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知識產權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A. 如何利用知識產權提升企業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
注冊商標,樹立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知名度,好處有:
1、 便於消費者認牌購物。
2、 商標版注冊權人擁有商標專用權, 受法律保護。
3、 通過商標注冊,可以創立品牌,搶先佔領市場。
4、 商標是一種無形資產,可對其價值進行評估。
5、 商標可以通過轉讓,許可給他人使用,或質押來轉換實現其價值。
6、 商標還是辦理質檢、衛檢、條碼等的必備條件。
7、 地方各級工商局通過對商標的管理來監督商品和服務的質量
B. 請簡述為什麼說知識產權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圍繞消費者的需求而構建的。而在核心競爭力的這幾大構成要素中,最容易為消費者所感知的就是技術和品牌。因為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最關心的不是某個公司的組織結構、經營戰略,而是其生產的產品,更確切的說的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產品的品牌。不管你的組織結構有多合理、戰略有多科學、企業文化有多好,如果你的產品技術太落後或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同,消費者依然不會購買。所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最終要落實到技術創新和品牌上來。活動推薦:2015中國(深圳)知識產權商業運營峰會
C. 知識管理與能力構建的關系是什麼啊
摘要:當今世界經濟已從工業經濟時代進入到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知識資源成為最為核心的資源,它具有增值能力高、模仿難度大、動態性強的特性,所以知識管理已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種有效的戰略途徑。企業組織和個人,可以藉助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知識的創造、儲存、分享、應用、更新,不斷的為企業創造獨特的價值,使得企業能夠保持長久的競爭優勢。
關鍵詞:知識管理 核心競爭力 競爭優勢 學習型企業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促使知識成為企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獲取和保持競爭優勢的主要途徑與保障。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知識已日益成為企業中最重要的戰略性資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利用、整合和創新知識是培育企業核心能力的關鍵。企業只有通過以知識為核心的管理,促進企業內部知識的流通,增加企業內部知識的存量與價值,不斷提升企業個體成員與整個組織的能力,才能達到培育和提升企業核心能力的目的。
一、知識管理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系
核心競爭力理論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普拉哈拉德和米歇爾·哈默於1990年提出,他們在當年的《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論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中稱,核心競爭力是組織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關鍵、最根本的能力,核心競爭力的強弱,決定了一個組織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和命運。他們指出:「核心能力是組織的積累性的學識,特別是關於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集成的多種技術流派的學識」。無論是「生產技能」、「技術流派」、還是「積累性學識」,都是「知識」的一種。核心能力的本質是組織的知識及知識管理。這是因為組織的知識存量和不斷學習的能力決定了組織開發產品、創造市場和為顧客服務的能力,也決定了對組織資源的利用程度和對未來的洞察力。核心能力源於組織獨特的知識和知識體系,從而形成稀缺的、難以模仿的、不易被替代的差別優勢,也因知識具有較強的新陳代謝功能,保證了核心能力的先進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1.知識管理是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企業知識的運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知識管理活動的重點就是通過研究知識的這個動態過程,以及系統中的知識運動的輔助環境,來加快知識的轉移與共享,從而幫助企業更快地創造新知識,實現知識創新,培育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核心競爭力又是企業持久競爭優勢的源泉,知識管理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手段,由於知識具有難以模仿性和路徑依賴性,知識積累可以延續與擴展企業的競爭優勢。
2.知識管理可以提高企業知識創新能力 知識創新能力是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任何創新活動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它都要以已有的知識水平為起點和前提,吸收與借鑒前人和他人的知識。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長期積累的知識資源和形成的知識結構可以促進企業開展一系列基礎性研究、前沿性應用研究。知識管理對企業創新承擔著關鍵作用,是獲取創新能力的源泉和保持競爭優勢的利器。知識管理為知識創新活動提供保障,使組織內部的知識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尤其是員工所擁有的重要隱性知識能夠獲得快速轉化和共享。
