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版權產權 » 知識產權法的期限

知識產權法的期限

發布時間: 2021-01-05 01:05:47

㈠ 我國知識產權法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知識產權法主要包括:

1、知識產權法律:如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

2、知識產權行政法規:其主要有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專利法實施細則、商標法實施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等。

3、知識產權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如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

4、知識產權行政規章,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規定。

5、知識產權司法解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國際條約:中國在制訂國內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同時,加強了與世界各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交往與合作,加入了十多項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公約。

主要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協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專利合作條約等。

其中,世界貿易組織中的TRIPS協定被認為是當前世界范圍內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中涉及面廣、保護水平高、保護力度大、制約力強的國際公約,對中國有關知識產權法律的修改起了重要作用。

(1)知識產權法的期限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節、權利的限制

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1、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2、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3、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4、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5、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6、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7、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8、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9、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10、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11、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12、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㈡ 版權法中版權保護期限的規定是怎樣的

版權法中版權保護期限的規定是怎樣的,版權保護,又稱著作權,最終目的不是如何防止使用,而是如何控制使用,版權法的實質是一種控製作品使用的機制。那麼版權法中版權保護期限的規定是怎樣的?版權保護期限的規定在我國著作權是從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的。我們重點討論其中人身權、財產權、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限的規定。人身權首先,人身權利中除了發表權外沒有期限限制,發表權一經行使即窮竭,如果在作者死後50年內不發表,就不再保護。財產權然後,財產權利的保護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後50年,如果作品創作完成後50年未發表的,不再保護。另外,法人和其他組織視為作者的作品以及電影、電視、錄像作品和攝影作品和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保護期都是作品首次發表之日起50年,創作完成50年內不發表就不再保護。軟體著作權最後,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限為25年,截止於軟體首次發表後第25年的12月31日。保護期滿前,軟體著作權人可以向軟體登記管理機構申請續展25年,但保護期最長不超過50年。軟體開發者的開發者身份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以上內容簡略介紹了版權法中版權保護期限的規定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㈢ 三大知識產權法的保護期限有什麼不同

「專利法」中規定,專利有三種,分別是: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其中:內發明專利保護期自申容請日起20年,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期自申請日起10年,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自申請日起10年。專利的保護期限不允許延長。
「商標法」中規定,商標自注冊之日起10年,期限屆滿時可以申請續展,每次續展的保護期限是10年,續展次數沒有限制。
「著作權法」,一般情況是:自作品完成之日起,至作者身後50年,如果多名作者,就是到最後一個去世的作者的去世之日起50年。

㈣ 知識產權法的歸責原則

知識產權法歸責原則
知識產權侵權是一種特殊的民事侵權行為,中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規定了承擔民事責任的過錯原則和無過錯而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無過錯原則。這部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雖然首次正式使用「知識產權」這一法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講座學稱謂,也對著作權、商標權和專利權等受到剽竊、篡改、假冒等侵害的作了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等規定,但從這些規定及1990年9月頒布並於2001年10月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其他已頒行的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來看,基本上都對知識產權侵權的歸責原則規定為過錯責任原則,即「債權之訴」原則。筆者認為,知識產權侵權只適用過錯歸責原則的規定,使法律規定和審判實踐產生了沖突,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同為民事侵權,無法普遍適用民事侵權歸責原則;二是法律原則與審判實踐相矛盾,使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受到制約;三是割裂了物上請求權與債之請求權的關系,使法官在個案的裁判中陷入困境。
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與一般的民事侵權行為有基本相同的法律性質,當然也該有基本相似的法律後果。但由於知識產權的性質和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基本特徵有別於一般的民事權利和侵權行為,故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表現形式也有別於一般的民事侵權行為。知識產權的權利客體的非物質性是其區別於財產所有權的本質特徵,其客體是一種非物質性無形體的精神財富,不具有物質形態、不佔有空間、其被佔有也非實在而具體的占據。且知識產權的存在與其他財產權(特別是所有權)相比,有其獨有的專有排他性、地域效力性和時間限制性特徵。由於知識產權的這些性質和特徵,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基本上都具有雙重性,這就是既侵犯了知識產權人的物權,也同時侵犯了知識產權人的債權;既有對獨立物權的侵犯(著作人身權),也有對單一債權的侵犯(商業秘密權);既有故意侵犯的有過錯侵權行為,也有善意無過錯侵權行為(鄰接權);既有行為發生即侵權,也有行為結果為侵權。這種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雙重性,決定了該侵權歸責原則的雙重性。
參考資料:http://ke..com/item/%E7%9F%A5%E8%AF%86%E4%BA%A7%E6%9D%83%E6%B3%95/2912533#4

