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版權產權 » 音樂版權發展

音樂版權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1-07 11:28:55

『壹』 音樂版權收費現象越來越突出,這合理嗎

我覺得音樂付費本身是合理的,不能夠因為對這個突如其來的現象不滿意而否認這件事存在的合理性。音樂版權付費就是知識產權付費的一項內容,在大家都開始重視知識產權的時代,音樂也就漸漸開始重視自身的版權。而且一首歌的發行從開始編排,到後期的剪輯,過程並不是一個人的心血,也不是短短的一兩天時間。所以一首音樂簡單被使用而不繳納任何費用顯然是不符合現在的知識維護的,音樂版權收費就存在合情合理了。

其實不僅僅是音樂版權收費的現象普遍,文字版權、圖片版權、視頻版權……等在知識產權付費的行列。在如今的社會大風氣之下,人們已經開始重視網路當中所接觸到的信息,能夠第一時間想到背後的版權信息。我覺得知識產權付費是合情合理的存在,音樂版權付費也是很正常的行為,也正是因為知識付費的存在,創作者的權益才能夠得到保障。

『貳』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的發展歷史

法律依據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八條:「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可以授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行使著作權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被授權以後,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為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主張了、權利,並可以作為當事人進行涉及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潛力的訴訟、仲裁活動。」
從前到現在
協會始終定位在服務全體會員,服務廣大音樂著作權人,服務各類音樂使用者,積極推進中國音樂著作權保護事業的進程之上。
收費
協會收取使用許可費的范圍非常廣泛,對音樂作品的機械復制,如出版音像製品、製作電腦卡拉OK機等,舉辦現場演出活動,在餐廳、酒吧、賓館、歌廳、飛機客艙、火車車廂等公共場所播放背景音樂,廣播電台、電視台演播音樂作品以及通過網路使用音樂作品等都應由協會負責有償許可。

『叄』 互聯網音樂走向成熟,版權市場走向集中

互聯網音樂走向成熟,版權市場走向集中2017年我國手機網民娛樂應用分類使用率版三大派系音樂APP版權權分布互聯網音樂走向成熟,版權市場走向集中 根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普及率達到55.8%,其中,手機網民佔97.5%。網路音樂作為日常剛需的功能之一,在中國手機網民娛樂類使用中僅次於網路視頻,使用率大68%,網路音樂的用戶數大約5.24億。參考中國報告網發布《2018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分析報告-市場運營態勢與發展前景研究》2017年我國手機網民娛樂應用分類使用率(%)互聯網音樂走向成熟,版權市場走向集中資料來源:CNNIC,中國報告網整理我國互聯網音樂的參與者主要有三類:音樂版權方、平台運用方和服務支撐方。

『肆』 音樂版權不應搞獨家授權,音樂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有多久

小編告訴你音樂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有多久。音樂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有多久著作權保護期限自國家版權局2015年開展網路音樂版權專項整治以來,我國網路音樂的版權秩序明顯改善,盜版問題基本得到遏制,網路音樂正版化已成為行業共識。但最近網路音樂版權市場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如網路音樂服務商紛紛采購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有的甚至哄抬版權授權費用搶奪獨家版權,有的未經許可侵權使用音樂作品。我們認為,網路音樂服務商搶奪獨家版權、哄抬授權價格,這不利於音樂作品的廣泛傳播,不利於廣大網民和聽眾對音樂的使用,不利於本土音樂的創新創造,也不利於網路音樂產業的健康發展。獨家授權的模式還可能導致盜版的反彈,會破壞來之不易的網路音樂版權良好秩序。實際上,獨家授權這種模式並不是國際網路音樂行業的慣例,在國外唱片公司很少出現將整個曲庫授權給一家音樂平台獨家使用的情況,即使某張專輯在某個時段存在獨家授權,一般時間也較短,像中國這樣整個曲庫的獨家授權是不正常的。著作權法規定的音樂著作權的保護期指的是音樂作品的詞曲作者、改編、翻譯等創作者對其創作的音樂作品享有專有權的保護期限。保護期限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過了保護期的音樂作品可以免費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權、保護作品的完整權、修改權等人身權永遠受保護。

『伍』 為什麼現在音樂都特別重視版權

音樂版權這個問題,其實也就是專利,這其中涉及到傳播,翻唱等權利!都特別重視版權可以說一方面是為了保護知識產權,另一個是可以從中牟利!所以現在的音樂都特別重視版權!

