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路由協議號

路由協議號

發布時間: 2020-12-13 15:53:40

① RIP路由協議的工作原理

1 、初始化——RIP初始化時,會從每個參與工作的介面上發送請求數據包。該請求數據包會向所有的RIP路由器請求一份完整的路由表。該請求通過LAN上的廣播形式發送LAN或者在點到點鏈路發送到下一跳地址來完成。這是一個特殊的請求,向相鄰設備請求完整的路由更新。

2 、接收請求——RIP有兩種類型的消息,響應和接收消息。請求數據包中的每個路由條目都會被處理,從而為路由建立度量以及路徑。RIP採用跳數度量,值為1的意為著一個直連的網路,16,為網路不可達。路由器會把整個路由表作為接收消息的應答返回。

3、接收到響應——路由器接收並處理響應,它會通過對路由表項進行添加,刪除或者修改作出更新。

4、 常規路由更新和定時——路由器以30秒一次地將整個路由表以應答消息地形式發送到鄰居路由器。路由器收到新路由或者現有路由地更新信息時,會設置一個180秒地超時時間。如果180秒沒有任何更新信息,路由的跳數設為16。

5、 觸發路由更新——當某個路由度量發生改變時,路由器只發送與改變有關的路由,並不發送完整的路由表。

(1)路由協議號擴展閱讀:

RIP的特點

1、僅和相鄰的路由器交換信息。如果兩個路由器之間的通信不經過另外一個路由器,那麼這兩個路由器是相鄰的。RIP協議規定,不相鄰的路由器之間不交換信息。

2、路由器交換的信息是當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3、按固定時間交換路由信息,如,每隔30秒,然後路由器根據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也可進行相應配置使其觸發更新)

② 常見路由協議:常見的路由協議(靜態路由,RIP,OSPF等)原理和配置方法

一、RIP路由協議
RIP是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的簡稱。它是一種較為簡單的內部網關協議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主要用於規模較小的網路中,比如校園網以及結構較簡單的地區性網路。對於更為復雜的環境和大型網路,一般不使用RIP。
RIP是一種基於距離矢量(Distance-Vector)演算法的協議,它通過UDP報文進行路由信息的交換,使用的埠號為520。
RIP使用跳數(Hop Count)來衡量到達目的地址的距離,稱為度量值。在RIP中,預設情況下,路由器到與它直接相連網路的跳數為0,通過一個路由器可達的網路的跳數為1,其餘依此類推。也就是說,度量值等於從本網路到達目的網路間的路由器數量。為限制收斂時間,RIP規定度量值取0~15之間的整數,大於或等於16的跳數被定義為無窮大,即目的網路或主機不可達。由於這個限制,使得RIP不可能在大型網路中得到應用。
為提高性能,防止產生路由循環,RIP支持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和毒性反轉(Poison Reverse)功能。
由於RIP的實現較為簡單,在配置和維護管理方面也遠比OSPF和IS-IS容易,因此在實際組網中仍有廣泛的應用。
RIP有兩個版本:RIP V1和RIP V2。
1、RIP V1是有類別路由協議(Classful Routing Protocol),它只支持以廣播方式發布協議報文。RIP-1的協議報文中沒有攜帶掩碼信息,它只能識別A、B、C類這樣的自然網段的路由,因此RIP-1無法支持路由聚合,也不支持不連續子網(Discontiguous Subnet)。
2、RIP V2是一種無分類路由協議(Classless Routing Protocol),與RIP-1相比,它有以下優勢:
1)支持外部路由標記(Route Tag),可以在路由策略中根據Tag對路由進行靈活的控制。
2)報文中攜帶掩碼信息,支持路由聚合和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3)支持指定下一跳,在廣播網上可以選擇到最優下一跳地址。
4)支持使用組播方式發送更新報文,只有RIP-2路由器才能收到協議報文,減少資源消耗。
5)支持對協議報文進行驗證,並提供明文驗證和MD5驗證兩種方式,增強安全性。
二、OSPF路由協議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IETF組織開發的一個基於鏈路狀態的內部網關協議。目前針對IPv4協議使用的是OSPF Version 2(RFC2328);針對IPv6協議使用OSPF Version 3(RFC2740)。

