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合同制工人
① 農民合同制工人如何領取生活補助
農民合同制工人指有農村戶口、在農村有承包經營的土地、在城鎮企業務工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 農民合同制工人個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企業在按照單位工資總額繳納失業保險費時,已將農民合同制工人的工資數額包含在單位的職工工資總額之內;農民合同制工人不享受與城鎮職工相同的失業保險待遇,而是根據一定的條件,一次性地領取一定的生活補助。 農民合同制工人領取生活補助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連續工作滿1年。短期務工,沒有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不能領取生活補助。 2.根據《失業保險條例》的規定,城鎮企事業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由於工資總額中包括農民合同制工人因此,應當獲得一定的補助。單位沒有繳納失業保險費,該單位的農民合同制工人則不能領取生活補助。 3.勞動合同期滿未續訂或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才有可能領取一次性的生活補助。 農民合同制工人的生活補助的支付,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 農民合同制工人領取一次性的生活補助後,回鄉務農。其後再進城務工時,按照規定重新就業,在相同條件下,可以再次領取一次性的生活補助。 其具體的辦法和標准,《失業保險條例》授權省級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予以規定。農民合同制工人的生活補助標准,主要是根據其工作年限的長短確定。農民合同制工人工作年限越長,其單位實際繳納的費用越高,其所獲的補助就較多。
② 農民合同制工人,外地農民工,外埠農村勞動力,區別在哪兒
「農民合抄同制工人」是指從農民中招用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實行勞動合同制的工人,包括從農民中招用的定期輪換工(統稱農民工)。
"外地農民工"一般指省外
,目前勞動力市場一般以省來劃分,如廣西農民到廣東打工,就被廣東人稱為外地農民工。
「外埠農村勞動力」一般是本省其他城市的農村勞動力,是以市作為本體來講的,如泰安農民到青島打工,就被青島人稱為外埠農村勞動力。
③ 農民合同制工人社保
農民合同制工人不用自己繳納社保
在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背景下, 農民工同樣面臨失業風險。為確保農民工合法權益,社會保險法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 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進城務工的農村居民依照本法規定參加社會保險」。
《失業保險條例》將農民工納入失業保險制度覆蓋范圍,規定用人單位招用農民工必須按規定為其參加失業保險, 並繳納單位應繳納的失業保險費,農民工本人不繳費。這不僅能減輕農民工經濟負擔,還能使其獲得相應的失業保險待遇。
(3)農民合同制工人擴展閱讀:
農民工社保新政
人社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鐵路、公路、水運、水利、能源、機場工程建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各類工程建設項目在辦理相關手續、進場施工前,均應向行業主管部門或監管部門提交施工項目總承包單位或項目標段合同承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的證明。
未參加工傷保險的項目和標段,主管部門、監管部門要及時督促整改,即時補辦參加工傷保險手續,杜絕「未參保,先開工」甚至「只施工,不參保」現象。
同時依法合理確定繳費比例。各統籌地區要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原則,根據當地工傷保險基金的運行情況,科學合理確定費率。同時,注重發揮浮動費率作用,低保費起步,逐步實現收支平衡。
④ 農民合同制工人退休年齡是你多少
目前工人的退休年齡是男的60周歲,女的50周歲。
⑤ 農民合同制工人的一次性生活補助是什麼樣的
麥斯特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為您解答:農民合同工被解除合同與城鎮企事業單位職工失內業的保險容待遇是不一樣的,農民合同制工人勞動合同期滿未續訂或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不能像城鎮企事業單位職工那樣,按月領取失業保險金。因此《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事業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但是,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連續工作滿一年,本單位並已繳納失業保險費,勞動合同期滿未續訂或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其工作時間長短,對其支付一次性生活補助。
⑥ 農民合同制工人退休年齡是多少
退休年齡是法定的,無論什麼工都一樣,按現行規定:男性60歲,女性50歲。
⑦ 農民合同制工人是什麼
一、定義
「農民合同制工人」:是指從農民中招用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實行勞動合同制的工人,包括從農民中招用的定期輪換工(統稱農民工)。定期輪換工也被稱為農民輪換工,是從農村招用的不轉戶口、不改變農民身份,定期輪換做工務農的勞動合同制工人。
二、相關規定
我國在1991年第87號令發布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招用農民合同制工人的規定》中有以下規定:
農民工在企業工作期間,與所在企業其他職工享有同等的權利。農民工不轉戶糧關系,但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農民工的試用期一般為三至六個月,不同工種的具體試用期,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企業招用農民工,應該直接與農民工本人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一經簽訂,即具有法律約束力。
