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權關系主體和客體
1. 所有權和他物權的權利主體和客體,權利來源,法律效力有什麼不同
所有權權是權利人對於自己的財產所享有的權利。所有權是最典型的自物權。
他物權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設定的物權。他物權是對他人財產享有的權利,其內容是在佔有、使用、收益、處分某一方面對他人之物的支配。
所有權(自物權)與他物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區別
主體 客體 權利來源 法律效力
所有權 完全物權 物之所有人 自己的物 法律 受限於他物權
他物權 完全物權 所有人之外的人 他人的物 法律和所有人的設定 限制所有權
望採納。
2. 什麼是支配權、請求權、形成權、抗辯權
1、支配權,亦稱「管領權」,是指權利主體所享有的對權利客體直接管領和控專制的權利,如所有屬權、知識產權等。
2、請求權,是指法律關系的一方主體請求另一方主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權利人不能對權利標的進行直接支配,而只能請求義務人配合。
3、形成權,是指依照權利人單方意思表示就可以使已經成立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權利,形成權是僅憑權利人的意思表示即能使一定的權利義務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
4、抗辯權是指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的對抗權,至於他人所行使的權利是否為請求權在所不問,抗辯權是對相對人的給付請求予以拒絕的權利,即對抗請求權的權利。
(2)所有權關系主體和客體擴展閱讀:
雖然債權人可以依據請求權,要求債務人提供某項給付,但是如果債務人不履行給付,債權人通常就必須通過國家機關的強制執行才能實現其權利。
與請求權相反,在特定情形下,法律允許權利主體對某項法律關系採取單方面的行動,在義務人不履行某項請求權的情況下,必須以強制力來迫使其履行,而在這里則是另外一種情況,權利主體採取行動不需要另外一個人的參與,這種權利便是形成權。
3. 買賣合同中,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標的物所有權,還是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行為
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在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的個人或者組織。
客體是與主體版相對的范疇,權是指主體的意志和行為所指向、影響、作用的客觀對象,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法律關系主體發生權利義務聯系的中介。如演出合同中演員的表演。
4. 不屬於所有權的消滅原因有 A、所有權的轉讓 B、所有權的客體的消滅 C、所有權主體的消滅 D、物品遺失
D。在這種情況下,所有權仍然存在。
5. 什麼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
所有制是產權關系的反映,所有制體系是各種產權關系的反映,同時,反映產權關系的所有制也有反過來規范產權關系的作用,所有制體系體現的產權關系是市場經濟的基礎。資源所有制是資源產權關系的反映,是資源配置的基礎,也是所有制主體與客體之間經濟關系的基礎,也同時是多種政治制度的基礎。①
所有制主體是指可以獨立擁有資源的基本單元,政府是典型的所有制主體。在世界分為不同國家之時,國家是擁有地球資源的基本單位,政府是國家的全權代表,政府代表國家行使資源所有權。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市場主體,其實就是所有制的主體。社會成員個人和群體、以企業形式存在的法人、社團組織和由政府代表的國家,都是所有制的主體。從所有制的主體基本構成來看,地球生命系統的生物、社會成員、資產者、勞動者都是有意義的所有制的主體。
所有制客體是可以被擁有者擁有的基本要素。它是所有制關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不同的角度和對應於不同的所有制,也就有了不同的客體,或者相對於不同的客體也就有了不同的所有制。通常用不同的所有制客體來標示不同的所有制關系,例如,財產所有制、生產資料所有制、資源所有制。也就是說,財產、生產資料和資源是典型的所有制客體。相對於所有制的形式而言,也把它們稱為所有制的內容。稱其為所有制客體也好,所有制內容也罷,通常指的都是生產資料和財產,其實還有資源,更主要的是資源。
在傳統政治經濟學中使用最多的是生產資料所有制,它側重於生產資料的法律歸屬問題,強調生產資料與勞動者之間的結合關系。在西方經濟學中,所有制客體是財產,強調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由於生產資料和財產均是資源的組成部分,資源是資產財富之源,廣義資源才是資源所有制對應的客體。
所有制形式是所有制主體對客體的擁有方式和外在表現。就像所有制是產權關系的反映一樣,所有制形式是產權形式的反映。客觀存在的產權形式會不斷發展,所有制的形式也會隨之變化;所有制形式相對穩定了,又會反過來影響和規范產權形式。社會發展是不會停止的,所有制形式也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只有這樣,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產權關系才有完善的空間,對所有制形式才有辨析的必要。
從所有制的具體形式來看,通常人們把所有制分為私有制、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其實所有制還有自有制、他有制和共有制,資源所有制也不例外。資源私有制是資源歸個人和家庭所有,是把用於維持個人基本生活和生產的資源實行私有,這為每個人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起點。資源公有制是資源歸國家和集體所有,混合所有制在宏觀上是指所有制結構的多元化,在微觀上是指所有者主體的多元組合。資源私有制有利於對資源的珍惜保護和有效使用;資源公有制有利於集中資源干大事和資源的宏觀配置。自有制、他有制和共有制是所有制的新形式,指自然人和法人對所有制客體的實質所有關系,它注重擁有資源的基本單位和資源存在的相對規模。
