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知識產權示範企業
❶ 石油工程學論文
我國加入「WTO」後,石油鑽采和石油化工設備製造業的市場發生了變化,在市場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融入國際大市場參與世界同行業的競爭,是各企業面臨的生死存亡問題。為提高競爭力,行業中各企業紛紛在產品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企業結構調整、基本建設、技術改造、採用國際通用標准、開拓國際市場上下功夫,成果十分顯著。
一、石油鑽采設備技術水平取得突破
近年來,我國許多企業的產品技術水平取得突破。一批列入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創新項目的石油設備研製獲得成果:寶雞石油機械廠研製的ZJ70DB鑽機,採用全數字控制交流變頻等多項新技術,進入國際先進鑽機行列;宏華公司研製的ZJ40DBS鑽機,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江漢石油四機廠研製的2000型成套壓裂設備通過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此外,山西永濟電機廠研製的YZ08、YZ08A石油鑽井直流電動機由國家科技部授《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江鑽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開展技術創新,與國內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國際間的技術合作,獲得「單牙輪鑽頭」等國家專利21項。該公司現共擁有國家專利56項,美國、伊朗專利5項。極大地提高了核心競爭力。榮盛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研製成功F35-105防噴器,能滿足深井、超深井鑽探的井控工藝要求,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至此,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已有能力實現對防噴器生產的全系列覆蓋。該公司研製成功高壓注水井帶壓作業裝置,有效地解決了油田中後期開發過程中高壓注水井帶壓作業的重大技術難題;寶雞機械廠下屬公司研製成功的BSJ5080TSJ60油田專用試井車體積小、用途廣、適應性強;華北油田第一機械廠研製的新一代節能抽油機獲得中國、印尼、和加拿大三國專利;勝島石油機械廠成功推出液壓反饋式抽稠油泵、長柱塞防砂泵、高效旋流泵三種抽油泵;華北油田大卡熱能技術開發公司研製的ZXCY系列直線電機抽油機通過河北省產品鑒定。該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量和佔地面積僅為常規抽油機的50%,且節能效果很好;在海洋石油方面,勝利油田自行建成我國國內最大噸位的海上石油鑽井平台——趙東一號、生產平台——趙東二號主體結構,勝利油田鋼結構承造能力達到國際水平;蘭石國民油井公司承包建造的重達1700噸的南海油田自升式井架鑽井模塊於3月23日完成陸地建造。該鑽井模塊用於香港正南20公裏海域的南海油田作業的番禹4—2和5—1項目。井架可以依託安裝在井架下端的導向輪滑行分段起升,無須重型起重設備,在海洋設備安裝中具有很大的優勢。
進來,由中石油管道局承擔的「大口徑彎管及裝備國產化研製」、「西氣東輸工程用感應加熱彎管技術條件」、華北石油第一機械廠承擔的「大口徑感應加熱彎管製造工藝的研究」、吉林化建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感應加熱煨制X70鋼級、直徑1016大彎管工藝研究」4項課題通過中石油鑒定,技術條件達到國際同類標準的先進水平、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勝利油田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大口徑管道全自動開孔機,滿足管道、容器帶壓下開孔、介面、碰頭等施工作業。中石油管道局為西氣東輸工程組織開展了125項科技攻關,其中「PAW-2000型管道全位置自動焊機」「PFM3640管道坡口整形機」「PPC3640管道氣動內對口器」技術性能達到或超過國外同類產品水平。總體來說,我國石油鑽采設備技術水平已達到一定水平。
二、化工設備的科研新產品取得較大成果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化工設備的科研新產品取得較大成果。由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35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化裝置在大連石化一次投料試車成功,標志著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催化裂化成套技術,具備了世界級大型催化裂化裝置的工程設計、製造和建設實力。由中石化工程建設公司、一重、齊魯石化共同設計製造的千噸級加氫反應器通過中石化技術鑒定,標志著我國邁入大型加氫反應器設計與製造商行列。由中石化和美國魯姆斯公司合作開發的10萬噸/年大型乙烯裂解爐已在中石化各乙烯裝置中使用。正在共同著手開發單爐生產能力15~18萬噸/年大型乙烯裂解爐,以滿足建設百萬噸級大型乙烯裝置的需要。杭州制氧機廠設計製造的乙烯冷箱在燕化71萬噸/年乙烯裝置運行正常,實現了大型乙烯冷箱國產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沈陽鼓風機廠製造的上海石化70萬噸/年乙烯裝置裂解氣壓縮機2002年4月12日正式投料運行,達到國外機組水平。由合肥通用機械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創新項目:1萬m3天然氣球罐研製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由茂名石化設計院設計、茂名石化建設公司施工的12.5萬m3原油儲罐在茂名興建,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原油儲罐。南化機成功製造國內最大的年產45萬噸合成氨、80萬噸尿素的關健設備—二氧化碳吸收塔。撫順機械煉化設備有限公司設計製造的螺旋折流板換熱器通過專家鑒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遼陽石油化纖公司機械廠研製成功聚酯裝置用重型壓力離心機,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三、產品質量不斷提高
