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版權產權 » 知識產權市場化

知識產權市場化

發布時間: 2021-01-12 10:20:44

⑴ 申請專利有什麼用能掙錢嗎

申請專來利能不能掙錢
申請專利後取得源專利權的,專利權一般是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專利權人可以通過許可或者轉讓專利權獲得經濟利益.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十條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
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手續.
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並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予以公告.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轉讓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第十二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他人專利的,應當與專利權人訂立實施許可合同,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被許可人無權允許合同規定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該專利.

⑵ 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是什麼意思 完善知識產權什麼意思。

我自己看了一些資料總結的大概意思就是生產資源的必備生產要素(如用地、用電版、用能等)將根權據企業市場發展情況提供不同的供給標准(比如給發展好的,稅收靠前,節能的企業減少生產要素收費標准,給能耗大的,性價比低的企業提高生產要素收費標准,促進優勝劣汰!)。也是屬於宏觀調控的一種方式。
完善知識產權就是常說的包含完善法律法規制度,相關部門配置,知識產權的申報和維護流程等等,簡單來說就是要重視知識產權這一塊內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針對那些抄襲的作品要加大打擊力度和懲罰力度。對知識類產品(如書刊、論文、影視作品、創意點子等等)的所有權著作權使用權等一類權利進行明確規定和保護。

⑶ 關於開展以市場化方式促進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工作的通知

知識產權運營主體分類所謂知識產權運用就是全面發揮知識產權的戰略、資產、信息等多種價值,實現知識產權的戰略、經濟、法律和社會功能,所以知識產權運用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包括知識產權運營在內。而知識產權運營,則主要指發揮知識產權的資產價值,實現知識產權的經濟功能。國家知識產權局在部署知識產權運營試點企業工作時,給出的知識產權運營的定義是:「知識產權運營指以實現知識產權經濟價值為直接目的的、促成知識產權流通和利用的商業活動行為。具體模式包括知識產權的許可、轉讓、融資、產業化、作價入股、專利池集成運作、專利標准化等,涵蓋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和交易經紀,以及基於特定專利運用目標的專利分析服務」。 我們可以將知識產權運營理解為:知識產權運營的直接目的就是通過運營實現知識產權資產的經濟價值,或許知識產權運營可能會帶來社會、法律等其他意義,但不是知識產權運營應當主要考慮的。知識產權運營的方式包括許可、轉讓、融資、產業化、作價入股、專利池集成運作、專利標准化等,換言之實現知識產權經濟價值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和交易經紀是知識產權運營的重要環節和基礎,知識產權運營並實現經濟價值的關鍵在於讓作為生產要素的知識產權流動起來、活躍起來、轉化起來,歸根到底就是用起來。由於運營主體包括企業、高等院校等創新主體,也包括面向供需提供服務的中介與平台等,那麼大家都在談論著的知識產權運營,是不是在同一個語境(context)下討論問題呢?其實,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來自不同工作背景的知識產權工作者,各自理解的知識產權運營可能有很大的差別。因此,筆者覺得,梳理一下不同的知識產權運營主體,對深化討論知識產權運營理論與實踐問題,乃至制定知識產權運營政策,都是必要的。

⑷ 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

要完善產權制度和抄要襲素市場化配置機制。
產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要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為基本導向,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各種侵權行為要依法嚴肅處理,對產權糾紛案件要依法甄別糾正。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實行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快技術、土地等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深化資源類產品和公共服務價格改革,打破行政壟斷,防止市場壟斷。要用有力的產權保護、順暢的要素流動,讓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競相迸發。
在產權保護中,知識產權的保護也備受關注。「進入工業社會後期和軟價值時代,硬資源的重要性開始相對下降,知識產權等軟資源的重要性開始上升,而知識產權保護是科技成果、專利等軟資源流動的基礎保障,有利於優化市場的軟資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產效率。同時對於破壞市場秩序、侵犯知識產權、侵害企業合法權益進行嚴厲懲處,也是營造創新友好的軟環境建設的重要方面。」

⑸ 專利制度的制度市場化

專利制度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市場是專利技術的「風向標」。因而有著其按市場經濟

