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知識產權調研
1. 為什麼要做市場調查
市場調查是指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系統地收集、記錄、整理和分析市場情況作用如下:
一、、有助於更好地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最新技術,改進企業的生產技術,提高管理水平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迅速,新發明、新創造、新技術和新產品層出不窮,日新月異。這種技術的進步自然會在商品市場上以產品的形式反映出來。
通過市場調查,可以得到有助於我們及時地了解市場經濟動態和科技信息的資料信息,為企業提供最新的市場情報和技術生產情報,以便更好地學習和吸取同行業的先進經驗和最新技術,改進企業的生產技術,提高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從而提高產品的質量,加速產品的更新換代,增強產品和企業的競爭力,保障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二、為企業管理部門和有關負責人提供決策依據
任何一個企業都只有在對市場情況有了實際了解的情況下,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市場營銷策略和企業經營發展策略。在企業管理部門和有關人員要針對某些問題進行決策時,如進行產品策略、價格策略、分銷策略、廣告和促銷策略的制定。
通常要了解的情況和考慮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本企業產品在什麼市場上銷售較好,有發展潛力;如何掌握產品的銷售價格;如何制定產品價格,才能保證在銷售和利潤兩方面都能上去;怎樣組織產品推銷,銷售費用又將是多少,等等。這些問題都只有通過具體的市場調查,才可以得到具體的答復,而且只有通過市場調查得來的具體答案才能作為企業決策的依據。
三、、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
商品市場的競爭由於現代化社會大生產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進步,而變得日益激烈化。市場情況在不斷地發生變化,而促使市場發生變化的原因,不外乎產品、價格、分銷、廣告、推銷等市場因素和有關政治、經濟、文化、地理條件等市場環境因素。這兩種因素往往又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而且不斷地發生變化。
因此,企業為適應這種變化,就只有通過廣泛的市場調查,及時地了解各種市場因素和市場環境因素的變化,從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通過對市場因素,如價格、產品結構、廣告等的調整,去應付市場競爭。對於企業來說,能否及時了解市場變化情況,並適時適當地採取應變措施,是企業能否取勝的關鍵。
2. 怎麼做服裝市場調查
1 .產品市場需求測量必須確定要測量的產品種類,這個產品種類范圍主要取決於服裝品牌代理如何看待它滲透區域市場的機會,而且必須考慮產品是否是針對本品牌的目標顧客而言的。
2 .總量市場需求大小有多種表述方法。我們可以用絕對數值,如產品實體數量以及金額,例如全國步鞋市場可以用年需求量2億雙或10億元表示;也可以用相對數值來表示,例如某地區西服產品的需求數量佔全省乃至全國需求總量的百分比。
3 .購買測量區域市場需求還要明確購買的含義,也就是這種購買是指訂購規模、送達規模、付款規模,還是消費規模。例如對來年新服裝的需求預測是指預測將要訂購的服裝數最,而不是完工的服裝數里。購買的含義不同,最後預測的結果也不同。
4 .顧客群不僅要測量整個區域市場的需求量,而且市場的各個部分或各個子市場的需求也必須確定。例如,服裝品牌服裝品牌代理不僅要預測區域市場的總需求,還要細分市場,確定各個子市場的需求,如確定低收入、中等收入及高收入家庭的需求。
5 .地理區域區域限定的范圍不同,產品銷售額的預測結果也不同。區域服裝品牌代理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區域指的是全省或者是本省中的某一個大的區域,或者是某省和相鄰省份的轄區組成的大區域。因為現在的品牌運營商在劃分區域市場時的策略和方法有很大的差異,有的是以行政管轄為單位劃分,有的是根據區域消費的習慣來劃分,有的是將某個省劃分成幾個區域,然後找區域服裝品牌代理。對此,服裝品牌代理一定要明確自己的管轄區域,因為這直接決定服裝品牌代理的市場空間的大小,也直接決定了服裝品牌代理的市場策略。作為服裝品牌代理一定要明白自己管轄市場的有效空間。
6 .時限預測市場需求必須劃定時限,如服裝品牌代理估計明年或今後三年的市場需求。一般來說,預測的時期越長,預測的結果越不準確,因為現在的市場變化非常快,服裝品牌代理所面臨的環境與狀況也有很大的差異。服裝品牌代理在預測市場時一定要將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做長期的預測為的是了解市場的長遠發展以及未來的潛力與成長性,短期預測是為了解決服裝品牌代理的當前問題,並在短期內找到很好的市場機會。
7 .區域市場營銷環境服裝品牌代理在實際的運作中,許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影響著市場需求,因此,從事區域市場的需求預測和估計,必須切實掌握這些不可控制因素的變化及其對市場搖求的影響,同時要對自己的市場環境做深入分析,要對當地市場的整體服務水平、市場的整體成熟度做全面細致地考察。