國內各企業在努力提高產品技術水平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如華北石油一機廠為保證其專利產品異型游梁式抽油機的質量,滿足批量出口美國等的需要,打破常規,配套產品由原來招標改為聯合國內幾家獲得國際API資格的廠家進行共同攻關,發揮聯合優勢叫響國產品牌;山西永濟電機廠的石油鑽井直流電動機由中國質量協會、全國用戶委員會授予《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稱號。
在市場競爭中形成了一些產品質量好、受到用戶歡迎、市場佔有率不斷上升的專業廠。如:榮盛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防噴器產品占據國內市場80%銷售份額,躋身於世界4大防噴器製造商行列;江蘇阜寧宏達石化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地方小廠,公司推出的四款新採油工具QS型系列可取式橋塞、KYLM型系列液力錨、DS90-Y241型組合式油層保護封隔器和Y341型系列軟卡瓦封隔器,大大提高了採油作業的成功率,降低了油田生產成本,受到油田用戶的歡迎。山西永濟電機廠生產的直、交流系列石油鑽井電動機已達30多種,國內油田鑽機所用配套電機的98%來自該廠。
四、國際通用標准和信息化受到重視
北京石油機械廠獲得API 16D會標使用權(API 16D是美國石油學會關於鑽井控制設備控制系統規范),北京石油機械廠是國內第一家、世界第九家擁有API 16D會標使用權的廠家。
經過近15年的努力,全國石油鑽采設備和工具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已形成了面向陸上和海上石油勘探、鑽采設備、材料標准體系。現行有效的國家標准中,等同等效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有27項。目前,我國通過API認證的石油設備製造企業已達196家。寶雞石油機械廠已獲得API認證達8大類55項,是我國取得API認證最多的石油設備製造企業。為我國的石油機械裝備進入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實現世界級製造商的目標,江鑽股份公司一直把信息化建設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江鑽股份公司信息化系統的成功開發應用,大大提高了在全球一體化市場競爭中的生存與發展能力。2002年成為湖北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重點示範企業。
五、企業結構調整取得較大進展
上海神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成功購並上海第一石油機械廠、上海第二石油機械廠、上海石油儀器廠、上海石油化工機械設備研究所等。由上海神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參股60%、上海電器集團總公司參股20%、個人參股20%,成立上海神開石油化工設備有限公司。寶雞石油機械廠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成功改制為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並全面啟動耗資7000萬元的鑽機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具有50年歷史,生產煉油、化工設備的撫順機械廠與一些大中型國有企業一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步履蹣跚,舉步維艱。近年來,雖幾經努力,但虧損不斷加劇。在得到員工的支持和認可、在市委、市政府指導組的協調指導下,採取國有民營策略,順利實現企業轉制;原華北石油二機廠的產品85%以上的市場在華北石油管理局外,由於體制的束縛,經營陷入困境。2002年順利完成了整體帶資分流改制工作,新成立了河北華北石油榮盛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六、石油鑽采設備向海外進軍取得成效。
江鑽股份公司是世界石油鑽頭三強之一,石油鑽頭出口到美國、加拿大等19個國家和地區;宏華公司已交付中亞ZJ70D鑽機5台,又新接中亞國家的10台ZJ50DBS電動鑽機訂單;南陽石油機械廠先後有7台3000米車裝鑽機隨長城鑽井公司和大港油田等用戶赴墨西哥作業,其鑽機性能給用戶留下了良好印象。2002年,750馬力電動拖掛式鑽機在墨西哥中標;中國石油技術開發公司向土庫曼出口成套鑽機及其外圍設備;中原油田特車修造總廠石油鑽采特車出口土庫曼、喬治亞、哈薩克;新疆石油局采研院研製的一批固井工具、抽油泵出口哈薩克;四川射孔器材公司批量射孔器材出口哈薩克等。
❷ 安徽省知識產權示範企業,科技局每年專利申請量有要求嗎
申報條件
1.知識產權管理基礎良好。企業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設立知識產權工作機構、專職人員(不少於 3 人)、專項經費;以《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為標准,建立運行系統高效的知識產權工作管理制度和體系,知識產權對企業轉型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
2.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較強。企業能夠利用專利信息開展專利申請規劃、評估、布局、挖掘,擁有有效發明專利 10 件以上,年發明專利申請量及授權量在全省企業平均水平以上。
3.知識產權運用成效初顯。企業核心發明專利實現產業化;開展專利許可轉讓活動,運用專利權實現質押貸款或投資入股;建有專利資料庫,分級分類管理專利;專利轉化運用對企業發展效益顯現。
4.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有力。企業制定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制度,初步建立專利侵權預警和風險監控機制,設有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和糾紛應對工作方案,積極運用行政和司法手段開展維權保護,企業知識產權合法權益達到有效維護。
