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章管理協議
❶ 企業印章使用與管理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印章是公司對外合法經營、對內有序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作為公司印章管理員,每天經手各類文件審批與蓋章工作,隨著從業經驗的積累和公司印章管理需求的需要,我開始審視實體印章與紙質文件的管控過程的風控措施。
雖然,實體印章與紙質合同的管理規范在不斷完善,但是印章的使用過程仍然存在漏洞:
漏洞1: 實體印章專人管理、固定存放,看似安全實則暗藏隱患:如果印章一旦被不軌人員(甚至可能就是印章管理員自己)竊取偷用甚至偽造假章,則使公司置於風險防控的被動境地;
漏洞2:實體印章外觀易模仿,用印歷史難追溯,印鑒真偽難識別:為了增強印章的防偽功能,企業製作印章時通常都會增加很多「小心機」作為防偽標識,但事實上,這樣的真偽鑒別仍然無法僅憑肉眼精準判斷;
漏洞3:印章使用過程、使用人、使用文件等信息難審計:正如上述所說到的,因為實體印章的用印過程無法追溯,特別是印章外借等情況下,印章到底用於何時何地何人,公司並不一定清楚;
漏洞4:印章還有可能出現遺失、被盜被搶的情況:印章補辦流程需花費時間,會影響企業正常運營工作的開展,對於已遺失的印章還需花錢登報聲明以表明該印章失效,耗時耗力代價高……
隨著企業經營實踐的不斷總結與改善,公司內部印章審批流程與印章使用與管理規范逐漸成熟:
步驟1:內部提交印章使用審批流程,上級審批條款明細;
步驟2:文件列印由印章管理員確認,填寫紙質台賬明細;
步驟3:確認線上線下內容一致性後,由印章管理員蓋章。
但是,在印章管理員實際授權使用印章時,蓋章文件內容一致性與蓋章文件審計准確性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漏洞1:線上審批通過的文件與列印後的文件內容一致性審核耗時耗力,很難保證不出錯、不遺漏;
漏洞2:紙質台賬記錄容易塗改、遺漏,對日後印章與合同文件審計工作並不能提供精準有效憑證;
漏洞3:文件蓋章過程中,難以保證是否將印章偷用於其他非公司授意的文件中,也容易產生隱患……
企業內容監督環境之下尚有風控弊端,更有多點生產、異地經營的集團型企業或分支機構需要使用印章的情況,面臨印章使用權限不收變亂,一收變僵的窘境:
窘境1:公司總部為了把控經營監管主動權,將分支機構印章收歸集中管控,業務經營靈活性與自主性在印章使用環節受阻,面臨印章使用效率之痛;
窘境2:線上審批後的文件寄送到總部蓋章需業務人員實時跟進以確保用章進度,印章使用耗時耗力,面臨時間、精力、經濟等多重成本之殤:
窘境3:對於文件寄送時效的不可控性、蓋章文件內容審核的一致性以及運輸途中遺失、損毀等不確定性,關繫到業務合作進展的風控之難……
長期的經驗教訓告誡我們,無論是企業內部管理還是外部經營都需要與時俱進:
解決措施1:每一份合同的審批、蓋章、歸檔都與企業的運營發展息息相關,規范內部的印章使用制度與規范,是第一步;
解決措施2:企業經營、業務拓展不斷與時俱進,辦公理念不斷信息化、移動化,唯獨印章使用與管理觀念停滯不前顯然不合理。
將在線化的文件審批流程與可靠的電子印章功能集成,實現合同文件審批、蓋章、歸檔全程無紙化閉環是目前實現成本最低、改善效果最佳的印章管控手段之一;
解決措施3:對於部分觀念還比較滯後的企業而言,完全使用電子化的印章管控方式可能不現實,藉助物理印章與實體印章一體化管控平台實現傳統用章模式向電子管章模式的過渡也是有效的解決途徑之一。
❷ 請問,物業公司與業主簽前期物業服務協議,是用公司章還是物業管理處章啊
必須來使用在工商部門備案的企源業公章或企業合同專用章。
物業管理處屬於物業公司內部的一個派出機構,本身既不具備法人資格,更沒有簽約許可權。物業管理處的章也僅限於內部文件單據或張貼公告使用,不能用於合同等正規法律文書。因此物業管理處簽署並蓋章的各類合同均屬於無效合同。
❸ 合同專用章和公司章區別
合同專用章和公司章區別
一、使用范圍不同
1、公章適用范圍廣泛,涵蓋合同章
2、合同章只能在合同上有用,不能辦其他事
二、執章人不同
1、一般公章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掌,法定代表人如果把法定代表人章與公章一同使用就代表公司行為