8 .市場營銷方案區域市場的需求還受可控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受服裝品牌代理制定的市場營銷方案影響。也就是說,市場孺求對產品價格、產品改進、促銷和分銷等一般都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彈性。因此,預測需求必須掌握產品的價格、產品特徵以及市場營銷的預算等的假設。我們可以用市場營銷力來描述服裝品牌代理所有刺激市場需求的活動,其影響力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 1 )區域市場營銷支出水平,也就是花費在市場營銷上的支出;
( 2 )區域市場營銷的組合,即在特定期間服裝品牌代理所用市場營銷的工具和類型及數量 ;
( 3 )市場營銷的配里,即服裝品牌代理市場營銷資源在不同顧客群體、不同銷售區域的資源配里;
( 4 )服裝品牌代理市場營銷的效率,即服裝品牌代理運用市場營銷資金的效率。
知識產權工作現狀
一、加大專利法宣傳力度,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為應對「入世」,通過廣泛的普法宣傳,廣大的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和群眾的專利意識普遍增強。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講座XXX多場次,有XX多萬人次先後參加學習培訓;舉辦知識產權工作者培訓班XX多期,幫助企事業單位培訓了XXX多名合格的知識產權工作者;有XX多個企業被先後列入專利工作試點和專利工作重點服務及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和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實施推進計劃,這部分企業率先做到:明確專利工作機構和分管專利工作的領導,匹配合格的專利工作人員,建立專利管理工作制度,開展知識產權戰略的研究和實施。
二、加強自主知識產權建設,專利申請量大幅度提高
XXXX年以來我市累計申請專利XXXX件,授予專利權XXXX件。進入XX世紀以來,專利申請量的增長幅度明顯加快,近四年的專利申請量超過了XXXX年前十五年的累計專利申請量。XXXX年全市申請專利XXX件,XXXX年申請專利XXX件,比上年增長XX%;XXXX年申請專利XXX件,比上年增長XXX%;XXXX年專利申請量突破XXXX件,比上年增長XX%以上。一部分專利項目的實施,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XXXX年對XX個專利產業化項目調查統計,當年新增產值X億多元,利稅X仟多萬元。
三、知識產權工作體系逐步健全完善,專利工作得到了重視和加強 各級政府加強了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領導和支持,市、縣都建立了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機構,XXXX年底前市政府批准成立了揚州市知識產權局,江都市在縣(市)區中率先建立了知識產權局,儀征市、寶應縣建立了知識產權辦公室,高郵市、邗江區、維揚區、廣陵區也在科技局內設立了知識產權辦公室等相關機構,配備了相應的人員和經費。XXXX年,揚州市專利事務所進行了改制,成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民營專利中介服務機構。為了鼓勵專利申請,XXXX年以來,市級和縣級都先後建立了專利申請資助資金並制訂管理辦法,加大對專利申請的支持。XXXX年,江都市從財政中拿出XXX萬元,用於對專利申請、保護和產業化進行資助和獎勵。
知識產權工作存在的問題
四、知識產權工作仍不能適應「入世」的要求。一是機關幹部、企事業領導層人員參加專利法學習培訓的人數,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二是企事業掌握和運用知識產權戰略的能力和水平不夠,具有知識產權戰略的企業很少,絕大部數企業處於製造業的第一階段,幾乎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更談不上知識產權戰略,不能適應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形勢的要求;三是高新技術企業、支柱產業的自主知識產權少,XX%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至今沒有申請過專利;四是知識產權管理機構不健全,人員少,力量薄弱,縣(市)區科技局一般都只是配備了一個同志兼職知識產權管理工作;五是專利中介服務機構少,不能滿足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需要;六是知識產權工作資金少,專利申請資助力度小。 今年及明後兩年的主要工作目標
五、加大對企事業單位領導幹部的專利法宣傳普及,幫助企業培養高素質的知識產權工作人才,提高企業掌握和運用知識產權戰略的能力和水平,充分運用知識產權制度來激勵、保護技術的創新與進步。今年舉辦一到三期共XXX人參加的知識產權工作者培訓班,重點由企事業領導幹部和管理幹部、科技人員參加,三年共為企事業培訓知識產權工作人才XXXX人。
六、今年抓XX個專利工作試點企業,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建立知識產權信息平台,開展知識產權戰略的分析、研究和實施。三年內幫助指導XXX個企事業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提高掌握和運用知識產權戰略的能力和水平。 七、鼓勵技術創新,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盡快形成核心競爭力。XXXX申請專利XXXX件,三年的專利申請總量爭取達到前XX年專利申請量的總和。 八、加大專利行政執法力度,查處假冒、冒充專利,凈化專利技術市場,積極開展專利糾紛調處,提高案件結案率,依法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
對策措施