『陸』 大石音樂版權的公司發展

進入21世紀後,大石拓展了合作空間,通過國際化的專業版權管理體制和系統,專成功地將中文歌曲屬引入世界非華人地區,並建立了雙邊合作關系,擁有並代理的中外音樂版權超過50萬首,其中不乏貓王、約翰丹佛、大衛鮑威、黑眼豆豆等國際樂壇潮流指標型人物的作品,市場佔有率為全世界歌曲數量總和的十分之一。
20多年來,大石與眾多國際及本土的唱片、廣告、影視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渠道,連續13年榮獲新加坡詞曲作家協會頒發的「最佳本地音樂出版商」獎項。秉持著「培養、鼓勵、推廣、經營」的信念,大石歡迎您的加入。您的音樂作品是您最寶貴的智慧產權,請珍惜您的每一首創作!

『柒』 如何加強中國的音樂版權保護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自己的知識產權,也有進行登記與注冊進而保護自己的權益,然而盜版猖獗,我們應該如何加強自己的音樂版權保護了?關於加強中國的音樂版權保護迫在眉睫唱片業全球貿易組織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昨日證實,中國首次進入全球十大錄制音樂市場。環球唱片公司的執行副總裁兼市場開發部門負責人AdamGranite在貿易機構的《全球音樂報告》中表示,中國市場提供了藝人和唱片公司,不為這個機遇而感到興奮是不可能的,盡管挑戰依然存在。在這個令人興奮的新市場中,西方版權擁有者仍面臨一些與中國版權制度有關的挑戰。這意味著版權制度為創作者和他們的商業合作夥伴提供權利的同時,還包括如何執行這些權利,以及涉及到集體許可時,本地版權所有者如何與全球音樂版權所有者對接等問題。但是,報告仍指出,市場持續發展的重大挑戰依然存在。特別是在錄音唱片方面,中國仍然缺乏演出和轉播權,如果獲得了這些音樂版權,這將吸引大量對中國音樂市場發展的投資。在歌曲方面,中國版權法確實為歌曲作者和音樂出版商提供了表演權。但是,這些版權的收入仍然很低。在2017年度統計數據中,國際作者和作曲者協會聯合會CISAC表示,目前中國2000多家電台和電視台中只有105家為他們使用的音樂支付版稅。目前作品集的價值在2300萬歐元。但是如果整個廣播部門都付錢,將會有額外的數千萬美元收入進賬。加強中國的音樂版權保護已經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希望我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如何加強中國的音樂版權保護的問題對您有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服務熱線。

『捌』 如何理解音樂版權

音樂版權指的是: 音樂作品的創作者對其創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主要包括:音樂作品的表演權、復制權、廣播權、網路傳輸權等財產權利和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精神權利。

『玖』 互聯網音樂市場現在發展得好嗎特別是原創音樂人,版權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了嗎