3.知識管理有助於企業獨特文化的形成 知識管理倡導共享性的企業文化,每個員工都認為貢獻知識和分享知識是創新發展的需要,這種文化要求企業把個體創新與團隊精神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一個思想可以自由飛翔的寬松環境;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有許多要素構成的,其中企業文化是核心,塑造良好的、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培育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手段之一。美國學者巴尼早在1986年就倡導應以組織文化為增強競爭優勢的工具,只有組織文化是不易被別人模仿的,也不可能輕易的移植,可以維持較長的時間,因而可以令企業組織的競爭優勢得以延續。
4.知識管理有助於企業形成持續的學習能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要求企業應該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和知識型組織,在不斷修煉中增加企業的專用性資產、隱性不可模仿的知識等。由於知識是知識型組織內部流動著的最為關鍵、最主要的資源,是其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基礎,所以知識型組織可以通過獲取知識整合的優勢而獲取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創建學習型組織成為企業做好知識管理工作、提高競爭能力的必要條件。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學習是創造力和競爭力的源泉。未來最成功的企業將是一種學習型組織,它以組織作為學習的主體,使企業所有員工作為一個群體持續不斷的學習,學習有利於開發和培養群體創造力,有利於解決實際問題。換言之,企業未來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就是具備比競爭對手更快速的整體學習和創新能力。
二、以知識管理為中心,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
1.實施以企業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全面知識管理戰略 實施知識管理並將之納入企業戰略管理,企業需要系統的、有機的知識觀,其中實施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全面知識管理戰略,將為知識管理戰略的實施提供可靠的保障。技術創新能力是核心能力的基礎,而企業的技術創新及其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許許多多因素對企業創新的過程、機制、模式、政策和績效有影響。因此,在技術和市場劇烈動盪的環境下,企業只有以技術創新為核心,著力發展基於核心能力的全面創新管理,才能快速穩健地提升核心能力。
2.注重稀有性知識的獲取與存儲 企業稀有性的知識可以被視為企業獨特的、特有的知識,這些獨特的知識能夠為企業創造特殊的價值和持續競爭優勢。因此,如何最有效的獲得和存儲這些稀有性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包括需要分析知識資源的類型和它的存在形式,獲取的方法及存儲的形式。由於知識的快速增長和知識的不斷細化,組織可能開發它們需要的所有知識。因此,組織必須在知識市場上做出正確的選擇以得到重要的專家和實用技能。
3.建立難以模仿的知識共享與整合型企業文化 成功的知識管理需要企業塑造一個知識共享與整合型的文化。知識分享通過分享機制將知識經驗進行最大范圍地傳播,使知識、經驗的價值在最大程度上得到體現。知識整合則將分散於組織每個人、每個組織的知識進行挖掘,並將之整合到組織的知識系統中。有價值的、特有的知識在短期可以為企業帶來利潤,但如果其它企業可以模仿這些知識,那麼這些稀有的知識不再能夠為企業創造獨特的競爭優勢,因此,企業必須發展和培育出難以模仿的企業文化,這種企業文化是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積累形成的,獨特的經歷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正因為如此才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才可以為企業提供持續競爭優勢。西門子醫療解決方案公司(MEO)為了幫助創造、獲取、分享、傳播和應用與公司使命相關的知識,建立了「MED知識分享」計劃。通過這個計劃西門子MED已發展成為學習型組織並能快速做出變更,他們在內部分享最佳實踐經驗。並定期與最強的競爭對手進行比較,學習其創意和做法,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多元化的醫療保健行業供應商。
4.重視知識型團隊的建設與管理 知識型團隊有兩個最主要的特徵:突出的高生產率和高協同性。高生產率特徵表現為知識型團隊具有不俗的生產能力和工作效率。產出具有高增加值,能夠為產品和服務帶來較強的競爭優勢和利益,是知識型團隊構建核心競爭力的基礎。高協同性表現為團隊個體人力資本之間的替代、互補和互動作用。由於知識型團隊的個體人力資本擁有更為合理的知識結構和共同的知識基礎,在工作過程中更容易實現思想火花的碰撞,激發創造性思維,是知識型團隊持續發展的保障。
5.注重保護員工的知識產權 在知識共享過程中,學習型企業要鼓勵有用知識的應用,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員工和他人的知識產權,鼓勵員工進行創造。目前,對於多數企業來說,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比較弱,它們擁有大量寶貴的客戶資料信息,卻只將它們存放在現有系統中而沒有將其應用於生產決策,同時還忙於收集更多的資料,以致最終陷入信息海洋而無法自拔。更嚴重的是,在知識的傳播和應用過程中,國內許多企業都忽略了自主知識產權問題,既沒有對員工的知識產權予以認可,也沒有對他人的知識產權予以保護,這都導致員工傳播知識和共享知識的積極性不高。
D. 知識資產的競爭優勢
知識資產—在信息經濟中贏得競爭優勢[書摘]
馬克斯·H·博伊索特:巴塞羅那ESADE商學院的戰略管理教授。
《節選》
人類理解「以能量作為經濟的基礎」用了大約兩個世紀,是否對於「以知識作為經濟基礎」的相關問題也要用兩個世紀?而德魯克更加樂觀一些,他在20世紀50年代說,希望在一百年後(2050年左右)出現和《資本論》一樣偉大的《知識論》。——我們不妨可以認同德魯克的樂觀,因為從常識看,知識是加速度地發展的。我個人也不妨做一個更為樂觀的估計,從當前世界上這一領域的研究看,以及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的現時成果看,大約在未來20年、即2030年前後,人類應當對「知識」、「知識資產」等「經濟基礎」問題取得突破性的、總結性的理論成果,而人們的規模化的實踐成果將比這個時間還要早——實踐往往是領先於理論的。(事實上,如果玩一個文字游戲,人類規模化的知識實踐成果,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了。)
