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版權產權 » 確認房屋使用權管轄

確認房屋使用權管轄

發布時間: 2021-01-02 01:39:43

① 土地使用權糾紛屬不屬人民法院管轄

不屬於。土地使用權糾紛處理的行政主管部門是爭議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的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

② 土地使用權登記行政訴訟案件中,被告是設區的市人民政府,一審管轄法院是基層法院還是中級法院

你所在區的基層法院
根據行政訴訟法規定,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1.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和海關處理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
確認發明專利權的行政案件,涉及的問題比較復雜,目前也是由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所以行政訴訟法法規定仍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海關處理的案件包括關稅的納稅義務人同海關發生納稅爭議,對復議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訴的行政案件和對海關處罰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海關處理的納稅案件,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其特點與其他種類案件不同,這些特點決定了海關處理的納稅案件應由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
2.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這樣規定主要是從案件重大復雜角度出發的。同時也考慮到這些案件,由基層人民法院審理有一定的困難。一般來說,國務院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比較復雜,其涉及的方面和范圍比較大,案件的審理的結果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也比較大,形成案件後對人民法院審理的難度較大。
3.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行政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

你這不屬於上述情形,不過你可以先提起行政復議的啊!

③ 物業公司對所管轄小區內的房屋(除業主所有,以及業主擁有使用權的部分)是否有產權以及使用權

物業可以有權收回的。你應該再購房之後,拿著房產證明到物業變更車庫使用權手續,由原房回主的變更成答你的(還要看合同是否到期)。因為你購買的是房產,不存在同時也具有車庫延續使用權(更談不上繼承),所以唯有變更成你名字,你才擁有使用權。

④ 國有土地使用權流轉合同糾紛的管轄

實踐中,因土地管理部門違約而引起糾紛的情況比較少見,更多的是因受讓方違約,土地管理部門對其進行制裁而引起的糾紛。出讓方和受讓方因合同的有關條款發生爭議時,應尋求何種途徑解決糾紛,《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均未作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6月18日公布的《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法釋[2005]5號)也迴避了這一問題。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不適用於仲裁機構仲裁
根據《仲裁法》第二條規定,民事仲裁僅適用於解決「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並非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合同,其一方當事人的行為具有一定的行政屬性,因此,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糾紛不在《仲裁法》的適用范圍之內。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不適用於尋求民事訴訟救濟
首先,依民事訴訟審理對保障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不利。這有多方面表現:一方面,在民事訴訟中法庭認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地位是平等的,土地管理部門是以民事主體的身份與相對人簽訂合同,因而法庭可能會否認土地管理部門在合同行為中的制裁權、處罰權、提前解除合同權等行政優先權。因此,土地管理部門正當行使行政優先權的行為可能被法庭認定為是非法利用行政權的行為,從而認定是違法的,這對於土地管理部門依法行使職權不利。
另一方面,民事訴訟不適用行政訴訟中的起訴不停止執行原則,這會導致合同因提起訴訟而被迫停止執行,影響行政職能的有效運轉和實現。例如,土地管理部門因受讓方閑置土地而解除合同,收回其土地使用權時,若適用民事訴訟規則,則在訴訟期間,土地依然被閑置而不能被有效利用。
其次,民事訴訟的規則也不利於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民事訴訟的舉證規則是「誰主張、誰舉證」,提出主張而舉不出證據證明者則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土地出讓方可以在不與受讓方協商的條件下單方面作出行政決定,改變合同的正常形態,而對於出讓方的行為是否合法、合理,受讓方沒有足夠的舉證能力,從而可能會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最後,監督制約行政權是行政訴訟區別於民事訴訟的重要功能,依民事訴訟規則審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不利於司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制約。適用民事訴訟審判程序,法庭僅僅能審查合同本身,注重合同的訂立、履行情況,而忽略對行政行為的審查,從而使違法的行政行為可能得不到糾正,無法實現司法權對行政權的制約。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宜尋求行政訴訟救濟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兼顧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而行政訴訟以制約行政權、保護相對人合法權益為立法宗旨。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適用行政訴訟救濟方式,既有利於防止土地管理機關濫用行政特權、輕視合同約束力,也有助於防止行政機關以權謀私、濫用職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從而實現公私利益的動態平衡。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若因出讓方不履行交付土地義務、不履行登記發證義務引起的,受讓方即可提起行政訴訟。若受讓方違約或違法,應由土地管理部門行使制裁權,如果受讓方拒不履行,土地管理部門可依法採取有關措施加以強制履行,土地管理部門沒有強制執行權的,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如果受讓方不服土地管理部門採取的制裁措施,則可由受讓方提起行政訴訟。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訴訟中首先應當適用公法規范,包括在程序上適用行政訴訟法,實體上適用行政法律規范。其次,訴訟中也應當根據審理對象的特殊性適用一定的私法規范,包括在程序上適用民事訴訟法,實體上適用民事法律規范。私法規則能夠援用到行政法領域中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出讓方與受讓方之間的合意,是行政的實質與合同的形式的結合,發生的糾紛與民事糾紛有著相似性。如在合同中關於要約與承諾、契約自由、當事人行為能力等糾紛,應當參照適用民法規則。在國有土地出讓合同訴訟適用的程序上,許多情況下也應參照適用民事訴訟規則。如在舉證規則上,行政訴訟中一般由土地管理機關對其行使行政權的合法性負舉證責任,而對土地管理機關違反合同的行為及其對受讓人造成的損害,則應當參照民事訴訟規則,由受讓人負舉證責任。

⑤ 水的使用權發生爭議屬於人民法院管轄嗎

水的使用權發生爭議,並不屬於人民法院管轄之內,如果兩方提起訴訟,法院有船對這起爭議調查,通過法律來平息爭議的事件。

⑥ 宅基地使用權糾紛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范圍嗎

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有一定的主管范圍,超出主管范圍,人民法院即沒有審判權。《中回華人民共和國土答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第(四)項規定,起訴必須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本案原告是以被告侵權為由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受理後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本案源於原、被告宅基地界線不清,實質是宅基地使用權糾紛,不屬於人民法院主管范圍,所以人民法院不能行使審判權。所以,未經確權的宅基地糾紛案法院沒有權受理的。

⑦ 行政機關在對土地進行管轄時,對甲和乙就某一土地的使用權的歸屬發生的爭議進行確認,並作出歸乙使用的裁決

C該案屬於土地使用權權屬糾紛

⑧ 房屋使用權分割不屬法院受理范圍,有什麼法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房地產訴訟屬於不動產訴訟,是專屬管轄的一種。專屬管轄是一種特殊的管轄,其是指法律強制規定某些案件只能由特定的人民法院管轄,其他人民法院無管轄權,當事人也不得協議變更管轄人民法院。而不動產糾紛案件是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所謂不動產是指不能移動或者移動後使用價值受到影響的財產,例如土地、房屋、水利設施、橋梁等等。因此,當事人因房地產糾紛,應當向該房地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 、凡以房產為標的買賣、租賃、典當、建築承包(包括勘察、設計、建築)以及合建、代理、居間、使用、轉讓、確權等民事行為發生的糾紛,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因單位內部分配公房使用權及集資房而產生的糾紛,如果是單位職工對單位分房或集資決定有意見的,不屬人民法院受理范圍,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

⑨ 土地使用權協議的糾紛可以協議管轄嗎

不能,土地使用權糾紛屬於不動產糾紛,由不動產所在地管轄,是專屬管轄,協議管轄不能改變專屬管轄。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