OSPF的特性如下:
1、適應范圍廣:支持大規模網路,最多可支持幾百台路由器。
2、支持掩碼:由於OSPF報文中攜帶掩碼信息,所以OSPF協議不受自然掩碼的限制,對VLSM提供很好的支持。
3、快速收斂:在網路的拓撲結構發生變化後立即發送更新報文,使這一變化在自治系統中同步。
4、無自環:由於OSPF根據收集到的鏈路狀態用最短路徑樹演算法計算路由,從演算法本身保證了不會生成自環路由。
5、區域劃分:允許自治系統的網路被劃分成區域來管理,區域間傳送的路由信息被進一步抽象,從而減少了佔用的網路帶寬。
6、等價路由:支持到同一目的地址的多條等價路由。
7、路由分級:使用4類不同的路由,按優先順序來說分別是:區域內路由、區域間路由、第一類外部路由、第二類外部路由。
8、支持驗證:支持基於區域和介面的報文驗證,以保證報文交互的安全性。
9、組播發送:在某些類型的鏈路上以組播地址發送協議報文,減少對其他設備的干擾。
三、IS-IS路由協議
IS-IS(Intermediate System-to-Intermediate System,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最初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為它的無連接網路協議CLNP(ConnectionLess Network Protocol)設計的一種動態路由協議。
為了提供對IP的路由支持,IETF在RFC1195中對IS-IS進行了擴充和修改,使它能夠同時應用在TCP/IP和OSI環境中,稱為集成化IS-IS(Integrated IS-IS或Dual IS-IS)。
IS-IS屬於內部網關協議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用於自治系統內部。IS-IS是一種鏈路狀態協議,使用最短路徑優先SPF(Shortest Path First)演算法進行路由計算,與OSPF協議有很多相似之處。

四、IGRP路由協議
IGRP協議是「內部網關路由協議(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ol)」的縮寫,由Cisco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獨立開發,屬於Cisco私有協議。IGRP和RIP一樣,同屬距離矢量路由協議,因此在諸多方面有著相似點,如IGRP也是周期性的廣播路由表,也存在最大跳數(默認為100跳,達到或超過100跳則認為目標網路不可達)。IGRP最大的特點是使用了混合度量值,同時考慮了鏈路的帶寬、延遲、負載、MTU、可靠性5個方面來計算路由的度量值,而不像其他IGP協議單純的考慮某一個方面來計算度量值。目前IGRP已經被Cisco獨立開發的EIGRP協議所取代,版本號為12.3及其以上的Cisco 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已經不支持該協議,現在已經罕有運行IGRP協議的網路。

五、EIGRP路由協議
EIGRP由於IGRP協議的種種缺陷以及不足,Cisco開發了EIGRP協議(增強型內部網關路由協議)來取代IGRP協議。EIGRP屬於高級距離矢量路由協議(又稱混合型路由協議),繼承了IGRP的混合度量值,最大特點在於引入了非等價負載均衡技術,並擁有極快的收斂速度。EIGRP協議在Cisco設備網路環境中廣泛部署。

六、BGP路由協議

BGP是「邊界網關協議(Border Gateway Protocol)」的縮寫,處理各ISP之間的路由傳遞。BGP是一種外部網關協議(EGP),與OSPF、RIP等內部網關協議(IGP)不同,其著眼點不在於發現和計算路由,而在於控制路由的傳播和選擇最佳路由。BGP協議具有如下特點:
1、BGP使用TCP作為其傳輸層協議(監聽埠號為179),提高了協議的可靠性。
2、BGP進行域間的路由選擇,對協議的穩定性要求非常高。因此用TCP協議的高可靠性來保證BGP協議的穩定性。
3、BGP的對等體之間必須邏輯上連通,並進行TCP連接。目的埠號為179,本地埠號任意。
4、BGP支持無類別域間路由CIDR。
5、路由更新時,BGP只發送更新的路由,大大減少了BGP傳播路由所佔用的帶寬,適用於在Internet上傳播大量的路由信息。
6、BGP是一種距離矢量路由協議,從設計上避免了環路的發生。
7、AS之間:BGP通過攜帶AS路徑信息標記途經的AS,帶有本地AS號的路由將被丟棄,從而避免了域間產生環路。
8、AS內部:BGP在AS內學到的路由不會在AS中轉發,避免了AS內產生環路。
9、BGP提供了豐富的路由策略,能夠對路由實現靈活的過濾和選擇。
10、BGP提供了防止路由振盪的機制,有效提高了Internet網路的穩定性。
11、BGP易於擴展,能夠適應網路新的發展。

