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閉前林地使用權
Ⅰ 非法佔用林地的什麼是非法佔用林地
非法佔用林地的行為通常表現為三種形式:(1)未經批准佔用林地,即未經國家土地管理機關審核,並報經人民政府批准,而擅自佔用林地;(2)超過批準的數量佔用林地,即少批多佔林地的,其中一部分林地的佔用經過合法批准,一部分林地的佔用則未經批准;(3)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佔用林地,主要是以提供虛假文件、謊報用途或借用、盜用他人的名義申請等欺騙手段取得批准手續而佔用林地。 首先,林地是指一切長有樹木的土地,包括密林、疏林、灌木林等。有時也包括完全無林,但以前曾有林而現在未作他用的土地在內。
其次,林地的郁閉度一般要求達到10%以上,如果屬於零星種植或者樹木的郁閉度小於10%,則不是林地。如果其間種植的是農作物,應認定為耕地,沒有種植農作物的屬於林地。 首先,非法佔用行為首先表現為行為的行政違法性,即行為是對有關森林法規禁止性規范的違反。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兩種:一是行為人對林地擁有合法使用權,但非法改變了被佔用林地的法定用途。二是行為人對林地本身就沒有使用權而佔用,並且改變了被佔用林地的法定用途。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和典型。
其次,違反森林法規的行為超出行政處罰的范圍,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已達到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程度。這種行政犯的成立與否關鍵取決於改變被佔用林地用途的數量和毀壞程度。
Ⅱ 怎樣構成非法佔用林地罪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非法佔用林地罪構成如下:
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林地,改變被佔用林地用途,在非法佔用的林地上實施建窯、建墳、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種植農作物、堆放或排泄廢棄物等行為或者進行其他非林業生產、建設,造成林地的原有植被或林業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規定的「數量較大,造成林地大量毀壞」,應當以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非法佔用並毀壞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數量分別或者合計達到五畝以上;
(二)非法佔用並毀壞其他林地數量達到十畝以上;
(三)非法佔用並毀壞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林地,數量分別達到相應規定的數量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四)非法佔用並毀壞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林地,其中一項數量達到相應規定的數量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兩項數量合計達到該項規定的數量標准。
(2)郁閉前林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1、非法佔用林地的行為通常表現為三種形式:
(1)未經批准佔用林地,即未經國家土地管理機關審核,並報經人民政府批准,而擅自佔用林地;
(2)超過批準的數量佔用林地,即少批多佔林地的,其中一部分林地的佔用經過合法批准,一部分林地的佔用則未經批准;
(3)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佔用林地,主要是以提供虛假文件、謊報用途或借用、盜用他人的名義申請等欺騙手段取得批准手續而佔用林地。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佔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非法佔用林地
最高人民檢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Ⅲ 什麼是密郁閉的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的資本化
:(一)郁閉及郁閉度郁閉通常指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的郁閉度達0.20以上(含.20)。郁閉度是指森林中喬木樹冠遮蔽地面的程度,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標,以林地樹冠垂直投影面積與林地面積之比表示,完全覆蓋地面為1.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郁閉度達0.20以上(含0.20)的為郁閉林(其中一般以0.20-0.69為中度郁閉,0.70以上為密郁閉);0.20以下(不含0.20)的為疏林(即未郁閉林)。不同林種、不同林分等對郁閉度指標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生產纖維原料的工業原材料林、以降低雨水沖刷為主要目標的水土保持林一般要求郁閉度相對較高;以培育珍貴大徑材為主要目標的林木一般要求郁閉度相對較低。企業應當結合歷史經驗數據和自身實際情況,確定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的郁閉度及是否達到郁閉。(二)消耗性生物資產郁閉前的相關支出應予資本化,郁閉後的相關支出計入當期費用郁閉是判斷消耗性生物資產相關支出(包括借款費用)資本化或者費用化的時點。郁閉之前的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處在培植階段,需要發生較多的造林費、撫育費、營林設施費、良種試驗費、調查設計費相關支出,這些支出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林木成本;郁閉之後的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基本上可以比較穩定地成活,一般只需要發生較少的管護費用,應當計入當期費用。因擇伐、間伐或撫育更新等生產性採伐而進行補植所發生的支出,應當予以資本化。
