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個人生產資料所有權的主體是
❶ 私人所有權的特點
第一,私人所有權的主體是以所有制為標准劃分的,私人所有權的主體除自然人個人,還包括私人投資設立的具法人資格的獨資企業,兩個以上的自然人及法人企業共同出資設立的合夥企業;(自然人個人、企業、社會團體所有權)
第二, 個人所有權的客體限於生活資料,私人所有權客體不限於生活資料,見64條
自然人財產所有權是自然人對其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這是我國公民的基本財產權之一。
自然人可以擁有的財產范圍是相當廣泛的,凡是法律允許自然人所有的財物,都可以是自然人財產所有權的客體,自然人都可以依法律規定的方法取得其所有權。民法通則第75條第1款規定: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1)合法收入。這是指自然人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用自己的勞動或其他方法所取得的貨幣或實物。它主要包括自然人從事腦力勞動或體力勞動所取得的工資、獎金、報酬、稿酬、退休金、離休金等;農民承包土地、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以及經營自留地、自留山和家庭副業的收入;個體勞動者從事個體經營所得的收入。還包括自然人合法取得的其他收入,如通過買賣、贈與、繼承所取得的財產;出租房屋所取得的租金等。這些收入可以是貨幣,也可以是法律不禁止個人所有的其他財物。
(2)房屋。自然人所有的房屋,不論是自住、出租還是用做店鋪從事個體經營,其所有權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非法佔用、毀壞、查封。如果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必須佔用或拆除自然人的房屋時,應當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對房屋所有人的住房給予妥善的安排並應給予合理補償。
(3)生活用品。這主要是指自然人所有的直接用於本人及其家庭成員的衣、食、住、行以及文化娛樂的消費性財產,如公民的衣服、食物、傢具、電器、家庭日用品、交通工具、娛樂用品。
(4)文物、圖書資料。文物是具有特殊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物品,我國法律對於文物規定了特殊的法律制度。屬於自然人所有的文物,主要是指公民所有的紀念建築物、古建築和傳世文物。
圖書資料主要是指自然人所有的書籍、圖片、卡片、錄音錄像資料、動植物標本等。
(5)林木。這里主要指自然人在房前屋後以及農民在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地種植的林木。另外,林地承包人對於承包林地的林木依承包合同規定的數目享有所有權。
(6)牲畜。這里主要是指自然人所有的家禽、家畜。也包括公民飼養的其他動物。
(7)依法取得的生產資料。這是指自然人為從事生產經營而依法取得的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例如農民從事家庭副業和個體勞動者從事個體經營的生產資料,如農機具、耕畜、機床,這是農民、個體勞動者進行家庭副業或個體經營活動所必需的。
(8)其他合法財產。雖然民法通則是用列舉的方式詳細列舉了自然人可以擁有的各類財產,但從其立法宗旨來看,目然人財產的范圍並不僅限於所列舉的各項財產。例如,隨著私營經濟的發展,自然人擁有的生產資料的范圍將會擴大,自然人財產所有權的范圍也將隨之擴大。
❷ 生產資料私有制是生產資料的所有權歸公民個體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任何人不得侵犯。怎麼理解
這屬於物權的范疇。所謂不可侵犯,就是你對私有財產進行佔有、使用、收益、處分時別人不得干涉。這就是不可侵犯。
具體例子比如說你有一套房子,你可以佔有它,使用它(居住),收益它(出租),處分它(買賣)。別人不能幹涉
❸ 4.公民個人所有權的客體不包括:
中國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的主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凡一切公民,不論是否成年、是否具有行為能力,一律具有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主體的資格。個人財產所有權指社會主義國家公民依法享有的對個人財產的所有權。中國公民的基本財產權之一,也是社會主義所有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中國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的客體,包括:
①合法收入。這是公民取得財產的來源。中國憲法規定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公民最主要的收入是勞動收入,包括工資、工分和獎金,依版權、發明權和發現權取得的報酬或獎勵,勞動保險收入,以及農村社員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收入,家庭副業收入等。此外,合法收入還包括公民依法參加民事流轉或依繼承取得的財產。個體勞動者從事個體經營合法取得的收入,主要是勞動收入,也包括在合法收入之內,由此取得的財產也屬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客體。
②儲蓄。是受法律保護的個人財產,公民將貨幣存入銀行或信用社,實行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儲戶保密的原則。只有公安、司法機關在偵查、起訴、審判案件必需時,才可依法定手續查詢。
③房屋。也是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的客體。公民個人所有的住房,允許依法出租、轉讓。國家建設需要徵用時,應依法給予妥善安排,即給房屋所有人相當的房屋,或者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則發給補償費。