都是持續的居高不下。與之相對應的卻是流行音樂的一蹶不振。一邊是鑼鼓喧天,熱鬧非凡,一邊是苟延殘喘,無力回天。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怪至極的現象。
其實,原創流行音樂的衰敗已經成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前幾年還有諸多互聯網巨頭和音樂圈大佬利用原創音樂這塊遮羞布奮起直呼,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創音樂逐漸的越來越淡出人們的視野。而音樂產業也體無完膚的赤裸裸的躺在地上,無力爬起。其實一直以來原創匱乏一直只是中國原創流行音樂的一塊遮羞布而已,今年歌曲《董小姐》《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的爆火則讓這塊破的不能再破的遮羞布灰飛煙滅。事實證明,原創並不匱乏,好的原創更是數不勝數。既然原創並不匱乏,那麼究竟是什麼拖了中國流行音樂的後腿呢看
1、巨大的經濟利益讓所有平台改道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里,眾所周知,酒香也怕巷子深。任何產品想要接近大眾,推廣平台很重要。同樣,音樂產業也是一樣。可是再看看我們的現狀,電視台要收視率,有收視率廣告商才會投錢,網站要點擊量,有點擊量金主才會買單。與其用新歌手和新歌去嘗試,不如拿著大腕和老歌改編穩穩的賺錢。錢是一切平台賴以存活的唯一原動力。至於音樂行業的死活,貌似感覺真的和他們無關。就連打著拯救音樂行業,完成音樂夢想旗號的音樂類選秀節目,也很少能聽到真正新的原創歌曲,放眼看去,遍地的老歌和一群號稱逗選秀專業戶地的選手們。我們的音樂夢想似乎只剩下露臉了。而這一切,歸根結底,只是為了錢。
每一檔選秀節目都會往自己身上大包大攬一些行業責任:拯救音樂、發掘新人、鼓勵原創力量。十年過去了,音樂行業卻一天天走向夕陽。真正由選秀輸送的逗排得上號地的歌手,數來數去只是李宇春和張靚穎。真正由這些拯救音樂而推出的新原創歌則為零。可能老百姓不是太清楚,許多選秀類節目對選手選歌上有嚴格的規定。甚至於大部分會列出具體的歌單供歌手選擇。既然是一個自由比賽的節目,為什麼選歌如此的不自由呢看欄目組早早的從音著協手裡買過一些老歌的翻唱權,改編權,然後給所有的選手唱,這么做的目的,第一是可以省錢,從音著協手裡每首隻需花費一千五元就能在電視上公然翻唱,而一首全新的原創至少得到五千到一萬元。第二是可以賺錢,畢竟老歌比新歌更有保障一些,穩穩的改編,然後穩穩的拿到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三大巨頭的彩鈴下載分成,每一首至少是以百萬元起步的。小投資穩拿大回報的面前,沒有人會選有風險且收益不保證的回報。
實際上,不管是電視平台還是互聯網平台,所有依附在音樂產業上的相關系統都是在努力的做著殺雞取卵的事情。當有一天整個音樂產業徹底完蛋了,再沒有人寫歌了,那麼這些節目或系統還會存在嗎看實際上,選秀節目的興盛並沒有帶來的音樂行業的繁榮,反而是徹底扼殺了原創音樂的生產力。其實這也是為什麼時下那麼多的歌手被稱為網路歌手的原因,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所謂的網路歌曲看因為他們的歌曲就根本沒有別的平台願意接受。除非一首歌火到全民傳唱,否則任何平台都不會冒著少賺錢的危險來推廣的。