九、健全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機構,市知識產權局要充實年青的技術骨幹力量,縣(市)區設立知識產權局,配備專職知識產權工作人員,增加、落實相應的知識產權工作經費,執行揚州市級專利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加大專利申請資助力度。
十、培養高素質專利工作人才,加快專利中介服務機構的建設,全市再組建X—X家專利申請代理服務機構。
目前社會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及運用能力和水平亟待進一步提高,政府沒有把知識產權宣傳培訓經費列入預算。用於扶持和資助貧困企業和個人的專利申請,激勵企業和科技人員發明創造積極性,以及優秀專利的推廣和產業化的專利資金缺口較大(省級專利申請專項資金僅用於資助科技含量高、有較好市場前景的發明專利)。蘇北多數市、縣配套資金不到位,個別省轄市的省級專項資金使用不規范。
XXX市知識產權調研報告一文由3e教育網www.3e.net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4.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廣東中心審查員工作怎麼樣
朋友之前在這工作,略有了解。廣東中心作為第一個審協京外中心,回當年也是985,211碩士之外答不要的小牛單位。差不多去年前年開始,有的部門新人人員素質明顯下降,沒辦法。。
希望審協克服困難,越來越好吧,長遠看知識城對審協發展和拓展業務還是有利的。還有這些管理制度,稍微人性化一點,多調研,多傾聽下面,少點官威,也許比提高待遇作用還大,性價比多高,呵呵~~~
5.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處級調研員有幾個
國家知識產權局有好幾千人,副處級調研員怎麼也得有好幾百
6. 如何開展知識產權的調查研究
你應該主要去觀察一個企業的知識產權的管理模式、研發團隊、研發投入及其管理等專。分開說屬的話大概有:
首先從其知識產權的標的來看,標的主要有:專利、商標、著作權、商業秘密等;所以你要看一下該企業有多少專利,有哪些商標,以及商業秘密的管理如何等;
知識產權的管理主要是研發團隊的管理、專利的產生過程管理、專利申請管理、專利的後續監控,知識產權的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商業秘密的管理了。
也可以從數據化的角度去觀察,比如申請/授權專利有多少?專利申請與自己產品關聯度如何?專利訴訟/授權有哪些?知識產權對企業的貢獻如何?等等
7. 地理標志的調研
第一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開始於2003年,2005年完成並發布第一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報告。
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報告於2011年1月15日在京舉辦的「2011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經驗交流暨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報告發布會」上發布。
第三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正在進行中。 《中國地理標志》課題組進行的全國首次地理標志調研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探索,將會積極地引導全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促進地理標志的發展。
《中國地理標志》課題組在有關部門和地理標志企業的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全國首次地理標志調研工作。在此調研報告中,課題組做以下說明:
第一,地理標志選取。
神州大地物華天寶,我們在首次調研中以已經注冊的、公開的地理標志為准。時間以2004年12月31日為限,以後注冊的將會在以後的調研中使用。
地理標志存在於三種類型: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原產地域產品、原產地標記。
註:
1、並非所有原產地標記都是地理標志,我們只選定地理標志特徵非常明確和由政府來組織注冊的部分。
2、2005年7月15日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生效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將《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和《原產地標記管理規定》的地理標志管理工作合二為一。
3、全國地理標志保護的統一或協調機制建立後的地理標志的具體數量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但這不影響本次調研工作的開展和意義。
第二,調研的原則。
調研中採用「公益、公開、統一、自願」相結合的原則,即公益獨立調研、使用公開的資料,統一整理核實,企業自願參與。應該說,調研資料是真實客觀的。
第三,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銷售額是代表地理標志大小的極其重要的尺度。
地理標志所保護的產品與一般產品的最大特點在於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是由供應決定的,不是由需求決定的。地理標志受自然因素的制約非常大,地理標志產品的產量(市場銷售額)的增長有一定的內在規律,不能隨心所欲,如茅台酒,茅台酒產量增長幅度是非常有限的。但可口可樂就不同,市場需要多少,就可以加裝流水線,按配方來生產多少。因此,地理標志的市場銷售額是一個非常能代表地理標志大小的極其重要的尺度。本次調研採用2003年底的數據。
