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全面協議是什麼
1.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最最根本是利益問題。
1、美國的宣稱是落日條款不對,應該修改。
2、實際上伊朗在解除制裁後,勢力越來越強大,美獲伊核的利益很少,大部分讓中俄歐佔領了。
因此美國借口落日條款,退出協議,退出對美國也沒有什麼損失,對伊、中、俄、歐影響較大。
2. 法德和伊核協議是什麼內容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23日開始訪問美國,目的之一是勸說美方不要專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屬協議。他告訴美國媒體,涉及伊核協議,沒有替代方案。「這份協議完美嗎?」馬克龍接受采訪時說,「不。但就核問題,有更好的方案嗎?我看不到。」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就化解伊朗核項目爭議達成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必須停止高豐度濃縮鈾活動,交出已生產的20%豐度濃縮鈾,接受國際核查等其他條件,將核項目限制在和平利用核能領域。隨後,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督查伊朗履行協議情況,多次發布報告,確認伊朗履行協議。
內容來自新華網
3. 伊核協議主要是說的什麼求科普
伊朗同意不提煉豐度5%以上的濃縮鈾,停建阿拉克重水反應堆。
初步協議內容包內括容,伊朗不得從事5%以上豐度的鈾濃縮,停止阿拉克重水反應堆建設,允許更多核查,有關六國將不追加對伊新制裁並松綁部分現有制裁。
2015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伊核協議。2018年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美國退出伊核協議。2019年5月8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向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其他簽字方遞交了關於伊朗對美國單方面退出協議反制措施的信函。
當地時間2020年1月6日晚,伊朗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第五階段為最後一步。
4. 對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大家用什麼看法
針對特朗普的決定,伊朗總統魯哈尼立刻作出回應。他表示,即便美國撤出伊核協議,伊朗和其他五國之間的這份協議依然存在。他同時指責特朗普對伊朗人民打了一場心理戰。對於特朗普稱願意和伊朗重新談判簽署新協議,伊朗政府表示了拒絕。伊朗議會國家安全委員會5月9日表示,伊朗已准備好加大對彈道導彈項目的投入,以回應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決定。
包括英法在內的美國主要盟國也立刻作出表態。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他們承諾,三國將繼續執行伊核協議,並呼籲伊朗對美國的決定保持克制。馬克龍稱,法、德、英對特朗普的決定表示遺憾,我們將共同努力制定一份更廣泛的框架協議,內容將覆蓋2025年後的核活動,以及如何維護中東地區的穩定。
俄羅斯也對這一決定表示「失望」,俄駐聯合國副大使波利揚斯基稱,「我們一如既往地感到失望,因此也沒有感覺意外」。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則對特朗普的決定表示支持,他在電視講話中稱,我們支持特朗普撤出伊核協議的決定。作為伊朗的宿敵,沙烏地阿拉伯也對特朗普的決定表示歡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中方對美方所作決定表示遺憾。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是由六國、歐盟和伊朗共同談判達成的多邊協議,並經過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核可,所有各方都應當認真執行,維護全面協議的完整性和嚴肅性。這有利於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促進中東地區和平與穩定,對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熱點問題也具有示範意義。
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對伊朗而言,一旦美國重新實施制裁,伊朗可以以華盛頓不履行協議為由,提交聯合全面行動計劃委員會審議。在這段時間內,協議仍是有效的。不過,由於美國取消制裁是伊朗核協議的核心部分,因此多數分析認為,伊朗有可能以美國不遵守協議為由,同樣退出協議,再次發展核武。這不僅將使伊朗與西方改善關系的努力付諸東流,還會激化地區局勢,引發新的軍備競賽,破壞國際社會防止核擴散的努力。
對美國的歐洲盟友而言,這只會加劇特朗普與這些國家的緊張關系。此外,重新恢復的制裁措施會影響到包含日本、印度和歐盟等一些美國貿易夥伴。根據2012年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的規定,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屬於次級制裁,意指制裁向伊朗購買石油的國家、商業實體。
據德意志廣播電台報道,美國駐德國新任大使已開始要求德國企業從伊朗撤出。據悉,目前有包括戴姆勒、西門子、大眾等多家德國企業在內的歐洲企業與伊朗有商業往來。
