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局級別
國家知識產權局下設有專利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和專利局局長是同一人。當時設立知識產權局的目的是准備將專利局、商標局和版權局合並為一個局,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合並成功,現在國家知識產權局下只有專利局,商標局和版權局分屬其他部門管理。
⑵ 廣州市知識產權局是什麼級別
屬於廣州市政府組成部門,收廣州市政府和廣東省知識產權局領導。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⑶ 緊急求助,國家知識產權局是什麼級別的單位
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專利局是一個單位,兩塊牌子,知識產權局局長兼任專利局局長,國家知識產權局是副部級,下屬部門是都是司局級。
⑷ 國家知識產權局 專利局審查業務管理部 是什麼級別
部門職能:
1.研究和擬定專利審查工作中、長期發展規劃和重要政策措施,制定和調整審查工作的年度計劃。
2.調整和平衡各部門審查工作或事務處理工作的定額標准;擬定審查獎勵政策,負責審查獎勵政策的執行。
3.負責審查指南和辦事規程修改的組織工作,擬定審查指南公報或審查工作規程並組織實施。
4.制定和調整審查工作質量管理辦法和標准;組織局實審和初審質量檢查;協調審查標准及審查流程事務;收集反饋審查質量信息。
5.負責全局審查用表格、審查用標准語段的修訂。
6.組織開展與審查業務有關的軟課題研究;編輯出版審查業務通訊。
7.負責實審部門審查過程中申請文檔的交接、管理和相應的數據採集、期限監控和統計工作;負責發明審查案卷的調配。
8.組織審查業務研討活動;協調審查部門新審查員部內培訓標准。
9.負責發明專利申請加快審查的審核及協調。
10.完成局交辦的其它工作。
綜合管理處:
1.負責部門的綜合管理與協調,負責部門預算計劃編制與執行監督。
2.負責部門各專項工作的督辦;
3.負責部門內部人員教育培訓工作。
4.負責部門各類綜合性會議的籌辦工作。
5.牽頭負責審查業務宣傳工作。
6.協助部長做好部門內部運行管理,為審查業務發展出謀劃策。
7.做好部門文秘和行政後勤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審查計劃管理處:
1.負責專利審查工作中長期計劃的預測及制定,起草年度專利審批計劃並監控計劃執行,制定年度進人計劃,參與審查工作量計算方法的制定和調整。
2.負責建立和完善審查業務統計指標體系。組織、協調專利審查流程的數據統計工作,加工、整理專利業務統計數據並按月編寫專利審查工作執行情 況通報。
3.負責審查部門崗位津貼的預算、結算與發放,參與激勵政策的前期調研與制定,執行落實激勵政策。
4.負責下屬單位承擔審查工作的經費預算及執行情況的費用核算。
5.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業務協調處:
1.負責制定和修改《審查操作規程》。
2.負責《審查操作規程》的宣傳和解釋工作。
3.負責組織業務協調辦公會議,協調專利審批流程中出現的各種業務問題,組織撰寫會議紀要並督促落實會議紀要的執行,協助和參與四聯動相關工作。
4.負責與審查業務有關的重要專項工作,包括審查表格的修訂、印製、程序更新和版本升級,重大事項的接受、處理和上報,審查業務規則的協調研究,以及行業標准制定的配合和支持工作。
5.負責PCT中譯英翻譯工作的工作量統計和稿費發放工作。
6.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審查指南處:
1.負責制定和修改審查指南及相關審查標准,參與PCT檢索和審查指南及海合會專利局審查業務相關審查標準的制定。
2.負責審查指南及審查業務相關標準的宣傳和解釋工作。
3.負責審查業務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的事務工作,並承擔四聯動中標准制定環節的相關工作。
4.協助國際司協調與審查業務標准相關的涉外交流項目和參與PCT相關國際會議,擬定合作方案和建議預案。
5.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審查業務研究室:
1.負責管理研究處及學術委員會秘書處的日常工作,制定學術研究計劃和研究方向指南。
2.組織和協調開展各類學術研究工作,舉辦學術研討會、學術講座等學術活動。牽頭四聯動研究環節工作,組織承擔其他審查業務研究工作。
3.負責學術刊物的編輯、出版工作,組織協調學術成果的推廣工作。
4.負責建設和維護學術信息交流平台。
5.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審查資源調配處:
1.負責對三種專利審查案卷進行審查周期和審限的監控與預警;
2.負責維護發明專利案源調配及流程數據統計分析系統的相關信息,實現案源與人力資源的動態配置,為發明專利實質審查部門年度進人計劃提供數據支持;
3.負責維護發明專利實質審查部門審查領域、上崗情況等信息;
4.負責完善電子審批系統管理子系統,構建全流程運行控制體系;
5.負責電子審批系統的許可權管理;
6.負責協調基於審查資源的社會服務工作的開展;
7.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法律事務處:
1.負責行政復議工作。
2.負責行政應訴工作。
3.負責財產保全工作。
4.負責因公調查工作。
5.負責對審查部門提出的、相對人反映的和相對人投訴涉及的法律或程序上的問題進行答復和解釋,協助審查部門進行解決,並對審查指南和規程的修改提出法律上的分析意見。
6.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審查質量控制處:
1.組織構建專利審查質量管理體系。組織制定專利審查質量計劃,監督執行情況;組織審查質量評價體系及審查質量檢查標準的制定及修訂。
2.組織協調局級質量管理的相關工作,協助業務部門加強部處兩級質量管理工作,完成四聯動的相應工作。
3.組織開展外部質量反饋、審查質量客戶滿意度調查,及與審查質量管理相關的研究和宣傳培訓工作。
4.負責局、部兩級審查質量評價,發布質量數據和質量報告;建設並維護審查質量管理信息化系統。
5.開展與審查質量控制工作相關的國際合作。
6.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國際交流處:
1.在國際合作主管部門的統籌協調下,參與協調我局審查業務對外交流事務。
2.負責研究國際審查業務發展動態。
3.負責提出審查業務對外交流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
4.負責協助組織審查業務對外交流項目工作。
5.參與審查業務對外宣傳工作。
6.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申請質量促進處:
1.負責擬定和實施促進專利申請質量的相關政策和措施。
2.負責監控專利申請質量工作
3.負責申請質量的評價和評價信息的利用
4.負責指導和協調申請質量促進工作,開展相關宣傳、培訓和研究工作
5.負責協調和保障業務運行的安全
6.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⑸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什麼級別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為副部級。