第四,地理標志調研的意義。
全國首次地理標志調研具有非常大的意義:首先,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探索,為今後的地理標志調研工作提供了基礎;其次,總結交流比較好的地理標志,為營造地理標志的「比學趕幫超」的發展氛圍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再次,將會積極引導全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促進地理標志發展。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將繼續進行下去,並不斷完善,推動國粹精華的發揚光大,為求解「三農」問題尋求一個新答案。
一、全國地理標志概況
1、地理標志數量
《中國地理標志》課題組進行首次調研的地理標志有323個。地理標志存在於三種類型:
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以A表示)、原產地域產品(以B表示)、原產地標記(以C表示)。A類有104個,B類有154個,C類有137個。地理標志可同時以兩種或三種類型注冊,具體是AB類有25個,AC類有22個,BC類有15個,ABC類有5個。見圖表 1。
圖中:A′=A-AB-AC-ABC=52,B′=B-AB-BC-ABC=109,C′=C-AC-BC-ABC=95。
A′+B′+C′+AB+BC+AC+ABC=323。
2、地理標志省市區分布
地理標志在全國省市區(除上海以外)都有分布,其中浙江、河南、福建最多,分別達到42個、34個、27個。見圖表 2。
3、地理標志類別分布
地理標志分為十個類別,其中瓜果蔬菜類最多,達到104個,達到30.20%。地理標志類屬農產品的共有307個,占總數的95.0%。可以說,地理標志是與「三農」最密切的知識產權。見圖表 3。
4、地理標志市場銷售額
地理標志市場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按省市區,山東、四川、浙江所佔比例最大,分別是13.25%、11.07%、7.93%,見圖表 2。按分類,瓜果蔬菜類、酒類所佔比例最大,分別達到30.14%、25.58%,見圖表 3。
二、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二級以上名單(共90個)
地理標志依據地理標志的整體市場銷售總額和地理標志市場完善程度(有效保護、市場准入、市場秩序、企業結構、經濟效益、社會影響),確定出全國星級地理標志名單。地理標志星級劃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五級為最高級。各地理標志星級對應的市場銷售額為:五級20億以上,四級10億以上,三級5億以上,二級3億以上,一級1億以上。地理標志星級是動態的,隨著市場銷售總額和市場完善程度的變化做相應調整。
全國星級地理標志共有192個,占總數的59.4%。其中五級有6個,四級有19個,三級有39個,二級有26個,一級有102個。二級以上地理標志有90個。
星級地理標志將是華夏國粹精華的突出代表。
五級地理標志是:陝西蘋果、五糧液系列白酒產品(五糧液、五糧春、五糧醇、尖庄等)、煙台蘋果、瀏陽花炮、貴州茅台酒、紹興黃酒。
按省市區,二級以上地理標志分布最多的省市區是山東、河南、浙江,分別有11個、8個、8個,見圖表 2。
按分類別,二級以上地理標志分布最多的類別是瓜果蔬菜類、酒類,分別有29個、18個。見圖表 3。
但是,我國地理標志的規模偏小,企業結構有待優化,相當多的地理標志的龍頭企業不突出、作用不強,小企業眾多。非常有代表性的地理標志是「金華火腿」,金華近200家火腿廠「群龍無首」,因無法達到歐美市場的標准,只能通過第三地作轉口貿易。而金華火腿的整個市場也在不斷萎縮。在本次地理標志調研中,星級以下地理標志有131個,佔到總數的五分之二。二級以上的90個地理標志中,有34個沒有企業進入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行列。
三、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
依據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的銷售額和每個地理標志最多選前三個企業的原則,列出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
銷售額等級依據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銷售額劃分為五級,具體是:I級,10億以上;II級,5億以上;III級,3億以上;IV級,1億以上;V級,5000萬以上。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銷售額僅包含該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的銷售額,不包含非地理標志產品的銷售額。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前十名依次是: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煙台張裕集團有限公司、安徽金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天府集團公司、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四川沱牌集團有限公司、湖南省瀏陽金生花炮有限公司。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的市場銷售額門檻是8000萬元,平均額是4.18億元。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分布最多的省市區是山東、四川、浙江,分別有13個、8個、8個,見圖表 2。分布最多的類別是酒類和瓜果蔬菜類,分別有30個、25個,見圖表 3。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是我國地理標志的領軍力量,是代表國粹精華的支柱品牌,將在我國地理標志國際化的進程中起主導作用。