2、版權的不規范助長了音樂市場的混亂
如果說錢是原創音樂倒退的根源,那麼版權的不規范操作則是流行音樂市場混亂的添加劑。規范的版權法可以讓那些醉心於音樂創作的人們衣食無憂的生活。國外就不說了,就拿港台舉例,一個音樂人只要有好的原創作品至少可以拿到五十年的版稅,只要有任何一次試聽或者點唱都能拿到相應的費用。以知名詞人林夕舉例,每年他分到的版稅至少千萬以上。而在內地,寫一首歌最多賣個一萬到三萬元就了不起了。
歌手越來越多,歌曲越來越差。這似乎成為了業內巨頭指責音樂的一大理由。而究竟怎麼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看就是上文提到,越來越多的創作者不想只拿一點點可憐的詞曲買斷費,都跑出來自己唱歌了。沒有專業的團隊幫忙打理其它事宜的創作者們逐漸的也很難安心的創作下去。專業的人不做專業的事情,唱歌的改主持,寫歌的改歌手。於是乎,這樣也就成了一個很難解脫的惡性循環。歌手、歌曲越來越多,能靠原創歌曲養家的卻越來越少。天娛公司總經理龍丹妮侃侃而談發展計劃,強調逗重點是做偶像地:逗藝人的盈利還是主要來自於演出市場還有代言這兩塊,音樂版權在中國是不賺錢的,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地
3、選秀節目的翻唱和改編加速音樂產業的荒涼
這個夏天光數得上的名號的大型選秀節目就達到至少20個,每一個都說自己是逗音樂夢想的舞台地。當選手真正上台以後才驀然發覺,音樂沒了,只剩下夢想了,而夢想又和音樂無關,只與成名有關。
選秀節目從來都不只是唱歌,這是製作方早就認識到的。《中國最強音》節目總監夏青在談到賽制設置時最強調的是逗戲劇化地。讓她得到靈感的是好萊塢逗編劇教父地羅伯特·麥基的戲劇理論:逗麥基告訴我們,首先不要讓你的主人公過上好日子。地逗戲劇化地的追求來自觀眾的需要,他們不是閉著眼睛在聽歌,需要觀看過程,抒發情感。去年《中國好聲音》里有一大把煽情故事,逗為了某某親人而歌唱地的選手屢見不鮮,徐海星搬出去世的父親,贏得了粉絲也遭受了圍攻。今年逗快男地最早受關注的兩位選手,一個是唱《董小姐》獻給女朋友的左立,一個是主打親情唱《姐姐》的小強。在觀察者眼中,這兩位和徐海星並無本質區別。
台灣音樂人黃舒駿提出了一個嚴峻的問題:逗這么多選秀節目,事實上並沒有新歌和真正的原創歌手。地逗為什麼選秀紅火,音樂產業荒涼看地這樣的討論在選秀季重復進行,在黃舒駿眼裡這是因果倒置:逗選秀之所以能夠傳到全國,是因為音樂行業衰敗,或者說瓦解了。地他的邏輯是:音樂行業蓬勃,新人會直接被唱片公司吸收、出道成為歌星;而在音樂產業被盜版下載摧毀的現在,行業幾乎不存在了,喜歡音樂的年輕人只能求助於電視選秀混個臉熟。而電視選秀為了收視率的保證卻一直在重復著逗新瓶裝老歌地的工作。
其實,好的原創音樂一直並不匱乏,拯救樂壇也只需要做到三件事,一,媒體平台,二,版權健全。三、推廣原創歌曲。時下,圈內一部分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浙江衛視即將推出的《中國好歌曲》就是一檔造麯不造星的全新欄目。而《快樂男聲》也推出了像《董小姐》這樣的原創。其實不管時代怎麼變幻,老百姓認得也只有好的音樂。就拿近期火爆原創新歌《因為愛著你》舉例,在改編翻唱原著歌曲盤踞各大網路音樂排行榜的前五十名的今天,短短不到半個月就沖到了網路新歌榜的十八位,這也側面說明了老百姓對於好音樂的渴望和認可。小編、希望中國原創流行音樂能早日擺脫時下的窘境,如同電影屆一般達到真正的百花爭鳴的境界。

