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版權產權 » 該財產的所有權歸誰所有

該財產的所有權歸誰所有

發布時間: 2020-12-29 22:21:52

① 順序在先的抵押權與該財產的所有權歸屬一人時,該財產的所有權人可以以其抵押權對抗順序在後的抵押權。

順序在先的抵押權與該財產的所有權歸屬一人時,該財產的所有權人可以以其抵押權對抗順序在後的抵押權。
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比如,2007年3月甲用自己的辦公樓(價值600萬元)向銀行A抵押貸款300萬元,2007年6月甲又用該樓抵押向銀行B進行抵押貸款200萬元。2007年9月銀行A購買了該樓,比如說銀行A在購買該樓的時候,該樓的市價只值400萬,此時,銀行A因獲得該樓的所有權,其對該樓的抵押權也自動消滅(不可能對自己所有的物享有抵押權)。這時B銀行的抵押權就上升到第一位,也就是說B銀行可就該樓的變現價值實現全部200萬的抵押權,這對A來說是不公平的,因此法律規定A的抵押權可以對抗B,也就是說B銀行只能就該樓的變現價值扣除A銀行300萬抵押權的剩餘部分(100萬)行使抵押權。如果房屋的變現價值是600萬,即使A的抵押權抗辯B,B也能全額受償。

理解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理解:如果抵押權人取得了抵押物的所有權,抵押權人在該抵押物上的抵押權必然消滅,但這種結果又會對該抵押權人產生不公平的結果,因此法律明確規定,這種情況下所有權人可以以其以前享有的抵押權對抗順序在後的抵押權,即法律在規定上不認為此時所有權人以前享有的抵押權消滅。

② 居民委員會的財產所有權歸誰所有

歸村民老百姓所有

③ 財產所有權是財產歸誰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現形式對嗎

對的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包括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四項權能。所有權意味著人對物最充分、最完全的支配,是最完整的物權形式。財產所有權在本質上是一定社會的所有制形式在法律上的表現。財產所有權制度構成了民事法律制度的基石。中國《民法通則》對財產所有權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其中,財產所有權的類型主要包括:國家所有權、勞動群眾集體組織所有權、社會團體所有權和公民個人所有權。

④ 贈與後又立遺囑 房屋所有權歸誰

你的案情寫的太過省略,a房屋究竟是甲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1)a房屋為個人財產則產權歸甲,(我國《物權法》規定,不動產採取登記制度)依據公證的贈與合同,所有權歸乙。乙可向法院申請執行因為經過公正後的贈與合同不可撤銷。無論是某甲本人還是甲妻,在沒有法定的撤銷情形出現的情況下,都無權將其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撫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2)a房屋為夫妻共同財產,則甲只能將屬於他的那一部分房產贈給乙,即該房屋的一半。甲妻有權處分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房產,乙可要求歸還購房款。該房屋變成乙和甲妻共同共有。

⑤ 抵押財產的使用權歸債權人所有,這句話有錯嗎

錯的。
所謂資產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以不轉移對法定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所以這得分兩個時段,一個是債務人沒有不履行債務時,抵押財產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均歸債務人。一個是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抵押財產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均歸債權人。

⑥ 寺廟的所有權歸誰所有

根據國家宗教政策,寺廟的一切財產歸寺廟所有。所有權是寺廟的,不是某協會的。協會是群眾組織,只能幫助寺廟維護合法權益,不能剝奪其權益。

⑦ 財產所有權的保護包括那三方面

財產所有權的保護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請求確認所有權

指因所有權歸屬不清而發生爭執時,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請求確認所有權。確認所有權只能由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並通過民事訴訟程序解決。 確認所有權是民法保護所有權的一種獨立的方法,並且是其他保護方法的前提。

2、請求返還原物

指所有人在其所有物被他人非法佔有時,可依法請求不法佔有人返還原物,或請求人民法院責令不法佔有人承擔返還原物的責任。

3、請求排除妨害

指所有人在其所有物遭受損害和其所有權的行使遭受妨害時,可依法請求不法侵害人排除妨害,或請求人民法院責令侵害人排除妨害。

4、請求停止侵害

指所有人在其財產直接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時,有權要求侵害人停止正在進行的侵害,或請求人民法院責令侵害人停止侵害。如果侵害行為並沒有直接造成對所 有人的財產的損害,或者雖然造成了損害,但是侵害行為已經終止,則所有人不能請求停止侵害,而只能提出其他請求。

5、請求恢復原狀

指所有人的財產被他人非法侵害遭到損壞時,如果能夠修理,則所有 人有權要求加害人通過修理恢復財產原來的狀態。加害人不修理時,所有人有權請求法院責令加害人恢復原狀。

6、賠償損失

指所有人的財產遭受他人的不法侵害,致使財產損壞不能修復,或者 原物已經滅失,不能返還的,所有人可以請求不法行為人賠償財產損失,亦可要求人民法院責令侵害人賠償損失。通過恢復原狀、返還原物等方法不足以補償所有人的損失時,所有人在請求恢復原狀、返還原物的同時,可以請求侵害人賠償損失。

以上六種方法中,前五種方法屬於物權的保護方法,後一種是債權的保護方法。

(7)該財產的所有權歸誰所有擴展閱讀

1、財產所有權

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包括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四項權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對財產所有權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其中,財產所有權的類型主要包括:國家所有權、勞動群眾集體組織所有權、社會團體所有權和公民個人所有權。這是中國現階段財產所有權的三種基本形式。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一條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參考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_中國人大網

2、財產所有權_360網路

⑧ 我的親戚她老公去世了,留下的那部分財產的所有權歸誰所有他父母還是他的老婆

根據《婚姻法》之規定,該財產首先是夫妻共同財產,女方先應當分得一半,剩餘部分作為男方的遺產,由繼承人按照法定繼承來繼承。他老婆和他父母、子女都是第一順序繼承人。
縱橫法律網 胡桂斌律師

⑨ 信託財產的所有權屬於誰

我國《信託法》沒有明確規定,信託財產所有權歸屬問題。

《信託法》第2條規定,信託是委託人將財產「委託給受託人」,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對信託財產進行管理或者處分。

第14條規定,信託財產是受託人因承諾信託及因信託財產的管理運用、處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財產,均沒有使用「所有」或「所有權」術語。

因此,日本學者對信託通常的解釋是,信託使受託人取得了信託財產的所有權,而受益人則擁有向受託人要求以支付信託利益為內容的債權,即受益權。

(9)該財產的所有權歸誰所有擴展閱讀:

信託的成立,以信託財產由信託人轉移給受託人為前提條件。因此,信託財產的首要特徵是轉讓性,即信託財產必須是為信託人獨立支配的可以轉讓的財產。

信託財產的轉讓性,首先要求信託財產在信託行為成立時必須客觀存在。如果在要設立信託時,信託財產尚不存在或僅屬於信託人希望或期待可取得的財產,則該信託無法設立。其次,要求信託財產在設立信託時必須屬於信託人所有。

如果信託財產在設立信託時雖然客觀存在,但不屬於信託人所有,則因信託人對該財產不享有處分權而無權將其轉移給受託人,信託無由成立。第三,信託財產的轉讓性要求凡法律、法規禁止或限制流通的財產,都不能成為信託財產。

⑩ 賠償後的財產所有權該是誰

動產所有權的轉移,以交付為表現形式,她給你的是相當於這個物品的價值的「賠償」,不存在放大鏡的物權轉移問題,
物權法第二十五條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依法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
在損壞以前,你(權利人)已經依法佔有該動產,她給賠償之後,你沒有轉讓的意思表示這個放大鏡所有權依然是你的。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