四、地理標志成為市縣名片
地理標志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重視,已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增長點。安溪縣的鐵觀音茶葉和中寧縣的枸杞都成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為壯大縣域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地理標志是一個巨大的無形資產,還成為市縣的形象名片。比如,紹興市——紹興黃酒,金華市——金華火腿,鎮江市——鎮江香醋,文山州——文山三七,瀘州市——瀘州老窖,煙台市——煙台蘋果,萊陽市——萊陽梨,平遙縣——平遙牛肉,等等。
圖表2 地理標志分省市區表
圖表3 地理標志分類別表
北京中郡世紀地理標志研究所課題組
為了促進我國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北京中郡世紀地理標志研究所地理標志綜合評價課題組在有關單位和專家學者的支持下,在第一次(2005年)全國地理標志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全國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新進展,歷時五年探索,完成了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
第一部分 第二次地理標志調研概述
地理標志是一種新型知識產權,社會對地理標志的認識和關注尚處在初級階段,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工作體系還在逐步完善中。課題組開展地理標志調研也是一個探索性工作。
北京中郡世紀地理標志研究所是全國第一家專門從事全國地理標志研究咨詢服務的獨立性社會研究所。課題組在調研中堅持研究所的「客觀性、專業性、建設性」宗旨,採用「獨立、公開、統一」的工作原則,即獨立客觀,使用公開資料,統一對全國所有地理標志進行調研。
全國地理標志調研的意義在於:總結交流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經驗,探索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規律,積極引導全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促進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提高地理標志的競爭力,提升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
一、第二次調研地理標志數量
中華大地物華天寶,具有地理標志特徵的名物特產眾多,但並不是說所有特產都是地理標志產品。在調研中,我們將調研期內獲得國家有關部門注冊批准並公開的地理標志作為調研對象。國家有關部門在本課題中主要是指農業部、質檢總局和商標局等三個部門,三個部門依據不同的法規開展地理標志審核注冊。三個部門的注冊工作為全國地理標志的規范化保護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研究所課題組建立起全國地理標志資料庫,資料庫里申請和注冊的地理標志總數合計超2300個,參加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的地理標志數量是1949個。
第二次地理標志調研的數量大大超過第一次的調研,主要是三個部門都加大了工作力度,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越來越高,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和地理標志企業的重視。
1.地理標志在省市區中數量
全國31個省市區都對地理標志進行了申請保護,已經注冊批准地理標志數量在100個以上的省份有4個,分別是山東省、浙江省、四川省和福建省,其中最多的山東省,有178個,占調研總數的9.13%。地理標志數量在全國各省市區的分布情況見表1和圖1。
2.地理標志在三個注冊部門的數量
現階段,地理標志可以在農業部、質檢總局和商標局等三個部門注冊。有的地理標志在一個部門注冊,有的在兩個部門注冊,有的在三個部門都注冊,在三個部門都注冊的共有18個,占總數的0.77%。
3.地理標志在十個產品類別的數量
在調研中,課題組將地理標志分成十個產品類別。蔬菜瓜果類地理標志產品最多,有793個,占總數的40.69%;其次是糧食油料類,有207個,占總數的10.62%;第三是中草葯材類,有190個,占總數的9.75%。這三類佔到了總數的60%以上。涉農產品總數有1850個,占總數的94.92%。因此,地理標志是一個三農權益顯著的知識產權,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渠道。
二、第二次調研地理標志產值
參加第二次調研的全國地理標志產值達到8379億元,應該說,地理標志已經形成為一個大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各界要關注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提高地理標志產業的競爭力,發揮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
1.地理標志產值分布情況
全國地理標志的產值平均值在4.30億元,處在平均數以下的地理標志有1510個,占總數的77.48%。地理標志規模小,產值在1億元以下的佔39.92%,5000萬元以下的佔到26.48%。綜合評價來講,地理標志存在小而不精、大而不強的現象。
