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版權產權 » 組織結構和所有權結構

組織結構和所有權結構

發布時間: 2021-01-05 22:48:02

① 公司性質和組織結構是不是同一個意思我這是集體所有制的 求大神幫填 公司性質: 組織結構:

公司性質是指公司的資產所有者性質,如公有制,非公有制,個體等等。

組織結構(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表明版組織各部權分排列順序、空間位置、聚散狀態、聯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模式,是整個管理系統的「框架」。 組織結構是組織的全體成員為實現組織目標,在管理工作中進行分工協作,在職務范圍、責任、權利方面所形成的結構體系。組織結構是組織在職、責、權方面的動態結構體系,其本質是為實現組織戰略目標而採取的一種分工協作體系,組織結構必須隨著組織的重大戰略調整而調整。

② 醫療機構所有制形式應該填寫什麼

醫療機構的所有制形式
國外醫療機構的所有制形式可大致分為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和私有制三種類型。
(一)全民所有制
其醫療衛生機構主要指醫院全部由國家開辦,衛生經費主要來源為國家預算,醫務人員為政府雇員,領取工資。如古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等國家醫療機構的設置、分布和規模,醫務人員的培養使用,醫療設備的購置以及葯品的生產和分配都列入國家計劃,醫務工作人員享受國家固定工資。在這些國家,沒有私立醫療機構,也沒有私人開業醫師。
英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實行福利制,政府把醫療服務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大部分醫院由政府、通常由地方政府控制,醫院所有人員都是領取薪金的,高級醫生和專科醫生都集中在醫院工作,在社區醫療機構工作的大都是通科醫生。
(二)集體所有制
醫療機構由各種衛生團體或地方政府、福利團體、企業單位舉辦,衛生經費主要來自民間,醫療機構的建設、開辦費等均由舉辦者安排,國家給一定補貼。如南斯拉夫,中央政府和省政府通過立法機構確定衛生領域的基本原則,包括醫療機構、衛生人員訓練、群眾衛生組織的活動等。政府不直接擔負醫療服務組織者的角色。居民和衛生工作人員均參加群眾衛生組織,該組織設立代表大會制,下設醫療服務享受者委員會和醫療服務提供者委員會。代表大會就醫療事務作出決定和安排。
(三)私人所有制
私有制醫療機構廣泛地存在於世界各地。私立醫療機構一般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營利型,一種為非營利型。營利型醫院的業主,將醫院經營中所取得的部分利潤轉移到醫院以外的產業中去,如開辦高爾夫球場。非營利型醫院不是不贏利,而是將賺到的利潤仍用於醫院自身的建設和發展。私立醫院以營利型居多,要向國家交納稅收。
美國以私立醫院為主,日本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同時發展,法國雖然私立醫院多於公立醫院,但由於私立醫院規模較小,床位數仍以公立醫院為多。

③ 所有制性質,組織機構代碼,單位性質,怎麼寫

企業性質代碼如下:\r\n\r\n\r\n企業性質代碼
1
2
3
4
5
6
7
8
\r\n\r\n企業性質名稱
國有
合作
合資
獨資
集體
私營
報關
其他\r\n\r\n所以您說的沒錯,就是集體所有制企業。

④ 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都應該有哪些組織機構

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都是由鄉鎮和村集體所辦的企業。
問題補充:這個到沒有具體規定,按實用性設置部門。

⑤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是什麼情況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⑴我國所有制經濟的類型:

①公有經濟,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

②非公有經濟,包括私有經濟(含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港澳台經濟、外資經濟;

③混合經濟,如股分制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等,混合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萬分也屬於公有經濟。

⑵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P185

①主體地位的體現:一是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二是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公有資產包括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包括全國的土地、礦藏、河流等自然資源,全國的鐵路、公路、機場、港口,公有的工廠、農場、商店、金融機構,國家和集體舉辦的學校、研究機構等。

公有經濟,不僅要有數量上的優勢,而且要有質量上的優勢,才能體現其主體地位。

②確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必然性:
⒈國家所有制:就是由國家代表全體人民來行使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國家所有制實質上就是全民所有制。