2、合同專用章可由法人執掌,也可由專門的合同人員負責保管
(3)用章管理協議擴展閱讀:
公章使用
(一)使用范圍如下:
1、 凡屬以公司名義對外發文、開具介紹信、報送報表等一律加蓋公司公章;
2、 凡屬部門業務范圍內的加蓋部門章;
3、 凡屬合同類的用合同專用章;
4、 凡屬財務會計業務的用財務專用章。
(二)使用程序
1、 公司業務合同、項目協議、授權書、承諾書等用章都須先經部門主管審核、公司分管領導批准,填寫《公章使用登記表》後方可蓋章,同時需將用印文件的復印件提交辦公室備案。
2、 公章使用必須建立用章登記制度,嚴格審批手續,不符合規定的和不經主管領導簽發的文件、合同等,辦公室有權拒印。
3、 嚴禁填蓋空白合同、協議、證明及介紹信。因工作特殊確需開具時,須經主管行政副總經理或總經理同意方可開具;待工作結束後,必須及時向公司匯報開具手續的用途, 未使用的必須立即收回。
四、違反以上規定者,公司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若給公司造成一定經濟損失或不
良社會影響者,公司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五、每年年終公章管理人負責將公章使用情況登記表復印件送辦公室存檔。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公司公章
網路-合同專用章
❹ 公司印章如何使用及管理辦法
為了保障企業印章管理安全規范,企業印章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怎麼使用,怎麼保管。
一、怎麼使用
實體印章線下使用的模式沿襲多年,其中存在的印章偷用盜用、人情章等違規行為日漸明顯,甚至還有私自刻制印章等違紀行為。
出現上述情況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
1、誰使用、用在哪信息不準確,傳統紙質台賬無法作為審計的有效憑證,給印章管理留下隱患;
2、僅通過肉眼查看,印跡真偽鑒別難,給私刻印章留下可乘之機;
針對以上使用環節出現的漏洞,通過電子化的使用流程可以有效規避:
1、電子簽章技術是通過數字簽名、CA認證以及信息加密技術實現的,基於《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建設。使用時經權威CA認證身份、操作全程留痕、可通過系統追溯每一次使用。有效改善傳統物理印章使用與台賬記錄帶來的管理漏洞;
2、其次,數字簽名技術具備簽署身份可識別、簽署內容不可篡改的特性。並且可在線實時鑒別真偽,解決了物理印章真偽鑒別滯後(產生糾紛事後限定權責時鑒定顯然起不到任何防範風險的作用)、鑒別流程繁雜(需當事人攜帶糾紛文件至專業機構去鑒別,如公安三所)等問題。
二、怎麼管理
解決了「怎麼使用」的問題後,再來了解一下「怎麼管理」。管理環節應分為「管章」和「管文件」。
1、一方面,印章管理員的職業操守關繫到企業印章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集團型企業中。集團總部如何管理分支結構印章,做到許可權收放自如、管而不僵也十分關鍵。
2、印章的固然重要,蓋章後的文件歸檔管理問題也是企業需要著重注意的。
針對印章管理與合同管理問題,我們提供了一體化的管控方案。
1、通過電子印章技術實現印章物理印章統一收歸、集中管控;分支機構在線提交印章試用申請,總部在線授權並用章,解決跨區域、跨層級、多人協作用章的問題;
2、對文件蓋章後的歸檔管理問題,以電子化歸檔方案給予解決。在線歸檔、智能檢索、分類管理、許可權受控,保障文件信息安全,避免蓋章後的文件寄送、存儲等佔用空間、被偷竊、被遺失或損毀等隱患。
❺ 工行個人合同專用章的管理
為進一步保障客戶的合法權益,工行在改革後對所有業務合同用印均使用業版務合同專用章替代行章。在合權同上加蓋業務合同專用章與行章具有完全相同的法律效力。
(作答時間:2020年5月25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❻ 合同上的安全管理協議加蓋什麼章
單位公章就可以,當然如果有合同專用章也是可以的