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代理企業現狀
㈠ 知識產權這個行業的的現狀及前景如何
就目前實際現狀而言,客觀環境方方面面有很多非常不盡人意的地方,很多地方讓人感覺無能為力,甚至絕望。
㈡ 我國目前知識產權保護發展的現狀如何
何至於不怎麼樣?簡直是慘不忍睹。第一,主體權利人意識不夠,無形資產不注重內保護容力度,造成大量流失。第二,對知識產權認識模糊,什麼是知識產權?怎樣保護知識產權?不同主體對知識產權應該有怎麼的發展規劃,怎樣的保護力度?很多企業分不清。第三,知識產權代理機構不規范,毫無職業道德可言。搶注商標、惡意模仿、胡亂要價、不負責任。綜上,有這么多問題,還能好到哪裡去?!
㈢ 知識產權戰略的現狀分析
世界經濟的每一次繁榮和新產業的興起,發達國家經濟的強盛,都與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推動下的技術創新分不開。全世界已有170多個國家實行了知識產權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加強和完善是國際潮流,這是因為知識經濟和全球化時代,市場競爭是知識產權的競爭。
(一)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現狀亟須改觀
如果以《商標法》的實施視為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開始,那麼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實施至今已經有20年的歷史。在《商標法》實施之後的10年內,全面完成了知識產權制度的建設,《專利法》、《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相繼出台,在第二個10年內,對部分主要法律進行了修改和完善。然而,就在中國帶著一套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加入WTO行列之後,才真正認識到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之旅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 世界500強的跨國公司中,已進入中國的大約有400家。在過去的10多年裡,跨國公司向中國申請的專利多數是現在迅猛發展的一些產業的核心技術,其戰略布局相當超前。他們既注重擴大權利要求,又注重擠壓我國的創新空間,以建立和鞏固其知識產權的優勢地位。現在,他們還開始聯合起來、共同提出訴求,動輒由政府出面交涉。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仍處在初步發展階段,與我國現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標的需求,特別是與我國加入WTO後所面臨的十分嚴峻的挑戰不相適應。我國在知識產權競爭能力上,特別是在參與國際競爭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上,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巨大。從專利來看,美、日等發達國家在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等關鍵技術領域占據絕對優勢,大約佔全球這些領域專利總量的90%。從商標來看,我國企業的商標注冊量極少。如2OO1年全國有各類企業300多萬家,平均近3家企業才擁有一個注冊商標。而像美國雷諾士、日本東芝等公司,一家就擁有商標上萬個。 按照歷史學派代表人物李斯特的歸納,後發先至的國家,對於所在時代先進生產力及其產品,往往在第一階段從外吸納;第二階段,合理制定保護性規則,側重形成自主先進生產力;第三階段,待生產力領先後,再回到自由貿易,利用比較優勢獲利。
姜奇平認為,我國知識產權當前存在相當大的問題:之一,我國現行知識產權政策,不符合後發先至型大國崛起的歷史規律;之二,我國現行知識產權政策,不能充分保護企業利益;之三,我國現行知識產權政策,不符合信息強國取向。成熟的知識產權戰略,一定是一種可以趨利避害的中性博弈工具,我國目前尚缺乏一個整體的知識產權戰略系統。
㈣ 我國知識產權發展現狀如何
據報道,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6月12日發布《2017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評價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明顯進展。
《報告》分析了包括經濟合作組織(OECD)34個國家、金磚5國和新加坡在內的40個國家的知識產權發展狀況。我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世界排名提升迅速,從2012年的第19位提升至2016年的第10位。我國知識產權發展能力、績效水平分別處於世界第4位、第3位。但知識產權環境仍然是我國知識產權發展水平的重要掣肘,排名29位,有待改善。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央視新聞客戶端
㈤ 專利代理這個行業前景和現狀怎麼樣
專利代理人的主要工來作職責是為發明人自提供專利事務方面的咨詢;幫助發明人撰寫申請書;對專利局審查員的意見進行答辯、補正;遇到糾紛時,幫助發明者應對法庭訴訟。如果涉及涉外專利代理,專利代理人還要將外文資料翻譯成中文,並根據專利法對其進行修改等。而好的專利代理人不但能進行專利案代理,有能力對專利進行市場運作,還要具有相當多的社會經驗與社會關系。所以,專利代理人是集專利法律知識和專利技術知識於一體的復合型人才,要求綜合素質很高。
待遇的話看悟性,悟性好的話,做個四五年年薪一二十萬吧
㈥ 您好 我也被北京龍格斯威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投訴 跟您的情況一樣 請問您當初是怎麼解決的啊
這個怎麼處理呢,我也被他投訴了。祝
北京龍格斯威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全家死光光,媽的,替小日本做事的垃圾公司
㈦ 知識產權管理的現狀怎麼樣
知識產權的現狀,應該說在短期內恐怕不會有太過劇烈的動盪變化,畢竟知識產權行業是一個較為冷門小眾的高端領域,純粹的外來者想要入行有一定的從業門檻,不像是其他行業容易受到互聯網浪潮的沖擊。
現階段我國知識產權商業化不發達,是有三個重要原因。第一,我們國家現階段的技術、研發、產業還處於相對低端的水平,正在逐步向上邁進,我們的知識產權保護強度不夠。但是光靠制度來推動,就會遇到兩難的局面。這個難的局面是對於我們國家整體處於中低端的產業鏈和技術水平而言,如果保護過強,就會導致企業生產時效率降低,形成大面積扼殺企業生存的現象。如果保護太弱,也會導致企業缺乏自主創新的驅動意識,始終徘徊於產業鏈的中低端,技術升級舉步維艱。
如何破解這個兩難局面,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知識產權行業要面臨的困境。
同時,我國的知識產權產業鏈不完善,知識產權服務業不發達,知識產權的業務主要是以代理、確權為主,距離知識產權的研發、運用還有一定距離。所以,我國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的前景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甚至稱之為剛剛起步也不為過。
㈧ 我國知識產權方面存在的問題、原因、現狀以及對策