⒉集體所有制:就是生產資料歸一定范圍內的勞動群眾共同所有。

⒊家庭承包經營:實行家庭承包,集體是包出單位,農戶是承包單位;集體對一定量土地規定出產量和上交任務(包括農業稅、集體提留),包給農戶耕種;農產品收獲後,農戶首先要完成上交任務,剩餘部分則歸農戶所有。

⒋合作社:是勞動者在自願互助的基礎上聯合起來共同經營的經濟組織。

⒌股份合作制:是採用股份制的一些做法的合作經濟。

⒍個體經濟:是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以個體勞動為基礎、稅後收入由勞動者自己所有的一種經濟成分。

⒎私營經濟: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和存在僱傭勞動關系的一種經濟成分。

⑥ 財政收入的組織機構包括哪些

一、財政收入的形式結構

    財政收入的形式結構是按取得收入的形式來分析財政收入的結構及其變化趨勢。一般而言,稅收是最重要的財政收入形式,許多國家佔到全部收入的90%以上,其中發達國家的個人所得稅和社會保障稅比重較大,發展中國家流轉稅的比重較高。當然,不同的政治經濟體制制約著財政收入的形式結構,如國有化程度較高的國家,財政收入中國有財產收入和國有企業收入較多。

    我國的財政收入形式結構是20多年來經濟體制改革和財政收入體制改革的反映和結果。計劃經濟體制下,由於國家的社會管理者身份和國有資產管理者的身份沒有清晰地界定,財政收入的構成主要是國有企業上繳的利潤和稅收,企業多繳稅就少繳利,繳稅繳利對企業而言沒有利益上的區別,一度以稅代利的傾向都十分嚴重。1978年,以七繳利潤為主的企業收入仍占財政收入的50%以上。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運行機制的轉變,要求稅收成為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同時還要成為調節經濟的杠桿。在經過兩次稅利分配改革和1994年新稅制的實施,稅收取代了利潤上繳成為財政收入的主導部分。

    二、財政收入的所有制結構

    財政收入的所有制結構是指來自不同經濟成分的財政收入在總收入中所佔的比重。通過這種結構分析,可以說明所有制構成對財政收入規模和結構的影響及其變化趨勢,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對財政收入的規模和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

    我國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協調發展,財政收入由不同經濟成分的經營單位上繳的稅收、利潤等共同組成。計劃經濟體制下,不允許任何私有經濟存在,國家成為主要的投資者,國有經濟佔主導地位,財政收入自然以國有經濟的上繳為主體,「四五」時期曾達到87.4%的最高點。改革開放以後,來源於國有經濟的財政收入逐年下降,但仍然保持主導地位。混合所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成分雖然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但對財政收入的貢獻卻增長比較緩慢,與其經濟增長速度並不相稱。據國家統計局測算,在工業總產值中,國有經濟目前只佔到25%的比重,在全部財政收入中,卻有60%以上仍然是由國有經濟提供的。造成財政收入結構與國民經濟結構不相稱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財政收入制度方面的原因;二是稅收征管方面的原因。隨著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變化,相信這種不和諧的局面會逐漸改觀。事實上,許多地區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變化,非公有制經濟提供的財政收入己占「半壁江山」,甚至達到了絕大部分。

    三、財政收入的部門結構

    財政收入與產業結構具有密切的聯系。財政收入的部門結構分析的目的,是研究國民經濟各部門在提供財政收入中的貢獻及其貢獻程度,進而根據各部門的特點,合理組織財政收入。依據國際慣例,產業結構由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所組成。第一產業主要為農業,第二產業主要為加工工業,第三產業為以商業、服務業為代表的其他行業。