國務院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有害身體健康的工種、崗位,必須招用定期輪換工。企業與輪換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一般為三至五年;經企業主管部門同意,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合同期限最多可為八年。合同期限屆滿應即終止。
農民工在試用期內享受城鎮合同制工人的工資待遇(不含15%左右的工資性補貼);試用期滿考核合格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級,工資形式由企業確定。
農民工的獎金、津貼、保健食品、副食品價格補貼以及節假日等待遇,與城鎮合同制工人相同,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農民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企業應當根據勞動合同期限長短給予三至六個月的停工醫療期。停工醫療期間的醫療待遇和病假工資與城鎮合同制工人相同。停工醫療期滿不能從事原工作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由企業發給相當於本人三至六個月標准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三、參保待遇情況
農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但連續工作滿1年,本單位已繳納了失業保險費,勞動合同期滿未續訂或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可一次性發給生活補助費,補助標准按當地同類失業保險金發放標准確定。
四、生活補助領取情況
農民合同制工人領取生活補助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連續工作滿1年。短期務工,沒有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不能領取生活補助。
2、根據《失業保險條例》的規定,城鎮企事業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由於工資總額中包括農民合同制工人因此,應當獲得一定的補助。單位沒有繳納失業保險費,該單位的農民合同制工人則不能領取生活補助。
3、勞動合同期滿未續訂或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才有可能領取一次性的生活補助。
農民合同制工人的生活補助的支付,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
⑧ 農民工合同制工人是什麼意思請具體些。
合同制工人contract worker
企業、事業單位通過簽訂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採取書面形式,內容包括時限、任務及共同遵守的各項義務等。1986年中國用工制度改革以後招收的各類工人一般都是合同工。1986年7 月12日,國務院發布《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和《國營企業招用工人暫行規定》,指出企業在國家勞動工資計劃指標內招用常年性工作崗位上的工人,除國家另有特別規定者外,統一實行勞動合同制。企業招用合同工採取公開招收、自願報名、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用的原則。合同工與所在單位固定工享有同等的勞動、工作、學習、參加企業民主管理、獲得政治榮譽和物質鼓勵等權利。國家對勞動合同制工人退休養老實行社會保險制度。退休養老基金由企業和勞動合同制工人繳納,退休養老金不敷使用時,國家給予適當補助。實行合同工制的根本目的在於,打破鐵飯碗、大鍋飯,真正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企業勞動者的素質。 實行合同制的根本目的在2000年以後,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有所改變,根本目的在於削減企事業單位的用工成本。在新的勞動法頒布以後,基本上企事業不存在非合同制的工人,合同制工人與企事業單位的正式職工待遇方面沒有太大的區別。
農民工合同制工人就是對農民工簽署合同
⑨ 農民合同制工人如何參加和享受失業保險
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要與本單位城鎮戶籍職工一樣參加失業保險,區別在於繳費不同。按照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要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按月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中的城鎮戶籍職工按照本人月工資收入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但是農民合同制工人個人則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連續工作滿1年,本單位並已繳納失業保險費,勞動合同期滿未續訂或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可以享受一次性生活補助。也就是說,農民合同制工人失業後領取的是一次性生活補助而不是失業保險金。主要原因是:農民合同制工人一般在家鄉都有土地,在城鎮失去工作後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生活來源,只是會遇到暫時性的生活困難,在單位已經為他們繳納了失業保險費的情況下,他們應該得到生活補助。但是,由於農民合同制工人失去工作後大多數都要返回家鄉或到其他地方尋找工作,沒有辦法按月為他們發放生活補助,所以採取了一次性發放的辦法。 農民合同制工人的一次性生活補助標准和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由於他們本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因此,生活補助標准略低於失業保險金的標准。 農民合同制工人與單位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後,由單位或者本人將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參加失業保險和繳納失業保險費的證明、勞動合同書、農民合同制工人的身份證明等材料提供給當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經審核合格後,經辦機構將一次性生活補助直接發給農民合同制工人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