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的保護對象
⑴ 著作權保護對象
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又稱著作權的客體,是指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創作成果。
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有以下特徵:
1. 具有獨創性
作品必須是作者創作的智力成果,而不是抄襲剽竊他人的。創作,是一種腦力勞動、智力活動,能直接產生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著作權法中作品的獨創性、和專利法中的創造性的要求有所不同。專利法中的創造性,要求必須具有新穎性,甚至要求必須是首創的。著作權法中作品的獨創性,只要是自己創作的,是表現自己思想觀念和感情的智力成果,該作品的水平即使低於已經出現的同類作品的水平,但只要自己創作的,就應認定具有獨創性。
2. 屬於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的成果
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是一個十分廣闊的領域,可以容納所有的智力成果,但體力勞動的成果不屬這一領域。
3. 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
著作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它的客體(作品)不同於有形財產權的客體具有一定的外在形狀、佔有特定的空間。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是指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觀念的成果,而不是這些思想感情、觀念的載體。但是,作品又必須附著於一定的載體,以一定的形的載體固定、記錄下來,並且這種形體可以被大量復制。
4.作品不違反法律
依法被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即便具有上列三特徵,也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例如違反我國憲法、法律,內容反動或者淫穢下流的作品,無論是否符合前三個特性,均不能構成受著作權法律保護的客體。認定一部作品是合法,除憲法以外,出版法是主要依據其他法律也可以成為依據。
⑵ 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包括哪些
《著作權法》第三條 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⑶ 著作權保護期限有多長不受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著作權即我們平常所熟知的版權,我國法律對著作權的保護包括了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同時也規定了一定的保護期限。那麼著作權保護期限有多長?不受保護的對象有哪些?請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著作權保護期限有多長?不受保護的對象有哪些?著作權保護期限有多長?(1)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人身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2)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權法規定的14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3)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權法規定的14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4)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權法規定的14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不受保護的對象有哪些?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有三種類型的作品不受法律保護。第一種是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第二種是為保護國家或社會公眾利益的需要,不適用於《著作權法》的作品。它們包括下列作品:(1)法律、法規,國家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極其官方正式譯文;(2)時事新聞,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的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報道單純事實消息;(3)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第三種是超過了《著作權法》規定的保護期限的作品。關於著作權保護期限有多長?不受保護的對象有哪些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如果還有任何不了解的地方可以與我們聯系。
⑷ 不受著作權保護對象
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
(一)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
(二)不適版用於著作權法保權護的對象。
1、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屬於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2、時事新聞。
(三)欠缺作品實質要件的對象。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等。
著作權合理使用的概念、條件、12種合理使用的情形
⑸ 著作權保護對象和不受保護對象有哪些
著作權的對象是作品,作品的作者卻不一定是享有著作權的人,有可能是法人或其它組織。下面來看看著作權保護對象和不受保護對象有哪些?著作權保護對象和不受保護對象有哪些著作權是指作者及其他權利人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總稱。著作權的保護主要包括著作權的基本原則、著作權的主體保護、著作權保護的客體、著作權保護的內容、著作權保護的期限以及侵權的相關法律責任。著作權受保護對象(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築作品;(五)攝影作品;(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體;(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著作權不受保護對象一、不具備作品實質條件,主要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二、為保護國家或社會公眾利益的需要,不適宜以著作權法保護(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二)時事新聞(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的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報道單純事實消息。)著作權受國家法律的保護,未經著作權人同意,擅自使用、照抄、仿冒作品等行為,根據情節的嚴重程度,都將受到法律的懲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著作權保護是有法律期限的,一旦期滿,作品就會進入公有領域。
⑹ 版權保護的對象和不受保護對象分別是