④其他合法財產。這主要是生活資料,但不限於生活資料,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都可以成為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的實體(見個體勞動者所有權)。
公民對於自己所有的財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干涉。公民行使財產所有權,必須遵守法律,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不得利用個人財產從事違法行為,擾亂社會秩序,破壞公共利益,妨害或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社會主義經濟的根本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全體公民的社會主義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使社會主義公共財富不斷增長,從而使公民個人財產也逐步增加。在中國,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和公民個人財產,都受到法律的保護。
❹ 什麼叫生產資料私人佔有,這個私人指的是誰
是生產資料的所有權歸公民個體所有,除非經生產資料所有者同意,任何組織和個人任何人不得侵犯
❺ 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職能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生產資料所有制不同的主體或主體的不同部分,在所有制關系中的職能和作用並不都是一樣的。有時,某一個主體只發揮一種職能和作用,有時則集幾種職能於一身。所有制主體所發揮的職能和作用不同,他們在所有制中相互結成的關系就不一樣。這些職能、作用和關系有許多復雜的具體表現。它們長期以來被歸納為四個方面,即通常所說的生產資料所有、佔有、支配、使用關系。所有,指生產資料所有制主體把生產資料當作自己的專有物,排斥任何別人不顧他的經濟利益或意志加以侵奪的職能和作用,表示生產資料的歸屬關系。佔有,就是所有制主體掌握、管理生產資料並對它施加實際影響的職能和作用。馬克思說:「實際的佔有……發生在對這些條件的能動的、現實的關系中,也就是實際上把這些條件變為自己的主體活動的條件」(《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93頁)。支配,有時又稱處置、處分,指所有制主體在事實上或在法律上決定怎樣安排、處理和使用生產資料的職能。使用,就是根據已經確定的方向,消費、改變生產資料,具體發揮生產資料的效用的職能。由於「使用」是所有制主體的一種職能,所以,凡是決定生產資料的具體使用方法和要求的主體就能成為使用者。在資本主義企業中,生產資料的佔有者、支配者和使用者是資本家,而不是在物質上直接使用生產資料的工人。
生產資料所有制主體的幾種職能有時互不分離,統一歸一個主體發揮作用。這樣,所有就包括了佔有、支配和使用,也就沒有必要嚴格區分所有和佔有。在這種意義下,可以把所有和佔有兩個概念互替使用。在另一種情況下,幾種職能相互分離,分別歸不同主體或主體的不同部分,並且取得相對獨立的存在形態。這時,必須把它們嚴格區別開來,不能隨便替代和混用。
❻ 私人所有權與個人所有權的差異
你好,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私人所有權主要包括自然人所有權、企業法人所有權和社會團體所有權等。私人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佔、哄搶、破壞。
私人所有權的主體是以所有制為標准劃分的,私人所有權的主體除自然人個人,還包括私人投資設立的具法人資格的獨資企業,兩個以上的自然人及法人企業共同出資設立的合夥企業;(自然人個人、企業、社會團體所有權)
個人所有權的客體限於生活資料,私人所有權客體不限於生活資料。
❼ 產權和生產資料所有權的區別
產權一般指的是:不動產( 如房屋,土地等)的所有權,生產資料所有權:一般是指的是除不動產以外東西的所有權。
❽ 初二政治辨析:我國法律保護公民所有財產的所有權
我國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 公民依法享有佔有、使用、
收益和處分其財產的權利。公民個人所有制在法律
上的表現。包括公民個人生活資料所有權和公民個人生
產資料所有權。在我國,公民個人所有權是在生產資料社
會主義公有制佔主導地位的基礎上產生的。公民取得個
人財產所有權的基本方法是通過自己的勞動。由於作為
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國家允許私營經濟在法律
規定的范圍內存在和發展,因此,公民還可以憑借私有的
生產資料依法獲得收益來取得生活資料,但不得牟取非
法所得。公民取得個人財產所有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
足個人及家庭成員的物質文化需要,同時也是為了從事
法律所允許的生產經營、交換活動。公民個人生活資料所
有權的主體是公民個人。客體主要包括公民依法取得的
收入、儲蓄、公民自有的房屋、生活用品、圖書資料、文物、
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其他合法財產。公民個
人生產資料所有權的主體主要包括私營企業的投資者和
作為特殊民事主體的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客體
是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各種生產資料。公民個人行使其
財產所有權,必須遵守法律和政策,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
社會主義道德,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法律保護公民
個人財產所有權不受侵犯,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
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公民個人的合
法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