③ 有類路由協議和無類路由協議有什麼區別路由協議的管理距離有什麼作用

有類路由協議和無類路由協議區別為:路由控制包不同、網路劃專分不同、包含不同屬。

一、路由控制包不同

1、有類路由協議:有類路由協議的路由控制包裡面,只有IP地址,沒有掩碼。

2、無類路由協議:無類路由協議的路由控制包裡面除了IP地址,還必須包含一個掩碼與其匹配。

二、網路劃分不同

1、有類路由協議:有類路由協議的所有的地址都屬於相應的主類網。

2、無類路由協議:無類路由協議根據可變長度的子網掩碼劃分不同的網路。

三、包含不同

1、有類路由協議:有類路由協議包含igrp、rip等路由協議。

2、無類路由協議:無類路由協議包含OSPF、IS-IS、RIPv2等路由協議。

路由協議的管理距離代表著一種路由協議的路由可信度。每一種路由協議按可靠性從高到低,依次分配一個信任等級。對於兩種不同的路由協議到一個目的地的路由信息,路由器首先根據管理距離決定相信哪一個協議。

④ 在路由器啟動eigrp路由協議,區域號為100

通過路由重分抄發即可。
1. 如果路襲由條目不多,可以通過添加靜態路由方式實現(如果你是實驗,需要讓其用動態路由協議,另當別論)
2. 通過路由重分發,2個方向均可(在ospf中重分發EIGRP或是EIGRP中重分發OSPF均可實現)

稍加說明:
不同的路由協議對路由的選擇不一樣,協議規范不一樣,導致不同路由協議之間不能互相學習,因此路由重分發就是一個不錯的在路由協議間進行通信的好辦法。

比如此你用到的OSPF和EIGRP
如在OSPF中重分發EIGRP路由,操作為OSPF協議中將路由器中學習到的EIGRP路由表重新注入到OSPF中再分發出去(而不用OSPF自己通過spf演算法進行,類似於直接使用eigrp的路由結果即可)

也許我說得不太清楚,不過多做實驗你就會大致明白了,另外做實驗時,最好是開debug,了解實驗中各路由協議如何實現的。

⑤ 路由協議與可路由協議的區別

路由協議是復指為可路由協議提供路制由選擇服務的協議,路由協議的服務對象是可路由協議,路由器節點通過路由協議實現路由表的自動維護,目前主要的路由協議包括RIP,IGRP,OSPF,BGP等。
可路由協議是指可以通過路由表來確定去向和路徑的協議,是受路由協議服務的協議,是實現在網路層設備之間進行通信的協議,它們能夠完成不同網段間的通信,可路由協議主要有IP/TCP協議棧中的IP協議,IPX/SPX協議棧中的IPX協議,這些協議可以給網路設備分配網路號和主機號。