體制、市場機制運作的特點。 計劃經濟時期,中國雖然以技術鑒定、成果獎勵、論文發表等政策措施在封閉的社會系統里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發明的發展。但這些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直接後果是只重學術不重市場,不利於解決技術發明後的商品化和市場化問題,致使許多新技術科研完成後被束之高閣,或在文獻發表之後,技術市場化之前向國內外公開直至流失,國外的產品反過來在國際市場上又對中國造成嚴重沖擊,終究不能形成「知識-專利-創新」的良性循環。 專利制度與市場的有效銜接,受到專利技術的市場控制力制約,而市場控制力又直接體現在專利技術的附加值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不再將產品本身作為獲利的主要途徑,而是利用增殖服務牟取超額利潤。
在市場機制引導下的專利制度保護措施不僅可以向市場直接提供專利產品,還能向他人轉讓或許可使用專利技術。後者催生出專利許可證貿易,通過協議聯合模式擴大專利權的市場控制力。專利制度與市場附加值的綁定服務為企業整合自身優勢起到積極的作用。 充分發揮雙方自主研發的優勢,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用戶體驗。此次聯姻是一次技術創新與解決市場發展問題掛鉤的必然之路,雙方分析市場,預見網路游戲發展未來,有的放矢,可以進一步拉大巨人網路伺服器技術與同行間的差距,進而為形成業內技術標准打下基礎。由此可見:正確的市場判斷,是專利技術良好運轉的前提。摩托羅拉重技術輕市場,盲目拋棄「低端」GSM原始專利而選擇「高端」CDMA市場,最終導致曲高和寡,痛失霸主地位的慘痛教訓就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前車之鑒。只有專利思想的根源來自市場需求,使專利思想和行為滿足產品或技術市場的需要,才能使基於市場需求產生的專利權利的市場定位具有一定的准確性、穩定性、適用性和覆蓋范圍,進而增加通過專利權利獲得市場利益的機會,從而邁向專利經營的最高環節。
同時,信息網路化時代的專利技術與公路、鐵路、航空時代相比,無形網路市場在促進有形市場的發展上起到了關鍵作用。電子商務的發展極度節約了商務成本,提高了商務效率。隨著傳統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變,對以無形財產為特徵的知識產權保護顯得至關重要。

⑹ 企業專利申請的動機與影響因素

參考:IRP慧眼知識產權網 企業專利申請的動機與影響因素

隨著全球經濟知識的飛速發展,以創新、知識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競爭越趨白熱化,知識產權已經成為各國競爭的關鍵性因素,特別是專利,專利已成為一個國家、地區乃至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資本和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性戰略資源。
一、企業申請專利的動機
全球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以專利為核心的知識產權逐漸成為企業保持持續創新能力和贏得競爭優勢的重要資產,國內與國際專利數量猛增,專利競爭態勢愈演愈烈,企業的專利活動呈現出戰略性和攻擊性,專利申請的動機模式也發生了重大演變,呈現出戰略化、復雜化和多樣化的趨勢。不同的專利申請動機導致不同的專利申請行為,可將企業的專利申請動機概括為市場化動機、非市場化動機和戰略性動機三類。
1、市場化動機。市場化動機是指專利申請人以實施為目的進行專利申請,通過產品銷售獲取利潤。
2、非市場化動機。非市場化動機是指專利申請人申請和獲得專利並不以實施為目的,純粹是為了非市場化價值的需要。
3、戰略性動機。在知識經濟時代,隨著技術競爭日益激烈,專利的實施和應用越來越具有戰略性,專利的戰略價值的重要性逐漸顯現。
二、企業專利申請的客觀影響因素
企業專利申請的動機來源於企業的主觀意願,選擇基礎是企業內外部的客觀條件和客觀環境。客觀條件和環境影響企業專利申請的動機,而動機決定企業的專利申請行為。因此,研究企業專利申請的影響因素對於理解企業的專利申請動機和專利申請行為具有重要意義。國外學者較早對企業專利申請的客觀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但側重於實證研究;而國內研究相對較少,多是對國外研究成果的概括和總結。
除了企業的客觀基礎外,企業的內部激勵因素(如專利制度、創新戰略、戰略導向、企業家的支持和參與、研發投入、產學研合作或企業間合作、企業對政府支持性政策的利用程度等)也是影響企業專利申請量增長的重要因素。
三、企業專利申請的總結
企業的專利申請動機可被分為市場化動機、非市場化動機和戰略性動機三類。其中,非市場化動機包括:為達到政府或單位的專利數量考核;為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單位獎勵、專利資助;等等。戰略性動機包括:保護創新不被模仿;獲取專利許可和轉讓收入;阻擋競爭對手的研發或創新;建立專利池/專利聯盟;保護產品的國內市場份額;占據市場領導地位;拓展國外市場;進行合作談判;獲得投資的可能性,等等。行業類型、企業規模、創新類型和研發強度是影響企業專利申請動機的客觀因素。企業內部激勵專利申請的措施有:健全知識產權制度;給予充足的研發投入;建立有效的獎勵機制和嚴格的責任體系;加強績效考評體系建設,重視專利指標;完善知識產權
管理體系;實施合適的知識產權戰略。

⑺ 為什麼要注冊公司注冊一個公司有什麼好處

⑻ 為什麼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

第一,產抄權制度是社會襲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石。
一是保障市場秩序的基礎。
二是保障市場主體活力的基礎。
三是保障市場預期的基礎。
如何完善產權制度:
一是補齊產權制度中的短板。
二是加快構建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有償使用制度。
三是完善國有資產產權制度。
四是完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
五是完善知識產權制度。
六是完善居民財產權保護制度。
七是持續加強產權保護。
第二,要素市場化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
一是普遍存在的二元結構雙軌運行現象。
二是價格扭曲。
三是市場壁壘。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是實現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必由之路。
一是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
二是深化要素市場改革。
三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