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土地所有權成果驗收報告
① 成果驗收
2006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國土資源部組織有關專家對「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了驗收。驗收組在聽取了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報告和技術報告,觀看了計算機信息系統與相關成果展示,審查了農用地分等的文字報告、圖件、表格、資料庫以及原始記錄表等資料後,一致認為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基礎扎實、成果齊全、標准統一、數據格式規范、電子化程度高、評價體系和方法符合國家《農用地分等規程》的要求,並且考慮重慶的實際情況,加以創新,成果有較高應用價值,完成了國家下達的任務,予以驗收。
驗收會上,與會專家對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給予了五個「第一」的較高評價:重慶市是全國 4 個直轄市中第一個完成農用地分等工作並且順利通過驗收的市,是全國第一個建立省級標准樣地體系的省(市),是全國第一個把農用地分等成果廣泛應用的省(市),是全國第一家真正為開展農用地分等工作而組建專業技術隊伍的省(市),是全國第一個農用地分等成果研究獲得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的省(市),並且指出重慶市是全國第 15 個農用地分等工作通過驗收的省(市),分等成果是一個高水平的成果,是一個「出技術、出人才、出經驗」的成果,也是面向更廣泛領域應用的成果。
圖2-10 2006年12月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驗收會
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土地資源監測調查工程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驗收意見
2006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和土地整理中心組織有關專家組成驗收組,依據國土資源部國土資廳發〔2004〕40 號文件、《農用地分等規程》(TD/T 1004-2003)和《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工作方案》對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了驗收。驗收組聽取了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匯報和技術匯報,觀看了計算機信息系統與相關成果展示,審查了農用地分等的文字報告、圖件、表格、資料庫及原始記錄表等資料。經質詢討論,形成驗收意見如下:
1.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組織科學有效、實施方案切實可行。採取了「分區試點先行、外業分縣實施、內業全市集中處理、全市一體、上下互動、步步監控」的組織形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成果質量。基礎扎實,成果齊全,符合有關要求,整體質量高。
2.採取的技術路線和方法正確。分等指標區劃分、分等因素選擇、分等參數確定、分等單元劃分合理;自然質量分、土地利用系數、土地經濟系數調查與計算正確;自然質量等、利用等、經濟等劃分符合實際;文字報告編寫、數據整理、圖件編制、資料庫建設等符合有關技術要求。分等數據格式規范,標准統一,保證了全市分等成果的可比性。
3.建立了市、縣不同尺度下分等單元的空間對應關系,實現了不同尺度下分等數據間的關聯與互訪,形成的成果逐級控制,等別序列完整,面積一致,具有可追溯性。
4.建立了包括國家級(12 個)、市級(183 個)和縣級(202 個)標准樣地的三級標准樣地體系,形成了標准樣地圖片集與屬性資料庫。
5.以《農用地分等規程》和相關要求為基礎,採用 GIS 技術開發了「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管理信息系統」,保證了農用地分等中數據處理的順利進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並為成果應用提供了技術平台。
6.依據樣點調查資料,對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了不同區域不同等別系列的檢驗分析,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
7.開展了分等成果在定級估價、耕地糧食生產能力核算、補充耕地數量質量實行按等級折算、制定征地統一年產值標准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基本農田保護、土地開發整理等方面的應用研究。
8.項目經費使用符合《國土資源調查項目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
驗收組一致認為,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組織、重慶市土地勘測規劃院承擔的重慶市農用地分等項目成果符合相關要求,完成了國家下達任務,予以驗收。
建議在修改完善、整理歸檔後按規定於一個月內上報成果。
驗收組組長:馬克偉
二○○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② 土地整理項目竣工驗收報告怎麼寫
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竣工驗收依據
(一)項目入庫通知確定的建設規模及評審通過的規劃設計、預算或實施方案;
(二)項目工程監理單位提供的各分部、分項工程量和質量核定情況表。
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竣工驗收內容主要包括:項目計劃任務完成情況、項目規劃設計執行情況、工程建設質量、資金使用與管理情況、土地權屬管理、土地變更調查和檔案資料管理情況、工程管護措施等。
