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版權產權 » 所有權是公司制企業的特

所有權是公司制企業的特

發布時間: 2021-01-12 02:59:38

① 什麼叫做經濟所有制性質

指所經營的公司的所有制形式。

在我國還可以按照經濟類型對企業進行分類。這是我國對企業進行法定分類的基本作法。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我國目前有國有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私營經濟、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涉外經濟(包括外商投資、中外合資及港、澳、台投資經濟)等經濟類型。

國有企業,這是指企業的全部財產屬於國家,由國家出資興辦的企業。

國有企業的范圍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使用國有資產投資所舉辦的企業,也包括實行企業化經營、國家不再核撥經費或核發部分經費的事業單位及從事生產經營性活動的社會團體,還包括上述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使用國有資產投資所舉辦的企業。

集體所有制,這是指一定范圍內的勞動群眾出資舉辦的企業。

它包括城鄉勞動者使用集體資本投資興辦的企業、以及部分個人通過集資自願放棄所有權並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定為集體所有制的企業。

私營企業,私營企業是指由自然人投資設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營利性經濟組織。

即企業的資產屬於私人所有,有法定數額以上的僱工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在我國這類企業由公民個人出資興辦並由其所有和支配,而且其生產經營方式是以僱傭勞動為基礎,僱工數額應在8人以上。

這類企業原以經營第三產業為主,現已涉足第一,第二產業,向科技型,生產型,外向型方向發展。

股份制企業,企業的財產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出資者共同出資,並以股份形式而構成的企業。

我國的股份制企業主要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包括國有獨資公司)兩種組織形式。某些國有、集體、私營等經濟組織雖以股份制形式經營,但未按公司法有關既定改制規范的,未以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登記注冊的,仍按原所有制經濟性質劃歸其經濟類型。

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適用於風險投資基金、公司股權激勵平台(員工持股平台)等。

聯營企業,這是指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組成新的經濟實體;具備法人條件的聯營企業,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由聯營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的企業。如果按照法律規定或者協議的約定負連帶責任的,則要承擔連帶責任。

外商投資企業,這類企業包括中外合營者在中國境內經過中國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外合營者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享利潤、共擔風險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也包括由外國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按我國法律以合作協議約定雙方權利和義務,經中國有關機關批准而設立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還包括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單獨投資、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外資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個人出資經營、歸個人所有和控制、由個人承擔經營風險和享有全部經營收益的企業。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適用於個人小規模的小作坊、小飯店等,常見於對名稱有特殊要求的企業。

港、澳、台,這是指港、澳、台投資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涉外經濟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合資、合作或獨資形式在大陸舉辦的企業。在法律適用上,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法律、法規為依據,在經濟類型上它是不同於涉外投資的經濟類型。

股份合作企業,這是指一種以資本聯合和勞動聯合相結合作為其成立、運作基礎的經濟組織,它把資本與勞動力這兩個生產力的基本要素有效地結合起來,具有股份制企業與合作制企業優點的新興的企業組織形式。

(1)所有權是公司制企業的特擴展閱讀

法律對不同類別企業的具體需求,如設立的條件、設立的程序、內部組織機構等來組建企業。關於企業的種類,我國《公司法》、《合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外合資企業法》、《外資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等法律及有關法規有相關規定。

企業種類的確定一般有兩個標准,即學理標准和法定標准。

學理標準是研究企業和企業法的學者們根據企業的客觀情況以及企業的法定標准對企業類型所作的理論上的解釋與分類。

這種分類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和強制性,但學理上的解釋對企業法的制定與實施有著指導和參考作用。法定標準是根據企業法規定所確認和劃分的企業類型。法定的企業種類具有法律的約束力和強制性。但因企業的類型不同,法律對不同種類企業規定的具體內容與程序上的要求也有很大區別。

企業法定分類的基本形態主要是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法律對這三種企業劃分的內涵基本作了概括,即企業的資本構成、企業的責任形式和企業在法律上的地位。從我國的立法實踐來看,我們基本上按所有制形式安排企業立法,劃分企業類型。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企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我國也將把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作為我國企業的基本法定分類。我國已頒布《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獨資企業法》。我國法定分類主要有: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公司。

(1)所有權是公司制企業的特擴展閱讀來源:網路-企業分類



② 什麼叫全民所有制企業,什麼叫集體所有制企業

1、全民所有制企業

指企業財產屬於全民所有的,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全民所有制企業又稱為國有企業。