在以大生產為主要特徵的近代工業革命時期,以土地、機器和工業原料為代表的生產資料,在生產和分配中起到過決定性的作用,也就自然產生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理論,它的歷史地位是不容忽視的。人們對財產的奢望和保護私有產權制度的出現,奠定了財產所有制出現的基礎。但是現在,所有制客體需要與時擴展,向「資財之源」的方向延伸,在市場經濟強調優化配置資源的時候,凸顯了資源的權屬關系,凸顯了資源所有制。
6. 在企業管理中,產權與所有權的區別
在企業管理中,產權與所有權的區別:
1、范圍不一樣,產權范圍大於所有權。
2、反映財產關系的角度不同。
所有權是指對財產歸屬關系的權利規定,確定的是財產的最終歸屬關系,強調財產關系的物質屬性。
產權是以所有權為核心的若干權能的集合,指的是以財產所有權為核心的一組權利的有機結合體,強調財產關系的社會屬性,即由於物的存在及使用所引起的人們之間的相互認可的行為關系。
3、概念外延不同。
所有權表明的是一種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而產權不僅表明財產的所有制關系,同時還表明了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的關系,也即同時表明了原始所有權和法人財產權的關系。
在現代公司制中,公司股東、董事會和經理分別行使原始所有權、法人產權和經營權,現代公司的權利結構是一種「三權分離」的結構。因此,產權比所有權有著更廣泛的外延。
(6)所有權關系主體和客體擴展閱讀:
企業管理分類
1、按照管理對象劃分包括:人力資源、項目、資金、技術、市場、信息、設備與工藝、作業與流程、文化制度與機制、經營環境等。
2、按照成長過程和流程劃分包括:項目調研--項目設計--項目建設--項目投產--項目運營--項目更新--項目二次運營--三次更新等周而復始的多個循環。
3、按照職能或者業務功能劃分包括:計劃管理、生產管理、采購管理、銷售管理、質量管理、倉庫管理、財務管理、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統計管理、信息管理等。
4、按照層次上下劃分為:經營層面、業務層面、決策層面、執行層面、職工層面等。
5、按照資源要素劃分為:人力資源、物料資源、技術資源、資金、市場與客戶、政策與政府資源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管理
7. 選擇題 在財產所有權法律關系中( )
B
標准答案:請見:第二內套第二題。容
http://www.blogcms.cn/blog/blog_view.asp?username=loveluo&id=3528
8. 舉例說明什麼是經濟法法律關系
法律關系由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個要素構成,經濟法律關系也不例外。該三要素是經濟法律關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以下幾類: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內部組織、自然人。
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參與具體的經濟活動,依法享受經濟權利和承擔經濟義務的當事人。經濟法的內容是指經濟法主體在具體的經濟活動中所享有的經濟權利和承擔的經濟義務。
經濟法的客體應當包括以下幾類:第一,經濟管理行為。第二,財物,包括財產和物品。第三,知識產權。
例如王某擁有一台電腦,在這個所有權法律關系中:主體是王某(所有權人);客體是電腦;內容是王某擁有自由支配這台電腦的權利,王某以外的其他人負有尊重王某對該電腦的所有權的義務。
(8)所有權關系主體和客體擴展閱讀:
經濟法律關系,應當與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有所區別。首先,經濟法律關系是經濟法調整特定的經濟關系後所確認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經濟關系是客觀存在的物質利益關系。前者屬於上層建築范疇;後者屬於經濟基礎的范疇。
其次,經濟法律關系要靠法律來保障,經濟關系靠客觀經濟規律來支配。最後,經濟法律關系的存在以經濟法的存在為前提;經濟關系的存在,不以法的存在為前提,它是客觀存在的。
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法律關系主體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沒有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經濟法律關系主體的活動就失去了意義,權利義務也就失去了目標。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有:有體物、經濟行為、智力成果、權利。
經濟法律關系內容是經濟法律關系的實質和核心,是聯絡各主體、聯系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橋梁,直接體現了法律關系主體的要求和利益。
只有主體、客體,不通過權利義務互相聯結,也不可能形成法律關系。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有其特殊性,除了一般的權利義務關系以外,還包括經濟法律關系的權力。
9. 企業的所有權原則中企業屬於:() A.主體 B.中介 C.工具 D.客體
企業的所有權原則中企業屬於——主體。
所有權是所有人依法對自己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是對生產勞動的目的,對象,手段,方法和結果的支配力量,它是一種財產權,所以又稱財產所有權。所有權是物權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種權利,具有絕對性、排他性、永續性三個特徵,具體內容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置等四項權利。
10. 大家都說房子的產權很重要,產權的性質一般都分哪幾種呢
一是特定主體對特定客體和其它主體的權能,即特定主體對特定客體或主體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或採取什麼行為的權力,二是該主體通過對該特定客體和主體採取這種行為能夠獲得什麼樣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