5. 美國若要繼續遵守伊核全面協議有什麼條件
紐約消息,美國國務卿蒂勒森19日表示,如果要美國繼續遵守伊核全面協議,必須改變當前協議內容。
蒂勒森當天在紐約接受福克斯電視台采訪時說,美國對於伊核協議中的「日落條款」尤為關切。根據該條款,協議內對伊朗發展核計劃的部分限制措施將於2030年自動終止。
蒂勒森說,相關各方必須重新協商協議內容。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將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將解除對伊朗制裁。
6. 美國撕毀伊朗核協議的真正目的何在
利用軍事手段打擊伊朗。在中東伊斯蘭教國家分為兩大教派:什葉內派和遜尼派。伊容朗為什葉派的國家,是核心國,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葉門胡塞武裝為同一教派。
原本美國是想利用「阿拉伯之春」運動,推翻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扶持親美國政權,由於俄羅斯的干預,幹掉敘利亞政府是不可能的,打掉伊朗的橋頭堡政策徹底失敗。
美國便拾起武力大棒,擼起袖子加油干伊朗,顯然是嚇唬人的鬼把戲。一是聯合國不會允許,伊朗並沒有違反聯合國憲法;二是中國和俄羅斯不允許,會支持伊朗;三是美國盟友不允許,英法德都不支持。所以,美國在道義上是非法的,在軍事伊朗的實力也強,打伊朗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弄不好,中俄兩國在背後獲取戰爭紅利。
美國的戰略只有一個目的,打下伊朗,控制中東石油,保證美元的定價權,操縱油價,謀取暴利。
7. 伊朗核協議有那些國參加
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歐盟作為組織參與,伊朗是當事國。
8.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根據網上材料整理:
一是中東大亂將不可避免。
二是世界石油很有可能大漲。
三是大國「言而無信」將搞亂全球。
總之,直白地說,必將逼著世界上相當一部分小國家「找大哥」「抱粗腿」。特朗普宣布退出協議,是一個極壞的「單邊主義」典型。
9. 歐盟如何看待伊核協議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5月21日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關於伊內朗的演講提出容批評,強調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沒有替代品。
莫蓋里尼在一份聲明中說:「蓬佩奧的演講並沒有說明退出伊核協議已經使或將使該地區更加安全,且不受核擴散的威脅;演講也沒有說明退出伊核協議如何讓我們更好地影響伊朗在核協議范圍之外的行為。伊核協議沒有替代品。」
她重申歐盟在伊核協議上的立場,即只要伊朗遵守其核承諾,歐盟將繼續「完全和有效地」實施核協議。
本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因該協議而豁免的對伊制裁。在過去兩周,美財政部發起多輪與伊朗相關的制裁。18日,歐盟委員會提議重啟一項塵封多年的反制裁條例並計劃採取其他多項措施,以保護歐洲企業免受美國對伊朗制裁的影響。
10. 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將於什麼時候舉行會議
據歐盟對外行動署8月21日晚發布的消息,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將於2020年9月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會議。歐盟對外行動署秘書長施密特將主持會議,中國、法國、德國、俄羅斯、英國及伊朗代表將參會。
雖然中俄均被邀請,但美國卻並未被邀請,對此專家稱歐盟沒有邀請美國,是因為美國無權加入,美國早就在2018年退出了伊核協定。
除英法德三國外,中國和俄羅斯此前均明確表示,美國作為伊核協議退約者,已經喪失協議參與方資格,根本無權要求安理會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10)伊核全面協議是什麼擴展閱讀:
英法德三國拒絕美國恢復聯合國對伊朗制裁要求
據英國外交部消息,英國、法國和德國三國外長20日晚發表聯合聲明,反對美方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啟動針對伊朗的所謂「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三國外長在聲明中表示,美國自2018年5月退出伊核協議後,不再是協議的參與方,三國已向安理會輪值主席國和所有成員國表達了立場,反對美國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發出的通知,因其和三國支持伊核協議的立場相悖。
聲明說,英、法、德三國致力於維護多邊主義機制,並以維護聯合國安理會的權威和完整性為目標。三國呼籲安理會所有成員國不要採取任何只會加深安理會分歧或對其工作產生嚴重不利影響的行動。
聲明指出,盡管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帶來了巨大挑戰,但三國依然維護協議,認為應該通過協議參與方之間的對話,包括通過聯合委員會和使用爭端解決機制,來解決當前伊朗分階段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義務的問題。為了維護該協議,三國敦促伊朗撤銷一切與其核承諾不符的措施,盡快重新全面履行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