❸ 安徽恆燚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安徽恆燚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面向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移專動應用等屬現代領域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依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優勢的智能無線ZigBee自組網技術和M2M系統,專注於打造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物流、智能醫葯等行業內物聯網示範運用工程,志向成為國內領先的物聯網智慧方案解決商和全自動智能產品定製商。
法定代表人:余定平
成立時間:2016-06-21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2100008335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姑孰鎮姑孰路828號
❹ 崑山希盟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崑山希盟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是2009-06-21在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版任公司,注冊權地址位於崑山市高新區華淞路7號E棟。
崑山希盟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5836907930785,企業法人林少淵,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崑山希盟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生產、組裝、銷售、上門安裝及維修;電子設備及周邊配件、零部件、模具、五金配件銷售及售後服務;計算機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與技術服務;電子產品的技術開發、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
❺ 容維證券實力怎麼樣
真的是個騙子公司,一開始可能賺點錢,隨後開始讓交服務費,不管多少就是讓你交錢。隨後便是深套了。我是深受其害。都有聊天證據。一開始讓交26800,到後來3000也要。
❻ 科普產品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是事業單位嗎
屬於國企的。
公司信息:
國企 / 100-499人
公司行業:
外包服務
科普產品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簡介一、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概述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是以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國家、地方兩個層面創新基礎能力的合理布局為目標,在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地方特色產業鏈、地方主導產業等有較好創新資源基礎的領域,選擇具有地方特色和優勢的工程研究中心,給予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命名和項目支持。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針對每個領域只命名一個,因此,具有較強的排他性優勢。二、科普產品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成立背景
安徽省科普產品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科普中心)是2008年經安徽省發改委批准,由安徽省科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安徽科大訊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組建成立的國內首家集「產、學、研、用」為一體的省級科普產品工程研究中心,時任中國科協黨組書記鄧楠同志和時任安徽省委書記王金山同志共同為科普中心揭牌。
科普中心下設蕪湖和蚌埠2個分中心,建有七大研發和工程化機構,分別是:科普雲應用研究室、語音科普應用研究室、科普產品標准化與認證研究室、「做中學」兒童益智科普研發平台、智能識別科普應用平台、機電一體化技術科普應用研究室、科普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2010年,為了更好的進行市場化運營以及承接國家的重大研究專項,安徽省科普產品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在科普中心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並與2012年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經過六年發展,安徽省科普產品工程研究中心在科普產品創意設計、技術研發、課題研究、專利申請、標准制定、產品銷售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研發的「社區科普之家」系列產品得到了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希同志的高度評價,並成為中國科協與財政部共同實施的「科普益民計劃」推薦采購產品,有望在全國范圍內的科普示範社區推廣應用;基於網路化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和公眾對科學知識的新需求啟動的「科普雲」計劃,得到了國家、中央部委及省市政府領導的支持與肯定;同時,科普中心還成功獲得科技部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1項國家科技惠民計劃支持;榮獲中國科協命名的「全國科普創作與產品研發示範團隊」榮譽稱號;獲得專利授權104項、軟體著作權3項,成為合肥市知識產權示範企業;承擔國家標准編制預研課題2項。