2.省市區地理標志產值
地理標志產值超過500億的有山東省、四川省和福建省等3個省,其中山東省的地理標志產值最大,超過一千億,達到1230.87億元,占總量的14.69%。
3.地理標志產品類別產值
地理標志產量最多的產品類別是蔬菜瓜果類,產值達2538.77億元,占總量的30.30%。
第二部分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
一、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內涵
地理標志不僅是一種新型知識產權,是產品品質特徵和信譽的標志,是現階段具有中國三農權益的載體,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文化和區域形象的代表符號,是國際經貿中國別權益的體現。
地理標志價值具有綜合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性與地理標志的區域性、長久性和群體性相關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包含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等。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遠遠超越其經濟價值,經濟價值只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中非常容易比較的顯現部分。地理標志與當地人文相結合,當地人使用地理標志已經成為風俗習慣和社會活動的一部分。
二、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理論探索
地理標志價值的綜合性要求對地理標志的價值評價應該是綜合性的,並要求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工作也應該是多方面的。
1。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的「一個宗旨和兩個基本認識」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是圍繞如何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這個宗旨而開展的。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不同於一般知識產權價值的評價。一般知識產權的價值評價是基於市場交換的需要而進行的,其基本上是經濟價值。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評價不是基於市場交換的需要,而是更好地促進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發揮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為商業發展提供導向,還為社會就業、收入富民、區域經濟、區域形象、區域文化等提供綜合性導向。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是基於以下兩個基本認識:一是地理標志產值是衡量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一個基礎性指標。地理標志具有競爭優勢,甚至具有絕對優勢,地理標志市場是非完全競爭市場,供應創造需求。地理標志市場不同於一般商品市場,地理標志受自然因素的制約非常大,地理標志產品的產量的增長有一定的內在規律,不能隨心所欲,如茅台酒產量增長幅度是非常有限的。在地理標志市場均衡中,供應起著主導作用,供應決定市場,因此地理標志市場供應量(產值)成為衡量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一個尺度;
二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是動態變化的,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體現在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的綜合工作中,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需要對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綜合工作進行評價。品質特徵高的地理標志更需要加強保護與發展,否則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將會降低。
2.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從地理標志特徵、信譽、品牌、質量、產量、保護、市場、秩序、風俗文化和社會價值等十個方面來進行評價。
在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中,依據「三相對評價原則」(相對全國地理標志評價、相對核心價值評價和相對全面評價),對全國地理標志從地理標志特徵、信譽、品牌、質量、產量、保護、市場、秩序、風俗文化和社會價值等10個大項、40個中項、172個小項來進行綜合評價。地理標志綜合評價採用《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評價規范》來進行。
三、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與綜合價值量
1.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簡稱中郡地標價值指數)是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評價規范》對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進行綜合評價得分,劃分五個星級,由高到低依次是:五星級800分以上,四星級750分以上,三星級700分以上,二星級650分以上,一星級600分以上。