⑦ 被審計單位的性質是什麼

你這個只有一個問題沒有具體說明不知道怎麼來回答。總體來說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性質主要是一下幾方面:
(一)所有權結構
對被審計單位所有權結構的了解有助於注冊會計師識別關聯方關系並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決策過程。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所有權結構以及所有者與其他人員或單位之間的關系,考慮關聯方關系是否已經得到識別,以及關聯方交易是否得到恰當核算。
同時,注冊會計師可能需要對其控股母公司(股東)的情況作進一步的了解,包括控股母公司的所有權性質,管理風格及其對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及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控股母公司與被審計單位在資產、業務、人員、機構、財務等方面是否分開,是否存在佔用資金等情況;控股母公司是否施加壓力,要求被審計單位達到其設定的財務業績目標。
(二)治理結構
良好的治理結構可以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和財務運作實施有效的監督,從而降低財務報表發生重大錯報的風險。
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治理層是否能夠在獨立於管理層的情況下對被審計單位事務(包括財務報告)作出客觀判斷。
(三)組織結構
復雜的組織結構可能導致某些特定的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組織結構,考慮復雜組織結構可能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包括財務報表合並、商譽攤銷和減值、長期股權投資核算以及特殊目的實體核算等問題。
(四)經營活動
了解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有助於注冊會計師識別預期在財務報表中反映的主要交易類別、重要賬戶余額和列報。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主要包括:
7.生產設施、倉庫的地理位置及辦公地點。
8.關鍵客戶。例如,銷售對象是少量的大客戶還是眾多的小客戶;是否有被審計單位高度依賴的特定客戶(如超過銷售總額的10%的顧客);是否有造成高回收性風險的若干客戶或客戶類別(如正處在一個衰退市場中的客戶);是否與某些客戶訂立了不尋常的銷售條款或條件。
9.重要供應商。例如,是否簽訂長期供應合同;原材料供應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付款條件;以及原材料是否受重大價格變動的影響。
(五)投資活動
了解被審計單位投資活動有助於注冊會計師關注被審計單位在經營策略和方向上的重大變化。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投資活動。主要包括:
1.近期擬實施或已實施的並購活動與資產處置情況,包括業務重組或某些業務的終止。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並購活動如何與被審計單位目前的經營業務相協調,並考慮他們是否會引發進一步的經營風險。
2.證券投資、委託貸款的發生與處置。
3.資本性投資活動,包括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投資,近期或計劃發生的變動,以及重大的資本承諾等。
4.不納入合並范圍的投資。例如,聯營、合營或其他投資,包括近期計劃的投資項目。
(六)籌資活動
了解被審計單位籌資活動有助於注冊會計師評估被審計單位在融資方面的壓力,並進一步考慮被審計單位在可預見未來的持續經營能力。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籌資活動。主要包括:
1.債務結構和相關條款,包括擔保情況及表外融資。例如,是否存在違反借款合同中限制性條款的情況。
2.固定資產的租賃,包括通過融資租賃方式進行的籌資活動。
3.關聯方融資。例如,關聯方融資的特殊條款。
4.實際受益股東。例如,實際受益股東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其商業聲譽和經驗可能對被審計單位產生的影響。
5.衍生金融工具的運用。

⑧ 企業存在的基本組織形式按規模和按股東對公司所負責不同的分類有

企業存在三類基本組織形式: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公司制企業是現代企業中內最主要的最典型的容組織形式。
企業分類:
(一)以投資人的出資方式和責任形式分為: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公司制企業。公司制企業又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二)以投資者的地區不同分為:內資企業、外資企業和港、澳、台商投資企業。
(三)按所有制結構可分為: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和私營企業和外資。
(四)按股東對公司所負責不同分為:無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五)按 信用等級可分為:人合公司、資合公司、人合兼資合公司。
(六)按公司地位類型可分為:母公司、子公司。
(七)按規模可分為:特大型企業、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
(八)按經濟部門可分為:農業企業、工業企業和服務企業等等。
(九)按企業健康程度可分為:相對比較健康的隨機應變型企業、軍隊型企業、韌力調節型企業,和相對不健康的消極進取型企業、時停時進型企業、過度膨脹型企業、過度管理型企業。

⑨ 股份制商業銀行內部組織結構的設置分為所有權機構和經營權機構。所有權機構包括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

選B。網上可以找到答案的~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