國家知識產權局是是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行政級別為副部級。負責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負責商標、專利、原產地地理標志的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指導商標、專利執法工作等。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第二條國家知識產權局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的國家局,為副部級。
人員編制
國家知識產權局機關行政編制143名(含兩委人員編制3名、援派機動編制1名)。設局長1名,副局長4名,正副司長職數24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 。
(5)知識產權局級別擴展閱讀
主要職責
國家知識產權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知識產權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1、負責擬訂和組織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擬訂加強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重大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擬訂和實施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的管理政策和制度。
2、負責保護知識產權。擬訂嚴格保護商標、專利、原產地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制度並組織實施。組織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擬訂部門規章,並監督實施。研究鼓勵新領域、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和服務政策。
3、負責促進知識產權運用。擬訂知識產權運用和規范交易的政策,促進知識產權轉移轉化。規范知識產權無形資產評估工作。負責專利強制許可相關工作。制定知識產權中介服務發展與監管的政策措施。
4、負責知識產權的審查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實施商標注冊、專利審查、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負責商標、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復審和無效等行政裁決。擬訂原產地地理標志統一認定製度並組織實施。
5、負責建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便企利民、互聯互通的全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台,推動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信息的傳播利用。
6、負責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擬訂知識產權涉外工作的政策,按分工開展對外知識產權談判。開展知識產權工作的國際聯絡、合作與交流活動。
7、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任務。
⑹ 專利授予單位和專利級別指的什麼呢
授予你專利權的是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你是被授予單位。
專利沒有級別之分。一般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來區分種類。
有的獎項倒是份國家級、省級、市級專利獎,但那是獎項的級別不是專利的級別。
⑺ 遼寧省知識產權局局長屬於什麼級別
遼寧省知識產權局是省直屬的八大局之一。行政上屬於副局級,老百姓習慣稱之為「縮脖局」,一般給予一把局長以正局級待遇。
⑻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中心是什麼行政級別
應該是正廳級
⑼ 國家專利分類法等級幾級
專利申請的三種類型:
1. 發明專利: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2. 實用新型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3. 外觀設計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4. 發明專利授予專利權通常需要的時間為3年左右。
5. 實用新型專利授予專利權通常需要的時間為1年左右。
6. 外觀設計專利授予專利權通常需要的時間為8個月左右。
分類等級:
《國際專利分類法》採用等級分類結構,將所有技術領域按照六個等級—部、分部、大類、小類、組、小組逐級展開,組成一個完整的分類體系。例如在第八版中,將所有技術領域分成8個部、21個分部、120個大類、628個小類、約7000個大組、約62000個小組。
(9)知識產權局級別擴展閱讀
企業專利管理評價指標分類:
(1)評估要素。
評估要素是評估對象的基本單位,是被考評者工作中的各項主要要求。評估標志是評估要素的關鍵可辨特徵的體現,是評估指標中用於區分各個級別的特徵規定。
根據表示形式,評估標志可分為評語短句式、設問提示式和方向指示式三種。評語短句式即評估要素作出優劣、好壞、是非、大小、高低等判斷與評論的句子。設問提示式即以問題形式提示評估者來把握評估要素的特徵。
方向指示式只規定從哪些方面去評估,而沒有具體規定評估的標志和標度,讓評估主體酌情把握。
(2)評估尺度。
評估尺度的形式可分為下列四種:量詞式評估尺度。這種尺度是用一些帶有程度差異的形容詞、副詞、名詞等片語表示不同的等級水平。例如「多」、「較多」、「一般」、「較少」、「少」;「好」、「較好」、「一般」、「較差」、「差」。等級式評估尺度。
這種尺度是一些等級順序明確的字詞、字母或數字表示不同的評估等級。例如「優」、「良」、「中」、「差」;「a等」、「b等」、「c等」、「d等」。數量式評估尺度。這種尺度是用分數來表示不同的等級水平,可分為離散型和連續型兩種。
定義式評估尺度。這種尺度是用字詞規定各個標度的范圍和級別差異。相對前三種評估尺度來說,定義式評估尺度更為復雜、更為具體。
(3)評估標尺。
評估標志是規定評估要素的各個級別包含的范圍。政府績效評估指標的標志和尺度是一一對應的,標志是簡化的尺度,尺度是具體化、細化的標志。當尺度本身比較簡單時,標志和尺度可以合二為一。區分不同評估標志的關鍵是評估標志以什麼樣的形式規定評估要素中所應依據的標准。
⑽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是什麼級別
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專利局是一個單位,兩塊牌子,知識產權局局長兼任專利局局長,下屬部門是都是司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