只要有滿意的專利技術,就可以想辦法轉讓過來。
8. 知識產權運營模式有哪些
常見的知識產權運營模式包括:許可、轉讓、投資、融資。
9. 知識產權運營指的是什麼通常有哪些運營模式
知識產權運營,說白了讓專利給自己帶來收益,讓專利不止是一張紙。模式有轉讓、許可、授權、資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