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著作權問題
A. 微信原創文章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我們在微信里,每天都可以接收到來自各種訂閱號的推送。那麼,微信原創文章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嗎?公眾號文章屬網路文字作品,抄襲和非法轉載構成侵權。微信原創文章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公眾號文章屬網路文字作品我國著作權法第3條列舉了八類受保護的作品類型,其中包括文字作品,並未區分作品的載體。《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規定: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包括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的各類作品的數字化形式。在網路環境下無法歸於著作權法第三條列舉的作品范圍,但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其他智力創作成果,人民法院應當予以保護。《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也規定: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包括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的各類作品的數字化形式。在網路環境下無法歸於著作權法第三條列舉的作品范圍,但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其他智力創作成果,人民法院應當予以保護。微信公眾號是開發者或商家在微信公眾平台上申請的應用賬號,通過公眾號,商家可在微信平台上實現和特定群體的文字、圖片、語音的全方位溝通、互動。微信公眾號中的文章屬於網路文字作品,也應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抄襲和非法轉載構成侵權微信公眾號文章著作權的內容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兩方面,人身權包含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著作財產權則包含了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路傳播權。微信公眾號對著作權的侵權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篡改、剽竊著作權人作品的行為。侵權微信公眾號將他人的文字作品標以自己名字或匿名在網路上傳播,不僅侵害了權利人的署名權,同時對權利人的名譽權、榮譽權等人身權利造成了侵害。二、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網路傳播著作權人作品的行為。《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規定:權利人享有的信息網路傳播權受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保護。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將他人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應當取得權利人許可,並支付報酬。也就是說,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在網路上私自傳播著作權人的作品,就是侵犯了原作者的網路傳播權。微信公眾號如果採取超文本鏈接的方式,而且鏈接的是文字作品著作權人的公眾號,一般不認為侵權。
B. 微信公眾號可以申請軟體著作權嗎
微信公眾號不可以申請軟著作權,但是基於微信公眾號開發的H5應用程序可以申請軟體著作權。
C. 微信聊天中的觀點是否享有著作權
所謂著作權,必須在國家版權保護中心申請認定備案後,才可以受到法律保護。個人言論比較自由,中國漢字那麼多,說過的話不能當作自己的專利
D. 微信公眾號對著作權有哪些侵權方式
微信公眾號文章著作來權的內自容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兩方面,人身權包含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著作財產權則包含了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路傳播權。
(一)微信公眾號對著作權的侵權方式主要有兩種:
1、篡改、剽竊著作權人作品的行為。
侵權微信公眾號將他人的文字作品標以自己名字或匿名在網路上傳播,不僅侵害了權利人的署名權,同時對權利人的名譽權、榮譽權等人身權利造成了侵害。
2、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網路傳播著作權人作品的行為。
《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規定: 「權利人享有的信息網路傳播權受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保護。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將他人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應當取得權利人許可,並支付報酬。」也就是說,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在網路上私自傳播著作權人的作品,就是侵犯了原作者的網路傳播權。微信公眾號如果採取超文本鏈接的方式,而且鏈接的是文字作品著作權人的公眾號,一般不認為侵權。
E. 微信公眾平台可以申請軟體著作權嗎
不可以;
微信公眾平台是TX開發和投入使用的。所申請的是微信公平台是騰內訊容開放給的。
個人可以申請建立微信公眾平台賬號的方法:
(1)在瀏覽器登陸mp.weixin.qq.com,進入微信公眾平台的登錄界面。
(2)點擊右上角的立即注冊,進入注冊界面,輸入注冊所需的基本信息。
(3)這時候用戶填寫注冊的郵箱會收到一封激活郵件,點擊激活鏈接進行郵箱激活即可。
(4)在郵箱激活完成激活,就會讓用戶進行信息登記,類型選擇個人,剩下的信息根據實際情況,如實填寫即可。
(5)提交成功之後用戶就能填寫自己公眾平台的信息,帳號名稱最好要有突出性。
(6)注冊成功後,可以直接進入微信公眾平台的操作界面了,但要注意的是有七天的審核期,審核通過了才能使用公眾平台的全部功能。
F. 微信公眾號可以申請軟體著作權嗎
不可以,但是可以申請文字版權,申請軟體著作權需要提供軟體的源程序,需要以下材料才可申請軟體著作權。
(1) 源程序(使用計算機語言編寫的指令或者語句序列)按前、後各連續30頁, 共60頁(不足60頁全部提交)。源程序每頁不少於50行(結束頁除外), 右上角標注頁號1-60;
(2) 文檔(如:用戶手冊、設計說明書、使用說明書等任選一種)按前、後各連續30頁, 共60頁(不足60頁全部提交)。每頁不少於30行(結束頁除外), 右上角標注頁號1-60。
希望能幫到您,望採納,謝謝
G. 微信公眾號文章可以摘抄作家的書籍作品嗎會不會侵犯著作權
如果摘抄的行為可以納入合理使用的范疇就不算侵犯著作權。例如評論、介紹他人作品時的摘抄(注意是摘抄不是整篇抄了加句評論),那就不算侵犯著作權(仍要標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
其他情況未經著作權人允許的大篇幅摘抄、轉載都屬於侵犯著作權。
提醒你另外一點就是著作權有保護期限,所以作者已經去世超過五十年的作品轉載摘抄不侵權,標明作者和作品就行。
原創答案供參考 不能代替專業人士根據具體情況提供的法律意見。by季風流洋
關於著作權合理使用,請參考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
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H. 微信公眾號文章這侵權到底怎麼算
文章侵權分為文字、字體、圖片侵權,具體視情況而定。如果你未經授權私自使用未經授權的原創作品,大多數情況是侵權的。
作品權利人有權對侵權行為尋求法律保護,並且要求侵權方給予一定的侵權賠償。
I. 微信公眾號文章什麼樣算侵權如何處罰
1、屬於侵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 :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版使用可權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的已經發表的作品的,不得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
2、根據非法經營額來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六條:「有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所列侵權行為,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非法經營額5萬元以上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處非法經營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非法經營額或者非法經營額5萬元以下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情節輕重,可處25萬元以下的罰款。」
(9)微信著作權問題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不適用類型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 本法不適用於: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時事新聞;
(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六條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J. 微信公眾號主要的著作權侵權類型有哪些
1.侵犯署名權 . 署名權是作者在作品上署上自己的名字,以表明作者身份的權利。
作者發布作品,即享有署名權。同理,微信用戶在發布作品時,同樣享有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事實上,微信用戶在公眾號發布作品時的署名方式大致有兩種形式:
第一,在作品當中署名,如在作品的標題下方或者作品末尾署名;
第二,未在作品上署名,但可通過微信名來識別作者身份。微信朋友圈發布後,其他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名識別發布者身份,微信名或為真名或為昵稱,但都能起到識別作者身份的作用。微信用戶無論通過上述哪種方式來完成微信署名,均可視為行使署名權。其他用戶在轉發他人公眾號上的作品時,原則上也應當署上原作作者的姓名,尤其是作者未在作品上署名的,轉發者應當特別註明作品的來源和作者身份,否則就可能侵犯作者的署名權。
2.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信息網路傳播權與其他著作權法中的權利相比較,其要點在於,「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即交互性。用戶利用公眾號轉發他人作品後,其關注者就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該作品,此種傳播作品的方式也就屬於典型的「互動式傳播」。原則上,轉發者未經原作作者同意轉發他人作品,則意味著對原作信息網路傳播權的侵犯,除非轉發者具有如合理使用或法定許可等抗辯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