1.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建較晚,只有20多年的歷史。通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與Trips協議要求基本一致的專利法、商標法和著作權法等知識產權法律,並制定了其他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條例。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總體狀況還存在著與國家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以及與面臨的國際新形勢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①知識產權意識薄弱。2008年,全國42.6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申請了發明專利的約占企業總量的2.l%,獲得發明專利權的約占企業總量的0.6%。目前我國自有品牌商品出口量占總出口量的比重不足10%,國內出口企業(外資企業除外)中擁有國內注冊商標的不到20%。②我國的知識產權基本法律體系存在局部缺失,有些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強,需要完善和修改。③與知識產權有關的管理部門很多,在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下,管理部門之間缺少溝通渠道和協調機制,政策協調性差,管理越位和缺位現象並存。④知識產權保護達到中高收人國家水平。但知識產權執法水平不高,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護。⑤大部分企事業單位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靈活運用知識產權制度和國際規則的能力,企業運用知識產權戰略的層次較低。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對策措施:
(1).著力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2).著力營造有利於知識產權保護的環境氛圍。(3).切實加強國家層面知識產權宏觀戰略的對策研究。(4).加強建設與國際慣例接軌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5).積極推進企事業單位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6).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工作體系和知識產權統籌協調機制。 (7).大力促進專利技術的實施。
㈨ 我國知識產權貿易的現狀與發展
近10年來,我國高技術產業的國際地位明顯提升,培育出一批新興產業。2007年,我國高技術製造業規模已居世界第二,高新技術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接近20%。值得注意的是,高新技術產業雖然為我國社會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其本身也受到了知識產權問題的困繞。
首先,我國高新技術的產權意識比較薄弱,與發展水平不相符,知識產權保護不利,限制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第二,知識產權的作用得不到最大的發揮,不利於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第三,知識產權保護不利,限制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造成市場缺乏公平有序的的原則,使我們的發展受到制約。
第四,人才管理機制和隊伍建設不到位,妨礙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國外企業一般設有知識產權部門,並且開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而我國不少高新技術產業不僅沒有設置相關部門,也沒有專門的人才。
第五,不熟悉知識產權國際規則,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屢遭國外的打壓。面對知識產權訴訟,我國企業往往缺乏應對的訴訟和應急機制。
目前,我國高技術領域的大部分知識產權仍然為跨國公司所壟斷。舉一些簡單的例子,就能夠看出我們與知識產權強國的差距。我國出口DVD大約一台40美元,可是要交專利使用費21美元;我國的葯品90%仍離不開國外的專利;我國的數控機床70%都是國外專利;我國汽車90%都是合資企業或者是國外品牌。
上世紀80~90年代期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了長達八年的談判,最終發達國家達成於其有利的協議,紛紛要求發展中國家強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在這種情況下,發達國家又進一步推出自己的知識產權戰略,並把它作為維持其世界經濟霸國的支柱。他們利用知識產權這樣的武器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打壓。在世界最大的電子展覽國——德國,最近幾年就屢屢發生以「保護知識產權」為名,在展會上查抄東亞電子企業的事件。
對此,近日前來參加 「知識產權國際論壇」的美國知識產權法律專家就為中國企業「支招兒」,稱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應進行戰略性管理,增強主動性與防禦性。
針對中國企業在國內及國外所面對的諸多知識產權問題,美國飛翰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寧玲稱,中國企業在進行戰略性知識產權管理時,需以更嚴密主動的方式創造、擴大和使用知識產權資產,使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從「被動」走向「主動」。
「更進一步,企業還可建立知識產權戰略委員會,實施進攻性策略,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效用。」王寧玲說,如果在國外發現有企業侵犯自己的知識產權,中國企業可主動對其提起起訴。
評論:源於美國華爾街的金融風暴已經席捲全球,雖然目前人們普遍認為這次金融危機尚不足以對各國實體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但悲觀的情緒已經蔓延開來。有專家預測,歐美等發達國家為了提振本國經濟,可能採取措施限制進口,轉而擴大出口。海關數據已經顯示,2008年以來我國對歐美市場的出口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未來,知識產權、碳排放和環保條件很可能取代貿易救濟和關稅等,成為發達國家阻礙進口的新的貿易壁壘。中國企業要想平安度過這次全球性的危機,就必須充分認識到戰略性知識產權管理(特別是針對高新技術的知識產權管理)的重要性。這樣不僅能保護中國自主研發的產品,還有助於提升中國產品在國際上的品牌價值和形象。
㈩ 知識產權行業現狀處於一個什麼狀態,未來發展會是什麼樣子
知識產權是一國和企復業發制展的戰略性資源,也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於我國知識產權制度滯後,使得侵權等現象普遍,損害了企業的正當權益,不利於知識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從數量和規模上來看,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相比前幾年有大幅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知識產權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專利代理機構數量約為1256家,執業專利代理人數量達到1.2626萬。
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除了數量不足、人才匱乏,服務內容也較為傳統,國際競爭力薄弱。其原因是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業起步晚,政府扶持力度不夠,政策法規不完善,多集中於產業鏈低端環節等。
未來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加快知識產權服務標准體系,以及加大扶持及宣傳力度。同時,重點培育知識產權專業人才,鼓勵創立知名服務機構品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