『拾』 音樂共享版權何時開始

因為國家版權局《關於責令網路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轉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限定的緩沖期到期,各大數字音樂平台日前對自身平台版權不明歌曲進行了清理。不過,雖然同樣是積極擁護正版音樂版權,不同音樂平台在應對版權清理前的布局和舉措還是不盡相同,騰訊系、海洋系和網易雲音樂都選擇了抱團共享版權,阿里系則不帶任何人「玩」。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體現了雙方對音樂版權獨家化和去獨家化的不同態度,也彰顯開放與閉門單干兩種不同的心態,當然也是兩種不同發展思路的博弈。 強強聯合的QQ、酷狗,關起門來單乾的阿里 經過多次版權更迭,騰訊、海洋、阿里國內三大主流互聯網音樂平台今年的版權格局已經基本確定。其中,騰訊系的QQ音樂獨家代理了華納音樂、索尼音樂、傑威爾音樂、福茂音樂等200多家版權方的內容,擁有1500萬首歌曲版權;以酷狗音樂代表的海洋系和太合麥田、海蝶、豐華、種子音樂等海內外600家版權方達成合作,現有歌曲版權達到2000萬首;阿里則擁有滾石、華研、寰亞、BMG等公司的版權,版權歌曲數量目前無官方統計,但應該超過250萬首。 從版權公司陣容上對比,三大陣營可謂各有特色、難分高下;從數據上看,海洋系的酷狗和騰訊系的QQ音樂曲目數量遙遙領先。在國家版權局「劍網行動」的激化下,曲庫實力雄厚的QQ音樂和酷狗音樂反而選擇了相互抱團轉授權,數量上相對弱勢的阿里系卻選擇獨善其身,甚至發出「雙APP時代」的論調。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前兩者雖然清理了部分非版權歌曲,但由於占曲庫比例較小,整體影響較小。而據不少媒體報道,阿里音樂「蝦米音樂、天天動聽受到沖擊較大,曲庫幾有被清空的趨勢」,可謂是傷筋動骨。 那麼QQ音樂、酷狗音樂為什麼會選擇抱團,阿里卻寧願傷元氣也要選擇關起門來單干?其實,這源於兩種不同的發展思路。 騰訊、海洋的大布局和阿里的小算盤 早在此前和網易雲音樂達成合作的時候,騰訊相關負責人就表示,雖然和其他平台合作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用戶流失,但仍希望和其他平台共同將市場做規范,形成新的生態,將整個市場做得更精細化。言外之意,版權共享對平台的影響微乎其微,產品體驗做得好,根本不用懼怕用戶流失。這種天之驕女式的灑脫和快意,無疑源於騰訊強大的社交產品體系如QQ、空間、微信的支撐,也預示了QQ音樂未來將走的社交為王、體驗為主的道路--內容並非QQ音樂最關心的最終旨歸,而只是聚合流量的一種手段。 擁有7億用戶、但沒有強大社交產品支撐的酷狗音樂敢於選擇抱團這條路,既有用戶體驗的考慮,但更多的,也是行業生態的考量。在酷狗音樂有關負責人看來,行業新趨勢應該是用戶、音樂人、音樂網路公司多方共贏的局面,作為連接音樂人和市場的互聯網音樂平台有義務倡導「去獨家化,相互授權」的共贏機制,共同建立健康的網路音樂生態圈。相互授權的模式,不僅可以避免用戶下載多個APP的困擾,提升用戶體驗,也方便每個音樂人的作品擁有更多為人所知的機會,這對平台也是一種良好的促進,進而形成一種良性生態循環。 相比較而言,阿里音樂的態度則顯得有些自我和任性。抱定關門單干理念的同時,新晉CEO宋柯甚至發出「雙APP時代」的評論,認為「兩個陣營你各選一個,基本上就能完成你的聽歌需求了。雖然有點麻煩,但下兩個APP也沒多大事兒。只是為了未來能讓大家更好地享受到音樂服務。」這段話不僅矛盾,聽起來怎麼都感覺有種當初360逼QQ用戶二選一的味道。 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你會接受阿里的這個算盤嗎?作為一個蝦米資深用戶,筆者還是挺不能接受的,近期確實有對很多歌都聽不了的蝦米棄療的打算了。在就這個問題采訪網友時,不少網友第一反應也是,「如果功能有很多不同七八個都不成問題,別說兩個。關鍵我就聽個歌,幹嘛要下這么多?」有的網友則直言:「有時間糾結站隊問題,不如把產品做得更獨特一點,別抄來抄去。」 移動互聯網時代,音樂版權是否該獨家化? 移動互聯網時代,音樂版權是否該獨家化?從互聯網音樂平台的角度來說,因為有各自利益的考量,都各說各理。但若從消費者角度和行業角度看呢? 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APP使用習慣和PC時代不同,PC時代有「瀏覽器+搜索引擎」的組合就可以包打天下,而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APP幾乎就等同於一個生態圈,退出一個音樂APP再轉去另一個APP的時間、習慣和社交成本都太高。用戶渴望的,往往是「一站到底」、包打天下,讓用戶做「選擇題」的做法,既矯情又不明智。 有自己的發展思路無可厚非,但開放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在音樂行業已經步入正版化發展階段的情況下,致力於打破平台與平台的藩籬,以開放的姿態擁抱版權合作,給用戶更多選擇權,才是大勢所趨。產品體驗的優化和創新,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用戶的需求本源,如果一項創新要建立在用戶忍耐各種不便的基礎上,本身就是對提升產品用戶體驗初衷的背離,也是對移動互聯網開放精神的背離,即使承諾再美,無疑也會令人生疑。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