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竣工驗收技術標准參照國土資源部《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驗收規程》(TD/T1013-2000)及其他相關規范執行。
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驗收應提交材料:
(一)項目竣工驗收申請;
(二)項目入庫申請及入庫通知書;
(三)項目竣工報告及相關統計表格等附件(見附件2)。
竣工報告內容主要包括:項目建設任務完成情況、工程建設的質量情況、資金使用與管理情況、土地權屬調整情況、工程管護措施、投資預期效益分析、項目組織管理的主要措施與經驗、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及文檔管理情況等。
附件包括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建設情況表、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經費收支情況表、土地開發整理前後土地利用結構變化情況表和新增耕地質量評定表(由區縣農業部門填寫並加蓋公章);
(四)項目竣工驗收圖、土地開發整理前後的土地利用現狀圖或地籍圖;
(五)有審計乙級資質以上條件的單位出具的審計報告;
(六)有資質單位出具的新增耕地測算報告。新增耕地樣方測量應有不同坡度、不同地類,每類樣方數不少於3個,單個樣方面積不小於1公頃,樣方總面積不低於建設規模的3%;
(七)工程監理報告;
(八)土地權屬調整資料;
(九)新增耕地補劃基本農田調整劃定表冊;
(十)項目實施前後10組以上對比照片(必須具有相同的參照物);
(十一)項目合同、協議書及任務委託書;
(十二)項目招投標資料;
(十三)項目工程、質量檢驗資料。
③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成果檢查驗收辦法的國土資廳發[2012]54號
文號:國土資來廳發[2012]54號
時間:2012-11-21
各省、自自治區、直轄市及副省級城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土資源局,解放軍土地管理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中發〔2012〕1號)要求,圓滿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任務,保證全國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成果質量,規范統一檢查驗收的程序、內容和方法,國土資源部研究制定了《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成果驗收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2012年11月21日
④ 集體土地所有權如何評估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價格評估可採用以下方法:
1 征地補償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關於徵用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補償規定,估算土地所有權徵用時的價格。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地上建築物及青苗補償費和勞動力補償費。徵用土地時發生的一切稅費(來自:www.fdcew.com),包括徵用耕地時的耕地開發費,均不能計入。此方法主要用於因社會公益事業及重大建設項目需要徵用農村集體土地時的價格評估。
2 收益還原法:主要用於非因社會公益事業及重大建設項目需要徵用,且在改變用途後有收益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價格評估。該類土地現狀多為農業用途或未利用土地,其土地純收益不作為收益價格的評估依據。此收益價格的土地純收益在本質上為未來用途的正常年純收益;在數量上,既大於農業土地正常年純收益,又因農民無權改變土地用途而小於新用途未來正常年純收益,即對未來正常土地年純收益作減價修正。
3 市場比較法:主要用於城市郊區集體土地所有權交易較多的地區。徵用土地的所有權價格評估及其它形式的土地所有權價格評估,均可選擇相應的比較實例,運用此方法估算土地所有權價格。若選擇同一供需圈的土地使用權交易實例,則需在土地純收益、使用年期等方面作修正。
4 剩餘法:主要用於非因社會公益事業及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發生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交易時的價格評估。在運用該方法時,預測的不動產未來開發價值需作類似未來土地正常年純收益的修正。
5 成本逼近法:
1.成本項目主要為:
(1)未利用土地:土地取得費(指為獲得對其絕對權利的控制而支付的費用)、土地維護費(指為維護其絕對權利而支付的費用)和土地所有權收益(在改變用途時,其絕對地租量的比重大)。
(2)農用地:土地取得費(指為獲得對其絕對權利的控制而支付的費用)、土地開發費(指從未利用土地開發成現狀用地時的費用,包括農業水電系統費的攤銷)、利息、利潤及土地所有權收益。
2.是否因社會公用事業及國家重大建設項目而發生交易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價格評估,其主要區別在於土地所有權收益取值比例的大小。
⑤ 驗收報告怎麼寫
1、竣工驗收報告由建設單位負責填寫。
2、竣工驗收報告一式四份,一律用鋼筆書寫,字跡要清晰工整。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城建檔案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各存一份。
3、報告內容必須真實可靠,如發現虛假情況,不予備案。
4、報告須經建設、設計、施工、工程監理單位法定代表人或其委託代理人簽字,並加蓋單位公章後方為有效。
5、工程竣工驗收報告應附下列復印件:
(1)施工許可證;
(2)工程勘察成果及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批准書;