Ⅳ 徵用林地與佔用林地區別
首先要明確「林地」的概念。在佔用、徵用林地的實際工作中,許多人認為只有有林地才能算林地。對宜林地、疏林地等是否按林地計算爭論不休,就連一些林業行業的幹部也搞不清。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細則》第二條規定:「林地,包括郁閉度零點三以上的喬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苗圃地和國家規劃的宜林地。」這就明確了林地的概念,所謂佔用林地是指全民所有制單位因勘察設計、修築工程設施、開采礦藏等的需要,依法使用全民所有的林地。所謂徵用林地是指全民所有制單位因勘察設計、修築工程設施、開采礦藏等的需要,依法使用集體所有的林地。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佔用、徵用林地的對象不同,兩者的概念則不同。
Ⅳ 林地與非林地是怎樣認定的
按土地利用類型劃分的,地是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沿海紅樹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綠化用地,以及鐵路、公路、河流溝渠的護路、護草林。
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跡地和苗圃6個二級地類,主要用於林業生產的地區或天然林區統稱為林地。
個人林權包括范圍:公民個人以承包方式取得的全民所有制單位的國有森林、集體所有的森林的經營權以及在房前屋後、自留地、種植的樹木,承包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地造林所種植的林木的所有權。個人享有的國有森林承包經營權或集體森林承包經營權,依承包合同確定林權內容。
農村居民在房前屋後、自留地種植的樹木,城鎮居民和職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內種植的樹木,個人承包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地造林所種植的樹木,歸個人所有。個人所有的樹木因生長需要依附於林地時,即取得對國有林地、集體林地的使用權。
(5)郁閉前林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林地的相關保護規定:
1、林地保護和開發利用規劃,應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林業發展長遠規劃相協調,由縣以上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編制,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林地保護和開發利用規劃,未經原批准機關同意,不得變更。
2、禁止毀林開墾和毀林採石、采礦、取沙、取土、修墳墓、建房屋等非法破壞林地行為。
禁止在未成林造林地、幼林地和封山育林區內放牧、打柴、狩獵和從事除林業以外的其它生產經營活動。嚴禁在25度以上陡坡林地開墾種植農作物,已開墾的,應限期退耕還林。
3、經依法批准,臨時使用林地進行勘測、修築設施、採石、采礦、取沙、取土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採取保護林地的措施.不得造成滑坡、塌陷、水土流失。不得損毀批准用地范圍以外的林地及其附著物。臨時用地單位應按用地數量在當地縣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指定的地點營造相應面積的林木,或交納森林植被恢復費。
4、使用林地的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將林地用於非林業生產經營活動。使用近期無力造林的宜林地用於非林業生產的,集體林地須經縣以上地方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國有林地須經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核。
5、因特殊需要而改變國營林業單位的隸屬關系或者變更其經營林地面積的,須經所在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報林業部批准;屬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須報國務院批准。
6、國營林業單位修建林區道路、護林設施、必需的住宅和其他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的設施、建築,需使用其經營范圍內林地的,按照《森林法實施細則》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應於翌年2月將上年度使用林地情況匯總報林業部。
7、農村居民建設住宅需使用林地的,須經縣林業主管部門或鄉林業站簽署意見,並依法辦理審批手續。
8、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林地開發利用的指導、監督和服務。
Ⅵ 如何區別「佔用林地」和「徵用林地」