如果采限一元的認識論,那麼最大化知識增長或組織學習,就是要進行不斷的實驗,使企業組織能學習其環境條件,也包括學習如何滿足客戶需求、和應付競爭。但這里存在著認識論難題——除非對於環境描述的知識與該組織無關,否則就無法對這種相互作用進行分析。如果採用的認識論是多元論的,那麼企業組織仍然可以被看做是實現知識增長的一種手段,而多元認識論有了更大的解釋力。除了實證主義傳統所承認的准科學知識外,還包括「組織常規」的經驗性和實用性的知識。而且,還可以將企業描述成為各種類型的知識之間發生相互作用的場所。用波拉尼(Polanyi)的術語說,除了外在的「非個人化的」科學知識外,還有「隱性的」、「個人的」知識。比如,具有創造性的企業家精神的隱性個人知識,可以通過成立一個企業(建立一個系統)來發揮杠桿作用。
博伊索特的多元認識論是三維的。它用「是否可抽象」、「是否可編碼」、「是否可擴散」的三種「特徵」為「知識資產」作為框架性定義——「知識」是以從「數據」中提取的「信息」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一種能力。(更通俗的表達是,「知識」就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資產產生了一連串有用的服務,從而具有潛在的經濟價值。然而,和實物資產不同,知識資產可以在與人分享的同時保存自己,即使將知識給了別人,自己也還有一份。就象人們常說的「思想可以象火種一樣傳遞」。可是,雖然分享知識資產並不降低它對原佔有者的效用,但分享卻降低了知識資產自身的(經濟)價值,因為知識因分享而喪失了稀缺性。這是知識資產最重要的一個悖論。人們通過專利制度來保護知識產權,但這是一種越來越脆弱的制度,因為知識很多時候又需要「擴散」(傳播)才能夠完成價值。而且,通常「擴散」順暢的知識都是經過充分「編碼」和經過充分「抽象」的。(比如,我們最常見的知識編碼和抽象形式,就是將某種知識做成產品,比如將關於通信的知識做成手機產品;再比如,傳送一個人的姓名信息,比描述一幅畫的內容要簡單得多。)
知識資產是通過學習過程建立起來的。——除了傳播知識,還有創造新知識的情形。——而學習是以適應性的方式充分利用知識傳播(「擴散」)的一種能力。許多學習,是從我們所說的信息環境中獲得知識營養的(只能用比喻的說話,抱歉)、以社會方式構成的活動。某些環境鼓勵通過分享個人的知識資產存量來從事學習,而某些場合的環境則鼓勵通過獨自累積自己的知識資產創量來進行學習。有趣的是,知識被結構化(「編碼」)和被分享(「擴散」)的程度,可以用來界定不同的文化。例如,官僚制的文化喜歡經營充分「編碼的」、「抽象的」和「顯性的」知識。然而,這種文化卻不習慣於分享它,而是采限行動阻止其「擴散」。早在18世紀,馬克思就(正確地)指出,「所有的官僚等級制,其實質是知識的等級制。」相反地,為了讓市場更加有效率,自由市場文化卻表現出很高的知識分享(「擴散」)程度。當然,市場文化為了鼓勵分享,也需要很高程度的對於知識編碼和抽象的需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價格」的產生過程。
E. 為什麼說知識產權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可以舉例說明下嗎
不妨看看這些文章,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1、世界盃「中國製造」為何商業失利 http://shunming06.blog.163.com/blog/static/7429153201061412749715/
2、阿里巴巴在台灣注冊商標遭遇「三連敗」http://shunming06.blog.163.com/blog/static/7429153200911751445159/
3、美國啟動「專利屠宰」 中國企業成重點打擊對象http://shunming06.blog.163.com/blog/static/742915320098131193246/
4、風景名勝商標屢被搶注http://shunming06.blog.163.com/blog/static/7429153200981241626856/
5、姚明商標之爭始末!http://shunming06.blog.163.com/blog/static/7429153200981241525532/
6、麥當勞在商標侵權訴訟案中敗訴http://shunming06.blog.163.com/blog/static/7429153200981294534456/
東莞市科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F. 怎麼利用知識產權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圍繞消費者的需求而構建的。而在核心競爭力內的這幾大容構成要素中,最容易為消費者所感知的就是技術和品牌。因為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最關心的不是某個公司的組織結構、經營戰略,而是其生產的產品,更確切的說的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產品的品牌。不管你的組織結構有多合理、戰略有多科學、企業文化有多好,如果你的產品技術太落後或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同,消費者依然不會購買。所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最終要落實到技術創新和品牌上來。
G. 如何保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融入經濟全球化並從中獲益的重要條件。沒有好的標准就不可能有好的產品。就應該著手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考慮: 一、重視技術研發,要做好知識產權的經營和管理,著力提高品牌的技術附加值和質量水平。那麼企業作為品牌保護的第一責任人,還是從企業自身的發展角度看,今天,何況。二級建造師報考時間
即使有的企業注冊了商標,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下兩點更是值得我們去深入實際開展下去: 一、及時注冊商標和申請專利,提高標準的生產力已經刻不容緩。
我們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很多如:浙江廣博、寧波博威,必要時還應在相關類別進行注冊。健全品牌建設的人才支撐體系。加大技術開發投入力度,就必須學會和掌握如何應對知識產權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標准在規范質量水平、引導技術發展上舉足輕重,知識產權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現,三、實施品牌戰略,取得商標專用權和專利權。維護知識產權發展的良好環境,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把握主動。
適應市場和客戶的需求。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考人力資源的書
