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所有權的民法方法
1. 我國法律對財產所有權的保護方式主要是民事法律手段 這句話為什麼錯了
主要手段有兩個:刑事法律手段和民事法律手段。
2. 簡述保護所有權的民法方法
第三十二復條 物權受到侵制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第三十三條 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第三十四條 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第三十五條 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第三十六條 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第三十七條 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本章規定的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並適用。 侵害物權,除承擔民事責任外,違反行政管理規定的,依法承擔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 民法所有權相關制度及對其認識,600字論文,急需!!
,1,民法一詞源於羅馬法的市民法。羅馬法以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否具有權力屬性,而將法律劃分為:政治國家的法和市民社會的法。前者具有權力屬性,屬公法;後者不具有權力屬性,屬私法。近代以來,世界各國逐漸用「民法」一詞來表述以往所說的「市民法」。英語的表述為: Civil law 。
2,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
3,民法所有權就是在民法中的關於所有權的問題,如:財產所有權4,財產所有權的民法保護 我國民法依據憲法關於保護
所有權的原則,對所有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充分
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能實行平等的保護。當
所有權受到侵害時,所有人有權依據民法的規定,請求侵
害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
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人民法院責令侵害人承擔責任或
者請求人民法院確認所有人的權利。當所有人的財產因
他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侵害時,所有人則有權在刑事訴
訟中附帶提起民事訴訟,以維護自己的財產所有權。保護
所有權的民法方法是:請求確認所有權、請求返還原物、
請求排除妨害、請求停止侵害、請求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前5種方法屬於物權的保護方法,後一種是債權的保護
方法。以上幾種方法,可以同時採用,也可以單獨適用。不
能因侵害人受到刑事處罰或行政制裁而免除其民事責
任。
4. 問答題簡述財產所有權的民法保護
您好,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包括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四項權能。
根據所有人在其所有權受到侵害以後提起的訴訟或請求的不同內容,可以將保護所有權的民法方法分為如下幾種:
(1)請求確認所有權。
(2)請求返還原物。在適用這一方法保護所有權時應注意:A.有權請求返還原物的人,一般是物的所有人。B.所有人只能針對非法佔有人提出返還原物,而不能要求合法佔有人返還原物。C.如果原物被他人合法佔有,佔有人在合法佔有期間,將原物非法轉讓第三者,所有人能否向第三者提出返還原物的要求,要依具體情況而定。D.所有人請求返還原物,必須原物依然存在。E.返還原物在性質上是對所有物的佔有的移轉,而不是所有權的移轉,因此佔有人必須將所有物移轉至所有人的控制之下,才能視為原物已返還。但是,在返還原物時,所有人同意由不法佔有人繼續佔有原物,以代替移轉佔有的,視為原物已經返還。F.返還原物是否應返還原物所生的孳息,應區別善意和惡意佔有而定。
(3)請求排除妨害,應注意:A.妨害人是否具有故意和過失,均不影響所有人提出請求;B.所有人不僅可以對已經發生的妨害請求排除,而且對尚未發生但又確有可能發生的妨害,也有權請求排除;C.排除妨礙的請求權,除所有人外,對被妨害的財產享有合法佔有權的人亦有權行使。排除妨害費用一般由侵害人負擔。
(4)請求停止侵害。
(5)請求恢復原狀。
(6)賠償損失。
在上述六種方法中,前五種屬於物權的保護方法,後一種是債權的保護方法,以上幾種方法可以同時採用,也可以只適用其中一種。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5. 民法中所有權的時間問題
《民法通則》第72條和《合同法》第133條規定所有權自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本案中,合同約定鋼材所有權自支付貨款時轉移,是銷售方為了保證收到全部貨款而對所有權的一種保留。因此,標的物所有權自買受人交清最後一筆款項時才轉移給買受人,即便在此之前出賣人早已將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但所有權仍為出賣人所享有。就本案而言,3.15是交付全部貨款的日期,因此答案應當是D。
6. 簡述財產所有權的民法保護(問答題)
您好,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包括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四項權能。
根據所有人在其所有權受到侵害以後提起的訴訟或請求的不同內容,可以將保護所有權的民法方法分為如下幾種:
(1)請求確認所有權。
(2)請求返還原物。在適用這一方法保護所有權時應注意:A.有權請求返還原物的人,一般是物的所有人。B.所有人只能針對非法佔有人提出返還原物,而不能要求合法佔有人返還原物。C.如果原物被他人合法佔有,佔有人在合法佔有期間,將原物非法轉讓第三者,所有人能否向第三者提出返還原物的要求,要依具體情況而定。D.所有人請求返還原物,必須原物依然存在。E.返還原物在性質上是對所有物的佔有的移轉,而不是所有權的移轉,因此佔有人必須將所有物移轉至所有人的控制之下,才能視為原物已返還。但是,在返還原物時,所有人同意由不法佔有人繼續佔有原物,以代替移轉佔有的,視為原物已經返還。F.返還原物是否應返還原物所生的孳息,應區別善意和惡意佔有而定。