艾克新由於我國抄經濟的不斷發展,通過佔用、徵用取得對林地使用權的情況隨之增加,需要林業管理部門的嚴格管理。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常常出現將「佔用林地」與「徵用林地」弄錯的現象。這表明,有些部門的幹部,對這兩個詞的概念和內涵還沒有搞清,以致在行文、匯報、談話中常常搞錯,甚至搞出笑話。那麼,「佔用林地」與「徵用林地」到底有何區別呢?首先要明確「林地」的概念。在佔用、徵用林地的實際工作中,許多人認為只有有林地才能算林地。對宜林地、疏林地等是否按林地計算爭論不休,就連一些林業行業的幹部也搞不清,《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細則》第二條規定:「林地,包括郁閉度零點三以上的喬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苗圃地和國家規劃的宜林地。」這就明確了林地的概念,所謂佔用林地是指全民所有制單位因勘察設計、修築工程設施、開采礦藏等的需要,依法使用全民所有的林地。所謂徵用林地是指全民所有制單位因勘察設計、修築工程設施、開采礦藏等的需要,依法使用集體所有的林地。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佔用、徵用林地的對象不同,兩者的概念則不同。
Ⅶ 哪些土地屬於林地
《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規定,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
Ⅷ 什麼叫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
根據2017年11月1日發布、實施的《土地利用現狀分類》的定義,林地回包括:喬木林答地、竹林地、紅樹林地、森林沼澤、灌木林地、灌叢沼澤、其他林地。
林地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長紅樹林的土地。包括跡地,不包括城鎮、村莊范圍內的綠化林木用地,鐵路、公路、征地范圍內的林木,以及河流、溝渠的護堤林
灌木林地指覆蓋度≥40%的林地,不包括灌叢沼澤
Ⅸ 林地和有林地的區別是什麼
農村取得林權證的林地不可以買賣,只可以按照林地期限進行流轉!
林地如何進行轉讓?
林權證是證明林地權屬的維一合法依據,林地可以流轉,要有林地流轉合同,再到林業主管部門辦理林權證登記,注意一定要到林地所轄鄉鎮填寫《非國有林林權申請審批表》,還有相應的文檔資料備齊,方可審辦林權轉讓手續。
農村林地可以申請建房嗎
需要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批。
如:
根據《湖北省林地管理條例》第十九條規定:農村、城鎮居民使用林地建住宅,應分別經鄉鎮林業工作站、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初審,並依法辦理審批手續。第二十一條規定:農村居民利用其享有使用權的林地建自用住宅,在規定面積內免繳森林植被恢復費。所以,農村居民佔用林地建房,首先應到當地林業部門辦理林地佔用手續,然後再到土地部門辦理土地審批手續。如果是在享有使用權的林地上建自用住宅,在規定面積內(《湖北省土地管理條例》規定農民興建、改建房屋宅基地(含附屬設施)總面積,使用未利用土地(建設用地)的每戶不得超過200平方米),可以免繳森林植被恢復費。
林地和有林地的區別
林地和有林地的區別:
1、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蓋的土地;
林地包括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和防護林等各種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佔用的土地。
2、有林地指樹木郁閉度大於等於20%的林地。
林地中的樹木郁閉度大於等於20%的天然、人工林地稱為有林地。林地中樹木的郁閉度是林冠垂直投影面積與整個林地面積之比。
佔用林地需辦理什麼手續?
1、需要佔用或者徵用林地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當地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交的書面用地申請;
2、項目批准文件
(1)審批制的建設項目,提交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和初步設計批復;核准制、備案制的建設項目,提交核准、備案的確認文件。城市規劃區內為實施城市規劃的建設項目徵用、佔用林地的,提交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2)其他建設項目,提交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
3、佔用徵用林地的建設單位或個人身份證明;
4、建設單位與被佔用徵用林地的林權所有單位簽訂的林地、林木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協議;
5、有資質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作出的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
6、填寫《使用林地申請表》;
7、被佔用徵用林地的權屬證明材料。
8、其它證明材料:
(1)佔用、徵用自然保護區、世界遺產地、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林地的,提交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的意見;
(2)采礦、採石、采砂、取土的項目,提交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准文件;
(3)補辦佔用、徵用林地手續的,提供案件處理法律文書復印件和罰款(金)如數繳納的單據復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