「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目標是:使企業適應市場的要求,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單位,成為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企業法人。」

2、集體所有制企業

以生產資料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為基礎的、獨立的商品經濟組織。集體所有制企業包括城鎮和鄉村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企業。

是指部分勞動群眾集體擁有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共同勞動並實行按勞分配的經濟組織。私營企業是指資產歸私人所有、僱工8人以上的營利性經濟組織。混合所有制企業是指資產由不同所有製成分構成的企業。

(2)所有權是公司制企業的特擴展閱讀

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一般指全民所有指企業將組織形式由全民所有制變為公司制的過程,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基本程序:

改制前,擬改制企業應當根據《國家出資企業產權登記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國有產權登記,對企業所佔有的國有資產進行確認(如果之前辦理過登記,則無需再辦理登記)。改制企業國有產權登記的機關為其主管國資監督管理機構。

③ 集體所有制企業和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區別

股份制有限責任企業是一種入股集資、聯合從事生產經營的企業組織形式。
集體所有制指生產資料歸一定范圍的勞動群眾共同所有,它是社會主義公有制一種形式。與國有制相比,集體所有制的不同特徵主要是生產資料公有的范圍不同。
集體經濟傳統形式的主要特徵是集體所有、統一經營、按勞分配
按照黨的十五大提出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在實踐中,特別是一些企業在設立時就確定了集體股,這樣對集體股權是不明晰的。特別是少數改制企業,從企業的股權設置來看,還存在集體股,那麼這個集體股是屬於該企業的全體職工,還是屬於某個特定的集體組織,企業與職工對該股權容易出現爭議。
重慶市高院判決的全國首例集體企業股權糾紛案就是很好的例證。該案中,由於XX公司是由集體所有制企業改制的,企業為了進一步「規范完善體制」,以收回職工權、買斷工齡、職工領取企業量化資產、退股走人的方式讓職工離開公司。其中部分職工怕拿不到「工齡費」,只好交出股權。後公司對集體股權進行了分割,劃歸公司少數人所有,職工這時才感覺自己上當受騙、「因小失大」的周某等買斷工齡的職工要公司給個說法,並要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然而,公司以「提議者既不是公司職工也不是公司股東」為由予以拒絕,周某等人隨即走上了漫長的訴訟之路。此案使我們看到:改制後的公司組織機構不明,股東的責、權、利不明,原來集體企業職工的身份不明……,加上企業在改制中,因無明確的法律規定,各地都出台了一些指導意見,這些指導意見難免相互沖突,地方與地方之間的沖突、地方與中央的沖突……集體企業在向有限責任公司過程中正經歷著陣痛,而更多的矛盾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顯現出來,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

④ 股份制算是國企還是私企

股份制企業是來指通過發行源和認購股票籌措資本 (金) 而建立的企業,判斷一個股份制企業是國企還是私企,需要看控股地位。國家控股則是國有企業,私人控股則是私企。

拓展資料:

1、股份制企業的特徵主要是:

①發行股票,作為股東入股的憑證,一方面藉以取得股息,另一方面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②建立企業內部組織結構,股東代表大會是股份制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的常設機構,總經理主持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③具有風險承擔責任,股份制企業的所有權收益分散化,經營風險也隨之由眾多的股東共同分擔;

④具有較強的動力機制,眾多的股東都從利益上去關心企業資產的運行狀況,從而使企業的重大決策趨於優化,使企業發展能夠建立在利益機制的基礎上

2、籌集資金的方式: 發行股票、發行公司債券。

參考資料:股份制企業網路

⑤ 公司制的核心是什麼

公司制企業是一種以法人財產制度為核心,以科學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為基礎,從事大規模生產經營活動,具有法人資格並依法設立的經濟組織。公司制具有兩個主要特點。

第一,公司就是法人。公司是一個法人團體,具有法人地位,具有與自然人相同的民事行為能力。這是現代公司制的根本特點。第二,公司實現了股東最終財產所有權與法人財產權的分離。

(5)所有權是公司制企業的特擴展閱讀:

公司制企業:

我國法定公司形式有兩種,即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由50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只有一個自然人或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稱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股東應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及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設立股份有限公司,需2人以上200人以下為發起人。股東應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公司制