評價中,將綜合價值五星級的地理標志單列出來,稱之為「最中國的地理標志產品」。「最中國的地理標志產品」就是最具中國地理標志特質。
2.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不同於一般商品的品牌價值,不能單獨用經濟價值來衡量。在此,我們引入一個衡量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單位——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大小用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的多少來表示。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計量單位。一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單位相當於綜合價值指數為1000分、產值為1000萬元的一個虛擬理想化的地理標志形成的綜合價值量,一個綜合價值當量單位用一個「億地標當量」來表示。某一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大小就是該地理標志擁有多少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單位數,即具有多少個「億地標當量」的綜合價值。
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數,排列出「全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總量前300名」。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為全國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比較提供了一個動態的、相對的參照坐標,為促進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提供了有益幫助。
四、影響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主要因素
全國地理標志的保護體系正逐步完善,地理標志保護目錄正初步形成,一批有影響的地理標志正強勢涌現,但是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還沒有得到發揮。在第二次調研中,我們發現存在許多影響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因素。
1、地理標志在不同部門申請注冊時,名稱不夠規范,有時申請主體不統一,難免發生利益沖突,不利於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
2、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存在放大傾向。特別是同一產品,有按縣域命名的名稱,同時又存在按地市命名的,甚至存在按省域命名的名稱。大名稱包含小名稱。地理標志地區范圍不一定越大越好,太大給有效保護增加難度。化大為小、精準命名保護不妨也是一個好辦法,符合市場細分原理。
3、注而不用,用而不管,管而不暢。地理標志重申請注冊輕使用管理,對地理標志亂局不採取措施,對廣大的中小企業和農戶使用地理標志不備案、不管理、不作為、不服務,地理標志的作用得不到發揮。
4、地理標志企業規模比較小,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不足,「品牌戰略」工作推進不夠,普遍存在「小而不精、大而不強」的現象。應該說,地理標志市場既需要「大眾名品」,也需要「小眾精品」。
5、地理標志研發能力弱,對關繫到地理標志長遠和共同利益的事情關注不夠,存在「公地悲劇」現象和「誠信危機」。
6、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社會關注度需要進一步提高。
第三部分 全國300個最具綜合價值量地理標志
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結果,將「全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最大的前300名」單列出來,作為「全國300個最具綜合價值量地理標志」,簡稱「全國300大地理標志」,供社會關注,具體名單見附表。在第二次調研中,全國300大地理標志數量佔全國總數的15.39% ;產值達5417億元,佔全國總產值的64.66%;平均產值為18.06億元,是全國平均值的4.20倍。
一、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省市區分布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在各省市區的分布:其中東部有119個,中部有47個,西部有91個,東北部有43個。表中看出,全國300大地理標志數量最多的三個省份是山東省、江蘇省和遼寧省。