在不斷取得成績的同時,為了更好地促進科普產品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機制的完善,有效地加快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科普中心於2013年3月啟動申報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以期為實現區域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提供技術支撐,並能在全國范圍內起到輻射和帶動作用。
經過項目方案起草、專家論證、修改完善、主管部門審核、國家發改委審批等過程,2013年10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2013年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的批復》(發改高技[2013]2064號),安徽省科普產品工程研究中心被批復為「科普產品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從而正式升格為國內唯一面向科普產品研發及產業化的國家級創新平台。叄、科普產品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的戰略目標和建設規劃
科普產品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將面向國家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重大戰略需要和地方科普特色產業發展需求,順應網路化信息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堅持自主研發與集成應用相結合、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相結合、應用示範與輻射推廣相結合的工作原則,以研發品牌產品、突破關鍵技術、打造特色服務為工作目標,通過機制創新,整合資源,開發公眾易於接受的、與高科技深度融合的科普產品,重點突破科普智能語音交互技術、科普雲平台搭建關鍵技術,制定科普產品相關標准,構建涵蓋雲平台服務、標准化與認證服務、工程咨詢服務、人才培養服務、示範推廣服務的科普產業特色服務體系,將工程研究中心建成集研發、集成、創新、示範、推廣為一體的國際一流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具體的發展規劃是著重打造叄大平台和共建叄大基地。帶動科普產品升級換代,引領科普產業健康發展。
打造叄大平台:
(1)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平台。科普產品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將通過打造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平台,推動產業相關資源的流動與共享,提升科普企業資源開發能力,降低資源開發風險,提高科普資源利用效率。在資源共建共享的基礎上,扶持科普企業發展、培養科普專業人才、聯合相關單位承擔國家重大科技計劃、指導高校參與科普產品創意創新大賽等。與此同時,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將通過中國科普產品博覽交易會促進科普產品供應商與需求方的交流,通過安徽省科普文化產業協會增強科普企業之間的交流,通過科普產業論壇加深專家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從而發揮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平台的交流職能。
(2)科普產品標准化與認證平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將通過打造科普產品認證平台,在研究科普產品標准體系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產品標准,開展科普產品認證,建立市場准入機制,保障科普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3)科普產業國際合作平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將通過與國外一流科普產品技術研發機構和企業合作與交流,不斷提升我國科普產業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共建叄大基地:
(1)科普產品關鍵技術研發基地。科普產品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通過進一步聚集優勢科技資源,與相關單位共建科普產品關鍵技術研發基地,突破產品共性技術瓶頸,支撐科普產業健康發展。
(2)科技創新資源向科普資源應用轉化基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將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單位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資源進行科普應用轉化,提高科技創新資源向科普產品應用轉化的效率。
(3) 科普產品關鍵技術集成與產業化基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將通過自主研發、與合作單位聯合研發、引進消化吸收等方式取得在科普產品關鍵技術上的突破,集各家之所長,將高新技術引入到科普產品的開發中去,研究解決科普產品產業化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大力促進高新技術科普產品的產業化。
通過打造叄大平台、共建叄大基地,科普產品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將聚集優勢科技資源,圍繞產業技術需求組織科研攻關,通過產業關鍵技術的突破和高新技術在科普領域的轉化應用,增強科普企業的研發實力,培養科普產業優秀人才,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推動科技與文化、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提高科普產品的智能化、數字化、藝術化、娛樂化水平,擴大工程中心的輻射引領作用,帶動科普產品的升級換代,從而提高科普資源的傳播效率和覆蓋率,以老百姓喜聞樂見更易接受的交互方式讓社會公眾共享科技發展的成果,切實有效地提升我國公民的科學素質,助力完成2015 年我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達到5%的國家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