(3)施工單位的工程竣工報告;
監理單位的工程質量評估報告;
勘察、設計單位的質量檢查報告;
(4)規劃、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准許使用文件;
(5)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質量保修書。
竣 工 項 目 審 查
表1
工程名稱
工程地址
建設單位
結構形式
勘察單位
層 數
幢數
設計單位
工程規模
監理單位
開工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單位
竣工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許可證號
總造價
審查項目及內容
審查情況
一、完成設計項目情況
基礎、主體、室內外裝飾工程、防水工程
給排水工程、燃氣工程、消防工程
建築電氣安裝工程
通風與空調工程
電梯、電扶梯安裝工程
室外工程
二、完成合同約定情況
總包合同約定
分包合同約定
專業承包合同約定
三、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
建設前期、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等技術檔案
監理技術檔案和管理資料
施工技術檔案和管理資料
續表1
四、進場試驗報告
主要建築材料
構配件
設備
主要使用功能檢驗報告
五、質量評價文件
勘察單位質量檢查報告
設計單位質量檢查報告
施工單位竣工報告
監理單位質量評估報告
六、工程質量修書
總、分包單位
專業承包單位
審查結論:
建設單位工程負責人:
20 年 月 日
竣 工 驗 收 組 織 實 施 情 況
一、驗收機構
(一)領導層
另附有工程竣工驗收報告表格
⑥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成果檢查驗收辦法的6 檢查驗收的時間要求
按照本辦法,縣級自查、地市級驗收原則上2012年12月31日前完成,省級檢查原則上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國家級抽查原則上2013年9月30日前完成。
⑦ 在農村集體土地所有確權登記發證成果中各類用地的權屬,例如村委會的權屬
土地確權,當然是真的。
土地確權就是類似於地籍調查,查清出農村集體土地的權利人、權利面積等相關信息,並頒發相應的權利證書。
根據《關於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11〕60號)號文件記載:
1、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重要意義
①維護農民權益、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現實需要;
②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觀需要;
③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迫切需要。
2、加快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強化成果應用
加快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把全國范圍內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證確認到每個具有所有權的集體經濟組織,做到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全覆蓋。
①完善相關政策,圍繞地籍調查、土地確權、爭議調處、登記發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深入研究,創新辦法,細化和完善加快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政策。嚴禁通過土地登記將違法違規用地合法化;
②加快地籍調查,嚴格按照地籍調查有關規程規范的要求,開展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調查工作,查清農村每一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面積和用途等基本情況;
③加強爭議調處,建立土地權屬爭議調處信息庫,及時掌握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權屬爭議動態,有效化解爭議;
④凡是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沒有確認到具有所有權的農民集體經濟組織的,應當確認到具有所有權的農民集體經濟組織;已經登記發證的宗地缺失檔案資料以及不規范的,盡快補正完善;已經登記的宗地測量精度不夠的,及時進行修補測;對於發現登記錯誤的,及時予以更正;
⑤把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同地籍信息化建設結合起來,加快確權登記發證的同時,一並將地籍檔案數字化,實現確權登記發證成果的信息化管理;
⑥土地權利證書要發放到權利人手中,嚴禁以統一保管等名義扣留、延緩發放土地權利證書。
⑧ 成果驗收程序
(1)建庫承擔單位提交預檢申請,並連同自檢報告、建庫技術報告和建庫工作內報告以及所有的資料庫建設容成果一並報省級建庫主管部門。
(2)省級建庫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組織人員成立成果預檢組,按照技術要求進行預檢。
(3)省級建庫主管部門組織驗收評委對提交的鑽孔資料庫成果進行全面的檢查,如有必要可請項目實施負責人向評委做說明,評委提出預檢結果。
(4)鑽孔資料庫建設成果,經過預檢和驗收程序後,由預檢組和驗收組提交預檢報告和驗收意見。驗收專家組根據《地質勘查規劃資料庫成果數據檢查記錄表》行評價打分。
(5)檢查驗收以有關規范為標准,凡按規定進行資料庫建設並達到質量要求的項目即為合格。
(6)如果成果驗收不合格,將驗收意見返回承擔單位,承擔單位對數據進行修改完善後再次提交驗收,直至驗收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