二、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產品類別分布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中,蔬菜瓜果類的數量最多,達112個,占總數的37.33%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在各產品類別中數量分布情況見下表。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各產品類別中數量分布表 產品類別 數量(個) 比例(%) 比例排序 蔬菜瓜果類 112 37.33 1 糧食油料類 48 16.00 2 酒類 26 8.67 3 水產品類 25 8.33 4 畜禽蛋類 24 8.00 5 茶葉類 19 6.33 6 食品飲料類 17 5.67 7 輕工產品類 12 4.00 8 中草葯材類 9 3.00 9 其他 8 2.67 10 三、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就是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評價規范》對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進行綜合評價得分,劃分五個星級,由高到低依次是:五星級800分以上,四星級750分以上,三星級700分以上,二星級650分以上,一星級600分以上。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指數星級中三星級的數量最多,達到101個,具體見下表。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星級數量分布表 星級 五星級 四星級 三星級 二星級 一星級 數量(個) 18 59 101 77 45 比例(%) 6.00 19.67 33.67 25.67 15.00 在第二次調研中,評價出全國第一批綜合價值指數五星級的地理標志,共有18個,形成了全國第一批「最中國地理標志」樣本庫,見表
第一批綜合價值指數五星級地理標志名單 地理標志名稱 地理標志分類 省市區 申請或注冊部門 綜合價值量億地標當量 綜合價值量排序 綜合價值指數星級 貴州茅台酒 酒類 貴州 質檢總局 1154.31 3 五星級 五糧液酒 酒類 四川 質檢總局 1023.87 4 五星級 安溪鐵觀音 茶葉類 福建 商標局
質檢總局 630.72 10 五星級 中寧枸杞 中草葯材類 寧夏 商標局
質檢總局 86.00 128 五星級 金華火腿 食品飲料類 浙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85.30 130 五星級 宣威火腿 食品飲料類 雲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100.91 106 五星級 龍井茶 茶葉類 浙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655.65 9 五星級 文山三七 中草葯材類 雲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202.32 42 五星級 普洱茶 茶葉類 雲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322.14 21 五星級 山西老陳醋 食品飲料(調味品)類 山西 商標局
質檢總局 56.91 197 五星級 庫爾勒香梨 蔬菜瓜果類 新疆 商標局
質檢總局 146.16 60 五星級 紹興黃酒 酒類 浙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321.58 22 五星級 陽澄湖大閘蟹 水產品類 江蘇 質檢總局 53.26 216 五星級 五常大米 糧食油料類 黑龍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375.60 18 五星級 固城湖螃蟹 水產品類 江蘇 質檢總局 88.55 125 五星級 鎮江香醋 食品飲料(調味品)類 江蘇 商標局
質檢總局 54.27 210 五星級 瀏陽花炮 輕工產品類 湖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808.62 5 五星級 贛南臍橙 蔬菜瓜果類 江西 商標局
質檢總局 240.90 32 五星級 「最中國的地理標志」就是最具中國地理標志特質(品質、信譽,並與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關聯)、最值得保護與發展(具有一定市場價值、國際出口能力和社會文化價值)、現階段保護與發展工作(保護措施、質量與品牌管理、市場與秩序等)做得最好的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四、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用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當量數來表示。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單位相當於綜合價值指數為1000分、產值為1000萬元的一個虛擬理想化的地理標志形成的綜合價值量。在第二次調研中,陝西蘋果的綜合價值量最大,達到1693.04點當量。
全國最具綜合價值量的十大地理標志依次是:陝西蘋果、醴陵瓷器、貴州茅台酒、五糧液酒、瀏陽花炮、景德鎮瓷器、煙台蘋果、淄博陶瓷、龍井茶、安溪鐵觀音。
全國1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門檻是110.15億地標當量;
全國2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門檻是57.73億地標當量;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門檻是32.17億地標當量
結束語
全國地理標志調研是一個探索性工作,客觀評價和積極交流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實踐經驗,具有非常高的社會價值。誠然,地理標志調研還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課題組將繼續努力工作。在此,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共同推動全國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