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所有權結構方式
發布時間: 2020-12-25 00:43:30
㈠ 概括指出1949——1952年底、1956——1978年以及1978年以後三個階段我國所有制結構的基本狀況,並分析其對
1949——1952年底,以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為主體,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版義經濟、合作社經濟和國家資權本主義經濟共同存在與發展;從1956——1978年;以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的單一公有制經濟占統治地位;1978年以後: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1949——1952年底:對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為國家開展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准備了條件;1956——1978年: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推動了我國經濟發展。但單一的公有制結構與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不相適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1978年以後: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有力了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
㈡ 1949年~1956年我國在所有制結構方面發生了什麼重大變化結合新中國的經濟政策,分析造成這些重大變化的原
1949年中國成立,49年到56年之間中國是民主社會,56年土地改革完成後,中國步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56年的時候中國把所有的經濟體系轉變成為國有經濟。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