版權保護的對象和不受保護對象分別是,版權又稱著作權,著作權的對象是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版權保護的對象可分大致可分為兩類,受保護對象和不受保護對象。那麼版權保護的對象和不受保護對象分別是什麼呢?版權保護的對象和不受保護對象版權保護的對象和不受保護對像:保護對象(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築作品;(五)攝影作品;(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體;(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版權保護的對象和不受保護對象:不保護對象(一)不具備作品實質條件,主要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二)為保護國家或社會公眾利益的需要,不適宜以著作權法保護(三)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四) 時事新聞(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的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報道單純事實消息。)版權保護的對象和不受保護對象大概為以上內容,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⑺ 軟體著作權的保護對象是什麼
軟體著作權的保護對象是什麼,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是企業知識產權的重要保護對內象,容對企業發展有著重大意義。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軟體著作權的保護對象是什麼?軟體著作權的保護對象軟體著作權的保護對象是什麼計算機軟體,無論是系統軟體還是應用軟體均受法規保護。一項軟體包括計算機程序及其相關文檔。計算機程序指代碼化指令序列,或者可被自動轉換成代碼化指令序列的符號化指令序列或者符號化語句序列。無論是程序的目標代碼還是源代碼均受法規保護。計算機文檔則是指用自然語言或者形式化語言所編寫的文字資料和圖表,用來描述程序的內容、組成、設計、功能規格、開發情況、測試結果及使用方法,如程序設計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
⑻ 哪些作品屬於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
根據《著作權法》第3條的規定: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內創作的文學、藝容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四)美術、攝影作品;(五)電影、電視、錄像作品;(六)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七)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八)計算機軟體;(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哪些作品屬於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
⑼ 著作權法保護對象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著作權法保護對象具備的條件,一份好的作品,凝聚了作者無限的精力與腦力勞動力。而對好的作品的保護,是對作者勞動力的保護,有利於提高作者創作的積極性,以及促進文化生產力的發展。那麼著作權法保護對象具備的條件有哪些?著作權保護著作權法保護對象具備的條件有哪些?1、不得違反法律和公共利益安全。要想自己的著作權受到法律保護,其首要條件需要遵循法律的約束,著作中的內容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得宣揚糟粕文化和腐朽文化,以及不得違背社會主義文化。2、不在《著作權法》明確排除的列表之內。我國的著作權法明確對不屬於著作權法保護一類的著作出了相應規定。例如某些牽扯到國家性質及政府性之類的,必須由國家機關或者行政機構著作而不能由私人待國家和政府執行。比如頒布或者撰寫法律法規的類似的具有立法性和司法性以及行政性一類的屬於官方著作,必須由官方發行,如果私人著作則過分超越了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是不應受到著作權法保護的,也是不合法的。3、區別於時事新聞類,在保護期限內的著作。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期限,包括著作權的保護。著作權保護的對象要求必須在著作權法保護的范圍內。同時不涉及相關的時事新聞。不涉及真實的人名地名及相關名詞。這是對社會公民權益的保護,也也有利於文化環境的良好發展。
⑽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是什麼
互聯網時代的帶來,我們經常會使用到一些計算機軟體,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方便、快捷的從事日常工作等等。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這些計算機軟體也是受法律保護的,一般其著作權受到法律的全面保護。那麼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是什麼?請閱讀下文了解。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是什麼一、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是什麼?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是計算機軟體,即計算機程序及其有關文檔。計算機程序是指為了得到某種結果而可以由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執行的代碼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動轉換成代碼化指令序列的符號化序列或者符號化語句序列。同一計算機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標程序為同一作品。文檔是指用來描述程序的內容、組成、設計、功能規格、開發情況、測試結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資料和圖表等,如程序說明、流程圖、用戶手冊等。對軟體著作權的保護,不延及開發軟體所用的思想、處理過程、操作方法或者數學概念等。二、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一)軟體著作人身權1.發表權,即決定軟體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2.署名權,即表明開發者身份,在軟體上署名的權利;3.修改權,即對軟體進行增補、刪節,或者改變指令、語句順序的權利。(二)軟體著作財產權1.專有使用權。其具體包括:(1)復制權,即將軟體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2)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3)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軟體的權利,但是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4)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軟體的權利;(5)翻譯權,即將原軟體從一種自然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自然語言文字的權利;(6)應當由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專有使用權。2.使用許可權,即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的許可他人行使其軟體著作權並獲得報酬的權利。許可他人行使軟體著作權的,應當訂立許可使用合同。使用許可分為專有許可或非專有許可。沒有訂立合同或者合同中沒有明確約定為專有許可的,被許可行使的權利應當視為非專有權利。3.轉讓權,即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其軟體著作權並獲得報酬的權利。轉讓軟體著作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