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參股合同
股份受讓合同或者增資入股協議書。這需要看你以什麼方式入股,入股是通過交易(包括收購、贈與等)則需要簽署股權轉讓或受讓合同,入股是公司增資擴股增加新的股東進入,則簽署增資入股協議書就行。
② 別人已注冊好的公司進入參股,合同怎麼寫對股東有利
針對股東權益,收益分配,是否參與經營,退出機制等等做必要約定,以保護股東利益。
③ 個人入股公司協議
用糾正用詞的方式來和你說這個問題吧。一:以你的情況,簽訂的是合同,一定不要簽合作協議,如果是合作協議,那就不是勞動法的保障范疇,屬合同法保障的,N多的隱性條款不是你能搞得清楚的,很容易被蒙蔽,勞動合同是有範本的,也不需要太刻意去研究,只要盯住你和他們約定的那些條款就OK。二、所謂的實習只是你自己覺得剛參加工作,到哪去都是實習,其實實習和就業是兩回事,在校期間去企業工作一般叫實習,看你的情況應該不是,那就是就業。三、簽訂合同是為了保障你的權益,享受二字似乎不得體。
建議你,積極要求企業與你簽訂勞動合同,不論是否試用期。如果企業拒絕或者拖延,你也不必著急,工作過程中注意保留好能證明你與企業勞動關系的證據,比如考勤記錄、工資條等等。一旦發生糾紛,這些就是證據,只要能證明你與企業之間的勞動關系,你就會得到法律的保護,你的權益就會得到保障,即便沒簽合同,法律上會認定為事實勞動合同,對你沒有任何影響,是企業在違法。1000元工資應該是最低工資標准線上下差不多的額度,少不了你的,三金更是一份都少不了,法律規定試用期也是要交的,只是某些地方執行不嚴格,要轉正以後才交而已,認真追究都是跑不掉的。
④ 公司入股合同是否有效!
公司入股合同是否有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以下就無效合同做相關的解釋:
無效合同是相對於有效合同而言,凡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件的合同,不能產生合同的法律效力,都屬於無效合同。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認定合同或者部分合同條款無效:
(1)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
注意: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屬於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一般屬於可變更或撤銷的合同,只有在損害了國家利益時,才屬於無效合同。
(2)惡意串通,並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5)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6)對於造成對方人身傷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免責的合同條款。
(7)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
另外,根據《民法通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民事行為為無效民事行為。因此,主體不合格也可能導致合同無效,例如:
(a)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認的,該合同無效。其例外情況是:純獲利益的合同和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需追認,合同當然有效。
(b)法定代理人不合格且相對人有過失而成立的合同,該合同無效;
(c) 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且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該合同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