⑥ 動態路由協議的動態路由協議分類

所有的動態路由協議在TCP/IP協議棧中都屬於應用層的協議。但是不同的路由協議使用的底層協議不同。
OSPF將協議報文直接封裝在IP報文中,協議號89,由於IP協議本身是不可靠傳輸協議,所以OSPF傳輸的可靠性需要協議本身來保證。
BGP使用TCP作為傳輸協議,提高了協議的可靠性,TCP的埠號是179。
RIP使用UDP作為傳輸協議,埠號520。
IS-IS協議是開放系統互聯(OSI)協議中的網路層協議,IS-IS協議基礎是CLNP(Connectionless Network Protocol,無連接網路協議)。 動態路由協議按定址演算法的不同,可以分為距離矢量路由協議和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
採用距離矢量(Distance-Vector,DV)演算法,是相鄰的路由器之間互相交換整個路由表,並進行矢量的疊加,最後學習到整個路由表。
距離矢量演算法具有以下特點:
(1)路由器之間周期性的交換路由表。
(2)交換的是整張路由表的內容。
(3)每個路由器和它直連的鄰居之間交換路由表。
(4)網路拓撲發生了變化之後,路由器之間會通過定期交換更新包來獲得網路的變化信息。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的缺陷:
(1)metric的可信度。因為距離僅僅表示的是跳數,對路由器之間鏈路的帶寬,延遲等無考慮。這會導致數據包的傳送會走在一個看起來跳數小但實際帶寬窄和延時大的鏈路上。
(2)交換路由信息的方式,即路由器交換信息是通過定期廣播整個路由表所能到達的適用網路號碼。但在稍大一點的網路中,路由器之間交換的路由表會很大,而且很難維護,導致收斂很緩慢。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有RIP、BGP等。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採用鏈路狀態(Link State,LS)演算法。
鏈路狀態是一個層次式的,執行該演算法的路由器不是簡單的從相鄰的路由器學習路由,而是把路由器分成區域,收集區域內所有路由器的鏈路狀態信息,根據鏈路狀態信息生成網路拓撲結構,每一個路由器再根據拓撲結構圖計算出路由。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有OSPF、IS-IS等。 大的ISP的網路可能含有上千台路由器,而小的提供商通常只有十幾台路由器。每個ISP管理的自己的內部網路,一般稱為一個管理域,它和其他ISP的連通稱為域間連接。因此,Internet又可以看成是由一個個域互連而成。
由於將網路分割為一個個管理域(AS),則根據協議適用的范圍,產生了相應的兩種路由協議,分別是域內路由協議和域間路由協議。
域內路由協議(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
域內路由協議是負責一個路由域(在一個管理域內運行同一種路由協議的域,稱為一個路由域)內路由的路由協議。
域內路由協議的作用是確保在一個域內的每個路由器均遵循相同的方式表示路由信息,並且遵循相同的發布和處理信息的規則,主要用於發現和計算路由。
域內路由協議有:RIP、OSPF、IS-IS等。
域間路由協議(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EGP)
域間路由協議負責在自治系統之間或域間完成路由和可到達信息的交互,主要用於傳遞路由。
域間路由協議有:EGP、BGP。
EGP協議,主要是早期的EGP協議(此處的EGP是外部網關協議的一種,兩者不能混淆)其效率太低,目前僅被作為一種標準的外部網關協議,沒有被廣泛使用。而BGP協議特別是BGP-4,由於能處理聚合(採用CIDR無類域間路由技術)和超網(supernet)的功能,為互聯網提供可控制的無循環拓撲,因此在互聯網上被大量使用。 Internet中的IP數據包一般是點到點的應用,但也有某些情況是點到多點的應用,如音頻/視頻會議(多媒體會議),某些信息(如股票)的實時數據傳送,網路游戲和模擬等,我們分別稱這兩種IP數據包的路由為單播路由和組播路由。
單播路由和組播路由在傳送IP數據包時使用的路由轉發表的結構是不同的,並且使用的IP數據包中的信息也是不同的(不詳細介紹),由此分出兩種路由協議,分別是單播路由協議和組播路由協議。
單播路由協議
單播路由協議是生成和維護單播路由表的協議。
單播路由協議有RIP、OSPF、IS-IS、IGRP、BGP等。
組播路由協議
組播路由協議是生成和維護組播路由表的協議。
組播路由協議有DVMRP、PIM-SM、PIM-DM、MOSPF、MBGP等。

⑦ 路由協議中的OSPF協議中的進程號,區域號還有AS號各有什麼作用

1、OSPF進程號僅有本地意義,非特殊情況下,不過最好起多個進程;
2、區域號是OSPF的特色,區域0為主幹區域,其他為非主幹區域,非主幹區域必須與主幹區域相連

⑧ 路由協議和可路由協議有什麼區別

路由協議 常見的有RIP/OSPF協議等等 作用是產生路由表,維護路由表 可路由協議是為路專由選擇協議演算法提供必要信屬息的,比如路由選擇協議用目的IP選路那IP協議也就是可路由協議為路由選擇協議提供演算法所必須的信息(IP地址等) 查看原帖>>
求採納

⑨ OSPF路由協議 LSA序列號

我看了一下這個介紹...我的理解是 lsa 序號加1代表他比上一個lsa要新 泛洪出去之後會導致ospfdb重新收斂 然後db就不穩定了 但是我沒見過真正的攻擊...

⑩ 路由協議是什麼

路由協議又叫RIP協議。最初是為Xerox網路系統的Xerox parc通用協議而設計的,是Internet中常用的路由協議。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