㈤ 關於法律規定的知識產權保護期限的問題

樓上說得對
一般市這樣:比如某人2000年死了,他的繼承人享有的著作權到2050年的12月31日為止
不過這不適用於標注自己名字的權利

㈥ 中國知識產權法是什麼時候出台的專利權是什麼時候加上去的

從國內看,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建立較晚,只有20多年的歷史(1984年),但專是發展速度較快。屬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選擇,基本建立了體系完整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在「十五」時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已經具備了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基本條件。
中國第一部專利法於1984年3月12日頒布,1985年4月1日施行;1992年9月4日第一次修訂,主要擴大了專利保護范圍,延長了專利保護期限;2000年8月25日第二次修訂,修改後的專利法於2001年7月1日施行,主要變動為取消了全民所有制單位對專利「持有」的規定,對職務發明重新進行了合理界定並規定應給予職務發明人獎勵或報酬,加大了保護力度,簡化完善了專利審批和維權程序;2008年12月27日第三次修訂,修改後的專利法於2009年10月1日施行,主要提高了專利授權標准,強化了對專利權人的保護,引入了現有技術抗辯,並與國際公約進一步協調。

㈦ 沒有法定保護期限的知識產權有哪些

你好,對於沒有法定保護期的知識產權主要是指的具有人身屬性的權利,如署名權等。

㈧ 我國的知識產權法修改了幾次,分別是什麼時間

我國的知識產權法是《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四個法律的總和。

四個法律的修訂頒布與修改時間為:

《專利法》1984年頒布,現行有效的是2008年修訂的版本。(實施細則有效的是2002年版本,審查指南有效的是2009年版本,另有1997年《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其2007年版的實施細則)

《著作權法》1990年頒布,現行有效的是2010年修訂的版本。(實施條例有效的是2002年版本,另有2001年頒布的《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以及2006年頒布的《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商標法》1982年頒布,現行有效的是2001年修訂的版本。(實施條例有效的是2002年版本,商標評審規則有效的是2005年版本)

《反不正當競爭法》1993年頒布,現行有效的是2017年修訂版本(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2018年1月1日施行)

(8)知識產權法的期限擴展閱讀:

專利法的授予范圍:

①違反公共秩序和道德的發明,一般都規定不授予專利。不過這項規定的應用是與國家的階級實質密切相關的。

②科學發現和自然科學基礎原理,因不能在工農業生產上直接應用,不授予專利。許多國家都依專門法律給予獎勵(見發現權)。但美國《專利法》明文規定其適用范圍包括「發明」和「發現」,其觀點是:「凡是太陽底下的新東西都可以申請專利。」

③某些物質發明,如以化學方法獲得的物質,以原子核變換的方法獲得的物質以及食品、飲料等,大多數國家不給專利,但少數工業發達國家則授予專利。其製造方法一般也可以取得專利。

④動植物新品種,許多國家不給專利,少數國家規定授予專利。

⑤診斷醫療方法和葯品,也是少數國家授予專利。

⑥計算機程序(軟體),極少數國家授予專利。

㈨ 知識產權法常識:我國商標注冊申請審查有沒有法定期限

根據2014年5月1日實施的新商標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對申請注冊的商標,商標局應當自收到商標注冊申請文件之日起九個月內審查完畢,符合本法有關規定的,予以初步審定公告。初審公告期限是3個月。3個月內無人提異議,會發布注冊公告。商標有效期是從注冊公告日開始起算的。所以最順利的話審批下來會有一年多的時間。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