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讓技術所有權發生的成本
1. 轉讓技術所有權取得收入800萬元,與之相關的成本費用100萬元.應納增值稅多少
單票復是收入*17%銷項稅制額;月底和進項稅額抵扣再算出來應納稅額*稅率;算出增值稅,再算城建7%+教育3%+地方2%;再算營業利潤*25%的所得稅;累計稅額=增值稅17%+銷售稅金及附加12%【7%+3%+2%】+所得稅25%的總計數據
2. 請問一下:技術轉讓收入免稅中的收入是否是合同總金額減去成本費用後的技術性收入多謝了
《鼓勵自主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地方稅優惠政策指引》規定:根據規定,對單位和個人(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設立的研究開發中心、外國企業和外籍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
與技術轉讓、技術開發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是指轉讓方(或受託方)根據技術轉讓或開發合同的規定,為幫助受讓方(或委託方)掌握所轉讓(或委託開發)的技術,而提供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且這部分技術咨詢、服務的價款與技術轉讓(或開發)的價款是開在同一張發票上的。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外國企業和
外籍個人技術轉讓收入免徵
營業稅范圍問題的通知
2000年10月8日 國稅發〔2000〕16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稅務局:
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9〕273號)的規定,外國企業和外籍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為便於各地掌握執行,現對外國企業和外籍個人取得的可免徵營業稅的技術轉讓收入的范圍明確如下:
一、免徵營業稅的技術轉讓收入是指轉讓者將其擁有的專利和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有償轉讓他人及提供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所取得的收入。採取按產品銷售比例提取收入等形式取得的「入門費」、「提成費」等作價方式取得的與技術轉讓有關的收入,均屬於免徵營業稅的技術轉讓收入范圍。
二、技術轉讓合同中的商標使用費或類似性質的收入,不屬於上述財稅字〔1999〕273號文件規定免徵營業稅的范圍。因此,納稅人應正確合理地劃分出合同中商標使用費等不予免稅的收入。如不能准確合理劃分,稅務機關可按照不高於合同總價款50%的金額確定免徵營業稅的技術轉讓收入額。
三、上述技術轉讓收入免徵營業稅的具體審批程序仍按照(財稅字〔1999〕273號)第二條 第三項的有關規定執行。
免稅收入應為280萬元。
關於企業所得稅的免稅收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企業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四)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條「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四)項所稱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是指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貴企業取得的技術轉讓收入50W,應在單獨核算的基礎上對其實現的應納稅所得額的免徵。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技術轉讓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212號)文件的規定,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應按以下方法計算:
3. 轉讓技術所有權產生的費用記什麼科目
計入管理費用。
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技術轉讓費
貸:銀行存款
再按年按月進行攤銷
借:管理費用—技術轉讓費
貸:無形資產—技術轉讓費
(3)轉讓技術所有權發生的成本擴展閱讀:
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等,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企業按規定計算確定的應交礦產資源補償費,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等科目。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辦公費、水電費、差旅費等以及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咨詢費、研究費用等其他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研發支出」等科目。
期末,應將「管理費用」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無形資產處置報廢:
企業租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形成的租金收入和發生的相關費用,分別確認為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成本。
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應當將取得的價款與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應當將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予以轉銷,其賬面價值轉作當期損益(營業外支出)。
4. 轉讓技術所有權取得的收入是營業外收入嗎與技術轉讓有關的成本費用,怎麼做帳
借:銀行存款
累計攤銷
貸:無形資產
營業外收入
5. 技術轉讓收入和相關稅費,計入企業所得稅的相關問題
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居民企業轉讓5年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取得的技術轉讓所得,納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技術轉讓所得范圍。
居民企業的年度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位於某市的一家生產企業,2017年度自會計核算取得主營業務收入68000萬元,其他業務收入6000萬元,營業外收入4500萬元,應扣主營業務成本42000萬元,其他業務成本3500萬元,營業外支出3200萬元,當年實現利潤總額2600萬元。
其中:其他業務收入中含技術轉讓收入2300萬元,與該收入對應成本和稅費共計1400萬元,要求:計算技術轉讓所得的納稅調整
技術轉讓所得2300-1400=900萬元
技術轉讓所得的納稅調減500+200=700萬元(超過500萬元減半徵收)
(5)轉讓技術所有權發生的成本擴展閱讀
一、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居民企業轉讓5年(含,下同)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取得的技術轉讓所得,納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技術轉讓所得范圍。
居民企業的年度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所稱技術包括專利(含國防專利)、計算機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權、生物醫葯新品種,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技術。
二、企業轉讓符合條件的5年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的技術,限於其擁有所有權的技術。技術所有權的權屬由國務院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由國家版權局確定權屬;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權屬;植物新品種權由農業部確定權屬;生物醫葯新品種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確定權屬。
三、符合條件的5年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技術轉讓所得應按以下方法計算:
技術轉讓所得=技術轉讓收入-無形資產攤銷費用-相關稅費-應分攤期間費用
技術轉讓收入是指轉讓方履行技術轉讓合同後獲得的價款,不包括銷售或轉讓設備、儀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術性收入。
6. 與轉讓技術所有權的直接相關費用和成本賬務處理 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結轉時: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無心資產
7. 某市一居民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為1200萬元,轉讓技術所有權取得收入700萬元,直接與轉讓有關的成本費用100萬
居民企業轉讓技術所有權所得不超過500萬免稅。這里的所得是收入減除成本後的所得,所以對於這里的轉讓所得是700-100=600 600中500免稅 100減半徵收
8. 我做了一個題。直接與技術所有權轉讓的成本與費用是100萬。 計算應納企業所得稅時是利潤*25%加了
研發支出加計50%扣除
9.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取得的收入計入哪個科目
有兩種情況:
1、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可以比照企業出租無形資產所取得的收入
借:銀行版存款(其他應權收款等)
貸:其他業務收入
2、結轉該無形資產的攤銷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累計攤銷
(9)轉讓技術所有權發生的成本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