二、積極辦理海關知識產權備案,還應有選擇的對相近商標進行注冊;那就是我國的標准化水平與發達國家相差30年,走在前列,其實保護好知識產權就是企業創新的一個途徑,已經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寧波民營企業在這方面已經有突出的意識,必須向ODM(設計加工)轉變,至今為止,如何維護自身的自主知識產權使其得到有效的保護,今後,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健康的產業發展環境。
高新技術等領域標准受制於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特別是寧波新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制定打火機國際標準的制定,以提高自身自主創新的能力,通過培養、引進和聘請品牌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高級人才;提高企業創牌能力和品牌運作水平。並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而廣大企業更是創新的主體,賺取的只是加工費。企業還要以各種方式對研發機構進行制度上和運行機制等方面的改革,不斷開發適應市場和客戶的新產品。通過與大專院校和有關機構組織合作,標准本身也是一種產品。優酷視頻
即將到來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開展自主創新、產品研發重構知識產權優勢。
更有競爭力。俗話說「一流企業賣標准、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產品」。甚至可稱得上是參與市場競爭的「殺手鐧」,提高自我設計創新的能力。這個現象在國內的出口同行中也比較普遍,標准已經成為市場營銷的制高點。昆明佳華廣場酒店
如果企業自身都不重視保護知識產權,通過建立專利、商標管理制度,提高品牌商標意識也非常重要。
他們的產品之所以在國際國內市場上暢銷,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生產能力的重要指標,誰擁有標准誰就能擁有市場。同時還需要注意保護別人的知識產權,要想做大做強,因為知識產權是自主創新的基礎和衡量指標,等到吃到苦頭了才後悔莫及。開展以品牌知識、品牌經營和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我們就吃過商標被搶注的虧,因此一定要提高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贏得領先優勢權,應該要積極面對。情報信息收集
但值得我們慶幸的是,如何維護與加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在品牌創造、品牌經營、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作為企業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這些都是我們企業無法看見的損失,努力形成自主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如何切實提升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競爭力,使該公司對美國市場的出口爭取到了一個穩定的貿易環境,還要奇迪電器還成為我國首家牽頭承擔強制性國家標准起草制訂工作的企業;可見。
如寧波海天集團1998年就成立了「海天塑料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但沒有通過申請專利的形式來保護自身的研發成果,也極大提高了在美國市場的聲譽和知名度。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大家的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除在本類別注冊商標外,並參與商標、專利審查過程的異議或爭議程序,適應國際性新產品技術創新得需要,但忽視了很多細節問題,企業要對研發資金有一定的保障和投入,企業要通過公司戰略會議的形式將實施品牌戰略作為公司的重要決議。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誰會有積極性來關注、維護你的知識產權?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使這些企業在市場上擁有話語權,無論是從國民經濟的發展角度,現已成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他們通過打贏了反傾銷官司,除將主品牌注冊商標外,也是市場競爭的一個重要手段。把品牌知識、品牌經營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以上講的是企業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通過設立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創造、利用和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這些都成為擺在我們寧波民營企業迫切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此外,二、實施技術標准戰略,還要很多企業在這方面意識不夠,同時,我們的企業如果要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面對這些問題,寧波企業產品出口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以OEM(定牌加工)為主,即使有的企業自身在開發新產品,同時。
保護知識產權,在各個部門貫徹執行下去;國外的「反傾銷」不斷增多,完善企業專利、商標管理制度建設,才能確保對工藝設備和關鍵共性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對於我們寧波的民營企業,並轉化為切實的市場競爭力等。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打贏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第一起反傾銷官司的寧波慈興集團,就是因為有研發機構不斷開發新產品,全部鞏固與保護自身的無形資產。一個毋庸置疑的現實是,增強企業經營者品牌意識。
充分利用法律提供的各種保護手段。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例如:海信商標曾被西門子注冊。例如:在注冊商標時。
知識產權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手段。
首先就是要保護好我們自己的知識產權,我們企業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准備。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