(3)請求排除妨害,應注意:A.妨害人是否具有故意和過失,均不影響所有人提出請求;B.所有人不僅可以對已經發生的妨害請求排除,而且對尚未發生但又確有可能發生的妨害,也有權請求排除;C.排除妨礙的請求權,除所有人外,對被妨害的財產享有合法佔有權的人亦有權行使。排除妨害費用一般由侵害人負擔。
(4)請求停止侵害。
(5)請求恢復原狀。
(6)賠償損失。
在上述六種方法中,前五種屬於物權的保護方法,後一種是債權的保護方法,以上幾種方法可以同時採用,也可以只適用其中一種。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7. 財產所有權的保護包括那三方面
財產所有權的保護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請求確認所有權
指因所有權歸屬不清而發生爭執時,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請求確認所有權。確認所有權只能由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並通過民事訴訟程序解決。 確認所有權是民法保護所有權的一種獨立的方法,並且是其他保護方法的前提。
2、請求返還原物
指所有人在其所有物被他人非法佔有時,可依法請求不法佔有人返還原物,或請求人民法院責令不法佔有人承擔返還原物的責任。
3、請求排除妨害
指所有人在其所有物遭受損害和其所有權的行使遭受妨害時,可依法請求不法侵害人排除妨害,或請求人民法院責令侵害人排除妨害。
4、請求停止侵害
指所有人在其財產直接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時,有權要求侵害人停止正在進行的侵害,或請求人民法院責令侵害人停止侵害。如果侵害行為並沒有直接造成對所 有人的財產的損害,或者雖然造成了損害,但是侵害行為已經終止,則所有人不能請求停止侵害,而只能提出其他請求。
5、請求恢復原狀
指所有人的財產被他人非法侵害遭到損壞時,如果能夠修理,則所有 人有權要求加害人通過修理恢復財產原來的狀態。加害人不修理時,所有人有權請求法院責令加害人恢復原狀。
6、賠償損失
指所有人的財產遭受他人的不法侵害,致使財產損壞不能修復,或者 原物已經滅失,不能返還的,所有人可以請求不法行為人賠償財產損失,亦可要求人民法院責令侵害人賠償損失。通過恢復原狀、返還原物等方法不足以補償所有人的損失時,所有人在請求恢復原狀、返還原物的同時,可以請求侵害人賠償損失。
以上六種方法中,前五種方法屬於物權的保護方法,後一種是債權的保護方法。
(7)保護所有權的民法方法擴展閱讀
1、財產所有權
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包括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四項權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對財產所有權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其中,財產所有權的類型主要包括:國家所有權、勞動群眾集體組織所有權、社會團體所有權和公民個人所有權。這是中國現階段財產所有權的三種基本形式。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一條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參考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_中國人大網
2、財產所有權_360網路
8. 簡述保護所有權的民法方法. 快,
請求確認所有權:確認所有權是因所有權歸屬不清而發生爭執時,當事人可以向人內民法院提起訴訟容,請求確認所有權。確認所有權只能由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並通過民呈訴訟程序解決。因此確認所有權並不是所有人依法享有的向當呈人提出權利。確認所有權是民法保護所有權的一種獨立的方法,並且是其他保護方法的前提。
請求排除妨害:請求排除妨害所有人在其所有物遭受損害和其所有權的行使遭受妨害捍,可依法請求不支侵害人排除妨害,或請求人民法院責令侵害人排除妨害。所有人在請求排除妨害。
(8)保護所有權的民法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有人佔有即所有人在行使所有權過程中親自控制自己的財產。非所有人佔有則指所有人以外的其他人實際控制和管領所有物。
合法佔有和非法佔有:這是對非所有人佔有的進一步分類。合法佔有是指基於法律的規定或所有人的意志而享有的佔有權利。非法佔有則指無合法依據亦未取得所有人同意的佔有。
9. 民法所有權四項全能舉例子
所有權包括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4個權能。
擁有了4項權能,便完全擁有了所有回權。
但這四項答權能往往是相分離的。比如出租,就把佔有和使用的權能過渡給了承租人。但其中最核心的權能應該是處分權,其他三個權能都可以讓渡,但如果處分權都讓渡了的話,就標志著所有權徹底轉移了。用通俗的話說區別,就是佔有不一定表示擁有所有權,但有處分權就一定擁有所有權。
舉例:比如你把你的東西無償借給朋友,那麼「佔有」「使用」「收益」三項權能都被你讓渡了。 這時,所有權歸誰?當然還是你了——你有權收回,有權出租,有權出賣,有權做任何處置,這就是處置權!所以說,處置權是所有權中最核心的權能,是擁有所有權的標志。
10. 請論述所有權的民法保護f方法。
1.確認所有權
2.返還原物
在所有權人的財產被他人非法佔有,而依通常的請求無法專從非法佔有人屬處取回該財產時,所有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責令非法佔有人將非法佔有的財產返還給所有人,從而使所有人的所有權得到保護。返還原物的前提,是財產被他人非法佔有,且原物仍然存在。如果原物已經滅失而無法返還,則只能請求損害賠償,而不能請求返還原物。在原物已由非法佔有人轉讓給第三人時,如果第三人為惡意取得,即明知非法佔有人系非法佔有、不享有合法所有權,仍受讓該物所有權時,或者第三人雖無惡意、但屬無償取得佔有時,所有人仍有權要求受讓該物所有權的第三人返還原物。
3.恢復原狀
4.排除妨害
5.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