⑥ 全民所有制企業與國有獨資公司的定義及區別

全民所有制企業與國有獨資公司的定義及區別:

(一)法律依據不同:由遵循《企業法》變為遵循《公司法》

國有獨資公司是按照《公司法》注冊,公司所有權、決策權和經營權分離,權責明晰。

(二)管理體系不同:由注重行政隸屬關系變為注重以資產為紐帶的產權關系

全民所有制企業由政府出資,隸屬於政府,實行政府任命或職工選舉並經政府審核同意的廠長(經理)負責制,注重隸屬關系;

國有獨資公司是以十六屆三中全會制定的「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為指引,建立明確的以資產為紐帶的現代國有產權管理體系。

(三)治理結構不同:由 「老三會」變更為有機結合「老三會」的「新三會」

全民所有制企業治理結構中的「老三會」是指黨委會、工會、職代會,現代治理結構的「新三會」是指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

拓展資料

1、全民所有制企業是指企業財產屬於全民所有的,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全民所有制企業又稱為國有企業,但廣義的國有企業還包括國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全民所有制企業只是國有企業的一種。

2、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公司符合有限責任公司的一般特徵: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⑦ 與其他企業組織形式相比 公司制企業最重要的特徵是

與其他企業組織形式相比 公司制企業最重要的特徵是?與其他企業組織形式相比 公司制企業最重要的特徵是: 所有權與經營權的潛在分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是對生產勞動的目的、對象、手段、方法和結果的支配力量,它是一種財產權,所以又稱財產所有權。所有權是物權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種權利,具有絕對性、排他性、永續性三個特徵,具體內容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置等四項權能。產權和所有權的區別是:產權是一個較大的概念,產權包括所有權。房地產所有權只是房地產產權中主要的一種。
中文名
所有權
外文名
ownership
所有權的定義
是一種最充分的權利和絕對的權利
所有權的內容
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
特徵
絕對性、排他性、永續
快速
導航
取得理論解釋權能自由主義法律條文法律規定法律規定
特徵
所有權具有以下的特徵:
第一,所有權是絕對權。所有權不需要他人的積極行為,只要他人不加干預,所有人自己便能實現其權利。所有權關系的義務主體是所有權人以外的一切人,其所負的義務是不得非法干預所有權人行使其權利,是一種特定的不作為義務。
第二,所有權具有排他性。所有權屬於物權,具有排他的性質。所有權人有權排除他人對於其行使權力的干涉,並且同一物上只能存在一個所有權,而不能並存兩個以上的所有權。當然,所有權的排他性並不是絕對的,現代各國法律的所有權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第三,所有權是最完全的物權。所有權是所有人對於其所有物進行一般的、全面的支配,內容最全面、最充分的物權,它不僅包括對於物的佔有、使用、收益,還包括了對於物的最終處分權。所有權作為最完全的物權,是他物權的源泉。與之相比較,建設用地使用權、地役權、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他物權,僅僅是就佔有、使用、收益某一方面的對於物的直接支配的權利,只是享有所有權的部分權能。
第四,所有權具有彈力性。所有人在其所有物上為他人設定地役權、抵押權等權利,雖然佔有、適用、收益甚至處分權都能與所有人發生全部或者部分的分離,但只要沒有發生使所有權消滅的法律事實(如轉讓、所有物滅失),所有人仍然保持著對於其財產的支配權,所有權並不消滅。當所有物上設定的其他權利消滅,所有權的負擔除去的時候,所有權仍然恢復其圓滿的狀態,即分離出去的權能仍然復歸於所有權人,這稱為所有權的彈力性。
第五,所有權具有永久性。這是指所有權的存在不能預定其存續期間。例如,當事人不能約定所有權只有5年期限,過此期限則所有權消滅。當事人對所有權存續期間的約定是無效的。[1]
第六,所有權具有觀念性。觀念性,是指近代以來,所有權的存在已具觀念化,即所有人不以對所有物的現實支配為必要,發生了重要的從所有到佔有「所有人支配觀念」的轉化——把所有權行使帶來的利益看得比所有物的控制更為重要的觀念,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強烈,屬於「所有人實現利益觀念」的范疇。
第七,所有權具有平等性。所有權作為私權,其法律地位應當無差別給予保護的物權屬性。在我國《物權法》第3條、第4條的規定,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所有權平等原則。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